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長孫無忌的詢問,李世民沒有說話,而是將紙張遞給了他。
長孫無忌一臉疑惑的接過紙張看了起來。
當他看完以後,臉色大變。
同時也明白李世民為什麽會這個時間點還把他們給叫來了。
“你們也看看吧。”
長孫無忌將紙張又遞給了杜如晦。
杜如晦接過紙張也認真的看了起來。
他看完以後隨手又遞給了一旁的房玄齡。
同時他自己則開始思索了起來。
“陛下,這個火車和鐵路又是何物,火還能做成車?”
“還有,用這鐵來進行鋪路,這是不是太過奢侈了,而且這樣的道路又有何用?”
蕭瑀一臉疑惑的看著李世民詢問道。
不止是李世民,就連李靖和段綸也是一臉疑惑的看著他。
因為他也不知道這玩意到底是啥。
李世民聽到蕭瑀的這個詢問,也給愣了一下。
他忘了蕭瑀並不知道楊旭真正的來曆是什麽。
畢竟對外的聲明一直都是楊旭是仙人弟子的身份,至於他的真實來曆也就隻有他們幾個人知道而已。
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和長孫無忌也將目光看向李世民。
他們倒是知道這玩意是什麽,但是現在要不要說取決於李世民,而不是他們。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後,出聲道:“火車隻是此物的一個名字,此物是一種交通工具,並且還是不用馬拉的交通工具,就是跟楊旭的那輛車有點相似之處。”
“隻不過在裝載上麵,要比他的那輛車多的多,這個名為火車的交通工具,一次至少可以運輸一百萬到五百萬的貨物,如果用來運輸人的話,一次可以運輸上千人。”
“並且此物一個時辰能夠跑到一百裏到一百五十裏。”
“而這個鐵路就是給這火車在上麵跑的路,它的模樣是則是如此。”
李世民憑借著記憶在白紙上將火車和鐵軌給畫了出來,當然他畫的是那種簡筆畫。
當三人聽完李世民的迴答後,臉上都露出了見鬼一般的表情。
顯然被李世民說出來的數據給震驚到了。
一次可以運送幾百萬斤貨物,一個時辰能跑一百裏以上,而且還能一次運送至少上千人。
“陛下,此物真有您說的這麽神奇,此物能夠跑多久,又能夠跑多遠,吃的又是什麽?”
李靖無比緊張的詢問道。
“原則上來說,這個鐵路修建到哪裏,它就能夠跑到哪裏。”
“比如說這鐵路從長安修建到廣州,那麽它就能夠跑到廣州。”
“至於能跑多久,隻要它沒有壞,並且水和石炭充足,它就能一直跑,並不需要歇息。”
“如果消耗完了,那就在沿途的站點進行補給就是了,畢竟這個鐵路會在每個站點進行停靠。”
聽完李世民的迴答,三人嘴張開的老大,臉上自然是一副無比震驚的表情。
足足過了好一會兒,三人這才迴過神來。
“陛下,如果您說的這些是真的,這個鐵路一定要修,無論如何也要修。”
“陛下,請看,這條鐵路沿途所經過的州可不少,從長安出發,一直到廣州,這途中一共經過了金州、通州……郴州、韶州最後到這廣州,一共經過了十個州,算上廣州,則是十一個州。”
“甚至還直接將長江兩岸給直接連接了起來,既然能夠通過這火車,那麽想必一定能夠過行人和馬車。”
“這還是其一,其二,到時候南方地區的各種物資也能通過這條鐵路運到北方地區來。”
李靖一邊在地圖上畫線一邊無比嚴肅的說道。
對於李靖的這個建議,一向摳門的蕭瑀都沉默了。
因為如果這些是真的,這條鐵路對朝廷來說真的太過重要了。
如果這條鐵路修通了,那麽朝廷對於南方地區的掌控力度那可就比現在要強太多。
如此神物,如果用來運兵那簡直不敢想象。
他剛剛心裏也計算了一下,如果這條鐵路修建完成,從長安下嶺南到廣州,隻需要不到三天時間。
也就是說以前一兩個月的路程,直接縮短到了三天。
這要是嶺南出現了什麽動亂,朝廷能夠快速進行處理。
“陛下,請問如果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大概需要花費多少,我不敢確定國庫能夠拿出如此多的錢來。”
蕭瑀一臉嚴肅的說道。
李世民聽到蕭瑀的詢問,沉思了一會,出聲道:“具體多少,朕也不知道,而且這條鐵路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修建完成,快則五年,慢則十年,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一個天大的數字。”
“這也是朕把你們叫來的原因,至於說修,那肯定是要修的,想必你們也明白這條鐵路修建好了以後,對朝廷有多麽 的重要。”
“陛下,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王爺的意思是從刑州到長安這一段由朝廷來決定要不要修吧。”
房玄齡看著眼前的地圖出聲道。
“不錯,就是這一段,至於從嶽州到廣州那一段那是楊旭他來負責,朕估計此事他們已經提上了議程,很有可能就是馮盎或者馮盎的人已經去拜見他,不然他也不會提出修建這條鐵路一事。”
得到李世民的準確迴答,房玄齡微微點了點頭。
隨後開口道:“陛下,如此一來的話,那朝廷這邊確實要參與進去,畢竟這條鐵路修建好了以後,確實對朝廷有極大的幫助。”
“至於這個修建的花費具體要多少,臣建議去詢問一下三殿下和四殿下,他們應該知道。”
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建議,拍了一下桌子說道。
“不錯,問一下青雀不就知道了,那麽諸位都覺得這條鐵路要修?”
“陛下,要修,絕對要修。”
聽到七人的迴答,李世民點頭道:“既然如此,今日早朝就將此事提出來,並且聽過,散朝以後,我們去建安,看看這條鐵路修建好以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
“是,陛下!”
“時辰也不早了,你們就在宮裏將就一晚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
長孫無忌一臉疑惑的接過紙張看了起來。
當他看完以後,臉色大變。
同時也明白李世民為什麽會這個時間點還把他們給叫來了。
“你們也看看吧。”
長孫無忌將紙張又遞給了杜如晦。
杜如晦接過紙張也認真的看了起來。
他看完以後隨手又遞給了一旁的房玄齡。
同時他自己則開始思索了起來。
“陛下,這個火車和鐵路又是何物,火還能做成車?”
“還有,用這鐵來進行鋪路,這是不是太過奢侈了,而且這樣的道路又有何用?”
蕭瑀一臉疑惑的看著李世民詢問道。
不止是李世民,就連李靖和段綸也是一臉疑惑的看著他。
因為他也不知道這玩意到底是啥。
李世民聽到蕭瑀的這個詢問,也給愣了一下。
他忘了蕭瑀並不知道楊旭真正的來曆是什麽。
畢竟對外的聲明一直都是楊旭是仙人弟子的身份,至於他的真實來曆也就隻有他們幾個人知道而已。
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和長孫無忌也將目光看向李世民。
他們倒是知道這玩意是什麽,但是現在要不要說取決於李世民,而不是他們。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後,出聲道:“火車隻是此物的一個名字,此物是一種交通工具,並且還是不用馬拉的交通工具,就是跟楊旭的那輛車有點相似之處。”
“隻不過在裝載上麵,要比他的那輛車多的多,這個名為火車的交通工具,一次至少可以運輸一百萬到五百萬的貨物,如果用來運輸人的話,一次可以運輸上千人。”
“並且此物一個時辰能夠跑到一百裏到一百五十裏。”
“而這個鐵路就是給這火車在上麵跑的路,它的模樣是則是如此。”
李世民憑借著記憶在白紙上將火車和鐵軌給畫了出來,當然他畫的是那種簡筆畫。
當三人聽完李世民的迴答後,臉上都露出了見鬼一般的表情。
顯然被李世民說出來的數據給震驚到了。
一次可以運送幾百萬斤貨物,一個時辰能跑一百裏以上,而且還能一次運送至少上千人。
“陛下,此物真有您說的這麽神奇,此物能夠跑多久,又能夠跑多遠,吃的又是什麽?”
李靖無比緊張的詢問道。
“原則上來說,這個鐵路修建到哪裏,它就能夠跑到哪裏。”
“比如說這鐵路從長安修建到廣州,那麽它就能夠跑到廣州。”
“至於能跑多久,隻要它沒有壞,並且水和石炭充足,它就能一直跑,並不需要歇息。”
“如果消耗完了,那就在沿途的站點進行補給就是了,畢竟這個鐵路會在每個站點進行停靠。”
聽完李世民的迴答,三人嘴張開的老大,臉上自然是一副無比震驚的表情。
足足過了好一會兒,三人這才迴過神來。
“陛下,如果您說的這些是真的,這個鐵路一定要修,無論如何也要修。”
“陛下,請看,這條鐵路沿途所經過的州可不少,從長安出發,一直到廣州,這途中一共經過了金州、通州……郴州、韶州最後到這廣州,一共經過了十個州,算上廣州,則是十一個州。”
“甚至還直接將長江兩岸給直接連接了起來,既然能夠通過這火車,那麽想必一定能夠過行人和馬車。”
“這還是其一,其二,到時候南方地區的各種物資也能通過這條鐵路運到北方地區來。”
李靖一邊在地圖上畫線一邊無比嚴肅的說道。
對於李靖的這個建議,一向摳門的蕭瑀都沉默了。
因為如果這些是真的,這條鐵路對朝廷來說真的太過重要了。
如果這條鐵路修通了,那麽朝廷對於南方地區的掌控力度那可就比現在要強太多。
如此神物,如果用來運兵那簡直不敢想象。
他剛剛心裏也計算了一下,如果這條鐵路修建完成,從長安下嶺南到廣州,隻需要不到三天時間。
也就是說以前一兩個月的路程,直接縮短到了三天。
這要是嶺南出現了什麽動亂,朝廷能夠快速進行處理。
“陛下,請問如果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大概需要花費多少,我不敢確定國庫能夠拿出如此多的錢來。”
蕭瑀一臉嚴肅的說道。
李世民聽到蕭瑀的詢問,沉思了一會,出聲道:“具體多少,朕也不知道,而且這條鐵路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修建完成,快則五年,慢則十年,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一個天大的數字。”
“這也是朕把你們叫來的原因,至於說修,那肯定是要修的,想必你們也明白這條鐵路修建好了以後,對朝廷有多麽 的重要。”
“陛下,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王爺的意思是從刑州到長安這一段由朝廷來決定要不要修吧。”
房玄齡看著眼前的地圖出聲道。
“不錯,就是這一段,至於從嶽州到廣州那一段那是楊旭他來負責,朕估計此事他們已經提上了議程,很有可能就是馮盎或者馮盎的人已經去拜見他,不然他也不會提出修建這條鐵路一事。”
得到李世民的準確迴答,房玄齡微微點了點頭。
隨後開口道:“陛下,如此一來的話,那朝廷這邊確實要參與進去,畢竟這條鐵路修建好了以後,確實對朝廷有極大的幫助。”
“至於這個修建的花費具體要多少,臣建議去詢問一下三殿下和四殿下,他們應該知道。”
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建議,拍了一下桌子說道。
“不錯,問一下青雀不就知道了,那麽諸位都覺得這條鐵路要修?”
“陛下,要修,絕對要修。”
聽到七人的迴答,李世民點頭道:“既然如此,今日早朝就將此事提出來,並且聽過,散朝以後,我們去建安,看看這條鐵路修建好以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
“是,陛下!”
“時辰也不早了,你們就在宮裏將就一晚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