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這種事,以小博大,贏了會所嫩模,輸了搬磚啃饃。


    然而還是有無數人前赴後繼的去賭,道理嘛倒也不難理解,因為賭博本就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之一。


    誰不想改變命運。


    “改變命運這種事,還是需要靠著自己雙手勤勞努力的吧。”


    梁一飛在新廠揭幕儀式上講得最核心的話,就是這一句。


    工程快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偷工減料,一個是不計血本的砸錢,梁一飛選了後者,新廠的建設速度快到驚人。


    但是也不至於短短三四個月就能投入使用,從一塊空地上憑空冒出來一個廠子,目前新廠隻是打了地基,廠房搭好了架子,臨時蓋了兩層小樓,作為施工部和臨時辦公地點。


    今天這個開幕會,針對的也不是員工,而是新廠的領導班子。


    新廠、舊廠,這是個內部的稱唿,最早也是從梁一飛嘴裏講出來的詞兒,可除了梁一飛,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新舊之分,到底在哪裏。


    新建的廠是新廠,用來做飲料原漿;之前的廠是舊廠,做保健品,這是表麵的一層意思,人人都懂;但是大家都不懂的是,新舊之分,就代表了梁一飛對兩個事業的不同態度。


    保健品雖然還在賺錢,甚至銷售處於上升狀態,但已經是過去式,工作重心開始朝飲料方麵轉移。


    所謂的工作重心,說白了,就是用人。


    兩個舊廠不僅為梁一飛帶來了滾滾的財源,也為他培養了一批行業的專門人才。


    這年頭不缺人,就是缺人才,而行業的人才,並不是什麽需要練習神功秘籍才能培養出的絕代高手,也未必就需要什麽特別超凡的天賦,關鍵在於一個正確的思想導向、一套完善的管理製度、一連串高效的流程,這三者就像是生產產品的流水線一樣,普普通通的工人,從產線的這一頭進去,經過這三者的磨練,一段時間之後,產線那一頭一定會出現一批人才。


    梁一飛穿越之後,最缺少的,就是人才,上到獨當一麵的統帥,中到管理層,下到基層的班組長甚至是能帶動一批工人的熟練工,而之前兩個保健品廠子,就像是兩個人才培育基地,這麽久下來,總是能培養出來一批人才,組成人才梯隊。


    新廠的管理層,和班組長,目前都是從之前兩個廠子裏抽調選拔過來的。


    今天這個會,最重要的一項議題,就是當眾任命新廠廠長。


    新廠的廠長叫做華山河,很牛逼的一個名字,年紀不大,今年才30出頭,雖然可以算是人近中年,但在廠長這個層級的領導崗位上,絕對算是個年輕人。


    說起華山河,新廠的幹部們倒是都服氣的,這個人年紀是不大,但是經曆足夠,資曆也深,從最早羅貢獻時代,就是汽水廠的產線工人,這兩年,從產線工人、班組長、副主任、主任、廠長辦公室助理,一步步走過來,業務純熟,業績優良。


    當初梁一飛才接手汽水廠,一批老人下崗的下崗,閑置的閑置,提拔了一批即能幹、也願意幹的基層幹部,華山河就是其中之一。


    而華山河本人,也是梁一飛的鐵杆崇拜者。


    以前在汽水廠,華山河就是出了名的有能力,可是在那種論資排輩,講背景看來頭的大環境下,他幹得再多,能力再強,也沒有出頭之日,反而是幹得越多,錯的越多,吃虧的越多。


    就在他幾乎要萌生出離開廠子念頭的時候,梁一飛接手了廠子,雷厲風行的進行了一係列改革,而且把他這個幾乎對未來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人提拔了。


    華山河成為梁一飛的鐵杆粉絲,倒也不完全是因為梁一飛提拔了他。


    兩個事,讓他對梁一飛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個是廠規廠紀。


    廠規廠紀這種東西,哪家都有,幾十年前,甚至從清末中國有第一家公司的時候,就有了對應的廠規廠紀。


    可是從汽水廠一路走過來,家裏絕大多數親戚朋友都在企業當工人的華山河實在太清楚了,廠規廠紀這東西,就是個擺設,就沒見哪個廠子真的能嚴格執行的,那麽大的字就貼在工廠裏,天天上下班都看見,可根本沒用,上到領導,下到工人,就沒誰把它當一迴事。


    真出問題了,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的,耍橫放賴裝可憐,反正誰都不按照規定走,廠規廠紀,就是一紙空文。


    不光是汽水廠,就華山河所知,哪個廠子都一樣,咱們這是人情社會,講得就是個人情關係,要是製度能管用,那還要領導幹嘛,還要關係幹嘛?


    習慣歸習慣,事實歸事實,可華山河就是覺得,這樣不對。


    不公平!


    不光是華山河覺得,其實但凡屁股沒有坐得太歪的人,都這麽認為,什麽都靠關係,靠放賴,真正有本事肯幹活的上不去,那些天天扯淡喝茶屁事不幹,倒是跟累死累活的一樣,說不定還混得更好,皮厚吃塊肉,皮薄的就活該倒黴,這樣下去,廠子怎麽能好?


    然而即便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明白問題在哪,可就是改變不了。


    羅貢獻這個人自然不必說,他壓根沒這個心思,華山河也聽說過其他一些廠子,有些有魄力的領導進行改革,可是每當涉及到按章辦事的時候,那就像捅了馬蜂窩,和全世界為敵似的,根本執行不下去。


    說這是什麽原因吧,具體也講不好,但華山河就覺得,這不對啊,有時候想想就有些絕望了,都他媽的這樣下去,國家能好嘛?老實人、肯幹活的人,就注定要吃虧?


    可是這個死結,在梁一飛手下就解開了。


    怎麽就能解開,華山河說不好,可事實他能看得見,梁一飛接手廠子,半年之後,風氣為之一清。


    不光是他們這一批想有所為作、思想新潮的年輕人覺得好,甚至連那些以前混日子的、皮厚無賴的,在這種大環境下,竟然也漸漸的適應習慣,並且為這個新氣象叫好。


    梁總有次在內部講話,華山河印象特別深。


    他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梁總說,人都是圖安逸圖利己的,廠子風氣不好,不能完全怪工人,工人甚至沒有主要責任,責任在誰,在領導,在管理工人的這些幹部身上,這些幹部不敢得罪人,患得患失,考慮自己的利益,怕麻煩,種種不能宣之於口的想法,導致了整個廠子的風氣不好。就像放羊,牧羊人不作為,你能怪羊亂跑嗎?


    朝後20年,這些話是個人都懂,可在當前,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更不是每個領導都敢說的。


    對華山河啟發非常深,讓他的思想進行了很大的轉變,把以前對工人、對那些不好的同事的鄙夷,轉移到了正確的方向,自從他當那個班組長開始,就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


    華山河以前雖然肯幹事,可身上也是有一些傳統企業工人的老毛病的,遲到早退、不拘小節什麽的,但漸漸的,這些東西他自己有意識的收斂和改正著。


    他覺得,梁一飛像是一顆啟明星,指導著他前進的方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燃情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色紀念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色紀念幣並收藏重生燃情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