歐陽修成為了那一屆貢院的主考。


    他下定了決心,要改變那種浮華的文風。那一屆的舉子們,揣測著朝廷最喜好的,便是那辭藻華麗,寫得精巧別致,卻並沒有啥實在內容的文章。


    很多人考下來,都覺得自己會榜上有名。


    他們也不看看,那題目已經悄然地發生了變化,考試分成了三堂,中不中,那得看三堂考試的總分。


    第一堂,考的是對策,那是實打實的,要求考生能夠對具體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朝廷選拔人才,那可不能隻找那種會說些恭維話,粉飾太平的官員。


    要真正能夠應對具體的問題,得出來的解決對策,既要從國家大局入手,又會產生具體的實效。


    第二堂,考的是論,那就是要看考生所占據的理論高度。這裏麵,既有哲學思辨,又有能接地氣的民生思考。


    那種夢想著,寫出些什麽浮華不實的文章,就可以謀得官職的人,這一迴,可就打迴了原形。


    第三堂,才考的文學方麵。


    按說來,歐陽修,本來就是大宋時代的一代文宗,史稱唐宋八大家,那自然會對文學方麵,極其看重。


    可這一迴,歐陽修剔除了那些浮華之作,把寫得很實在,具有相當的認知水準的人,提拔了出來。


    這就難怪,科考放榜時,整個京城,幾乎是罵聲一片。


    在以前的考官眼裏,那些本來應該得到賞識,已經把文章寫得華麗無比的人,如今,卻分明感覺到自己是明珠暗投了。


    當然,他們絕不會服氣。


    本來為了嚴防科考舞弊,早就實行了糊名製。


    考生交上的卷子,叫專人謄寫下來,這就最大限度地防止,閱卷的官員,因為事先熟知了人家的筆跡,從而出現審閱的偏差。


    每一份考卷,都會事先很規則地將名字部分糊好。試卷判定過程中,沒有人知道,那一篇文章是誰寫成的。


    那些不服氣的考生,連名上書,要求重新核查試卷。


    歐陽修本來就沒有私心,也不怕那些人查什麽試卷。


    結果,那些人找到了自己的試卷,詰責歐陽修,寫得這樣美輪美奐,字字珠璣的文章,憑啥會名落孫山。


    歐陽修講出了自己對好文章的看法。


    那些鬧事的舉子們,依然無比憤慨,甚至有人揚言,若陛下不撤了歐陽修的主考之職,這以後的科考,他們幹脆就不來了,直接棄考。


    西夏李元昊駕崩之後,李諒祚年幼,政權歸沒藏訛龐與母後共同執掌。


    那一段時間,西夏無暇顧及到吐蕃唃廝囉。


    唃廝囉的力量,從最初的幾個部落,逐漸發展到了有十萬雄兵。吐蕃人從來都是亦民亦兵,一旦戰事暴發,隨時都可以開赴前線。


    吐蕃人擁有著很強的騎射能力,他們依附於大宋,對西夏一直處於抵製。


    西夏王權內耗,沒藏訛龐與沒藏氏之間,產生罅隙。對於吐蕃人的襲擾,沒藏訛龐親率大軍前往鎮壓,結果,有好幾次都被吐蕃人大敗。


    遼道宗耶律洪基繼位後,積極和吐蕃唃廝囉發展關係。


    沒藏氏當時想盡千方百計,想要與遼國通婚,直接被遼國拒絕了。


    那吐蕃唃廝囉,在逐漸走向強大時,並沒有想到要與遼國通婚,遼國竟然主動提出了通婚的要求。


    西夏與唃廝囉的多次角逐,都不屈不撓地取得了勝利,因此遼國覺得,完全可以與吐蕃聯合,從而製衡西夏。


    李諒祚一門心思要與大宋和解,而他的舅舅,沒藏訛龐,卻是想著法子,要拓寬大夏國的地盤。


    皇帝與沒藏家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起來。


    沒藏氏在夜遊時,被人砍死,李諒祚頓時失去了庇護。


    那個時候的李諒祚,還是個十來歲的娃娃,心裏卻是特別清楚,他娘的死,一定是他的舅舅一手導致的。


    因而,小小年紀的李諒祚,表麵上做出對舅舅的百般依賴與順從,卻暗地裏,開始尋找可以擺脫沒藏訛龐控製的途徑。


    沒藏氏被安排去戒壇院修習的時候,生下李諒祚。


    畢竟那是佛門清靜之地,在那裏養娃不怎麽好,李元昊便讓沒藏訛龐把李諒祚帶出來,寄養在了沒藏訛龐手下的兩個人,高懷正和毛惟昌的家裏。


    高懷正和毛惟昌便是李諒祚的養父,李諒祚小的時候,吃著高懷正和毛惟昌女人的奶長大的。


    沒藏氏成了太後,李諒祚繼位稱帝後,高懷正和毛惟昌,憑著這一層關係,也就成了李諒祚最親信的大臣了。


    隨著李諒祚一天天的長大,參與國家政事的想法,也就越來越強烈。


    然而,整個朝政都被沒藏訛龐一手把持著,有時候,李諒祚想要說上幾句話。


    那沒藏訛龐竟然在朝堂上,當著眾大臣的麵,怒吼著,“一個乳臭未幹的娃娃,你懂什麽。大人們說話,你少插言。”


    特別是母後死得慘烈無比,李諒祚雖未表露在臉上,卻在退朝後,忍不住向高懷正和毛惟昌訴說。


    那兩個人對沒藏訛龐,那也是敢怒不敢言。


    李諒祚和自己的養父,商議著,如何想法子,除掉那沒藏訛龐。


    然而,高懷正和毛惟昌還沒有任何舉動時,卻是被沒藏訛龐擒獲了。


    沒藏訛龐找到了高懷正的把柄,高懷正居然在百姓受災之年,發放高利貸。


    想了老半天,也沒有想到,給毛惟昌安一個什麽罪名,發動手下人,到處搜羅毛惟昌的罪證。


    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毛惟昌曾經穿過李元昊的龍袍。那可是謀逆之罪。


    沒藏訛龐,為了給自己立威硬是說這兩人,罪大惡極,必須要當眾處死。


    李諒祚不過是十來歲的娃娃,他卻是很清楚,一定是自己和這兩人密謀之事,被舅舅知道了。


    李諒祚身為大夏國皇帝,卻是連自己身邊的大臣,自己的養父都護不了。實在是太悲催了。


    李諒祚隻得苦苦哀求沒藏訛龐,饒恕養父的罪過,哪怕是貶一下職位,他都能夠接受。


    沒藏訛龐其實殺那兩個人,本來就是要殺給李諒祚看的,要讓李諒祚知道,在這大夏國,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王。


    沒藏訛龐根本就沒有聽進去李諒祚的哭訴,將手一揮,不但高懷正和毛惟昌兩人人頭落地,就連兩家的族人,都未能幸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風獨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風獨行並收藏大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