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可以解決的問題,難度什麽的更無從提起,從廣義上看來,環顧地球史,甚至這都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


    也即當前人類所掌握的科技力量、所能運用手段的極峰,在這場天地災變麵前渺弱如無物,徹底不夠看。


    當前科技,堪堪突破外太空超光速遠航的壯舉,也隻是納米級器械構件的遠航。要打造神話傳說中的所謂諾亞方舟,把全人類、哪怕隻是少量的人類精英一並運走,脫離太陽係,遠離這座火球爆裂的打擊範圍,那也遠遠做不到。


    在國際物理協會內部,以至世界上所有科學家看來,非但現在做不到,再過個千年萬年,都幾乎可以斷定,肯定依然做不到!


    因為人類的科技發展,看似百花齊放,枝繁葉茂,生動而旺盛,新發明、新創造、新發現層出不窮,綜觀人類史,眼下的科學發展觀,貌似依然遵循加速度的拓進態勢,然而許多科技前沿的學者無不心知肚明,截止目前以來的科技進步,雖未有明顯倒退的跡象,但事實上已然觸碰到天花板。


    要想短時間內大步邁進,抵達更高階段的宇宙文明,首先異態能源、新穎化學物料的獲取是尤為尖銳的瓶頸,這製約的不僅是科學實驗的樣本、參照係,同時製約了科學家的想象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其次是習以為常的科學觀念,它的建基敦實而厚重,生冷且頑固不化,幾十代人持續添磚加瓦,越是深入思索,越是膽怯莫名。原因簡單到甚至令科學界羞於啟齒,人類這個物種,放到宇宙星係的漂流層麵擬態運算,本體實在太脆弱了!


    人們巨細詳略地識別出人體的孱弱,在此前一段曆史時期裏,被認為是某種精神高貴和謙仰的表現,那是思想層次的勝利,哲學史觀的建樹。以肉身之弱勢,構建替代物件,掌握科技武器之恢宏,可見萬物之靈在受到生物法則製衡的同時,卻能勇猛精進,人定勝天。


    近現代化兩百多年來,渡過了好幾次科技爆炸的曆史沿革,人類一度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無所不精!


    但時至今日,終究可以靜下心來,迴歸到具體而實用的理性判斷。人定勝天這個成語,無論翻譯成多少個語言版本,當人類的腳步真的邁向外太空之際,它畢竟隻是妄想而已,用來自嘲或勵誌都沒問題,問題在於做不到,差了十萬八千裏呢。


    大量近地衛星供養了全球互聯網體係,用於數據傳輸、人際事務的聯絡和物理函數等運算,貫穿於當前文明人類的基本生態,這是實實在在的文明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福利。近地空間站的大規模建立,更是航母級的深空巡航衛星的中轉站。


    給人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多年來由於撞擊、誤判、計算失誤、自燃自爆、器械材料衰變、能源流失、使用壽命局限等種種因素,器械產生的大量近地垃圾猶如隕石,因循地球重力,根據小幅度變化的軌道穿梭,繞著地球進行超音速的旋轉,這些垃圾碎片,是規模更大於尚在使用中的空間站的體量。


    那都是高懸頭頂的近空威脅!它們隨時可能進入某個航道的拐點,深度打擊地球——事實上,這迴事早已發生過多次,大小體量的垃圾碎片造成危害或嚴重或輕微,倒黴的人們堪稱禍從天降,這種災難比遭雷劈還要鬱悶。


    人類連清理近地重力軌道垃圾的能力,尚且相當欠缺,技術力量嚴重不足。


    可見當前人類科技之落後,各種全球變暖、溫室效應、肆意開采、人為改造、掠奪大自然資源……之類環保主義者的唿聲不提,單是自行製作的器件,給人類本身造成的惡果和深重後患,就罄竹難書,曆曆在目。


    肖凡卻對此一目了然。


    超腦深度影響了馭龍騎的思維波段,從而憑空構建出魔尊這個異態怪物,魔道世界同時創設了馭龍騎的利益取向,馭龍騎因循超腦的運轉頻率,追蹤到超腦的誕生源頭,便是基準位麵所在的恆星係。


    魔族既然對馭龍騎存在可以想見的威脅,馭龍騎的企圖根本無須思維折轉,絲毫猶豫都不存在,他要消滅構建超腦源頭所在的恆星係。


    對馭龍騎這種高度文明的物種而言,這迴事輕鬆異常,包括他在內的高智慧種族,個個都早就幹過無數次的。一點點暗物質的推動蔓延,一點點反物質帶使的時空翹曲,進行低維度的折疊擠壓,以太陽為核心運動的這座孱弱不堪的恆星係,隨手就點爆了。


    而這個過程,就基準位麵的時間刻度參照,還算較為漫長,曆時大約在十年左右。也即由超腦載入魔道係統最初階段算起,距離太陽係爆炸,已不足七年。


    這個既定結局,在超腦模擬現實、參照附近大量星係的運轉下,實驗了超過千次,每次結果參差不大,這顆大火球不久後就會爆炸,已是定論。


    恆星的自然爆裂,通常認為是超新星誕生的契機,會營造巨量有機物,滋養其後的各類天體運動,也許在數十億年之後,更會於某座類地行星上創造出全新的生態鏈,當然這斷定沒有人類什麽事了。


    就不提失去太陽的地球生態滅絕現象,單是各種輻射波、氫氮物質等太陽黑子的侵襲,以至於超新星製造的巨量宇宙射線,那些兇猛無儔的超量星際武器,置身其中的這顆渺小的行星地球,那估計水花都蹦不出來,很可能瞬間就汽化了。


    汽化後的地球是什麽樣子的,整個原始的太陽係是什麽樣子的,是坍縮成黑洞還是墮化為白矮星?是凝結為高速運轉的磁星還是膨脹成億載明火不熄的紅巨星?


    有興趣的科學家玩命運算,人類滅亡後的世界,沒準人類身為萬物之靈,殘留的精神價值永存呢?這誰能說得準?


    倒終究給他們算出了一道改變既定曆史的契機,那實際上就是為了改變未來而產生,當然包括聶語晴在內的大批科學家,均被蒙在鼓裏,直到數年後魔道遊戲都誕生了,她也不知道還有這段淵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道之遊戲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書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書凡並收藏魔道之遊戲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