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穿書之炮灰原配擺爛記 作者:林棠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北愈發來勁,說得頭頭是道,許淩白聽得麵色緋紅,眼神躲閃,也不敢直視蕭北。
蕭北瞧著許淩白害羞,更是大笑不止,“若不然,還有我家大嫂三嫂的娘家的妹妹們,隻待你穩固下來,不是大事兒。”
“表哥說笑,使不得,使不得。”
碧落齋跟前,裴岸立在門畔,由著小丫頭進去稟報。
不多時,宋觀舟清脆的聲音就傳了出來,“四郎來接我?那……,親親好嫂子,我就迴去了。”
張芳慧的聲兒跟著響起,“真真是個沒良心的丫頭,淩俏才使了小丫鬟喚我二人過去小坐,你聽得相公腳步,就走不動道了。”
宋觀舟嬉笑起來,“那是自然,四郎外頭勞累整日,定然是擔憂我腿腳,好嫂子別眼熱,迴頭我去韶華苑好生教一番四表哥,來日你出入,他必然跟前跟後,可好?”
張芳慧哭笑不得,“混賬,你可不能說去,我不笑話你,你倒是來笑我。”
宋觀舟眉飛眼笑,“好嫂子慢些。”
“你也慢些——”
不等張芳慧叮囑,她已帶著丫鬟們快步往外走去,剛到門檻處,白如玉盤的俏臉上,顧盼生姿,雙瞳剪水,笑意盈盈像一汪秋水那般,嬌嗔喊道,“四郎,可吃了飯?”
裴岸早到石階下頭,上了三步,已扶住纖纖素手。
“自是吃了,見你還不迴去,這才來接。”
後頭張芳慧扶著丫鬟們也走了過來,“四郎,迴去好生教訓你這娘子,她到我跟前念叨著要去山莊裏過中秋,莫說我不能同意,就是大表嫂、長姐也不敢應承她。”
賊子還逍遙法外,哪裏是四處去耍玩的時機?
裴岸麵上含笑,也不生氣,好脾氣應承道:“好,嫂子放心,迴頭我就說她。”
宋觀舟歪著頭看著兩級台階下的裴岸,“四郎,那溫溪山莊裏頭,我是一次不曾去過……”
一次不曾?
裴岸疑慮道,“你剛嫁來那年冬天,不就同母親去了一次,可是忘了?”
——!
宋觀舟,日子好過,你立時忘了自己何處來的?
記憶裏馬上翻到這段,不翻則已,一翻出來,肺都氣炸了。心中冷笑,唇角下沉,眼眸裏的溫婉嬌俏也少了許多,“四郎說的什麽話,那冬日裏頭去,我連泉水都不曾見到,算哪門子的去過?”
呃——
“母親……,不讓你下水?”
宋觀舟甩開裴岸的大手,轉身同張芳慧告狀,“因著我生辰八字不對,母親與二嫂隻說我不能入水,否則對自家郎君不好,去了三日,硬生生讓我在屋中靜坐三日。”
老蕭氏,從前主母與婆母的派頭,十足十的。
小小的宋觀舟,根本不是對手。她縱使有脾氣,卻礙於父母從小教誨的禮儀修養,不敢也不能與蕭氏頂嘴。
唯有在屋中自己生悶氣,裴岸雖說為人夫君,可哪裏是如今被宋觀舟磨煉出來的暖心漢子,從前的他脾氣更倔。
夫妻吵嘴,一個動不動哭喊耍賴,另外一個則邁腿就走,躲在書房拒不見麵。
溫溪山莊之事,宋觀舟迴來也與裴岸提及,但心中憤怒釋然,未言三分真相,已裹挾著自己蘊藏許久的怒火,說不得好聽,裴岸聽得更為厭煩。
“是誰吵著要去?母親與二嫂好心帶你去,迴來你又埋怨,那以後大小諸事,你鋸了腿腳歇在屋裏好了。”
“裴岸,你混賬,從來胳膊往外拐,可還記得我是你娘子?”
十幾歲的少女,立在高大瘦削的青年跟前,氣得快要哭出來,哪知裴岸不以為然,“我那母親與二嫂,好與不好,還輪不到你來品評,你才幾歲,吃了公府幾個月的飯,就這等囂張了?”
本來夫妻這般床頭吵嘴床尾和,那料韶華苑裏頭有老夫人的眼線,偷摸去老夫人房中說了一嘴,氣得蕭氏差了兩個嬤嬤,過來就給孤身一人的宋觀舟上手段。
裴岸早氣得去了燕來堂,他哪怕聽到母親來教授宋觀舟規矩,也不曾懷疑旁的。
兼之他公務不熟,日日裏跟著林大人學習,官邸中的事務已讓他焦頭爛額,迴到府上,沒有熱湯熱飯暖娘子,唯有見不完的冷臉,時日久來,他也生了嫌惡。
偏他躲不過去,宋觀舟時時來燕來堂,要麽是眼淚要麽是耍橫,少有清淨日子與他。
一來二去,夫妻整日裏吵嘴,新婚的熱乎勁沒持續幾日,剩下就是漫長的慪氣。
如今夫妻立在碧落齋台階上,雙雙迴憶起那一點不美好的過往。
裴岸心頭打了個寒顫,罷罷罷,娘子還是長大些好,如今這性子雖說要強了些,但比從前萬事藏在心頭,一言不合就哭鬧不休的好。
想到這裏,先軟了聲氣。
“那是我的不是,來日待平安些,我親自陪著娘子去溫溪山莊,如何?”好看男人,好聽的聲音,宋觀舟骨頭都酥了,隻能點頭,“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既是應承我了,來日必不能誑我。”
“娘子放心,自是不會。”
張芳慧瞧著夫妻二人甚是和睦親近,捂著嘴兒笑道,“行了,知道你夫妻恩愛,快些迴去吧。我去跟淩俏稍坐會兒。”
聽得這話,宋觀舟側首,“好嫂子,你們今日坐一整天,也不嫌煩?”
張芳慧伸手輕輕掐了她小臉一下,“渾說,你姐姐那性子,莫說才坐了一日,就是與她過日子,十年二十年,我也不厭煩。”
夫妻二人聽得這話,親送張芳慧到榮福苑,後者失笑,“不過幾步,你們也不放心,好了,我這會子到門口,你們也快歇會去,若慢些,淩俏要出來請你們進去吃茶了。”
宋觀舟擺手,“我吃了一日茶,這會子也疲累,嫂子好耍,我自退下。”她做了個優雅退下的儀態,惹得張芳慧咯咯笑個不停,再瞧一旁長身而立的男兒,皎如雲中月,偏又平和雅量,俯瞰紅塵俗世裏這凡人神仙娘子。
這一幕真是美好,可美好得讓人平添了哀傷。
蕭北瞧著許淩白害羞,更是大笑不止,“若不然,還有我家大嫂三嫂的娘家的妹妹們,隻待你穩固下來,不是大事兒。”
“表哥說笑,使不得,使不得。”
碧落齋跟前,裴岸立在門畔,由著小丫頭進去稟報。
不多時,宋觀舟清脆的聲音就傳了出來,“四郎來接我?那……,親親好嫂子,我就迴去了。”
張芳慧的聲兒跟著響起,“真真是個沒良心的丫頭,淩俏才使了小丫鬟喚我二人過去小坐,你聽得相公腳步,就走不動道了。”
宋觀舟嬉笑起來,“那是自然,四郎外頭勞累整日,定然是擔憂我腿腳,好嫂子別眼熱,迴頭我去韶華苑好生教一番四表哥,來日你出入,他必然跟前跟後,可好?”
張芳慧哭笑不得,“混賬,你可不能說去,我不笑話你,你倒是來笑我。”
宋觀舟眉飛眼笑,“好嫂子慢些。”
“你也慢些——”
不等張芳慧叮囑,她已帶著丫鬟們快步往外走去,剛到門檻處,白如玉盤的俏臉上,顧盼生姿,雙瞳剪水,笑意盈盈像一汪秋水那般,嬌嗔喊道,“四郎,可吃了飯?”
裴岸早到石階下頭,上了三步,已扶住纖纖素手。
“自是吃了,見你還不迴去,這才來接。”
後頭張芳慧扶著丫鬟們也走了過來,“四郎,迴去好生教訓你這娘子,她到我跟前念叨著要去山莊裏過中秋,莫說我不能同意,就是大表嫂、長姐也不敢應承她。”
賊子還逍遙法外,哪裏是四處去耍玩的時機?
裴岸麵上含笑,也不生氣,好脾氣應承道:“好,嫂子放心,迴頭我就說她。”
宋觀舟歪著頭看著兩級台階下的裴岸,“四郎,那溫溪山莊裏頭,我是一次不曾去過……”
一次不曾?
裴岸疑慮道,“你剛嫁來那年冬天,不就同母親去了一次,可是忘了?”
——!
宋觀舟,日子好過,你立時忘了自己何處來的?
記憶裏馬上翻到這段,不翻則已,一翻出來,肺都氣炸了。心中冷笑,唇角下沉,眼眸裏的溫婉嬌俏也少了許多,“四郎說的什麽話,那冬日裏頭去,我連泉水都不曾見到,算哪門子的去過?”
呃——
“母親……,不讓你下水?”
宋觀舟甩開裴岸的大手,轉身同張芳慧告狀,“因著我生辰八字不對,母親與二嫂隻說我不能入水,否則對自家郎君不好,去了三日,硬生生讓我在屋中靜坐三日。”
老蕭氏,從前主母與婆母的派頭,十足十的。
小小的宋觀舟,根本不是對手。她縱使有脾氣,卻礙於父母從小教誨的禮儀修養,不敢也不能與蕭氏頂嘴。
唯有在屋中自己生悶氣,裴岸雖說為人夫君,可哪裏是如今被宋觀舟磨煉出來的暖心漢子,從前的他脾氣更倔。
夫妻吵嘴,一個動不動哭喊耍賴,另外一個則邁腿就走,躲在書房拒不見麵。
溫溪山莊之事,宋觀舟迴來也與裴岸提及,但心中憤怒釋然,未言三分真相,已裹挾著自己蘊藏許久的怒火,說不得好聽,裴岸聽得更為厭煩。
“是誰吵著要去?母親與二嫂好心帶你去,迴來你又埋怨,那以後大小諸事,你鋸了腿腳歇在屋裏好了。”
“裴岸,你混賬,從來胳膊往外拐,可還記得我是你娘子?”
十幾歲的少女,立在高大瘦削的青年跟前,氣得快要哭出來,哪知裴岸不以為然,“我那母親與二嫂,好與不好,還輪不到你來品評,你才幾歲,吃了公府幾個月的飯,就這等囂張了?”
本來夫妻這般床頭吵嘴床尾和,那料韶華苑裏頭有老夫人的眼線,偷摸去老夫人房中說了一嘴,氣得蕭氏差了兩個嬤嬤,過來就給孤身一人的宋觀舟上手段。
裴岸早氣得去了燕來堂,他哪怕聽到母親來教授宋觀舟規矩,也不曾懷疑旁的。
兼之他公務不熟,日日裏跟著林大人學習,官邸中的事務已讓他焦頭爛額,迴到府上,沒有熱湯熱飯暖娘子,唯有見不完的冷臉,時日久來,他也生了嫌惡。
偏他躲不過去,宋觀舟時時來燕來堂,要麽是眼淚要麽是耍橫,少有清淨日子與他。
一來二去,夫妻整日裏吵嘴,新婚的熱乎勁沒持續幾日,剩下就是漫長的慪氣。
如今夫妻立在碧落齋台階上,雙雙迴憶起那一點不美好的過往。
裴岸心頭打了個寒顫,罷罷罷,娘子還是長大些好,如今這性子雖說要強了些,但比從前萬事藏在心頭,一言不合就哭鬧不休的好。
想到這裏,先軟了聲氣。
“那是我的不是,來日待平安些,我親自陪著娘子去溫溪山莊,如何?”好看男人,好聽的聲音,宋觀舟骨頭都酥了,隻能點頭,“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既是應承我了,來日必不能誑我。”
“娘子放心,自是不會。”
張芳慧瞧著夫妻二人甚是和睦親近,捂著嘴兒笑道,“行了,知道你夫妻恩愛,快些迴去吧。我去跟淩俏稍坐會兒。”
聽得這話,宋觀舟側首,“好嫂子,你們今日坐一整天,也不嫌煩?”
張芳慧伸手輕輕掐了她小臉一下,“渾說,你姐姐那性子,莫說才坐了一日,就是與她過日子,十年二十年,我也不厭煩。”
夫妻二人聽得這話,親送張芳慧到榮福苑,後者失笑,“不過幾步,你們也不放心,好了,我這會子到門口,你們也快歇會去,若慢些,淩俏要出來請你們進去吃茶了。”
宋觀舟擺手,“我吃了一日茶,這會子也疲累,嫂子好耍,我自退下。”她做了個優雅退下的儀態,惹得張芳慧咯咯笑個不停,再瞧一旁長身而立的男兒,皎如雲中月,偏又平和雅量,俯瞰紅塵俗世裏這凡人神仙娘子。
這一幕真是美好,可美好得讓人平添了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