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洵太子一番言辭。


    趙孟通,王宗五位大儒感到十分震驚。


    一般太子必定是親近世家豪門的,因為他需要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


    當然了,這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葉瀾天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初為了奪嫡欠下了不少的債,以至於五望做大到這般地步。


    不過,像葉洵這般如此重視寒門庶民子弟的還真是、不多見。


    但葉洵心裏清楚,寒門庶民子弟的基數比較大,世家中當然也不乏有誌之士。


    他將賽製分開,自然可以收攬兩麵人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尤其是對寒門子弟而言,平日裏食不果腹,能買得起的書又不多,這五兩銀子於他們而言,將是求學路上一筆不菲的錢款。


    雖然掀翻這個時代的路途比較艱辛,但葉洵還是要選擇走這條路。


    畢竟隻有將五望麾下的盤根錯節盡皆斬斷,葉洵才能真正可以一言九鼎,不被逼宮。


    趙孟通,王宗五人自然非常高興,上位者能注重寒門庶民的讀書人,這人還是當今炙手可熱的太子,這自然令他們十分激動。


    雖然現如今大夏已經推行科舉製,但依舊不完善,舉薦製大有複辟的意思。


    舉薦製的恢複推行,無疑會令寒門庶民子弟的仕途之路,雪上加霜。


    畢竟,尚書左仆射魏無忌感覺大將軍陸九淵的二兒子玉樹臨風,文武雙全,舉薦為六品果毅都尉這並不稀奇。


    反之,大將軍陸九淵感覺尚書左仆射魏無忌的三兒子飽讀詩書,精通律法,舉薦為六品大理寺丞這也很合理。


    但是寒門庶民子弟想被舉薦,那可就太不容易了,沒有錢財通融,沒有身份背景,誰會在乎他們有怎麽樣的才華,有怎樣的雄心壯誌?


    舉薦製恢複畢將再次加深五望在大夏的根深蒂固,畢竟他們若是舉薦起來,不要太瘋狂。


    這也是為什麽葉洵重視寒門庶民子弟的原因,這也是葉洵為什麽要親近他們的原因,這些人才是未來大夏的中流砥柱。


    見五人不說話。


    葉洵眉頭微蹙,問道:“幾位大儒,你們對本宮提的資助,有什麽不同的意見嗎?”


    聞言,幾人瞬間迴過神來。


    趙孟通噙著笑臉,急忙道:“沒有,當然沒有,太子殿下能為山東寒門庶民讀書人,提供如此資助,我們高興還來不及。”


    原本不食嗟來之食是這些大儒的行事準則。


    但他們在太子爺身上看到了不樣的東西,絕不是單單的為了沽名釣譽,塑造自己樂善好施的光明偉大形象。


    太子爺是真的為了寒門庶民讀書人,能在仕途之路上,更進一步,而不是那些愚民的把戲。


    “沒錯,太子爺若想資助,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就是不知道規則能不能稍微改一點?”王宗看著葉洵,眼眸炙熱。


    葉洵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讓王宗顯露出喜愛之情的皇室子弟。


    主要是他為國為民的思想和他的一些實際行動,真的感動了王宗。


    葉洵點了點頭,“但說無妨。”


    趙孟通蹙眉的望了王宗一眼,讓他注意點分寸。


    王宗無視趙孟通的眼神,樂嗬嗬道:“就是在詩會結束時,除給雙甲贈詩後,能否為山東詩會也贈詩一首?”


    此話落地,其他幾人眼眸泛出亮光,這老匹夫倒還真幹了一迴好事。


    太子爺給白鹿書院贈的那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真是讓他們心裏癢癢的。


    這麽好的詞便宜了李然那老匹夫,真是讓王宗不忿。


    葉洵一愣,隨即淡淡一笑,沉吟道:“沒問題,隻要是幾位大儒不嫌棄,本宮自當獻醜。”


    寒暄一番後。


    葉洵便帶領眾人迴去了,出錢還可以,至於其他事情,葉洵便沒有什麽參與其中的興趣了。


    唐沐嵐一直跟在葉洵身旁,目睹了今日全過程。


    對於太子爺,她又有了新的看法,原本這些不願入仕的大儒與上位者應該是對立關係才對。


    但今日一見,卻顛覆了她的認知。


    沒想到太子爺的詩詞竟然受追捧到了這般地步,真是令人難以想象。


    翌日。


    太子爺親臨太湖參加春季詩會的消息一經傳出,瞬間震驚煙城。


    好一些出了城的讀書人們,又折返而迴。


    雖然他們信奉的是不為五鬥米折腰,但太子爺的五兩白銀還是應該尊重一下的。


    原因無他,太子爺捐山東糧食近百萬石,研究出了曲轅犁,還打算抑製土地兼並,將地主手中強取豪奪的田畝歸還百姓。


    單單憑借這幾點,便已經令這些寒窗苦讀的讀書人所敬佩。


    畢竟一開始,太子爺前來山東搜刮民脂民膏他們是相信的。


    若是為百姓幹好事幹實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幽居深宮,不經人事,未見過人間疾苦的皇二代,怎麽能體會到百姓的疾苦與不易?


    何不食肉糜才是真諦!


    但太子爺真的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令人信服。


    “五兩銀子,我家隔壁的木匠給人家幫工一年,那都掙不到五兩銀子呀!”


    “太子爺真是太大氣了,以往詩會,第一名給五兩銀子就不錯了,但這次隻要是參詩會的寒門庶民子弟就有銀子可以領!”


    “銀子算個屁!這次若是能拔的前三甲,還會被太子爺舉薦為九品文散官,直接參與此次煙城的土地改革,若是表現優異可入詹士府,這可是直達中樞的好機會。”


    “是啊,這次機會可是要比寒窗十年來的容易,但也並不輕鬆,這次煙城可是匯聚山東近乎七成的年輕俊傑,人才輩出。”


    “我感覺太子爺考慮最周到便是將寒門庶民和世家豪門分開,以往我寒門子弟皆是被世家壓的抬不起頭來。”


    “哼!不過是沽名釣譽的把戲罷了!我們讀書人不為五鬥米折腰!”


    “那你還不走?”


    “五兩銀子倒是可以考慮折一次!”


    ......


    讀書人三五成群向煙城趕迴去,大多都是讚美葉洵的言論,不過抨擊者有之,一邊抨擊一邊準備拿好處的亦是有之。


    無論哪個時代,噴子總是會有的,無所不噴,無孔不噴,無所不噴其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皇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十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十叁並收藏風流皇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