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夥兒耳熟能詳的乞丐三寶(竹杆、破碗、百衲衣)之外,傳中的乞丐三鮮,更是名滿下。
狗肉、蛇羹、叫化雞。
或許有看官好奇:雞狗蛇都是很常見的動物,為什麽這三道菜特別出名?
就是因為它們夠常見!
據自乞丐這個職業誕生之初,這三道菜就出現在了乞丐們的破碗裏。
為什麽?
試想一下:
鴨子夠常見吧?可不是什麽地方都適合養鴨。
魚夠常見吧?可不是什麽地方都靠近水。
老鼠夠常見吧?可那是瘟疫的代表,即便是乞丐也不願意靠近,而且還難抓——比蛇都難抓。
貓……
在絕大部分地區,人們都敬畏著這種高傲又邪異的神秘生物!
於是乎,蛇雞狗們就倒了血黴。
如果一件事情被做了一千遍,一萬遍,甚至一千萬遍,那總會做出一些心得來。
而在數千年的乞丐文化傳承中,這些心得經過乞丐們的口耳相傳,不斷擴散,不斷改良,最終形成了民間第十大菜係:乞菜。
乞菜,又稱乞丐菜,或者叫化菜,其以烘、烤、燒、燜為主,輔以醃、漬、熏、酵、風幹等多種手段,講究的是因地製宜,原汁原味,特色是取材新鮮,風味獨特。
當然,對於正統的廚師而言,他們是絕不會承認世間上真有這麽一種‘第十大菜係’的,隻有在黑暗料理界的秘藏文獻之中,我們才能稍微窺視其中一點端倪……
還好,我用不著看那什麽鬼文獻,作為一名貨真價實(曾經)的乞丐,生就對這個菜係有著超乎常饒理解力,再經過老乞丐一番言傳身教,自然是深諳個中三昧。
我親手料理的乞菜,那簡直是香飄三裏,繞舌三日,村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不,有個混混偷吃了我的狗頭煲,結果大吐三三夜,人被送到縣城醫治,從此就再沒出現,村裏哪個不誇我廚藝精妙,為民除害?
然而,身為一個根正苗紅、三觀端正的模範乞丐,我根本不屑作出偷雞摸狗的行徑(膽敢咬我的除外),所以平日裏吃得最理直氣壯的肉菜,就得數魚和蛇了。
魚者,河之鮮,蛇者,山之珍。
但這兩種營養和數量都十分充足的食材,卻並不適合放在一起烹煮——因為蛇和魚都屬於腥味較重的一類食物,屬性又偏向陰寒,同時烹煮,腥味奇重,催人作嘔。
為了圖省事,我曾經把它們混煮過一迴,結果那股味道留在破山神廟裏,好幾都散不掉。
不過嘛,凡事總有例外。
我特別記得老乞丐曾經做過一道蛇魚菜:既保留了魚肉的鮮嫰肥美,又不失蛇肉的香彈勁道;雙料一菜,一菜兩吃,同時給予牙齒、舌頭、喉嚨和腸胃以最高規格的享受,雖然隻吃過一次,那種滋味至今難忘。
嗯……
如果我能重現當年老乞丐的蛇魚菜,區區一場美食比賽,還不是手到擒來?
隻可惜,滋味雖然難忘,老乞丐做材方法,我卻遺忘了七、八成。
仔細想想,或許並不是我自己記性差,而是老乞丐在做材時候,有意無意的遮擋住了一些關鍵步驟的做法。
偷師學藝,豈是這麽容易的事情?
“武師傅不是殺了一條蛇麽?拿那個做菜就行了吧?”老板娘。
“那條蛇破了內髒,蛇肉很可能染了劇毒。”我搖頭道,“要做蛇菜,最好用活蛇。”
“可也沒必要招惹什麽毒蛇吧。”老板娘堅決不同意。
“放一萬個心。”我安慰老板娘道,“別的不敢,對付蛇蟲鼠蟻,我最拿手了。”
好歹,好不容易勸服了老板娘,我讓武師傅和嘰喳、銅頭他們也靠邊站,自己跑到茂密的草叢鄭
伸出兩根手指緩緩搓捏,指間頓時有無數細末飄落。
我另一隻手拿著火折子輕輕一劃,粉末頓時在半空中燃燒起來。
我在草叢間一邊遊走,一邊灑粉點火,很快就在山穀中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土黃色霧瘴。
見霧瘴累積得差不多了,我趕緊撤迴到老板娘身邊。
隻見他們一個個用手捏住鼻子,臉都憋紅了,也不敢唿吸。
“你這是什麽毒物?”嘰喳忍不住問道。
“這是驅蛇粉。”我道,“放心吧,沒毒的。”
“我咋覺得這味道有點熟悉呢?”銅頭放下心來,用力吸了一口氣。
“當然熟悉。”我,“這驅蛇粉的主原料,十分的常見。”
“哦?是什麽東西?”嘰喳好奇的伸長了脖子。
“黃皮偶蹄多胃有角獸的五穀輪迴風遺石。”我一口氣道。
“啥玩意?”嘰喳和銅頭麵麵相覷。
他們看了看武師傅,武師傅搖搖頭,表示同樣不清楚。
“一聽就是很貴重吧。”老板娘。
“可他是很常見的東西。”銅頭道。
“沒錯,很常見——就是風幹的黃牛糞!”我笑道。
“笑什麽笑,你這樣做出來的菜,我可不敢吃。”老板娘嗔道。
“怕什麽,把蛇熏出來,還要剝皮才吃呢。”我聳肩道。
話間,果然見亂石內、山隙症草窩裏、枯枝底……毒蛇一條接一條的遊了出來,沒多久就聚集了密密麻麻一大群。
見那些蛇胡亂交纏在一起,扭曲著,翻騰著,老板娘頓時惡心作嘔。
“專業人士表演,朋友請勿模仿。”我叮囑道,拿出竹杆大步走向蛇堆。
受到驅蛇粉的影響,毒蛇們都已經迷醉了,對我的靠近一點反應都沒櫻
於是我輕輕鬆鬆的挑了三條最肥美的毒蛇,又在山穀中收集若幹的野菜野果野生菌,最後滿載而歸。
“這些夠了?”嘰喳迎上來問。
“還差一樣。”我。
“哪樣?”嘰喳問。
“魚!”我凝重道。
充實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時辰到!
隨著一聲鑼響,我們雲來樓,以及鳳樓眾人再度齊聚在林間空地鄭
美食評委們左右一字排開,鷹爪王大喇喇的端坐中央。
“你們的野餐籃子,都準備好了?”白胡子老頭評委問道。
“都準備好了。”我和胖丁同時迴答。
兩名勁裝大漢上前,將沉甸甸的野餐籃子捧走,呈到鷹爪王麵前。
鷹爪王瞅了瞅左手的籃子,又望了望右側的籃子。
籃子有蓋,看不到裏麵的內容。
他嘴角突然露出一絲笑意,伸手便往籃蓋抓去……
突然想冒出來一聲: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支持某北至今。
特別願意相信一個傳:一台戲,台下一個觀眾都沒有,台上卻依然一板一眼地演繹下去……某北堅定的認為這是一種詩意般的淒美與悲壯。
盡管如此,盡管做好了演一出空場大戲的心理準備,卻意外的發現……
空蕩蕩的席位上,毎多出一名觀眾,竟能令此淒美直接翻倍!
倘若有人離開了,卻又能感受到無限的悲壯之意。
嗚唿,能yy到這種程度,大概也是沒誰了。
雖然我更樂意稱唿這是……阿q精神吧。
(本章完)
狗肉、蛇羹、叫化雞。
或許有看官好奇:雞狗蛇都是很常見的動物,為什麽這三道菜特別出名?
就是因為它們夠常見!
據自乞丐這個職業誕生之初,這三道菜就出現在了乞丐們的破碗裏。
為什麽?
試想一下:
鴨子夠常見吧?可不是什麽地方都適合養鴨。
魚夠常見吧?可不是什麽地方都靠近水。
老鼠夠常見吧?可那是瘟疫的代表,即便是乞丐也不願意靠近,而且還難抓——比蛇都難抓。
貓……
在絕大部分地區,人們都敬畏著這種高傲又邪異的神秘生物!
於是乎,蛇雞狗們就倒了血黴。
如果一件事情被做了一千遍,一萬遍,甚至一千萬遍,那總會做出一些心得來。
而在數千年的乞丐文化傳承中,這些心得經過乞丐們的口耳相傳,不斷擴散,不斷改良,最終形成了民間第十大菜係:乞菜。
乞菜,又稱乞丐菜,或者叫化菜,其以烘、烤、燒、燜為主,輔以醃、漬、熏、酵、風幹等多種手段,講究的是因地製宜,原汁原味,特色是取材新鮮,風味獨特。
當然,對於正統的廚師而言,他們是絕不會承認世間上真有這麽一種‘第十大菜係’的,隻有在黑暗料理界的秘藏文獻之中,我們才能稍微窺視其中一點端倪……
還好,我用不著看那什麽鬼文獻,作為一名貨真價實(曾經)的乞丐,生就對這個菜係有著超乎常饒理解力,再經過老乞丐一番言傳身教,自然是深諳個中三昧。
我親手料理的乞菜,那簡直是香飄三裏,繞舌三日,村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不,有個混混偷吃了我的狗頭煲,結果大吐三三夜,人被送到縣城醫治,從此就再沒出現,村裏哪個不誇我廚藝精妙,為民除害?
然而,身為一個根正苗紅、三觀端正的模範乞丐,我根本不屑作出偷雞摸狗的行徑(膽敢咬我的除外),所以平日裏吃得最理直氣壯的肉菜,就得數魚和蛇了。
魚者,河之鮮,蛇者,山之珍。
但這兩種營養和數量都十分充足的食材,卻並不適合放在一起烹煮——因為蛇和魚都屬於腥味較重的一類食物,屬性又偏向陰寒,同時烹煮,腥味奇重,催人作嘔。
為了圖省事,我曾經把它們混煮過一迴,結果那股味道留在破山神廟裏,好幾都散不掉。
不過嘛,凡事總有例外。
我特別記得老乞丐曾經做過一道蛇魚菜:既保留了魚肉的鮮嫰肥美,又不失蛇肉的香彈勁道;雙料一菜,一菜兩吃,同時給予牙齒、舌頭、喉嚨和腸胃以最高規格的享受,雖然隻吃過一次,那種滋味至今難忘。
嗯……
如果我能重現當年老乞丐的蛇魚菜,區區一場美食比賽,還不是手到擒來?
隻可惜,滋味雖然難忘,老乞丐做材方法,我卻遺忘了七、八成。
仔細想想,或許並不是我自己記性差,而是老乞丐在做材時候,有意無意的遮擋住了一些關鍵步驟的做法。
偷師學藝,豈是這麽容易的事情?
“武師傅不是殺了一條蛇麽?拿那個做菜就行了吧?”老板娘。
“那條蛇破了內髒,蛇肉很可能染了劇毒。”我搖頭道,“要做蛇菜,最好用活蛇。”
“可也沒必要招惹什麽毒蛇吧。”老板娘堅決不同意。
“放一萬個心。”我安慰老板娘道,“別的不敢,對付蛇蟲鼠蟻,我最拿手了。”
好歹,好不容易勸服了老板娘,我讓武師傅和嘰喳、銅頭他們也靠邊站,自己跑到茂密的草叢鄭
伸出兩根手指緩緩搓捏,指間頓時有無數細末飄落。
我另一隻手拿著火折子輕輕一劃,粉末頓時在半空中燃燒起來。
我在草叢間一邊遊走,一邊灑粉點火,很快就在山穀中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土黃色霧瘴。
見霧瘴累積得差不多了,我趕緊撤迴到老板娘身邊。
隻見他們一個個用手捏住鼻子,臉都憋紅了,也不敢唿吸。
“你這是什麽毒物?”嘰喳忍不住問道。
“這是驅蛇粉。”我道,“放心吧,沒毒的。”
“我咋覺得這味道有點熟悉呢?”銅頭放下心來,用力吸了一口氣。
“當然熟悉。”我,“這驅蛇粉的主原料,十分的常見。”
“哦?是什麽東西?”嘰喳好奇的伸長了脖子。
“黃皮偶蹄多胃有角獸的五穀輪迴風遺石。”我一口氣道。
“啥玩意?”嘰喳和銅頭麵麵相覷。
他們看了看武師傅,武師傅搖搖頭,表示同樣不清楚。
“一聽就是很貴重吧。”老板娘。
“可他是很常見的東西。”銅頭道。
“沒錯,很常見——就是風幹的黃牛糞!”我笑道。
“笑什麽笑,你這樣做出來的菜,我可不敢吃。”老板娘嗔道。
“怕什麽,把蛇熏出來,還要剝皮才吃呢。”我聳肩道。
話間,果然見亂石內、山隙症草窩裏、枯枝底……毒蛇一條接一條的遊了出來,沒多久就聚集了密密麻麻一大群。
見那些蛇胡亂交纏在一起,扭曲著,翻騰著,老板娘頓時惡心作嘔。
“專業人士表演,朋友請勿模仿。”我叮囑道,拿出竹杆大步走向蛇堆。
受到驅蛇粉的影響,毒蛇們都已經迷醉了,對我的靠近一點反應都沒櫻
於是我輕輕鬆鬆的挑了三條最肥美的毒蛇,又在山穀中收集若幹的野菜野果野生菌,最後滿載而歸。
“這些夠了?”嘰喳迎上來問。
“還差一樣。”我。
“哪樣?”嘰喳問。
“魚!”我凝重道。
充實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時辰到!
隨著一聲鑼響,我們雲來樓,以及鳳樓眾人再度齊聚在林間空地鄭
美食評委們左右一字排開,鷹爪王大喇喇的端坐中央。
“你們的野餐籃子,都準備好了?”白胡子老頭評委問道。
“都準備好了。”我和胖丁同時迴答。
兩名勁裝大漢上前,將沉甸甸的野餐籃子捧走,呈到鷹爪王麵前。
鷹爪王瞅了瞅左手的籃子,又望了望右側的籃子。
籃子有蓋,看不到裏麵的內容。
他嘴角突然露出一絲笑意,伸手便往籃蓋抓去……
突然想冒出來一聲: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支持某北至今。
特別願意相信一個傳:一台戲,台下一個觀眾都沒有,台上卻依然一板一眼地演繹下去……某北堅定的認為這是一種詩意般的淒美與悲壯。
盡管如此,盡管做好了演一出空場大戲的心理準備,卻意外的發現……
空蕩蕩的席位上,毎多出一名觀眾,竟能令此淒美直接翻倍!
倘若有人離開了,卻又能感受到無限的悲壯之意。
嗚唿,能yy到這種程度,大概也是沒誰了。
雖然我更樂意稱唿這是……阿q精神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