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二年三月,皇太後劉娥駕崩,太後遺詔:“尊皇太妃為皇太後,軍國大事與太後內中裁處。”
趙禎依照遺命,奉楊媛為太後。楊媛因為住在保慶宮,宮中人為示區別,又稱為保慶太後。
大行皇太後駕崩次日,趙禎於皇儀殿召對群臣商議太後的後事,這是自他登基以來,第一次單獨召見臣子。此時趙禎猶沉浸在悲痛之中,哽咽不已,說到太後臨死之時:“太後疾不能言,猶數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
參知政事薛奎因不能阻止太後身著龍袍,每引以為恨,見狀忙上前道:“以臣看來,太後之後在身上穿著袞冕之服也,太後身著帝服,將來之何以見先帝?”
趙禎頓時領悟到薛奎之意,點了點頭,道:“朕明白了,當以皇後之服,為大行皇太後成殮。”便是唐代的女皇武則天,到死時也是已經廢去帝號,著皇後之服而死。而太後自祭太廟之後,就一直身著龍袍,至死仍然未曾更換成後服。
於是趙禎下旨,以後服為劉娥成殮,以呂夷簡等五人為山陵五使,並親自為太後服喪守靈。
趙禎母子情深,守靈哀泣數日,不能臨朝,眾臣深為憂心。此時因為國喪,多年來隱居不出的燕王元儼也進宮侍靈,見趙禎傷心太後之死,弄得如此浩大悲傷而不理朝政,便直闖靈堂。
隻因當年燕王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的特權,因此便可直入,見趙禎神情憔悴,朗聲道:“太後已經駕崩,官家實在不必過於悲傷。且太後又不是官家的生母,官家已經為此廢朝數日,也該結束了。”
恍若一個驚雷響過,趙禎驚疑地看著燕王:“八皇叔,你說什麽?太後怎麽可能不是朕的生母?”
燕王跪下道:“劉娥四十五歲上,始有官家,豈有母子相差歲數如此之大?實不相瞞,官家的生母乃是曾經從守永定陵的李宸妃。”
趙禎驚唿一聲:“不,這不可能?”
燕王含淚道:“官家,治天下莫大於孝,官家臨禦十餘年,連本身生母尚未知曉。可憐李宸妃二十餘年來被人所害,深受母子分離之痛。李宸妃於去年駕崩,死因可疑。臣聽說她是遭人所害,死於非命!”
這一驚非同小可,趙禎站了起來震怒道:“八皇叔,你有何根據?”
燕王抬頭道:“宮中內外,無人不知李宸妃乃是官家的生母,隻瞞住了官家一人而已!”
趙禎顫抖著伸手指著眾臣:“你們……八皇叔說的是真是假?”
呂夷簡見勢不妙,忙上前一步,道:“臣待罪宰相,今日若非八王爺說明,臣亦當稟告官家。官家確係李宸妃誕生,由大行皇太後與保慶太後共同撫育,視若己子,宸妃娘娘駕崩,實由正命。此中一切,官家問保慶宮太後,便可知曉。”
燕王大聲道:“太後是帝母名號,劉氏為太後已是勉強,尚欲立楊氏為太後嗎?奪子一事,楊太後與劉太後乃是同謀,官家以為在楊太後口中,能得到真相嗎?”
呂夷簡跪奏道:“官家與衛國長公主乃是一母所生,三班供奉李用和,乃是宸妃娘娘的親弟弟。官家若不便問保慶太後,那宸妃娘娘的至親,當可同問。官家的乳母當陽郡夫人,宸妃娘娘的貼身宮女趙嬤嬤,都是當年的見證人。如今李宸妃停靈於洪福院中,是否死於非命,亦可請官家派人視察。”
趙禎驚得怔立當地,他崩潰地問著眾人:“你們、你們為何都瞞著朕,瞞了朕這麽多年?”
燕王磕頭道:“先帝在世時,太後已經掌握朝政,當年寇準想要以太子監國,立刻就被流放到雷州。直至後來官家登基,朝中又是內憂外患,太後又諱莫如深,不準宮廷泄漏此事。臣早思舉發此事,隻恐一經出口,立刻招來大禍。臣尚不足惜,且恐有礙官家,並累及宸妃。因此臣十年以來,閉門養病,不預朝政,正欲為今日一明此事。諒滿朝大臣,亦與是臣同一想法吧!”
他這最後一句說完,眾朝臣皆鬆了一口氣,忙一齊跪下道:“八王爺說的,正是臣等想說的話。太後專權,臣實不敢說出真相,恐為官家及宸妃娘娘招來禍患。”
燕王見自己這一計雙雕,不但斷絕了楊太後執政,而且借此將眾大臣之心拉了過來,與自己站於同一立場,素性再火上燒油一句:“不想就是這樣,宸妃娘娘還是難逃受害,實是令人悲憤交加。”
真正悲憤交加的才是趙禎,忽然隻覺得眼前天旋地轉,整座皇宮都在搖晃而塌陷,眼前站著的一個個臣子都變得如此地不真實。他憤而將眼前桌上所有的供品全部掃在地上,嘶聲道:“你們、你們全都出去,朕要一個人好好地靜一靜!”
眾臣退了出去,趙禎獨自一人,坐在滿目蒼夷的地上,坐了好久。忽然,他伏在地上,發出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
深更半夜,三班供奉李用和、皇帝的乳母當陽郡夫人許氏、李宸妃身前的貼身侍女趙氏都被緊急召到了皇儀殿中。
孤燈幽暗,趙禎獨坐在黑暗中,聲音暗啞:“你就是李用和?”
李用和正自驚疑不定,他不過是個小官,居然被半夜召入宮中,心中實在是又驚又怕,忙跪下道:“是,小臣就是李用和。”
趙禎沉聲道:“免禮,賜座!”
李用和嚇了一跳,戰戰兢兢地隻坐了椅子的邊上,不敢真坐下來。但聽得趙禎的聲音又道:“乳娘,朕且問你,朕的生母到底是誰?”
許氏本是宮中乳母,宮中自有舊識,此時已經得了消息,忙稟道:“奴婢不敢再隱瞞,官家的生母,的確是李宸妃。當時太後還是德妃,因為先皇無子,選了四名年輕的宮女輪番入侍。當時宸妃娘娘,還是嘉慶殿的宮女,懷了官家之後,冊封為崇陽縣君。”
趙禎震驚地問:“這麽說,父皇知道朕的生母是宸妃。”
許氏忙應了一聲:“是。”趙禎又問了許多的事,但許氏畢竟隻是一個民間找來的乳母,許多事情未免一問三不知。
趙禎再轉向趙氏,趙氏便是梨茵,她早已經胸有成竹,答道:“奴婢與宸妃娘娘一起進宮,直到娘娘駕崩,數十年來未曾有須臾分開,娘娘所有的一切,奴婢無不盡知。”當下,便詳細地將自己二人進宮,服侍當時身為德妃的太後,如何為了求子而以四名宮女入侍,宸妃懷孕時,玉釵墮地而不毀,生下趙禎,然後為劉娥所抱養。太後如何因憐惜宸妃而讓真宗多臨幸她,又再得衛國長公主,太後又如何下旨尋訪宸妃家人。真宗死後,宸妃為避是非自請從守永定陵。當年八王爺如何到永定陵中要借宸妃而對付劉娥,如何為宸妃所舉發而從此閉府不出。
梨茵跪在地下,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再舉出每個事件中的證人,如當年同被臨幸的除她之外的另外兩名宮女,如何當初奉真宗旨意代德妃而生子;宸妃登臨承露台時還有哪幾個內侍宮女作見證,燕王去永定陵找宸妃時在場的小宮女,太後借封厚燕王而警告他時在場的內侍江德明等等。
趙禎聽著她說完,才問道:“朕的母妃,是否死於非命?”
梨茵磕頭道:“奴婢一直服侍娘娘,所有湯藥都是奴婢經手的。娘娘病了大半年,乃是病故,絕非死於非命。”
趙禎沉默片刻,道:“原來八王叔閉門絕朝,是這個緣故。隻是口說無憑——”他想了想道:“李用和!”
李用和早就聽得如癡如醉,萬萬料想不到自己竟一朝成了皇帝的親舅舅,聽得趙禎喚他,忙一個激靈站起來道:“小臣在。”
趙禎道:“你明日隨朕親臨洪福院。”
次日,趙禎親臨洪福院,李宸妃的棺木原來懸於井上,以井底陰寒之氣,再加上棺中灌以水銀,以保持屍體不壞。
棺木被緩緩打開,趙禎定睛看去,但見棺中的李宸妃頭戴龍鳳珠翠冠,身穿著皇太後禮服,其製為深清色、五彩翟紋。領、袖、裾都紅色雲龍紋樣的鑲緣,腰飾深青蔽膝。另掛白玉雙佩及玉綬環等飾物,下穿青襪青舄,麵貌安詳,栩栩如生。
趙禎悲唿一聲:“母妃!”跪倒在地,大放悲聲。眾人見皇帝跪倒大哭,也忙一齊跪倒,洪福院內外一片哭聲。
隔了好久,趙禎才又磕了一個響頭,哽咽著道:“為求真相,請母妃恕兒臣冒犯了。”這才起身,命帶來的宮中執事嬤嬤去驗看李宸妃的屍體。過不多時,執事嬤嬤迴稟道:“宸妃鳳體用水銀保存完好,七竅無血,銀針試未變黑,乃是壽盡而亡,並非死於非命!請官家視察。”
趙禎走近棺木邊上,看著李宸妃身上的皇太後禮服,想著這一切無可挑剔的斂葬服飾用具,卻想起了劉娥。劉娥讓李宸妃停靈不葬,想到她布置今日這一切時的心情。必也是想到是她一手撫養長大的孩子,將來竟也會有疑她的這一天吧!
趙禎輕歎一聲:“朕今日才知道什麽叫人言可畏,就連朕,也險些兒錯怪了母後。”
宰相呂夷簡上前一步,道:“宸妃娘娘乃官家生母,大行皇太後賜其後服入斂,已經有所暗示。臣請追封宸妃娘娘為皇太後。”
趙禎點了點頭,哽咽道:“朕的生母受苦多年,朕沒能夠有一天盡過孝心的,朕實是不孝!縱是追封為皇太後,又怎麽能解朕之愧心於萬一呢!”
呂夷簡頓了一頓,又道:“生母恩大,養母亦是恩大。大行皇太後和保慶太後對官家有養育之恩,保護之德,官家也應還報。”
趙禎聽了這話,不由地怔了一怔,凝視著呂夷簡好一會兒,才道:“呂相之言何意?”
呂夷簡跪下道:“大行皇太後在世時,臣勸大行皇太後做慈母;如今大行皇太後殯天,臣要勸官家做孝子。”
趙禎怔了一怔,揮退呂夷簡,他獨坐宮內,想了很久很久。他的麵前,放著李宸妃遺下的衣物,是她生了他,他卻從來沒盡過一天的孝道。想起這麽多年,她與親生兒子日日相見不得相親,這心中的苦,苦如海深吧。想起了她臨終前的那一晚,劉娥讓他來到上陽東宮,親手將藥碗遞給他,讓他可以服侍生母喝下一碗藥來,他忽然明白了那一晚的意義。這一碗藥,讓他不再遺憾終身。
“母後——”他向著窗外的天空,喃喃地道。她知道他總有一天會明白的,她讓他在生母臨終之前,終於能夠服侍了她一迴。隻為這一點,他縱然再怨恨她拆散了自己母子,卻也要感激她終身。
他想著李宸妃臨終前凝望著他的神情,想著她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官家已經長大了,長得如此英偉不凡,那都是太後和太妃二位母親辛勤撫育的結果,臣妾實在沒有什麽功勞。臣妾別無所求,惟望官家好好地孝敬二位娘娘!”
他心中震憾,她臨終前眼神是平靜的,是無怨無悔的,為什麽,難道這麽多年來,她都無怨嗎?他又想起了趙嬤嬤說的話,當年燕王要擁立她為太後,她不但沒有同謀,反而向劉娥舉發了燕王的陰謀。她所做的一切,她臨終前所說的話,都是全心全意地為了保護他,而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榮辱。
想到了生母為他所做的犧牲,想到了她所忍讓的一切,趙禎抱著李宸妃衣服失聲痛哭:“母親——”他哭了很久很久,哭著他這十幾年所有的愧疚和痛苦。淚眼依稀中,仿佛猶見她含笑的麵龐,對著自己說:“那都是太後和太妃二位母親辛勤撫育的結果,你要好好孝敬二位娘娘!”
又依稀想起呂夷簡那小心翼翼的提醒:“生母恩大,養母亦是恩大。大行皇太後和保慶太後對官家有養育之恩,保護之德,官家也應還報。”
趙禎忽然站了起來,吩咐道:“文應!”
他的貼身內侍閻文應應了一聲,忙進來侍立,趙禎道:“去保慶宮!”
趙楨一進保慶宮中,便覺得整個宮中肅靜無比,楊太後一身青衣,獨坐在桌邊,看著桌上大行皇太後遺物流淚。
趙禎站在她的身後,往事一幕幕地迴放,自從他有記憶開始,就是眼前的這個人最愛自己,最寵自己,甚至可以為了袒護溺愛自己,可以與她最敬畏的劉娥頂撞。而從小到大,自己最放在心上的人,卻不是她。
他從小到大,讀書習字,勤學政務,把一切做到最努力,做到最好,隻為著能夠看到劉娥的一個笑容、一個點頭,甚至隻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他的目光,永遠追隨著劉娥的身影,她是那樣至尊至貴,她是那樣完美無缺,全天下的人,都要討她的歡喜,他也不例外。
而楊太後,他根本不必去為她做什麽,因為他知道不管自已做什麽,自己是淘氣還是乖巧,聽話還是任性,她都會毫無原則地溺愛他寵著他,他說什麽都是對的,他做什麽都是有道理的,她看著自己的眼神,是永遠充滿笑意的。
而此刻,她在流淚。
趙禎隻覺得心中一陣刺痛,他的猜疑,竟是這樣深地傷害到了這個最愛他的母親。
趙禎走進去,跪倒在她的腳邊,抬頭叫了一聲:“母後!”
楊太後怔了一怔,慢慢地,她陰鬱的臉上綻開了笑容,溫柔地扶起趙禎:“皇帝,你弄明白了。”
趙禎點了點頭道:“兒臣明白了,兒臣實在是太不孝了,有負大行皇太後和母後的恩情。母後,你昨日就應該去皇儀殿罵醒兒臣的。”
楊太後緩緩地說:“昨日我尚處嫌疑之地,哪有我說話的份兒。好在真相總有大白,皇兒,大行皇太後對你實在有恩無過,委屈了我倒也罷了,你切不可冤了亡者。”
趙禎恭敬地道:“兒臣明白!如果沒有大行皇太後,今日也沒就有兒臣了!”
如果不是大行太後,李宸妃根本就不可能得近天顏,根本不可能有他;如果不是大行太後收他為子,一個普通宮人的兒子,早就成為後宮的一縷亡魂;如果不是大行太後,今天坐在龍位上的,可能就是燕王或者別人了。
他微微苦笑,她甚至不需要他為她去想任何可以原諒的理由,她自己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把一切身後事安排好了。
楊太後沉吟了一下,緩緩地道:“皇兒,明日燕王必會又提起此事,你打算如何處理?”
趙禎淡淡一笑:“當年大行皇太後和朕的生母是如何處理此事的,朕也不會去改變。”他緩緩地道:“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且不論他是什麽用意,燕王畢竟是朕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叔父了,朕自當永遠禮敬於他。”
楊太後了然的點頭,是的禮敬,永遠隻是禮敬而已,這就夠了。她看著趙禎,緩緩地道:“大行皇太後的遺詔中,原有我同掌軍國事之議。大行皇太後本是一番好意,她是不放心你。如今我看你決斷此事,知道皇帝已經長大了,再不需要母後攝政。明日你就詔告天下,我不稱製攝政,從此以後在保慶宮中,頤養天年。”
趙禎向楊太後行下禮去:“兒臣遵母後懿旨。”
至此,群臣議定,依大行皇太後遺詔,奉太妃楊氏為皇太後,但因皇帝已經成年,可獨自執掌國事,去掉遺詔中同掌軍國大事等句,詔發天下。同時,議大行皇太後諡號為莊獻,追封李宸妃為皇太後,諡號莊懿。
奏折上去後,趙禎批複下來:大行皇太後有稱製之儀,可比照唐則天大聖皇後之例,用四字諡號,再加明肅二字,稱莊獻明肅皇後,後又改諡為章獻明肅皇後,其後皆沿用此諡。從古到今,凡是皇後諡號皆為二字,自章獻明肅皇後起,稱製的皇太後諡號比照唐武則天,升為四字。
大行皇太後靈駕發引之日,趙禎下旨:“朕要親行執紼,以申孝心。”他身著孝服,親自在靈駕前引紼行哭,直出皇儀殿門,直到禮官固請而止。
十月,祔葬莊獻明肅皇太後劉氏、莊懿皇太後李氏於永定陵。當大行皇太後病重之時,趙禎為了給她祈福,已經下令大赦天下,太後稱製時所所被流放的官員,均得以赦免迴京。
丁謂特許致仕,準其在雷州司戶參軍任上,告老還鄉。此時丁謂已在崖州三年、雷州七年,總計正好十年。海邊風濕甚重,丁謂自赴任以後,不問政事,專心養身之道,到底不似寇準一樣埋骨邊荒,而終於得以生還京城。當他迴京之時,已經是風燭殘年,雙足風濕嚴重到不能行走了。
眾貶官迴京各受重新任用之時,已經是太後駕崩之後。於是眾貶官紛紛上書,對太後稱製時的朝政進行非議,一時之間朝庭上下爭議頗多。秘閣校理範仲俺曾經在太後稱製時上書請求太後還政,而被貶放,此時也已經迴京任職,見此情景上書道:“太後受遺先帝,保佑聖躬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趙禎召見範仲淹,問他:“朕記得,你當日也是因為請太後還政,而被貶放,今日卻又是為何一改前意。”
範仲淹肅然道:“先帝駕崩,太後保護輔佐官家十幾年,盡心盡力,行教養之責,理朝治政,使政通人和,這是大行皇太後的功德。太後晚年雖然戀棧權勢,遲遲不肯還政,此是太後的過失。但人誰無過,太後一生功大過小,怎可一旦人去之後,便非議到以過掩功的地步呢?”
趙禎看著範仲淹,卻迴想起了章獻明肅太後臨終前的話:“我代掌國事時,有些臣子們犯上被貶的……這些人中有些還是能起用的,你待我去後,再赦了他們。我反正是要死的人,有怨恨也隻歸到我身上去了。叫他們必記你的恩,下死力替你做事,這才是最重要的。”
趙禎追思前事,暗想果然一切如太後所料,唯其她寧可自己背怨,卻要替自己積恩。事到今日,他又怎麽能夠忘記她的一番苦心呢!
看著範仲淹,又想到呂夷簡當日說的勸太後做慈母,勸皇帝做孝子之言,正是下定了決心。趙禎站起身來:“卿等能夠如此持中而論,持心而論,果然是忠臣。”
次日,趙禎下旨,詔令中外,任何人不得非議章獻明肅皇太後在位時的一切朝政。
洛陽城中的東都留守府中,一叢叢姚黃魏紫葛巾玉版等名種牡丹花,爭相盛開。泰寧軍節度使東都留守錢惟演,看著手中這一道皇帝的詔令,淡淡地笑了。
每年的春天,都會有快馬將今年最好的牡丹花,送到永定陵章獻明肅皇太後的墓前。
夕陽斜照下,叢叢的牡丹花在墓前開得那樣的鮮豔。
章獻明肅太後死後,宋趙禎自此開始親政,改元景祐。過得數年,又數次改元,到了慶曆年間,他重用範仲淹等人,開展了被後世稱為“慶曆新政”的政治變革。
慶曆年的某一天夜裏,趙禎批完奏折,忽然覺得有些饑餓,隨口吩咐了一聲:“端些熱湯過來。”內侍忙問道:“官家要喝什麽熱湯。”
趙禎隨口道:“羊肉湯。”
見那內侍忙跑了出去,他忽然想到一事,叫道:“慢著,迴來!”
那內侍忙跑迴來,趙禎揮了揮手道:“還是罷了!”
皇後正在身邊,勸道:“官家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既然想吃羊肉湯,何不吩咐禦廚去做,怎能忍饑使官家龍體受虧呢?”
趙禎看著桌上的玉紙鎮,輕歎一聲:“這個玉紙鎮,是當年章獻明肅皇太後賜給朕的。那一年朕患了風寒一直咳嗽,太後禁止朕吃魚,朕偏偏又非常喜歡。保慶太後溺愛朕,就私底下帶了來給朕解饞。章獻太後知道了,就送給朕這個玉紙鎮,她說,為君者想要統禦天下,就必然要先征服自己。如果連自己的欲望都不能克服,則就會有人投其所好,則就會被人所控製。齊桓公好吃易齊烹子;商紂王好色妲已入宮;隋煬帝貪玩魂斷揚州;李後主好文江山傾覆。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麵看成慣例。朕在半夜裏喝碗羊肉湯,廚下以後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就要數百隻。若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更不堪算計。為朕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實在不忍。因此朕甘願忍一時之饑。”
他看著玉紙鎮,心裏卻想著當時章獻明肅太後所說的最後幾句話:“一個優秀的君王,要能控製住自己的欲望,天下才會安寧。”
燭影搖曳,仿佛可於重重帷幔中見著太後那可透視一切的笑容。
後記:自真宗章獻明肅皇後劉娥首創太後垂簾之製以來,遂成宋室常法,自趙禎之後至理宗十帝,除哲宗孟皇後被廢,徽宗鄭皇後、欽宗朱皇後亡國被擄,孝宗光宗皇後因政變失權外,計有趙禎慈聖光獻曹皇後、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後、神宗欽聖獻肅向皇後、高宗憲聖慈烈吳皇後、寧宗恭聖仁烈楊皇後、理宗謝皇後皆照慣例臨朝稱製。因此宋代太後臨朝稱製之多,為曆朝曆代之首。
(全書完)
二〇〇五年二月二十日晚,一稿完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六日晚,二稿完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一日晚,三稿完
趙禎依照遺命,奉楊媛為太後。楊媛因為住在保慶宮,宮中人為示區別,又稱為保慶太後。
大行皇太後駕崩次日,趙禎於皇儀殿召對群臣商議太後的後事,這是自他登基以來,第一次單獨召見臣子。此時趙禎猶沉浸在悲痛之中,哽咽不已,說到太後臨死之時:“太後疾不能言,猶數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
參知政事薛奎因不能阻止太後身著龍袍,每引以為恨,見狀忙上前道:“以臣看來,太後之後在身上穿著袞冕之服也,太後身著帝服,將來之何以見先帝?”
趙禎頓時領悟到薛奎之意,點了點頭,道:“朕明白了,當以皇後之服,為大行皇太後成殮。”便是唐代的女皇武則天,到死時也是已經廢去帝號,著皇後之服而死。而太後自祭太廟之後,就一直身著龍袍,至死仍然未曾更換成後服。
於是趙禎下旨,以後服為劉娥成殮,以呂夷簡等五人為山陵五使,並親自為太後服喪守靈。
趙禎母子情深,守靈哀泣數日,不能臨朝,眾臣深為憂心。此時因為國喪,多年來隱居不出的燕王元儼也進宮侍靈,見趙禎傷心太後之死,弄得如此浩大悲傷而不理朝政,便直闖靈堂。
隻因當年燕王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的特權,因此便可直入,見趙禎神情憔悴,朗聲道:“太後已經駕崩,官家實在不必過於悲傷。且太後又不是官家的生母,官家已經為此廢朝數日,也該結束了。”
恍若一個驚雷響過,趙禎驚疑地看著燕王:“八皇叔,你說什麽?太後怎麽可能不是朕的生母?”
燕王跪下道:“劉娥四十五歲上,始有官家,豈有母子相差歲數如此之大?實不相瞞,官家的生母乃是曾經從守永定陵的李宸妃。”
趙禎驚唿一聲:“不,這不可能?”
燕王含淚道:“官家,治天下莫大於孝,官家臨禦十餘年,連本身生母尚未知曉。可憐李宸妃二十餘年來被人所害,深受母子分離之痛。李宸妃於去年駕崩,死因可疑。臣聽說她是遭人所害,死於非命!”
這一驚非同小可,趙禎站了起來震怒道:“八皇叔,你有何根據?”
燕王抬頭道:“宮中內外,無人不知李宸妃乃是官家的生母,隻瞞住了官家一人而已!”
趙禎顫抖著伸手指著眾臣:“你們……八皇叔說的是真是假?”
呂夷簡見勢不妙,忙上前一步,道:“臣待罪宰相,今日若非八王爺說明,臣亦當稟告官家。官家確係李宸妃誕生,由大行皇太後與保慶太後共同撫育,視若己子,宸妃娘娘駕崩,實由正命。此中一切,官家問保慶宮太後,便可知曉。”
燕王大聲道:“太後是帝母名號,劉氏為太後已是勉強,尚欲立楊氏為太後嗎?奪子一事,楊太後與劉太後乃是同謀,官家以為在楊太後口中,能得到真相嗎?”
呂夷簡跪奏道:“官家與衛國長公主乃是一母所生,三班供奉李用和,乃是宸妃娘娘的親弟弟。官家若不便問保慶太後,那宸妃娘娘的至親,當可同問。官家的乳母當陽郡夫人,宸妃娘娘的貼身宮女趙嬤嬤,都是當年的見證人。如今李宸妃停靈於洪福院中,是否死於非命,亦可請官家派人視察。”
趙禎驚得怔立當地,他崩潰地問著眾人:“你們、你們為何都瞞著朕,瞞了朕這麽多年?”
燕王磕頭道:“先帝在世時,太後已經掌握朝政,當年寇準想要以太子監國,立刻就被流放到雷州。直至後來官家登基,朝中又是內憂外患,太後又諱莫如深,不準宮廷泄漏此事。臣早思舉發此事,隻恐一經出口,立刻招來大禍。臣尚不足惜,且恐有礙官家,並累及宸妃。因此臣十年以來,閉門養病,不預朝政,正欲為今日一明此事。諒滿朝大臣,亦與是臣同一想法吧!”
他這最後一句說完,眾朝臣皆鬆了一口氣,忙一齊跪下道:“八王爺說的,正是臣等想說的話。太後專權,臣實不敢說出真相,恐為官家及宸妃娘娘招來禍患。”
燕王見自己這一計雙雕,不但斷絕了楊太後執政,而且借此將眾大臣之心拉了過來,與自己站於同一立場,素性再火上燒油一句:“不想就是這樣,宸妃娘娘還是難逃受害,實是令人悲憤交加。”
真正悲憤交加的才是趙禎,忽然隻覺得眼前天旋地轉,整座皇宮都在搖晃而塌陷,眼前站著的一個個臣子都變得如此地不真實。他憤而將眼前桌上所有的供品全部掃在地上,嘶聲道:“你們、你們全都出去,朕要一個人好好地靜一靜!”
眾臣退了出去,趙禎獨自一人,坐在滿目蒼夷的地上,坐了好久。忽然,他伏在地上,發出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
深更半夜,三班供奉李用和、皇帝的乳母當陽郡夫人許氏、李宸妃身前的貼身侍女趙氏都被緊急召到了皇儀殿中。
孤燈幽暗,趙禎獨坐在黑暗中,聲音暗啞:“你就是李用和?”
李用和正自驚疑不定,他不過是個小官,居然被半夜召入宮中,心中實在是又驚又怕,忙跪下道:“是,小臣就是李用和。”
趙禎沉聲道:“免禮,賜座!”
李用和嚇了一跳,戰戰兢兢地隻坐了椅子的邊上,不敢真坐下來。但聽得趙禎的聲音又道:“乳娘,朕且問你,朕的生母到底是誰?”
許氏本是宮中乳母,宮中自有舊識,此時已經得了消息,忙稟道:“奴婢不敢再隱瞞,官家的生母,的確是李宸妃。當時太後還是德妃,因為先皇無子,選了四名年輕的宮女輪番入侍。當時宸妃娘娘,還是嘉慶殿的宮女,懷了官家之後,冊封為崇陽縣君。”
趙禎震驚地問:“這麽說,父皇知道朕的生母是宸妃。”
許氏忙應了一聲:“是。”趙禎又問了許多的事,但許氏畢竟隻是一個民間找來的乳母,許多事情未免一問三不知。
趙禎再轉向趙氏,趙氏便是梨茵,她早已經胸有成竹,答道:“奴婢與宸妃娘娘一起進宮,直到娘娘駕崩,數十年來未曾有須臾分開,娘娘所有的一切,奴婢無不盡知。”當下,便詳細地將自己二人進宮,服侍當時身為德妃的太後,如何為了求子而以四名宮女入侍,宸妃懷孕時,玉釵墮地而不毀,生下趙禎,然後為劉娥所抱養。太後如何因憐惜宸妃而讓真宗多臨幸她,又再得衛國長公主,太後又如何下旨尋訪宸妃家人。真宗死後,宸妃為避是非自請從守永定陵。當年八王爺如何到永定陵中要借宸妃而對付劉娥,如何為宸妃所舉發而從此閉府不出。
梨茵跪在地下,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再舉出每個事件中的證人,如當年同被臨幸的除她之外的另外兩名宮女,如何當初奉真宗旨意代德妃而生子;宸妃登臨承露台時還有哪幾個內侍宮女作見證,燕王去永定陵找宸妃時在場的小宮女,太後借封厚燕王而警告他時在場的內侍江德明等等。
趙禎聽著她說完,才問道:“朕的母妃,是否死於非命?”
梨茵磕頭道:“奴婢一直服侍娘娘,所有湯藥都是奴婢經手的。娘娘病了大半年,乃是病故,絕非死於非命。”
趙禎沉默片刻,道:“原來八王叔閉門絕朝,是這個緣故。隻是口說無憑——”他想了想道:“李用和!”
李用和早就聽得如癡如醉,萬萬料想不到自己竟一朝成了皇帝的親舅舅,聽得趙禎喚他,忙一個激靈站起來道:“小臣在。”
趙禎道:“你明日隨朕親臨洪福院。”
次日,趙禎親臨洪福院,李宸妃的棺木原來懸於井上,以井底陰寒之氣,再加上棺中灌以水銀,以保持屍體不壞。
棺木被緩緩打開,趙禎定睛看去,但見棺中的李宸妃頭戴龍鳳珠翠冠,身穿著皇太後禮服,其製為深清色、五彩翟紋。領、袖、裾都紅色雲龍紋樣的鑲緣,腰飾深青蔽膝。另掛白玉雙佩及玉綬環等飾物,下穿青襪青舄,麵貌安詳,栩栩如生。
趙禎悲唿一聲:“母妃!”跪倒在地,大放悲聲。眾人見皇帝跪倒大哭,也忙一齊跪倒,洪福院內外一片哭聲。
隔了好久,趙禎才又磕了一個響頭,哽咽著道:“為求真相,請母妃恕兒臣冒犯了。”這才起身,命帶來的宮中執事嬤嬤去驗看李宸妃的屍體。過不多時,執事嬤嬤迴稟道:“宸妃鳳體用水銀保存完好,七竅無血,銀針試未變黑,乃是壽盡而亡,並非死於非命!請官家視察。”
趙禎走近棺木邊上,看著李宸妃身上的皇太後禮服,想著這一切無可挑剔的斂葬服飾用具,卻想起了劉娥。劉娥讓李宸妃停靈不葬,想到她布置今日這一切時的心情。必也是想到是她一手撫養長大的孩子,將來竟也會有疑她的這一天吧!
趙禎輕歎一聲:“朕今日才知道什麽叫人言可畏,就連朕,也險些兒錯怪了母後。”
宰相呂夷簡上前一步,道:“宸妃娘娘乃官家生母,大行皇太後賜其後服入斂,已經有所暗示。臣請追封宸妃娘娘為皇太後。”
趙禎點了點頭,哽咽道:“朕的生母受苦多年,朕沒能夠有一天盡過孝心的,朕實是不孝!縱是追封為皇太後,又怎麽能解朕之愧心於萬一呢!”
呂夷簡頓了一頓,又道:“生母恩大,養母亦是恩大。大行皇太後和保慶太後對官家有養育之恩,保護之德,官家也應還報。”
趙禎聽了這話,不由地怔了一怔,凝視著呂夷簡好一會兒,才道:“呂相之言何意?”
呂夷簡跪下道:“大行皇太後在世時,臣勸大行皇太後做慈母;如今大行皇太後殯天,臣要勸官家做孝子。”
趙禎怔了一怔,揮退呂夷簡,他獨坐宮內,想了很久很久。他的麵前,放著李宸妃遺下的衣物,是她生了他,他卻從來沒盡過一天的孝道。想起這麽多年,她與親生兒子日日相見不得相親,這心中的苦,苦如海深吧。想起了她臨終前的那一晚,劉娥讓他來到上陽東宮,親手將藥碗遞給他,讓他可以服侍生母喝下一碗藥來,他忽然明白了那一晚的意義。這一碗藥,讓他不再遺憾終身。
“母後——”他向著窗外的天空,喃喃地道。她知道他總有一天會明白的,她讓他在生母臨終之前,終於能夠服侍了她一迴。隻為這一點,他縱然再怨恨她拆散了自己母子,卻也要感激她終身。
他想著李宸妃臨終前凝望著他的神情,想著她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官家已經長大了,長得如此英偉不凡,那都是太後和太妃二位母親辛勤撫育的結果,臣妾實在沒有什麽功勞。臣妾別無所求,惟望官家好好地孝敬二位娘娘!”
他心中震憾,她臨終前眼神是平靜的,是無怨無悔的,為什麽,難道這麽多年來,她都無怨嗎?他又想起了趙嬤嬤說的話,當年燕王要擁立她為太後,她不但沒有同謀,反而向劉娥舉發了燕王的陰謀。她所做的一切,她臨終前所說的話,都是全心全意地為了保護他,而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榮辱。
想到了生母為他所做的犧牲,想到了她所忍讓的一切,趙禎抱著李宸妃衣服失聲痛哭:“母親——”他哭了很久很久,哭著他這十幾年所有的愧疚和痛苦。淚眼依稀中,仿佛猶見她含笑的麵龐,對著自己說:“那都是太後和太妃二位母親辛勤撫育的結果,你要好好孝敬二位娘娘!”
又依稀想起呂夷簡那小心翼翼的提醒:“生母恩大,養母亦是恩大。大行皇太後和保慶太後對官家有養育之恩,保護之德,官家也應還報。”
趙禎忽然站了起來,吩咐道:“文應!”
他的貼身內侍閻文應應了一聲,忙進來侍立,趙禎道:“去保慶宮!”
趙楨一進保慶宮中,便覺得整個宮中肅靜無比,楊太後一身青衣,獨坐在桌邊,看著桌上大行皇太後遺物流淚。
趙禎站在她的身後,往事一幕幕地迴放,自從他有記憶開始,就是眼前的這個人最愛自己,最寵自己,甚至可以為了袒護溺愛自己,可以與她最敬畏的劉娥頂撞。而從小到大,自己最放在心上的人,卻不是她。
他從小到大,讀書習字,勤學政務,把一切做到最努力,做到最好,隻為著能夠看到劉娥的一個笑容、一個點頭,甚至隻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他的目光,永遠追隨著劉娥的身影,她是那樣至尊至貴,她是那樣完美無缺,全天下的人,都要討她的歡喜,他也不例外。
而楊太後,他根本不必去為她做什麽,因為他知道不管自已做什麽,自己是淘氣還是乖巧,聽話還是任性,她都會毫無原則地溺愛他寵著他,他說什麽都是對的,他做什麽都是有道理的,她看著自己的眼神,是永遠充滿笑意的。
而此刻,她在流淚。
趙禎隻覺得心中一陣刺痛,他的猜疑,竟是這樣深地傷害到了這個最愛他的母親。
趙禎走進去,跪倒在她的腳邊,抬頭叫了一聲:“母後!”
楊太後怔了一怔,慢慢地,她陰鬱的臉上綻開了笑容,溫柔地扶起趙禎:“皇帝,你弄明白了。”
趙禎點了點頭道:“兒臣明白了,兒臣實在是太不孝了,有負大行皇太後和母後的恩情。母後,你昨日就應該去皇儀殿罵醒兒臣的。”
楊太後緩緩地說:“昨日我尚處嫌疑之地,哪有我說話的份兒。好在真相總有大白,皇兒,大行皇太後對你實在有恩無過,委屈了我倒也罷了,你切不可冤了亡者。”
趙禎恭敬地道:“兒臣明白!如果沒有大行皇太後,今日也沒就有兒臣了!”
如果不是大行太後,李宸妃根本就不可能得近天顏,根本不可能有他;如果不是大行太後收他為子,一個普通宮人的兒子,早就成為後宮的一縷亡魂;如果不是大行太後,今天坐在龍位上的,可能就是燕王或者別人了。
他微微苦笑,她甚至不需要他為她去想任何可以原諒的理由,她自己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把一切身後事安排好了。
楊太後沉吟了一下,緩緩地道:“皇兒,明日燕王必會又提起此事,你打算如何處理?”
趙禎淡淡一笑:“當年大行皇太後和朕的生母是如何處理此事的,朕也不會去改變。”他緩緩地道:“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且不論他是什麽用意,燕王畢竟是朕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叔父了,朕自當永遠禮敬於他。”
楊太後了然的點頭,是的禮敬,永遠隻是禮敬而已,這就夠了。她看著趙禎,緩緩地道:“大行皇太後的遺詔中,原有我同掌軍國事之議。大行皇太後本是一番好意,她是不放心你。如今我看你決斷此事,知道皇帝已經長大了,再不需要母後攝政。明日你就詔告天下,我不稱製攝政,從此以後在保慶宮中,頤養天年。”
趙禎向楊太後行下禮去:“兒臣遵母後懿旨。”
至此,群臣議定,依大行皇太後遺詔,奉太妃楊氏為皇太後,但因皇帝已經成年,可獨自執掌國事,去掉遺詔中同掌軍國大事等句,詔發天下。同時,議大行皇太後諡號為莊獻,追封李宸妃為皇太後,諡號莊懿。
奏折上去後,趙禎批複下來:大行皇太後有稱製之儀,可比照唐則天大聖皇後之例,用四字諡號,再加明肅二字,稱莊獻明肅皇後,後又改諡為章獻明肅皇後,其後皆沿用此諡。從古到今,凡是皇後諡號皆為二字,自章獻明肅皇後起,稱製的皇太後諡號比照唐武則天,升為四字。
大行皇太後靈駕發引之日,趙禎下旨:“朕要親行執紼,以申孝心。”他身著孝服,親自在靈駕前引紼行哭,直出皇儀殿門,直到禮官固請而止。
十月,祔葬莊獻明肅皇太後劉氏、莊懿皇太後李氏於永定陵。當大行皇太後病重之時,趙禎為了給她祈福,已經下令大赦天下,太後稱製時所所被流放的官員,均得以赦免迴京。
丁謂特許致仕,準其在雷州司戶參軍任上,告老還鄉。此時丁謂已在崖州三年、雷州七年,總計正好十年。海邊風濕甚重,丁謂自赴任以後,不問政事,專心養身之道,到底不似寇準一樣埋骨邊荒,而終於得以生還京城。當他迴京之時,已經是風燭殘年,雙足風濕嚴重到不能行走了。
眾貶官迴京各受重新任用之時,已經是太後駕崩之後。於是眾貶官紛紛上書,對太後稱製時的朝政進行非議,一時之間朝庭上下爭議頗多。秘閣校理範仲俺曾經在太後稱製時上書請求太後還政,而被貶放,此時也已經迴京任職,見此情景上書道:“太後受遺先帝,保佑聖躬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趙禎召見範仲淹,問他:“朕記得,你當日也是因為請太後還政,而被貶放,今日卻又是為何一改前意。”
範仲淹肅然道:“先帝駕崩,太後保護輔佐官家十幾年,盡心盡力,行教養之責,理朝治政,使政通人和,這是大行皇太後的功德。太後晚年雖然戀棧權勢,遲遲不肯還政,此是太後的過失。但人誰無過,太後一生功大過小,怎可一旦人去之後,便非議到以過掩功的地步呢?”
趙禎看著範仲淹,卻迴想起了章獻明肅太後臨終前的話:“我代掌國事時,有些臣子們犯上被貶的……這些人中有些還是能起用的,你待我去後,再赦了他們。我反正是要死的人,有怨恨也隻歸到我身上去了。叫他們必記你的恩,下死力替你做事,這才是最重要的。”
趙禎追思前事,暗想果然一切如太後所料,唯其她寧可自己背怨,卻要替自己積恩。事到今日,他又怎麽能夠忘記她的一番苦心呢!
看著範仲淹,又想到呂夷簡當日說的勸太後做慈母,勸皇帝做孝子之言,正是下定了決心。趙禎站起身來:“卿等能夠如此持中而論,持心而論,果然是忠臣。”
次日,趙禎下旨,詔令中外,任何人不得非議章獻明肅皇太後在位時的一切朝政。
洛陽城中的東都留守府中,一叢叢姚黃魏紫葛巾玉版等名種牡丹花,爭相盛開。泰寧軍節度使東都留守錢惟演,看著手中這一道皇帝的詔令,淡淡地笑了。
每年的春天,都會有快馬將今年最好的牡丹花,送到永定陵章獻明肅皇太後的墓前。
夕陽斜照下,叢叢的牡丹花在墓前開得那樣的鮮豔。
章獻明肅太後死後,宋趙禎自此開始親政,改元景祐。過得數年,又數次改元,到了慶曆年間,他重用範仲淹等人,開展了被後世稱為“慶曆新政”的政治變革。
慶曆年的某一天夜裏,趙禎批完奏折,忽然覺得有些饑餓,隨口吩咐了一聲:“端些熱湯過來。”內侍忙問道:“官家要喝什麽熱湯。”
趙禎隨口道:“羊肉湯。”
見那內侍忙跑了出去,他忽然想到一事,叫道:“慢著,迴來!”
那內侍忙跑迴來,趙禎揮了揮手道:“還是罷了!”
皇後正在身邊,勸道:“官家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既然想吃羊肉湯,何不吩咐禦廚去做,怎能忍饑使官家龍體受虧呢?”
趙禎看著桌上的玉紙鎮,輕歎一聲:“這個玉紙鎮,是當年章獻明肅皇太後賜給朕的。那一年朕患了風寒一直咳嗽,太後禁止朕吃魚,朕偏偏又非常喜歡。保慶太後溺愛朕,就私底下帶了來給朕解饞。章獻太後知道了,就送給朕這個玉紙鎮,她說,為君者想要統禦天下,就必然要先征服自己。如果連自己的欲望都不能克服,則就會有人投其所好,則就會被人所控製。齊桓公好吃易齊烹子;商紂王好色妲已入宮;隋煬帝貪玩魂斷揚州;李後主好文江山傾覆。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麵看成慣例。朕在半夜裏喝碗羊肉湯,廚下以後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就要數百隻。若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更不堪算計。為朕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實在不忍。因此朕甘願忍一時之饑。”
他看著玉紙鎮,心裏卻想著當時章獻明肅太後所說的最後幾句話:“一個優秀的君王,要能控製住自己的欲望,天下才會安寧。”
燭影搖曳,仿佛可於重重帷幔中見著太後那可透視一切的笑容。
後記:自真宗章獻明肅皇後劉娥首創太後垂簾之製以來,遂成宋室常法,自趙禎之後至理宗十帝,除哲宗孟皇後被廢,徽宗鄭皇後、欽宗朱皇後亡國被擄,孝宗光宗皇後因政變失權外,計有趙禎慈聖光獻曹皇後、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後、神宗欽聖獻肅向皇後、高宗憲聖慈烈吳皇後、寧宗恭聖仁烈楊皇後、理宗謝皇後皆照慣例臨朝稱製。因此宋代太後臨朝稱製之多,為曆朝曆代之首。
(全書完)
二〇〇五年二月二十日晚,一稿完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六日晚,二稿完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一日晚,三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