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一共四名女子進宮,除了劉娥外,曹氏、杜氏、陳氏也在同一天進宮。
這幾名女子雖然坐著宮車進了宮,再換了小轎,一直進了宮妃院中,這才下轎,各由四名內侍,四名宮女迎著,進了幾個宮殿的側殿之中。
唯有劉娥邁步進來的時候,倒是一怔,她住的一間宮院,院子雖然不大,但一進去,卻是撲麵而來的熟悉之感。院中的紫蘿,廊下的鳥兒,俱是那她住了十來年的薜蘿小院中一模一樣。
迎著她來的雷允恭笑嘻嘻地道:“劉娘子看著眼熟吧,這可是官家吩咐,一模一樣建的,就要讓你住在這裏頭,過得舒服才是。”
劉娥心中又酸又甜,隻覺得眼眶也有些熱,強忍著隻含笑道:“要你多嘴。”
不想似乎聽到了她到來的聲音,房中就有人走出來,卻正是當今天子趙恆。劉娥怔住了,迴過神來就要行禮:“臣妾參見——”
禮還沒行下去,就已經被趙恆拉住,竟是一把將她緊緊抱在懷中,力氣之大,都快要把她抱得生疼了,劉娥沒說,隻是感受著趙恆的心神。他抱著她,緊緊地抱著,還微微地喘著氣,好半日才平靜下來鬆開了懷抱,卻還緊緊地拉著她的手,如同一鬆手她就會飛走似地。
劉娥也是大吃一驚,她完全沒有想到,如今應該是他最忙的時候,可是這剛登基的皇帝,卻在她進宮這天,提前在她的小屋裏等她。
趙恆拉著劉娥的手往裏走,劉娥有些不安,見著侍從們隻遠遠站著,忙低聲道:“三郎,你這時候來,可是有礙。”
趙恆緊緊拉著劉娥的手,低聲道:“無礙,我隻是想見見你,過會兒我就走。”拉著劉娥往東邊指了指,低聲道:“你東邊就是翠華殿,過了翠華殿,就是我住的崇政殿。若從外麵走,要繞一大圈,我在翠華殿兩頭都開了暗門,抬腳就能過來。”
劉娥細看去,卻見這裏也如薜蘿小院一樣,隻有小小三間,另西側有幾間小屋給服侍的人住的。素日他二人房內時,就隻在外頭等著,基本上都不用在屋裏服侍。
隻與原來的薜蘿小院不同,卻是東邊挨著院牆的這邊廊下有一個暗門,有兩個小內侍守在外頭,仔細看去,遙見那暗門裏頭三五步就站著一對對內侍。再看自己進來的的那門時,發現門裏門外均多了一對內侍站著。
劉娥心中暗想:“是了,如今他當了皇帝了,行動間自然要有許多人跟著。”隻是在這小院內,卻是服侍的人不多,仿佛還如當日一般。
趙恆又低聲道:“如今還在孝中,我不敢教你顯在人前,以免招忌,所以隻能暫時這樣。你且等等,待出了孝,咱們就再不用避人耳目了。”
說著接著劉娥往裏走,數著裏麵的擺設,一樣樣地誇耀起來,這件是自己盯著人搬的,那件是自己親手擺的。這是你愛的香料,這是我新給你配的,還有這個茶具、琴台、書架、棋盤,都是照你的習慣擺的……又誇耀起自己準備的各種東西來。
劉娥心中感動,不曾想他當了皇帝,日理萬機,居然還能夠於百忙之中,為她布置住所。卻不知趙恆當了皇帝,萬事紛至遝來,壓力極大。也唯有偷空來這裏布置一二時,方得些快樂調劑。
劉娥看著趙恆一一介紹,神情雖是興奮,但眉宇間卻透著疲憊,卻說說個不停,生怕讓她覺得受了慢待,也心疼起來。隻作歡欣狀道:“我看你也累了,坐下來看我給你焚香煮茶,也休息一會兒吧。”
趙恆點頭,於是劉娥去洗了手,然後用香匙挑出幾種香來合香,燃香。又拿起茶具來燒水,泡茶、擊沸,分湯。香爐中青煙嫋嫋,趙恆坐下來,飲了一口劉娥親手送上的茶,微微閉目享受著,又長籲一口氣,才道:“隻有這會兒,朕才覺得,這是人過的日子。”
劉娥聽了一怔,再看他的神情,卻是瘦了些,整張臉顯出前所未有的棱角來:“怎麽了?”
趙恆欲言又止,擺擺手:“罷了,迴頭再跟你說。”
劉娥就不說了,隻走到趙恆身後,按著他的肩膀:“肩頭都這麽硬,這些日子你肯定沒休息好……”又嗔怪道:“允恭也不上心。”
趙恆微閉眼睛享受著,伸一隻手握著劉娥的手,撒嬌般地:“嗯……他有什麽用,又笨又沒眼色。”
此時雷允恭正帶著兩個小內侍垂著手侍立在門外,聽到皇帝公然嫌棄的聲音,那小內侍偷眼看雷允恭,雷允恭神情卻是八風不動,心中暗道,這不過是官家向著這位娘子撒嬌吧了,你爺爺侍候官家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了,聽了一句兩句的話,就以為爺爺失寵了,你且等著呢。
皇帝在這裏麵休息,外麵自然一切俱靜。
這次新進宮的宮人,尚未定品階,因此不是住在宮殿的側院,就是住在一些小院中,每處也不過是各四個宮女內侍。劉娥也是一樣的定例,但這院中的人都是雷允恭親手挑的,此時都遠遠地呆在院門邊候著。
過了一會兒,就從暗門那邊來了個有品階的內侍,遠遠地朝著雷允恭招手。
雷允恭一見,正是張懷德,忙對身邊的內侍使個眼色,讓他們看著些,自己踮起腳尖,輕輕地走到暗邊外,壓低了聲音問張懷德:“怎麽了,有什麽急事非得這會兒來找?”
張懷德卻是守在崇政殿的,如今正遇上事情,急來報告:“聖人那邊的於尚宮來了,說是聖人問官家什麽時候有空,聖人有事要稟官家。如今在那裏等著呢,您要不要問問官家,給迴個話?”
雷允恭不屑地擺擺手:“這種事有什麽打緊的,值得你巴巴跑來?這時候去打擾官家,你有幾個腦袋?就跟於尚宮說,官家這幾日都不曾休息好,此刻才打了個盹,等官家醒了你就去迴話,有了迴音就立馬迴稟聖人,讓她先迴去吧。”
張懷德看看那頭,隻得道:“行,那我這就和她說。”
見張懷德一溜煙跑了,雷允恭不屑的輕哼一聲,又站迴原位。趙恆與劉娥往來原是不敢叫人知道,因此每次,都是雷允恭跟著的,張懷德除了知道當日攬月閣之事以後,後頭的就都不知道了,自然也不知道這其中的關鍵所在。想到這裏,雷允恭心中也不禁暗中得意,這樣的事,自然隻有他這個心腹之人知道了。
雷允恭隻是胡亂找了個借口,裏頭趙恆自然是沒有睡著,但與劉娥手拉著手,隻靜靜坐著,便覺得十分滿足了。
誰曉得還沒過多久,就見著雷允恭在外頭低聲道:“官家,可要用晚膳了?”
趙恆睜開眼睛,斥道:“還沒多少時間,怎麽就要用晚膳了?”
雷允恭不敢說話,反而是劉娥笑了起來,指著外麵說:“三郎,天都暗下來了。”他剛才原也說,來看看她就走,沒想到一會兒就天黑了。
趙恆詫異起來:“我是過了早朝用了午膳就過來的,與你才進來沒多久,怎麽就晚上了?”再去看看鍾漏,果然也是時辰了,奇道:“今日怎麽這時間一眨眼就沒了。”心中就有些委屈起來,兩人統共還沒說幾句話呢,怎麽就天黑了。
劉娥見著他這樣有些委屈有些撒嬌的神情,心也不禁軟了。他這樣的神情好久沒見了,還是在自己被逐出襄王府前,他有時候與自己在一起時,會有這樣的神情。自出了變故以後,他忽然間就長大了,為了改變他們的命運去努力拚博,臉上就越來越有威儀,再也沒有這樣的神情了。
這一個月的皇帝生涯,他到底經曆了什麽,使得他居然向著自己撒起嬌來。
劉娥笑著抱住趙恆的手臂,搖了搖,道:“三郎也陪著我一起吃吧,你不餓,我也餓了。”
趙恆無奈地歎了口氣,摸摸劉娥的頭:“我自然是要陪你一起吃的,難道還會拋下你一個人吃嗎?”
雷允恭聽得明白,當即就讓小內侍從萬歲殿中,將食盒拎過來。
小屋中亮起燈來,兩人一起用膳。如今在孝中,東西也是簡單,也就是七八樣素食湯點。見趙恆風卷殘雲般吃了大半,雷允恭歡喜地眼睛都眯了起來,向著劉娥奉承道:“幸而是劉娘子陪著一起吃,官家素日連這一半都不足。”
趙恆橫了雷允恭一眼:“要你多嘴。”
劉娥笑著捧了茶來給趙恆:“那今日真是吃得多了,快喝些茶消消食。”
正消著食呢,不識趣的雷允恭又進來了,一臉小心翼翼地提醒:“官家,戌時到了。”
任誰與心上人久別重逢蜜裏調油的時候,看到個有個不時出來打岔的厭物,也會惱怒起來的。趙恆頓時放下臉來,喝道:“戌時到了又怎麽樣,要你羅嗦,滾出去。”
雷允恭見天色已晚,隻得硬著頭皮來提醒皇帝應該走了,卻被皇帝喝了出去。雷允恭不敢再停留,卻也不敢不繼續提醒,隻得退了幾步到了門外,還是苦著臉探頭進來道:“官家,不是奴才羅嗦,實是崇政殿還有折子,宰相們明日都等著呢!”
這卻是正事,不能再留,劉娥開口道:“官家,朝政要緊……”正想勸說他走,但看著趙恆的臉色,還是把話臨時改了:“要不,再坐一刻再走?”
趙恆原本陰沉的臉色頓時轉晴,拉著劉娥的手,心滿意足地道:“好。”他拉著劉娥的手,不停地說著自己這一個月是如何想她,如何在想她了的時候就來這裏布置一番,又抱怨自己吃得不好,睡得不好,朝臣們如何可厭,一點點小事磨嘰來去。比如大行皇帝的諡號,就吵了整整十天,最後定了“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這十六個字,每個字都是吵出來的。
劉娥就不解:“都是好字,有什麽可吵的。”
趙恆就哼道:“好字多了,人人都要當自己擬的那個才是好的,別人必是不好的。還有人比出大行皇帝讚過他的詩,說必是大行皇帝心中也是喜歡他擬的字……”他說得又急又快,生怕說慢了就來不及了似的,劉娥隻含笑靜靜地聽著他說話,這一刻,當真是惜時如金。
雷允恭忙悄悄吩咐了內侍們準備著燈燭照著路,哪曉得躬著身等了兩刻鍾,皇帝還沒動窩,隻得又探頭進來,悄悄在趙恆身後給劉娥使眼色。劉娥就推了推趙恆示意他往後看,趙恆卻不肯扭頭,隻捏著劉娥的手看來看去,就是不肯動。
劉娥隻得抽迴手,推推趙恆道:“三郎,該走了。”
趙恆佯作不知:“一刻鍾到了嗎?”
劉娥看雷允恭一眼,雷允恭就迴道:“迴官家,已經是兩個一刻鍾了。”
趙恆惱道:“哪裏這麽快了,”向著劉娥道:“朕還什麽都沒做呢,就是聊兩句而已,定是這奴才弄鬼。”
劉娥見雷允恭畏畏縮縮的樣子,隻得笑著推推趙恆:“官家先去吧,我如今進宮來了,接下去有的是時間說話呢。”
趙恆哦了一聲隻得站起來,雷允恭忙進來為趙恆披上披風,趙恆磨磨蹭蹭地往外走,走幾步又迴頭看劉娥一眼。
劉娥隻得站起來,拉著趙恆的手,兩人一起往外走,出了房門,就見著外頭天已經黑下來了,見著小內侍們前後提燈引道。
趙恆鬆開劉娥的手,走下台階,道:“外頭黑,你就不用送我了。”
劉娥站在門外,也道:“那三郎走路也要小心著。”
趙恆卻沒走,悵然若失地虛握一下空著的手,站在那裏卻沒走,扭頭對著沒話找話:“一下子換了個陌生的地方,你會不會睡不著?”
劉娥笑了:“官家色色準備周到,我必是會睡得好的。”
不想趙恆忽然轉身往屋裏走:“我還是不放心,我再去看看。”
劉娥阻止不及,怔了一下,忙跟了進去,卻見趙恆雖進了門,卻站在門邊有些發呆。
劉娥跟進,看著他的神情,揣測著:“三郎可是不想走?”
趙恆沒有迴答,卻是眼神遊移。
劉娥試探著問:“要不,今晚就留下來不走了?”
趙恆眼神頓時亮了,看著劉娥,整個人都變得生動有神起來,一掃之前的沒精打彩,卻是什麽也沒說,隻眼神閃亮地看著劉娥。
劉娥看了他這副樣子,心裏又酸又甜,又好氣又好笑,無奈如今卻是國孝當頭,隻得附耳低聲提醒他:“如今還在孝期呢……”
趙恆卻似被提醒後發現了新辦法,一把握住劉娥的手:“我自然是知道的。我就是留下來,我什麽也不會做的,我就是想看著你罷了!”
劉娥張了張口,還欲再勸:“三郎……”
趙恆卻已經似下定了決心,轉身對雷允恭下令:“允恭,你去把折子搬過來,今晚朕就在這裏批公文。”
雷允恭張口結舌:“這、這……”
趙恆瞪他:“這什麽,快去啊!”
雷允恭一個激淩,立刻應道:“是。”
劉娥還沒說話,就見著雷允恭轉身就跑了,急地拉趙恆的手:“三郎,你如今是官家了,不可以還這麽任性。”
趙恆卻往書房走走:“就因為我是官家了,我才明白我該做什麽。孝道不是做給人看的,而是在心裏。我不誤朝政,也不誤自己的心。”說到這裏,他看著劉娥,眼睛閃亮。劉娥看到他這副神情,竟是什麽話也說不出來了。
雷允恭轉眼就把一堆奏折端了過來,趙恆就埋頭看起來。
劉娥磨好墨,放下墨錠,見趙恆埋頭看奏折,正準備出去時,趙恆卻道:“哎,你去哪兒?”
劉娥道:“官家專心理國政,妾身不敢影響。”
趙恆卻道:“不會,你就坐這兒,不影響。允恭,你去找本書給劉娘子看著,免得她無聊。”
劉娥隻得自己在書架上找了一會兒,找了本之前在宮外看了一半的書,坐在趙恆的身邊看起書來。一開始她還看了會兒書,又偷偷看趙恆,見著他專門批注奏折,也就自己低頭看書,不覺得也入神了。這卻也是素日趙恆來薜蘿小院時,兩人就這麽安靜獨立的方式。
然後她卻沒想到,這時候趙恆卻在偷偷地看著她。也就是批完幾本奏折,忽然就抬頭看看劉娥還在不在,見她還在,就有些安心地繼續批閱起來。
等他把一堆奏折都批完的時候,再抬頭看,卻見劉娥看書正看得入神,就走到劉娥身後,問她:“看到哪一段了?”
劉娥順口:“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抬頭見他負手站在那裏,神情甚是得意,驚詫地問:“你批完了?”
趙恆一挑眉:“那是自然,”說著就坐在劉娥身邊,拿過她手中的書來,翻了翻,見是《戰國策》,就問:“你卻看出什麽來了?”
劉娥就說剛才那段史料,道:“若單篇論,似有道理。但若以其他書佐證,則不經得很。考烈王有三子,若幽王為春申君之子,那後二子呢?可見考烈王非不能生子。且春申君年長,考烈王年少,豈有長者患少者不能生子而代勞的?”
趙恆也笑了:“可見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從前看到這段時也問過太傅,太傅說,不過是秦人滅楚以後,恐民心思楚,因此編派出來惡心人罷了。”
劉娥也明白了:“原來如此。若連幽王也不是正統,楚人又護得哪家大王。可見這血統也不過是說說罷了。”這時候就說起之前接的聖旨來:“虎捷都指揮使劉通卻又是誰,怎麽就成了我父親了?”
趙恆也笑了:“以後你須得記住了,你出身太原,前虎捷都指揮使劉通是你父親,後漢右驍衛大將軍劉延慶是你祖父。”說著自書桌上拿了一個早有的文書來遞給劉娥,說:“這是你祖上三代履曆,可要記熟了。”
劉娥接了,笑問:“這是誰想出來的主意?”
趙恆道:“我叫錢惟演和張旻早於半年的時間,去舊有檔案中尋找,卻是打後周開始,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員姓劉的,一個個找過來的。既要時間對得上,又得是後嗣無人的,偏這劉通還是祖籍太原的,卒於軍中,並無親族,如此就更好,實是難得湊上這麽合適的。”
劉娥就明白了,笑道:“怪不得我聽說年年朝庭開科進士的時候,對考生履曆查得格外地嚴。也常常聽說有官員的履曆對不上號給查出來的,卻原來天子也帶頭造假了。”
趙恆指指她,笑罵道:“好沒良心,白辜負人一番心意呢!你沒這麽個履曆身世,將來進封時,必會有人挑刺。我叫惟演在吏部把東西都補齊了,便是防著將來有人查。”
說了一會兒,雷允恭就走過來陪笑:“官家,二更了,您明兒還要早朝呢。”
趙恆歎了一口氣,同劉娥道:“煩得很,做皇帝一點都不自在。”
劉娥隻覺得這次相見,趙恆竟是別扭了許多,但又特別地粘她,隻得哄他道:“有不自在,才有大自在。”
兩人入帳睡下,卻又有些睡不著,都有些興奮。
趙恆就推她:“你可知道為什麽要讓你出身太原嗎?”
劉娥想了想:“可是如今朝堂上輕視南人?”
趙恆歎道:“如今朝堂上官員也分了幾撥,一撥是最早跟著周世宗、與太祖太宗南征北戰,如今若論起源頭來,祖輩甚至都在晉、漢就為官的,這撥人最核心的,就是太原籍的;另一撥,就是跟著後蜀、南唐、吳越等納土歸降的臣子們,大抵分為江南與川蜀兩派;還有一撥,是大行皇帝在時,開科會大力提拔的新貴。你出自蜀中,結姻江南,如今再安排一個太原的出身,那就四角俱全了……”
此時兩人躺在帳子裏說著悄悄話,燈燭暗了下來,仿佛整個世界隻有兩人。
趙恆絮絮叨叨地說著,劉娥正聽著,忽然就沒聲音了。
劉娥有些詫異,等了一會兒,趙恆卻再沒有聲音。
劉娥抬頭看去,卻見趙恆迅速將頭扭到外頭去了。
劉娥伸手去扳趙恆的肩頭:“三郎,怎麽不說話了。”
不想沒扳動趙恆,劉娥手中卻摸到他臉頰上有水,驚得坐起來,再去看他,卻見趙恆臉扭向外頭,竟已經淚流滿麵。
劉娥怔住了,聲音發顫:“三郎,你怎麽了……”
趙恆坐起,忽然伏在劉娥的肩頭,低聲哭了起來。
劉娥神情由疑惑詫異到心疼,張了張口想說什麽,卻一個字也沒說,隻是輕輕撫拍著趙恆的後心以示安慰。
誰也不明白,為什麽剛登基的皇帝,會在半夜無人時,竟如此崩潰大哭。
趙恆哭了好一會兒,才在劉娥的撫慰下,慢慢平靜下來。他接了劉娥的手帕,扭頭拭淚,忽然自嘲地笑了笑,聲音暗啞:“你可知道,這大半個月,朕是怎麽度過的。”
劉娥隻覺得心頭抽痛,她知道為君不易,卻沒想到,他身上的負荷,如此沉重。她哽咽道:“三郎,你若想說,我聽。你若為難,我一直在這裏。”
趙恆張了張嘴,忽然間又雙手捂臉,好一會兒才悶聲開口:“那一天發生了什麽,我到了如今,還是沒能明白。有件事你卻不知道,那日我去了呂相府之後,三郎忽然跑出去溺水而亡了。”
劉娥大吃一驚,抱住趙恆,竟是不知如何安慰才好,良久才道:“或是這個孩子與你無緣,將來,必是會有更多的孩子……”
趙恆雙手緊握,不住顫抖:“那日王繼恩去找呂端,你可知他為何忽然行此謀逆之時?卻是我入宮之後,才知道是王繼恩和母後合謀欲擁立大哥繼位,李繼隆欲行兵變,參知政事李昌齡、知製誥胡旦、知樞密院事趙鎔均有參與!”
劉娥安慰他:“幸而三郎吉人自有天相……”
她本是勸慰之語,哪曉得趙恆忽然爆發地一捶床柱,恨聲道:“什麽叫吉人自有天相?朕一日之內,失去兒子,失去父親,被母後算計,被大哥謀位,有何吉可言?”
劉娥聽著他字字泣血,思及他的心情,也不禁替他難過起來,去拉他的手,輕輕安完:“三郎,不是的,那隻是王繼恩胡為罷了,你可問過……”
趙恆雙手發抖:“朕登基都這麽久了,卻不敢去提審王繼恩,問這到底是怎麽迴事。王繼恩雖然桀驁不馴,但一直以來,是父皇真正的心腹,他當最知道父皇心意的,他為什麽這個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擁立大哥?而母後她一向賢德不過問政事,她為什麽又勾結王繼恩去做這樣的事情?難道當真是父皇不認可我?父皇他真的至死都認為隻有大哥才能繼承大統嗎?”這卻是一直壓在他心頭最大的恐懼,他不敢麵對,不敢去細想,若要一想,他這一生中最景仰的父皇、最尊重的母後、最崇拜的兄長,難道都這般嫌棄他、不接受他、憎恨著他、算計著他嗎?他這一生至愛的人,除了小娥以外,竟是都拋棄他了嗎?
這種心理,在日日夜夜折磨著他,讓他度日如年,讓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寢。登基之後,他不敢去查問這件事,不敢去追究這件事,甚至不敢去迴想這件事。他如同行屍走肉般處理著繁重的朝政,他甚至不敢麵對朝臣,問他們是不是也覺得他不配當這個皇帝?當他麵對從未處理過的朝政之事時,不知道如何判斷時,更覺得是否朝臣們也在認為他沒能力當這個皇帝?
在這樣的日子裏,他煎熬著,終於盼到了劉娥進宮。
一開始他對自己說,不要引人注意,不要去看她。可臨到她進宮那天,他忍不住了,他對自己說,隻看她一眼,他就走,不讓別人發現就是。可是見了她以後,他忽然就撐不住了,整個心態都崩了,就如同走失的孩子看到母親一般,什麽也不顧地就隻想抱著她那溫暖的懷抱,生怕再找不著她了,生怕再留下他孤獨一個,無人理會。
他不敢離開,不敢再迴到那個孤獨的崇政殿,不敢再麵對那些似乎隱藏在黑暗中的鬼影幢幢。他磨蹭著不肯走,一直磨蹭到吃晚飯,一直磨蹭到天黑,越是磨蹭,越是依戀。如同在寒天跋涉的旅人,在小屋中得過烤火的溫暖以後,更不肯出去麵對外麵的寒冷與孤獨。
他如今隻有她了。
他隻想寵著她,不想把這些自己都不堪麵對的事情讓她知道,所以他不停地找著其他的話題,可是隻有兩人在帳中的時候,隻有兩人的世界,這樣溫暖柔情到讓他完全失控,讓他情緒崩潰。
他不能抑止地大哭,伏在劉娥懷中盡情地哭。此刻的他不是皇帝,此時無人看到他的眼淚,他可以在心上人的懷中做一個卸下盔甲的無助之人。因為這世上隻有她,是他唯一可以信賴、可以放下心防的人了。
“我做錯了什麽,我一直對父皇母後孝敬有加,我爭這個太子也是希望救出大哥。我做親王,做太子,一直兢兢業業,我自問沒有對不起誰,我自問沒有做錯過什麽。為什麽他們要這麽對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麽?”他一直這樣喃喃地說,反複地說。
劉娥不住地安慰著他,她終於明白,這一天他的反常、他的幼稚、他的撒嬌、他的依賴、他的留戀,那是因為他這段日子,過得太苦太苦了。
“你要相信自己,你始終是最好的。你才是大行皇帝深思熟慮選中的儲君,他用了這麽多年選擇、反複考驗,才在最後定下了你。你怎麽會懷疑自己不被認可呢?”她說。
“不,你不用安慰我了,我心裏知道。”他固執地。
“不,你隻是一葉障目了,你是祭天告廟的太子,你得到先皇的冊封,你得到去宗廟的許可,你得到百姓的擁戴,你得到宰相的臣服。你就是天子,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大宋天子,沒有人能取代你,沒有人能比你做得更好。你怎麽會因為一個閹人的妄想,一個後宮婦人的軟弱而否定整個天下對你的擁戴。你是皇帝了,你已經是皇帝了,你也會是個最好的皇帝。”她反反複複地在他耳邊這麽說著,她的手在他的後背,一直輕輕撫摸著。
好半晌,他漸漸地平靜下來,不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他輕輕地傳來酣聲,他睡著了。
劉娥看著他的睡顏,卻沒有辦法睡著,隻一直守著他。夜裏他稍有翻動,她就又伸手輕輕地撫摸著他。一夜也不知道多少次,最終到天亮的時候,劉娥也是支撐不住睡著了。
趙恆又醒了,他沒有再翻動。半夜他數次半夢半醒,總有一雙手,一直在安撫著他。這一次,他沒有動,他覺察到她已經睡著了,他不忍心再驚醒她。
他看著她的睡顏,或許他最大的幸運,就是在這深宮中,他還有她。
小娥,我知道你會一直在朕的身邊,一直在朕最脆弱、最無助的時候,像今天這樣支持朕。你不知道,這個皇宮是多麽地孤寂,朕擁有天下,站在最高處。可是誰又能知道朕的恐懼、朕的無助、朕的無處逃避呢?幸好,朕還有你,朕還有你!
次日起來,陽光燦爛。
趙恆不讓人驚醒劉娥,自己悄悄起身,到外間換了衣服,自暗門處迴了崇政殿。那門一關上,就如同隱形,再看不出來。
他這一走,這小院中的侍從都跟著撤了,小院中便如其他新宮人的院落一般,也是四名內侍,四名宮女服侍。內侍是雷允恭的徒弟,而宮女有兩個是原來如蘭如芝兩人,另有兩個原是宮中老人。
除如蘭如芝外,其餘幾人都是宮中頂尖的,有兩個內侍原來還是崇政殿侍候著的,總以為自己不是要服侍皇帝就是要服侍皇後,不想被派了這裏來去服侍新進宮的宮人,原還滿心不願意。不想那位人還沒進來,皇帝倒是天天過來,一草一木,一器一物都是親手布置,用心非常,就知道這位主子來曆不凡。見了她第一日進宮,皇帝就親自來等著,又呆了一整天,還睡在這裏,天明時自己悄悄走了,還叫不許驚動,心裏更是將這位娘子敬畏到了天上去。
見劉娥起來,梳洗以後,服侍著用了早膳。如今劉娥剛進宮,未定位份,這幾人將早膳送上來的時候,隻陪不是,說是皇後旨意,諸人皆以才人份例供應,簡薄了些,慢待貴人了。
劉娥不以為意,反而安撫幾句,又慢慢地問起宮中諸事,這幾個也就將自己所知盡說了。
如今先帝的妃嬪,都隨著太後住進了嘉慶殿中。皇後住在壽成殿,原來東宮的舊人還有楊氏住在玉宸殿偏殿,戴氏住在壽成殿偏殿。昨日與劉娥一起入宮的還有曹氏與杜氏住在棲雲殿偏殿,陳氏住在玉宸殿偏殿,劉娥如今住的就是翠華殿的西側院。
這幾名女子雖然坐著宮車進了宮,再換了小轎,一直進了宮妃院中,這才下轎,各由四名內侍,四名宮女迎著,進了幾個宮殿的側殿之中。
唯有劉娥邁步進來的時候,倒是一怔,她住的一間宮院,院子雖然不大,但一進去,卻是撲麵而來的熟悉之感。院中的紫蘿,廊下的鳥兒,俱是那她住了十來年的薜蘿小院中一模一樣。
迎著她來的雷允恭笑嘻嘻地道:“劉娘子看著眼熟吧,這可是官家吩咐,一模一樣建的,就要讓你住在這裏頭,過得舒服才是。”
劉娥心中又酸又甜,隻覺得眼眶也有些熱,強忍著隻含笑道:“要你多嘴。”
不想似乎聽到了她到來的聲音,房中就有人走出來,卻正是當今天子趙恆。劉娥怔住了,迴過神來就要行禮:“臣妾參見——”
禮還沒行下去,就已經被趙恆拉住,竟是一把將她緊緊抱在懷中,力氣之大,都快要把她抱得生疼了,劉娥沒說,隻是感受著趙恆的心神。他抱著她,緊緊地抱著,還微微地喘著氣,好半日才平靜下來鬆開了懷抱,卻還緊緊地拉著她的手,如同一鬆手她就會飛走似地。
劉娥也是大吃一驚,她完全沒有想到,如今應該是他最忙的時候,可是這剛登基的皇帝,卻在她進宮這天,提前在她的小屋裏等她。
趙恆拉著劉娥的手往裏走,劉娥有些不安,見著侍從們隻遠遠站著,忙低聲道:“三郎,你這時候來,可是有礙。”
趙恆緊緊拉著劉娥的手,低聲道:“無礙,我隻是想見見你,過會兒我就走。”拉著劉娥往東邊指了指,低聲道:“你東邊就是翠華殿,過了翠華殿,就是我住的崇政殿。若從外麵走,要繞一大圈,我在翠華殿兩頭都開了暗門,抬腳就能過來。”
劉娥細看去,卻見這裏也如薜蘿小院一樣,隻有小小三間,另西側有幾間小屋給服侍的人住的。素日他二人房內時,就隻在外頭等著,基本上都不用在屋裏服侍。
隻與原來的薜蘿小院不同,卻是東邊挨著院牆的這邊廊下有一個暗門,有兩個小內侍守在外頭,仔細看去,遙見那暗門裏頭三五步就站著一對對內侍。再看自己進來的的那門時,發現門裏門外均多了一對內侍站著。
劉娥心中暗想:“是了,如今他當了皇帝了,行動間自然要有許多人跟著。”隻是在這小院內,卻是服侍的人不多,仿佛還如當日一般。
趙恆又低聲道:“如今還在孝中,我不敢教你顯在人前,以免招忌,所以隻能暫時這樣。你且等等,待出了孝,咱們就再不用避人耳目了。”
說著接著劉娥往裏走,數著裏麵的擺設,一樣樣地誇耀起來,這件是自己盯著人搬的,那件是自己親手擺的。這是你愛的香料,這是我新給你配的,還有這個茶具、琴台、書架、棋盤,都是照你的習慣擺的……又誇耀起自己準備的各種東西來。
劉娥心中感動,不曾想他當了皇帝,日理萬機,居然還能夠於百忙之中,為她布置住所。卻不知趙恆當了皇帝,萬事紛至遝來,壓力極大。也唯有偷空來這裏布置一二時,方得些快樂調劑。
劉娥看著趙恆一一介紹,神情雖是興奮,但眉宇間卻透著疲憊,卻說說個不停,生怕讓她覺得受了慢待,也心疼起來。隻作歡欣狀道:“我看你也累了,坐下來看我給你焚香煮茶,也休息一會兒吧。”
趙恆點頭,於是劉娥去洗了手,然後用香匙挑出幾種香來合香,燃香。又拿起茶具來燒水,泡茶、擊沸,分湯。香爐中青煙嫋嫋,趙恆坐下來,飲了一口劉娥親手送上的茶,微微閉目享受著,又長籲一口氣,才道:“隻有這會兒,朕才覺得,這是人過的日子。”
劉娥聽了一怔,再看他的神情,卻是瘦了些,整張臉顯出前所未有的棱角來:“怎麽了?”
趙恆欲言又止,擺擺手:“罷了,迴頭再跟你說。”
劉娥就不說了,隻走到趙恆身後,按著他的肩膀:“肩頭都這麽硬,這些日子你肯定沒休息好……”又嗔怪道:“允恭也不上心。”
趙恆微閉眼睛享受著,伸一隻手握著劉娥的手,撒嬌般地:“嗯……他有什麽用,又笨又沒眼色。”
此時雷允恭正帶著兩個小內侍垂著手侍立在門外,聽到皇帝公然嫌棄的聲音,那小內侍偷眼看雷允恭,雷允恭神情卻是八風不動,心中暗道,這不過是官家向著這位娘子撒嬌吧了,你爺爺侍候官家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了,聽了一句兩句的話,就以為爺爺失寵了,你且等著呢。
皇帝在這裏麵休息,外麵自然一切俱靜。
這次新進宮的宮人,尚未定品階,因此不是住在宮殿的側院,就是住在一些小院中,每處也不過是各四個宮女內侍。劉娥也是一樣的定例,但這院中的人都是雷允恭親手挑的,此時都遠遠地呆在院門邊候著。
過了一會兒,就從暗門那邊來了個有品階的內侍,遠遠地朝著雷允恭招手。
雷允恭一見,正是張懷德,忙對身邊的內侍使個眼色,讓他們看著些,自己踮起腳尖,輕輕地走到暗邊外,壓低了聲音問張懷德:“怎麽了,有什麽急事非得這會兒來找?”
張懷德卻是守在崇政殿的,如今正遇上事情,急來報告:“聖人那邊的於尚宮來了,說是聖人問官家什麽時候有空,聖人有事要稟官家。如今在那裏等著呢,您要不要問問官家,給迴個話?”
雷允恭不屑地擺擺手:“這種事有什麽打緊的,值得你巴巴跑來?這時候去打擾官家,你有幾個腦袋?就跟於尚宮說,官家這幾日都不曾休息好,此刻才打了個盹,等官家醒了你就去迴話,有了迴音就立馬迴稟聖人,讓她先迴去吧。”
張懷德看看那頭,隻得道:“行,那我這就和她說。”
見張懷德一溜煙跑了,雷允恭不屑的輕哼一聲,又站迴原位。趙恆與劉娥往來原是不敢叫人知道,因此每次,都是雷允恭跟著的,張懷德除了知道當日攬月閣之事以後,後頭的就都不知道了,自然也不知道這其中的關鍵所在。想到這裏,雷允恭心中也不禁暗中得意,這樣的事,自然隻有他這個心腹之人知道了。
雷允恭隻是胡亂找了個借口,裏頭趙恆自然是沒有睡著,但與劉娥手拉著手,隻靜靜坐著,便覺得十分滿足了。
誰曉得還沒過多久,就見著雷允恭在外頭低聲道:“官家,可要用晚膳了?”
趙恆睜開眼睛,斥道:“還沒多少時間,怎麽就要用晚膳了?”
雷允恭不敢說話,反而是劉娥笑了起來,指著外麵說:“三郎,天都暗下來了。”他剛才原也說,來看看她就走,沒想到一會兒就天黑了。
趙恆詫異起來:“我是過了早朝用了午膳就過來的,與你才進來沒多久,怎麽就晚上了?”再去看看鍾漏,果然也是時辰了,奇道:“今日怎麽這時間一眨眼就沒了。”心中就有些委屈起來,兩人統共還沒說幾句話呢,怎麽就天黑了。
劉娥見著他這樣有些委屈有些撒嬌的神情,心也不禁軟了。他這樣的神情好久沒見了,還是在自己被逐出襄王府前,他有時候與自己在一起時,會有這樣的神情。自出了變故以後,他忽然間就長大了,為了改變他們的命運去努力拚博,臉上就越來越有威儀,再也沒有這樣的神情了。
這一個月的皇帝生涯,他到底經曆了什麽,使得他居然向著自己撒起嬌來。
劉娥笑著抱住趙恆的手臂,搖了搖,道:“三郎也陪著我一起吃吧,你不餓,我也餓了。”
趙恆無奈地歎了口氣,摸摸劉娥的頭:“我自然是要陪你一起吃的,難道還會拋下你一個人吃嗎?”
雷允恭聽得明白,當即就讓小內侍從萬歲殿中,將食盒拎過來。
小屋中亮起燈來,兩人一起用膳。如今在孝中,東西也是簡單,也就是七八樣素食湯點。見趙恆風卷殘雲般吃了大半,雷允恭歡喜地眼睛都眯了起來,向著劉娥奉承道:“幸而是劉娘子陪著一起吃,官家素日連這一半都不足。”
趙恆橫了雷允恭一眼:“要你多嘴。”
劉娥笑著捧了茶來給趙恆:“那今日真是吃得多了,快喝些茶消消食。”
正消著食呢,不識趣的雷允恭又進來了,一臉小心翼翼地提醒:“官家,戌時到了。”
任誰與心上人久別重逢蜜裏調油的時候,看到個有個不時出來打岔的厭物,也會惱怒起來的。趙恆頓時放下臉來,喝道:“戌時到了又怎麽樣,要你羅嗦,滾出去。”
雷允恭見天色已晚,隻得硬著頭皮來提醒皇帝應該走了,卻被皇帝喝了出去。雷允恭不敢再停留,卻也不敢不繼續提醒,隻得退了幾步到了門外,還是苦著臉探頭進來道:“官家,不是奴才羅嗦,實是崇政殿還有折子,宰相們明日都等著呢!”
這卻是正事,不能再留,劉娥開口道:“官家,朝政要緊……”正想勸說他走,但看著趙恆的臉色,還是把話臨時改了:“要不,再坐一刻再走?”
趙恆原本陰沉的臉色頓時轉晴,拉著劉娥的手,心滿意足地道:“好。”他拉著劉娥的手,不停地說著自己這一個月是如何想她,如何在想她了的時候就來這裏布置一番,又抱怨自己吃得不好,睡得不好,朝臣們如何可厭,一點點小事磨嘰來去。比如大行皇帝的諡號,就吵了整整十天,最後定了“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這十六個字,每個字都是吵出來的。
劉娥就不解:“都是好字,有什麽可吵的。”
趙恆就哼道:“好字多了,人人都要當自己擬的那個才是好的,別人必是不好的。還有人比出大行皇帝讚過他的詩,說必是大行皇帝心中也是喜歡他擬的字……”他說得又急又快,生怕說慢了就來不及了似的,劉娥隻含笑靜靜地聽著他說話,這一刻,當真是惜時如金。
雷允恭忙悄悄吩咐了內侍們準備著燈燭照著路,哪曉得躬著身等了兩刻鍾,皇帝還沒動窩,隻得又探頭進來,悄悄在趙恆身後給劉娥使眼色。劉娥就推了推趙恆示意他往後看,趙恆卻不肯扭頭,隻捏著劉娥的手看來看去,就是不肯動。
劉娥隻得抽迴手,推推趙恆道:“三郎,該走了。”
趙恆佯作不知:“一刻鍾到了嗎?”
劉娥看雷允恭一眼,雷允恭就迴道:“迴官家,已經是兩個一刻鍾了。”
趙恆惱道:“哪裏這麽快了,”向著劉娥道:“朕還什麽都沒做呢,就是聊兩句而已,定是這奴才弄鬼。”
劉娥見雷允恭畏畏縮縮的樣子,隻得笑著推推趙恆:“官家先去吧,我如今進宮來了,接下去有的是時間說話呢。”
趙恆哦了一聲隻得站起來,雷允恭忙進來為趙恆披上披風,趙恆磨磨蹭蹭地往外走,走幾步又迴頭看劉娥一眼。
劉娥隻得站起來,拉著趙恆的手,兩人一起往外走,出了房門,就見著外頭天已經黑下來了,見著小內侍們前後提燈引道。
趙恆鬆開劉娥的手,走下台階,道:“外頭黑,你就不用送我了。”
劉娥站在門外,也道:“那三郎走路也要小心著。”
趙恆卻沒走,悵然若失地虛握一下空著的手,站在那裏卻沒走,扭頭對著沒話找話:“一下子換了個陌生的地方,你會不會睡不著?”
劉娥笑了:“官家色色準備周到,我必是會睡得好的。”
不想趙恆忽然轉身往屋裏走:“我還是不放心,我再去看看。”
劉娥阻止不及,怔了一下,忙跟了進去,卻見趙恆雖進了門,卻站在門邊有些發呆。
劉娥跟進,看著他的神情,揣測著:“三郎可是不想走?”
趙恆沒有迴答,卻是眼神遊移。
劉娥試探著問:“要不,今晚就留下來不走了?”
趙恆眼神頓時亮了,看著劉娥,整個人都變得生動有神起來,一掃之前的沒精打彩,卻是什麽也沒說,隻眼神閃亮地看著劉娥。
劉娥看了他這副樣子,心裏又酸又甜,又好氣又好笑,無奈如今卻是國孝當頭,隻得附耳低聲提醒他:“如今還在孝期呢……”
趙恆卻似被提醒後發現了新辦法,一把握住劉娥的手:“我自然是知道的。我就是留下來,我什麽也不會做的,我就是想看著你罷了!”
劉娥張了張口,還欲再勸:“三郎……”
趙恆卻已經似下定了決心,轉身對雷允恭下令:“允恭,你去把折子搬過來,今晚朕就在這裏批公文。”
雷允恭張口結舌:“這、這……”
趙恆瞪他:“這什麽,快去啊!”
雷允恭一個激淩,立刻應道:“是。”
劉娥還沒說話,就見著雷允恭轉身就跑了,急地拉趙恆的手:“三郎,你如今是官家了,不可以還這麽任性。”
趙恆卻往書房走走:“就因為我是官家了,我才明白我該做什麽。孝道不是做給人看的,而是在心裏。我不誤朝政,也不誤自己的心。”說到這裏,他看著劉娥,眼睛閃亮。劉娥看到他這副神情,竟是什麽話也說不出來了。
雷允恭轉眼就把一堆奏折端了過來,趙恆就埋頭看起來。
劉娥磨好墨,放下墨錠,見趙恆埋頭看奏折,正準備出去時,趙恆卻道:“哎,你去哪兒?”
劉娥道:“官家專心理國政,妾身不敢影響。”
趙恆卻道:“不會,你就坐這兒,不影響。允恭,你去找本書給劉娘子看著,免得她無聊。”
劉娥隻得自己在書架上找了一會兒,找了本之前在宮外看了一半的書,坐在趙恆的身邊看起書來。一開始她還看了會兒書,又偷偷看趙恆,見著他專門批注奏折,也就自己低頭看書,不覺得也入神了。這卻也是素日趙恆來薜蘿小院時,兩人就這麽安靜獨立的方式。
然後她卻沒想到,這時候趙恆卻在偷偷地看著她。也就是批完幾本奏折,忽然就抬頭看看劉娥還在不在,見她還在,就有些安心地繼續批閱起來。
等他把一堆奏折都批完的時候,再抬頭看,卻見劉娥看書正看得入神,就走到劉娥身後,問她:“看到哪一段了?”
劉娥順口:“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抬頭見他負手站在那裏,神情甚是得意,驚詫地問:“你批完了?”
趙恆一挑眉:“那是自然,”說著就坐在劉娥身邊,拿過她手中的書來,翻了翻,見是《戰國策》,就問:“你卻看出什麽來了?”
劉娥就說剛才那段史料,道:“若單篇論,似有道理。但若以其他書佐證,則不經得很。考烈王有三子,若幽王為春申君之子,那後二子呢?可見考烈王非不能生子。且春申君年長,考烈王年少,豈有長者患少者不能生子而代勞的?”
趙恆也笑了:“可見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從前看到這段時也問過太傅,太傅說,不過是秦人滅楚以後,恐民心思楚,因此編派出來惡心人罷了。”
劉娥也明白了:“原來如此。若連幽王也不是正統,楚人又護得哪家大王。可見這血統也不過是說說罷了。”這時候就說起之前接的聖旨來:“虎捷都指揮使劉通卻又是誰,怎麽就成了我父親了?”
趙恆也笑了:“以後你須得記住了,你出身太原,前虎捷都指揮使劉通是你父親,後漢右驍衛大將軍劉延慶是你祖父。”說著自書桌上拿了一個早有的文書來遞給劉娥,說:“這是你祖上三代履曆,可要記熟了。”
劉娥接了,笑問:“這是誰想出來的主意?”
趙恆道:“我叫錢惟演和張旻早於半年的時間,去舊有檔案中尋找,卻是打後周開始,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員姓劉的,一個個找過來的。既要時間對得上,又得是後嗣無人的,偏這劉通還是祖籍太原的,卒於軍中,並無親族,如此就更好,實是難得湊上這麽合適的。”
劉娥就明白了,笑道:“怪不得我聽說年年朝庭開科進士的時候,對考生履曆查得格外地嚴。也常常聽說有官員的履曆對不上號給查出來的,卻原來天子也帶頭造假了。”
趙恆指指她,笑罵道:“好沒良心,白辜負人一番心意呢!你沒這麽個履曆身世,將來進封時,必會有人挑刺。我叫惟演在吏部把東西都補齊了,便是防著將來有人查。”
說了一會兒,雷允恭就走過來陪笑:“官家,二更了,您明兒還要早朝呢。”
趙恆歎了一口氣,同劉娥道:“煩得很,做皇帝一點都不自在。”
劉娥隻覺得這次相見,趙恆竟是別扭了許多,但又特別地粘她,隻得哄他道:“有不自在,才有大自在。”
兩人入帳睡下,卻又有些睡不著,都有些興奮。
趙恆就推她:“你可知道為什麽要讓你出身太原嗎?”
劉娥想了想:“可是如今朝堂上輕視南人?”
趙恆歎道:“如今朝堂上官員也分了幾撥,一撥是最早跟著周世宗、與太祖太宗南征北戰,如今若論起源頭來,祖輩甚至都在晉、漢就為官的,這撥人最核心的,就是太原籍的;另一撥,就是跟著後蜀、南唐、吳越等納土歸降的臣子們,大抵分為江南與川蜀兩派;還有一撥,是大行皇帝在時,開科會大力提拔的新貴。你出自蜀中,結姻江南,如今再安排一個太原的出身,那就四角俱全了……”
此時兩人躺在帳子裏說著悄悄話,燈燭暗了下來,仿佛整個世界隻有兩人。
趙恆絮絮叨叨地說著,劉娥正聽著,忽然就沒聲音了。
劉娥有些詫異,等了一會兒,趙恆卻再沒有聲音。
劉娥抬頭看去,卻見趙恆迅速將頭扭到外頭去了。
劉娥伸手去扳趙恆的肩頭:“三郎,怎麽不說話了。”
不想沒扳動趙恆,劉娥手中卻摸到他臉頰上有水,驚得坐起來,再去看他,卻見趙恆臉扭向外頭,竟已經淚流滿麵。
劉娥怔住了,聲音發顫:“三郎,你怎麽了……”
趙恆坐起,忽然伏在劉娥的肩頭,低聲哭了起來。
劉娥神情由疑惑詫異到心疼,張了張口想說什麽,卻一個字也沒說,隻是輕輕撫拍著趙恆的後心以示安慰。
誰也不明白,為什麽剛登基的皇帝,會在半夜無人時,竟如此崩潰大哭。
趙恆哭了好一會兒,才在劉娥的撫慰下,慢慢平靜下來。他接了劉娥的手帕,扭頭拭淚,忽然自嘲地笑了笑,聲音暗啞:“你可知道,這大半個月,朕是怎麽度過的。”
劉娥隻覺得心頭抽痛,她知道為君不易,卻沒想到,他身上的負荷,如此沉重。她哽咽道:“三郎,你若想說,我聽。你若為難,我一直在這裏。”
趙恆張了張嘴,忽然間又雙手捂臉,好一會兒才悶聲開口:“那一天發生了什麽,我到了如今,還是沒能明白。有件事你卻不知道,那日我去了呂相府之後,三郎忽然跑出去溺水而亡了。”
劉娥大吃一驚,抱住趙恆,竟是不知如何安慰才好,良久才道:“或是這個孩子與你無緣,將來,必是會有更多的孩子……”
趙恆雙手緊握,不住顫抖:“那日王繼恩去找呂端,你可知他為何忽然行此謀逆之時?卻是我入宮之後,才知道是王繼恩和母後合謀欲擁立大哥繼位,李繼隆欲行兵變,參知政事李昌齡、知製誥胡旦、知樞密院事趙鎔均有參與!”
劉娥安慰他:“幸而三郎吉人自有天相……”
她本是勸慰之語,哪曉得趙恆忽然爆發地一捶床柱,恨聲道:“什麽叫吉人自有天相?朕一日之內,失去兒子,失去父親,被母後算計,被大哥謀位,有何吉可言?”
劉娥聽著他字字泣血,思及他的心情,也不禁替他難過起來,去拉他的手,輕輕安完:“三郎,不是的,那隻是王繼恩胡為罷了,你可問過……”
趙恆雙手發抖:“朕登基都這麽久了,卻不敢去提審王繼恩,問這到底是怎麽迴事。王繼恩雖然桀驁不馴,但一直以來,是父皇真正的心腹,他當最知道父皇心意的,他為什麽這個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擁立大哥?而母後她一向賢德不過問政事,她為什麽又勾結王繼恩去做這樣的事情?難道當真是父皇不認可我?父皇他真的至死都認為隻有大哥才能繼承大統嗎?”這卻是一直壓在他心頭最大的恐懼,他不敢麵對,不敢去細想,若要一想,他這一生中最景仰的父皇、最尊重的母後、最崇拜的兄長,難道都這般嫌棄他、不接受他、憎恨著他、算計著他嗎?他這一生至愛的人,除了小娥以外,竟是都拋棄他了嗎?
這種心理,在日日夜夜折磨著他,讓他度日如年,讓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寢。登基之後,他不敢去查問這件事,不敢去追究這件事,甚至不敢去迴想這件事。他如同行屍走肉般處理著繁重的朝政,他甚至不敢麵對朝臣,問他們是不是也覺得他不配當這個皇帝?當他麵對從未處理過的朝政之事時,不知道如何判斷時,更覺得是否朝臣們也在認為他沒能力當這個皇帝?
在這樣的日子裏,他煎熬著,終於盼到了劉娥進宮。
一開始他對自己說,不要引人注意,不要去看她。可臨到她進宮那天,他忍不住了,他對自己說,隻看她一眼,他就走,不讓別人發現就是。可是見了她以後,他忽然就撐不住了,整個心態都崩了,就如同走失的孩子看到母親一般,什麽也不顧地就隻想抱著她那溫暖的懷抱,生怕再找不著她了,生怕再留下他孤獨一個,無人理會。
他不敢離開,不敢再迴到那個孤獨的崇政殿,不敢再麵對那些似乎隱藏在黑暗中的鬼影幢幢。他磨蹭著不肯走,一直磨蹭到吃晚飯,一直磨蹭到天黑,越是磨蹭,越是依戀。如同在寒天跋涉的旅人,在小屋中得過烤火的溫暖以後,更不肯出去麵對外麵的寒冷與孤獨。
他如今隻有她了。
他隻想寵著她,不想把這些自己都不堪麵對的事情讓她知道,所以他不停地找著其他的話題,可是隻有兩人在帳中的時候,隻有兩人的世界,這樣溫暖柔情到讓他完全失控,讓他情緒崩潰。
他不能抑止地大哭,伏在劉娥懷中盡情地哭。此刻的他不是皇帝,此時無人看到他的眼淚,他可以在心上人的懷中做一個卸下盔甲的無助之人。因為這世上隻有她,是他唯一可以信賴、可以放下心防的人了。
“我做錯了什麽,我一直對父皇母後孝敬有加,我爭這個太子也是希望救出大哥。我做親王,做太子,一直兢兢業業,我自問沒有對不起誰,我自問沒有做錯過什麽。為什麽他們要這麽對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麽?”他一直這樣喃喃地說,反複地說。
劉娥不住地安慰著他,她終於明白,這一天他的反常、他的幼稚、他的撒嬌、他的依賴、他的留戀,那是因為他這段日子,過得太苦太苦了。
“你要相信自己,你始終是最好的。你才是大行皇帝深思熟慮選中的儲君,他用了這麽多年選擇、反複考驗,才在最後定下了你。你怎麽會懷疑自己不被認可呢?”她說。
“不,你不用安慰我了,我心裏知道。”他固執地。
“不,你隻是一葉障目了,你是祭天告廟的太子,你得到先皇的冊封,你得到去宗廟的許可,你得到百姓的擁戴,你得到宰相的臣服。你就是天子,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大宋天子,沒有人能取代你,沒有人能比你做得更好。你怎麽會因為一個閹人的妄想,一個後宮婦人的軟弱而否定整個天下對你的擁戴。你是皇帝了,你已經是皇帝了,你也會是個最好的皇帝。”她反反複複地在他耳邊這麽說著,她的手在他的後背,一直輕輕撫摸著。
好半晌,他漸漸地平靜下來,不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他輕輕地傳來酣聲,他睡著了。
劉娥看著他的睡顏,卻沒有辦法睡著,隻一直守著他。夜裏他稍有翻動,她就又伸手輕輕地撫摸著他。一夜也不知道多少次,最終到天亮的時候,劉娥也是支撐不住睡著了。
趙恆又醒了,他沒有再翻動。半夜他數次半夢半醒,總有一雙手,一直在安撫著他。這一次,他沒有動,他覺察到她已經睡著了,他不忍心再驚醒她。
他看著她的睡顏,或許他最大的幸運,就是在這深宮中,他還有她。
小娥,我知道你會一直在朕的身邊,一直在朕最脆弱、最無助的時候,像今天這樣支持朕。你不知道,這個皇宮是多麽地孤寂,朕擁有天下,站在最高處。可是誰又能知道朕的恐懼、朕的無助、朕的無處逃避呢?幸好,朕還有你,朕還有你!
次日起來,陽光燦爛。
趙恆不讓人驚醒劉娥,自己悄悄起身,到外間換了衣服,自暗門處迴了崇政殿。那門一關上,就如同隱形,再看不出來。
他這一走,這小院中的侍從都跟著撤了,小院中便如其他新宮人的院落一般,也是四名內侍,四名宮女服侍。內侍是雷允恭的徒弟,而宮女有兩個是原來如蘭如芝兩人,另有兩個原是宮中老人。
除如蘭如芝外,其餘幾人都是宮中頂尖的,有兩個內侍原來還是崇政殿侍候著的,總以為自己不是要服侍皇帝就是要服侍皇後,不想被派了這裏來去服侍新進宮的宮人,原還滿心不願意。不想那位人還沒進來,皇帝倒是天天過來,一草一木,一器一物都是親手布置,用心非常,就知道這位主子來曆不凡。見了她第一日進宮,皇帝就親自來等著,又呆了一整天,還睡在這裏,天明時自己悄悄走了,還叫不許驚動,心裏更是將這位娘子敬畏到了天上去。
見劉娥起來,梳洗以後,服侍著用了早膳。如今劉娥剛進宮,未定位份,這幾人將早膳送上來的時候,隻陪不是,說是皇後旨意,諸人皆以才人份例供應,簡薄了些,慢待貴人了。
劉娥不以為意,反而安撫幾句,又慢慢地問起宮中諸事,這幾個也就將自己所知盡說了。
如今先帝的妃嬪,都隨著太後住進了嘉慶殿中。皇後住在壽成殿,原來東宮的舊人還有楊氏住在玉宸殿偏殿,戴氏住在壽成殿偏殿。昨日與劉娥一起入宮的還有曹氏與杜氏住在棲雲殿偏殿,陳氏住在玉宸殿偏殿,劉娥如今住的就是翠華殿的西側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