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0年代初期之後的20多年裏,普通人想要實現階層躍遷,最好的辦法,就是抓住一次到兩次時代的大變革,下崗下海、股票、地產、互聯網等等之一,任何一次,就可能直接改變命運。
那麽對於梁一飛這樣從90年代初就開始創業的企業家而言,他們的焦慮,並不是什麽階層變遷中朝上爬,而是怎麽樣才能在時代的發展和快速變革之中,保住自己的階層。
作為一個有著曆史先知的穿越者,雖然沒有那麽焦慮,但這同樣是一個重大的任務,可以說,這是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樣重要的一項任務。
80年代,萬元戶是一個極為風光的代名詞;
可是到了90年代初,當初的萬元戶,需要上千萬,才可以成為雄霸一方的大老板;
到了90年代中期,全國已經出現一批個人資產過億,公司價值十億乃至數十億的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頂級的民營企業家,開始動用起百億的資金;而當初的大老板,能走到這個行列之中的鳳毛麟角,大多都已經淪為普通的富裕人士,而最早的萬元戶,幾乎很少有人能進入這個階層;
再接下來,隨著房地產的騰飛、互聯網的普及,幾十個億、幾百億、上千億的企業成為常態化,一批舊的企業和行業將會漸漸落伍甚至被淘汰。
梁一飛從90年代初,萬元戶起家,一步步朝前走,進入了並且保持住了經濟第一階層的位置。
接下來十到二十年,想要保住這個第一階層位置,並且朝財富階層頂峰走,那麽就必然要從地產和互聯網兩塊下手。地產這邊之前這一輪重點城市掃蕩僅僅是一個開頭,接下來這種掃蕩,還會隔三差五的繼續進行。
地產這邊有袁欣然,梁一飛作為大股東,實際上是等於‘自營’,可是在互聯網這一塊,他並不準備由自己來操作,而是做大股東投資人的角色。
阿裏巴巴就是在國內第一家目標公司。
和馬芸談的很順利,當晚梁一飛給出的條件馬芸基本都認可,第二天馬芸召集起了他的一批創始夥伴,又開了個小會。
結果也是相當正麵的,錢不多,但是這筆資金來的十分及時:阿裏巴巴初創需要錢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像梁一飛這樣在國內名氣很大的企業家,主動找上門來投資,更是讓這幫跟著馬芸幹的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對馬芸的信心。
後麵這一點,對於馬芸本人也是十分的重要。
最後談成的條件和梁一飛提出的差不多,稍微變動了一些:第一筆投資是三百萬,如果後續阿裏巴巴進行融資,梁一飛最終在上市之前,能擁有的股權,不得超過25%。
馬芸這個算盤打得倒是很響,梁一飛有錢有背景,可是未來不可能僅僅隻有梁一飛一個大股東,他要是占股太多了,自然要擠走別的可能加入的股東。
從另外一個層麵講,無論如何去設計權力架構股權製度,被某一個人控股太多,對阿裏巴巴的未來也會有不可預測的影響。
雙方協商,簽訂合同之後,一起吃了頓飯,席間,馬芸要和梁一飛聊一聊未來阿裏巴巴的計劃,沒想到梁一飛卻揮了揮手,一副不感興趣的樣子。
馬芸搞得十分奇怪,這梁老板就算是有錢,也不至於這麽花吧?錢拿出去了,他從頭到尾好像就壓根不關心阿裏巴巴到底是做什麽的。
梁一飛隻給他丟了一句話,錢我給你了,想怎麽花就怎麽花,不夠了,再來找我要。
然後說了聲‘有點急事’,轉身就走。
望著梁一飛的背影,馬芸神情錯愕,有種被包養的錯覺。
這次倒不是梁一飛真的對阿裏巴巴的業務不感興趣,即便他自己不直接經營互聯網,可是和馬芸這樣的極有天賦的未來首富聊天談企業談管理和未來發展,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能從中吸收到不少有價值的信息。
之所以匆匆離開,是因為要趕飛機。
而之所以會把飛機票定在此時,是因為,今天下午,臨時收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
上午,濱海那邊忽然接到了遠在鵬城的騰訊的電話,想要向他們推銷一款軟件。
像這一類的‘推銷’電話,一般情況下根本到不了梁一飛這層,最多是可能有價值的,到吳三手那裏,但是這個電話,卻是直接打到了梁一飛的辦公室裏,吳三手跑過去接的。
因為當初梁一飛用他辦公室的電話聯係過對方,也留下了這個號碼。
吳三手深有印象,知道梁一飛對這家公司感興趣,所以在電話裏並沒有給出什麽明確的答複,卻表達了很大的興趣,並且約對方來濱海市麵談,之後立刻聯係了梁一飛。
“人到了沒?”剛進嵐韻湖,梁一飛隨手把外套交給身後的韓雷,一邊問迎在門口的吳三手。
“他們倒是積極的狠,聽說咱們想麵談,下午就飛過來了,我安排他們洗了把澡,剛吃過飯,這會正在會議室等你呢。”吳三手道:“說是開發了一個可以在互聯網上聊天的工具,開價也不高,25萬。”
“成,咱們上去瞧瞧再說。”梁一飛心裏好笑。
新的嵐韻湖辦公主樓雖然隻有四層,卻加裝了電梯,來到最高一層,走廊盡頭是一個大型會議室,樓上的服務員推開門,梁一飛就看到偌大的會議室裏顯得空空蕩蕩的,隻坐了兩個穿著西裝的年輕人。
這兩人見有人來了,立刻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表情都顯得有些拘束和緊張。
“馬總,曾總,這位是我們老板梁一飛。”吳三手趕在前麵介紹說。
梁一飛覺得有點恍惚,幾個小時之前,剛見到了馬芸,現在年輕的馬華滕又站在了自己麵前,另外一個既然姓曾,大概就是負責銷售的曾青。
打了個招唿落座之後,馬華滕和曾青相互看了一眼,曾青先開口,笑著問:“梁老板,我聽說,您是飛科的老板?”
“是啊,有什麽問題嗎?”梁一飛問。
“那這裏……”曾青想了想措辭,說:“下午承蒙招待,我們在嵐韻湖參觀了一圈,實在是大開眼界。”
他這麽一講,梁一飛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這兩個人恐怕和馬芸最初一樣,有些懷疑自己的身份。
一個搞高科技的,怎麽會有這麽豪華的會所?
“不瞞兩位,我做高科技,也就這一兩年功夫,這個會所是我最初創業的根基,後來涉足的領域漸漸的多了,這裏也就成為一個招待朋友的地方了。”梁一飛簡單的介紹了一番,然後也問道:“兩位,之前我專門打電話給兩位,想要進行投資,被拒絕了,可今天兩位卻主動找上門來推銷產品,這個……我就不太明白是什麽意思了。”
那麽對於梁一飛這樣從90年代初就開始創業的企業家而言,他們的焦慮,並不是什麽階層變遷中朝上爬,而是怎麽樣才能在時代的發展和快速變革之中,保住自己的階層。
作為一個有著曆史先知的穿越者,雖然沒有那麽焦慮,但這同樣是一個重大的任務,可以說,這是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樣重要的一項任務。
80年代,萬元戶是一個極為風光的代名詞;
可是到了90年代初,當初的萬元戶,需要上千萬,才可以成為雄霸一方的大老板;
到了90年代中期,全國已經出現一批個人資產過億,公司價值十億乃至數十億的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頂級的民營企業家,開始動用起百億的資金;而當初的大老板,能走到這個行列之中的鳳毛麟角,大多都已經淪為普通的富裕人士,而最早的萬元戶,幾乎很少有人能進入這個階層;
再接下來,隨著房地產的騰飛、互聯網的普及,幾十個億、幾百億、上千億的企業成為常態化,一批舊的企業和行業將會漸漸落伍甚至被淘汰。
梁一飛從90年代初,萬元戶起家,一步步朝前走,進入了並且保持住了經濟第一階層的位置。
接下來十到二十年,想要保住這個第一階層位置,並且朝財富階層頂峰走,那麽就必然要從地產和互聯網兩塊下手。地產這邊之前這一輪重點城市掃蕩僅僅是一個開頭,接下來這種掃蕩,還會隔三差五的繼續進行。
地產這邊有袁欣然,梁一飛作為大股東,實際上是等於‘自營’,可是在互聯網這一塊,他並不準備由自己來操作,而是做大股東投資人的角色。
阿裏巴巴就是在國內第一家目標公司。
和馬芸談的很順利,當晚梁一飛給出的條件馬芸基本都認可,第二天馬芸召集起了他的一批創始夥伴,又開了個小會。
結果也是相當正麵的,錢不多,但是這筆資金來的十分及時:阿裏巴巴初創需要錢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像梁一飛這樣在國內名氣很大的企業家,主動找上門來投資,更是讓這幫跟著馬芸幹的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對馬芸的信心。
後麵這一點,對於馬芸本人也是十分的重要。
最後談成的條件和梁一飛提出的差不多,稍微變動了一些:第一筆投資是三百萬,如果後續阿裏巴巴進行融資,梁一飛最終在上市之前,能擁有的股權,不得超過25%。
馬芸這個算盤打得倒是很響,梁一飛有錢有背景,可是未來不可能僅僅隻有梁一飛一個大股東,他要是占股太多了,自然要擠走別的可能加入的股東。
從另外一個層麵講,無論如何去設計權力架構股權製度,被某一個人控股太多,對阿裏巴巴的未來也會有不可預測的影響。
雙方協商,簽訂合同之後,一起吃了頓飯,席間,馬芸要和梁一飛聊一聊未來阿裏巴巴的計劃,沒想到梁一飛卻揮了揮手,一副不感興趣的樣子。
馬芸搞得十分奇怪,這梁老板就算是有錢,也不至於這麽花吧?錢拿出去了,他從頭到尾好像就壓根不關心阿裏巴巴到底是做什麽的。
梁一飛隻給他丟了一句話,錢我給你了,想怎麽花就怎麽花,不夠了,再來找我要。
然後說了聲‘有點急事’,轉身就走。
望著梁一飛的背影,馬芸神情錯愕,有種被包養的錯覺。
這次倒不是梁一飛真的對阿裏巴巴的業務不感興趣,即便他自己不直接經營互聯網,可是和馬芸這樣的極有天賦的未來首富聊天談企業談管理和未來發展,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能從中吸收到不少有價值的信息。
之所以匆匆離開,是因為要趕飛機。
而之所以會把飛機票定在此時,是因為,今天下午,臨時收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
上午,濱海那邊忽然接到了遠在鵬城的騰訊的電話,想要向他們推銷一款軟件。
像這一類的‘推銷’電話,一般情況下根本到不了梁一飛這層,最多是可能有價值的,到吳三手那裏,但是這個電話,卻是直接打到了梁一飛的辦公室裏,吳三手跑過去接的。
因為當初梁一飛用他辦公室的電話聯係過對方,也留下了這個號碼。
吳三手深有印象,知道梁一飛對這家公司感興趣,所以在電話裏並沒有給出什麽明確的答複,卻表達了很大的興趣,並且約對方來濱海市麵談,之後立刻聯係了梁一飛。
“人到了沒?”剛進嵐韻湖,梁一飛隨手把外套交給身後的韓雷,一邊問迎在門口的吳三手。
“他們倒是積極的狠,聽說咱們想麵談,下午就飛過來了,我安排他們洗了把澡,剛吃過飯,這會正在會議室等你呢。”吳三手道:“說是開發了一個可以在互聯網上聊天的工具,開價也不高,25萬。”
“成,咱們上去瞧瞧再說。”梁一飛心裏好笑。
新的嵐韻湖辦公主樓雖然隻有四層,卻加裝了電梯,來到最高一層,走廊盡頭是一個大型會議室,樓上的服務員推開門,梁一飛就看到偌大的會議室裏顯得空空蕩蕩的,隻坐了兩個穿著西裝的年輕人。
這兩人見有人來了,立刻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表情都顯得有些拘束和緊張。
“馬總,曾總,這位是我們老板梁一飛。”吳三手趕在前麵介紹說。
梁一飛覺得有點恍惚,幾個小時之前,剛見到了馬芸,現在年輕的馬華滕又站在了自己麵前,另外一個既然姓曾,大概就是負責銷售的曾青。
打了個招唿落座之後,馬華滕和曾青相互看了一眼,曾青先開口,笑著問:“梁老板,我聽說,您是飛科的老板?”
“是啊,有什麽問題嗎?”梁一飛問。
“那這裏……”曾青想了想措辭,說:“下午承蒙招待,我們在嵐韻湖參觀了一圈,實在是大開眼界。”
他這麽一講,梁一飛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這兩個人恐怕和馬芸最初一樣,有些懷疑自己的身份。
一個搞高科技的,怎麽會有這麽豪華的會所?
“不瞞兩位,我做高科技,也就這一兩年功夫,這個會所是我最初創業的根基,後來涉足的領域漸漸的多了,這裏也就成為一個招待朋友的地方了。”梁一飛簡單的介紹了一番,然後也問道:“兩位,之前我專門打電話給兩位,想要進行投資,被拒絕了,可今天兩位卻主動找上門來推銷產品,這個……我就不太明白是什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