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新聞播出之後,蕭山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無數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世界各國擁躉,都驚悚的瞪大了眼睛,蕭山這新產品的開發速度也太快了吧?


    類似飛行汽車這種東西,換成任何一個公司,從立項到研發,反複測試,最後定型,沒有十年都不可能成功。


    可蕭山才成立華夏機器人公司幾天,居然就做出了飛行汽車?


    無數人把這功勞算在寧冰的頭上,但這不影響對蕭山的崇拜。


    沒有蕭山的眼光,寧冰哪來的機會?


    高層方麵卻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如果不放開低空飛行,那蕭山沒有理由在國內生產飛行汽車。


    白白給國家交著稅,卻不讓在國內飛,還要負擔著運輸成本運到國外去賣?


    更何況,蕭山可是特斯拉的大股東,特斯拉連通用都收購了,做飛行汽車完全沒有問題,能以最快的速度量產!


    無論華夏是否放開低空,都不影響飛行汽車時代的到來。


    所以,如果真的把這種先進的東西逼走國外,不給它任何生存的土壤,那就是華夏罪人,要被民眾罵死,那是肯定是不行的。


    放開低空飛行,這個口子必須開。


    無非就是開多大的口子,放開多大,能滿足蕭山的需要,不至於讓他放棄華夏市場。


    這個事情可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的,甚至半年都研究不出結果,所以,給點狗糧就必須了。


    第二天,工信部大佬親自視察華夏機器人公司。


    蕭山全程陪同,卻隻是領他在沒人的房間轉轉,至於研究項目,一個都不讓他看,不是保密,是嫌他礙事。


    最後兩人迴到蕭山辦公室,正式進行深度交換意見。


    兩個小時之後,大佬走了。


    緊跟著當天晚上新聞播出的內容,便多了一條:


    “華夏飛行汽車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蕭山出任第一任理事長,負責製定飛行汽車行業生產、檢測、飛行、駕駛培訓等等各項相關標準。”


    無數企業家差點把舌頭咬掉了。


    三流的企業做產品,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標準。


    誰拿到標準製定權,誰就賺大錢。


    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無數富可敵國的財富都這麽來的。


    接蕭山卻拿到了一大把標準製定權!


    這財富就將滾滾而來啊。比如蕭山生產飛行汽車,標準他來定,那他肯定把自己領先的地方,標準定的高高的,自己不行的地方,標準定的低點。簡單的說,就是量身定做,隻有他的產品符合標


    準。


    競爭對手即便每一項參數都達到了蕭山的標準,也沒用,他可以立刻提高標準,板板整整弄死對手。


    比如歐洲的汽車排放標準,就是這麽幹的,直接把華夏的汽車堵在市場之外,你再便宜有什麽用?我不讓你賣!


    蕭山現在就是手握尚方寶劍,他要自己不做飛行汽車,那真是腦袋進水了。


    所以,哪怕放開空中管製遲遲不能出台,他也不會跑到國外去玩。


    當然,高層並不是刻意拖延,這事牽扯太多方麵,需要組織專家論證。


    如何逐步放開,才能確保安全?


    軍事基地當然不能飛,國家重要部門上空不能飛,這些禁飛區如何保護?誤闖禁飛區怎麽辦?是擊落還是事後處罰?如何判斷是誤闖還是故意的?


    必須弄出細則來,提前堵住漏洞,才能不被敵人利用,把空中打擊的危險降低到最小。


    四月一日,愚人節。


    米國搶先一步,出台詳細法規允許飛行汽車飛行。


    一石激起千層浪,世界各國紛紛效仿,世界各大車企掀起研究飛行汽車的熱潮。


    蕭山的影響力發揮的淋淋盡致,他說飛行汽車時代到來,那沒人會懷疑能不能賣出去。


    相比華夏方麵的遙遙無期,網上一片議論紛紛。


    有人認為米國在玩笑,愚人節發布的東西都是扯淡。


    有人駁斥國家怎麽會開玩笑?落後就落後,不要自我安慰。


    輿論如潮,頗多批評,高層的壓力更大。


    大老板鄒了眉頭,督促專家組加快速度,務必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拿出完整的解決方案。


    再快也不可能,畢竟法規不是兒戲,不能今天改明天補,天天變來變去。


    宋蘭峰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了蕭山。


    蕭山知道兩人迫不及待,便正式啟動了飛行汽車公司計劃。


    宋蘭峰以神一般的速度搞定一切,當天晚間新聞又多了一條內容:


    “盤古飛行汽車公司正是成立,蕭山出任總裁,這意味著我國在飛行汽車的產業化上,繼續領先世界。”


    公司的選址不是工業園,而是在開發區,免費拿了一百畝地,開始建設廠房。


    廠房不同於蓋大樓,就一層,建設速度是很快的,一個月時間足夠。


    而蕭山這邊,又成立了一個項目組,設計飛行汽車自動化生產線,完全是用機器人來生產飛行汽車。


    與此同時,他把飛行汽車相關人才都劃到了盤古公司,等於在一個辦公地址,有兩套班子,蕭山就在一個辦公室坐著,指揮若定的推進兩個公司的發展,效率超級高。


    四月二日。


    蕭山接到大洋彼岸,馬兒喬的電話。


    “哈嘍,蕭總。”馬爾喬的聲音熱情洋溢。


    蕭山腦中閃過那個派老頭的形象,笑嗬嗬地道:“馬爾喬,我們的特斯拉進展如何?”


    “蕭總,我就想和你說這事。你覺得飛行汽車對電動汽車的衝擊有多大?”“沒有衝擊啊。一個在天上飛,一個在地上跑,哪來的衝擊?”蕭山頓了頓,又補充道:“如果說有,也隻是對傳統汽車的衝擊大,電動汽車和飛行汽車,必定迅速吞掉傳統


    汽車的市場份額,十年內成為主流,傳統汽車隻能排在第三位。”


    馬爾喬終於忍不住道:“蕭總,你就沒想過讓我們的特斯拉來生產飛行汽車嗎?”“我的馬爾喬,你把目光放遠,能把電動汽車做好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這是兩個方向,即便未來開發出了反重力係統,也不能讓飛行汽車取代電動汽車,有些人是永遠不


    會上天的,比如老人,沒有飛行駕照的人,這不是幾十年能改變的事情。”


    馬爾喬被蕭山氣樂了,蕭山居然在研究反重力係統,如果真的成功,可以肯定宣布傳統汽車的死刑,電動汽車也將慘淡經營,真正能賣出去的隻有飛行汽車。


    以蕭山表現出來的恐怖研發速度,成功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他毫不掩飾的抱怨說:“蕭總,電動汽車的投入這麽大,你卻在推動飛行汽車的發展,既然飛行汽車技術已經率先完成突破,那充電樁鋪滿世界的錢,研發生產什麽飛行汽車都夠了,如果我們方


    向錯了,繼續投入下去還有意義嗎?”


    “相信我,馬爾喬,電動汽車絕對不是錯誤。你想過沒有,如果電池再突破呢?”蕭山點醒道。


    馬爾喬一怔之後,頓時狂喜,如果電池技術突破,那真就無可替代了,隻是傳統汽車死翹翹而已。


    他相信蕭山肯定是有這個把握突破,立刻道:“我明白了。我知道該怎麽做,你放心吧。”“ok。”蕭山絕對信任馬爾喬,立刻掛了電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輝煌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碗豆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碗豆花並收藏重生輝煌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