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菊被周家興的一句賠人說的連哭都忘了,一骨碌從地上爬起身。在穀滿倉的示意下湊了過來,問道:“你們周家賠人怎麽個賠法?給我說清楚了。”
“親家,你們把苗苗帶走吧!以後她就歸你們穀家了。”吳金鳳見周春平同意了,趕緊對王銀菊揮了揮手,說。
“啊?”穀家人集體石化。
把周苗苗帶走?是他們想的這個意思嗎?周苗苗以後就是他們家的人,想讓她嫁給誰就嫁給誰,想收多少彩禮就收多少彩禮?一時間,穀家人心思各出,個個都在心底打著小算盤。
過了一會兒,穀大石先迴過神來,問周春平:“親家公,你的意思是說,周苗苗以後歸我們家所有,嫁人的彩禮錢也歸我們家了?”
“對。”周春平點了點頭,愈發覺得周家興的這個主意妙不可言。穀家一直拿半老徐娘穀大花來說事,現在賠他們一個活生生的大姑娘,他們總沒別的話好說了吧?
見周春平點了頭,穀家人才明白這件事竟然是真的。
“爹,我看這樣也不錯,小五差個媳婦,苗苗嫁給他表哥,咱們家的彩禮也不用掏了。”穀大石心裏盤算了一下,覺得也不虧。
“爹,我看不妥。鎮上的幹部說過,表兄妹不能結婚的。”穀大麥被她老公瞪了一眼,趕緊跳出來反對。解放前,表兄妹結婚在三合鎮上並不少見,因此,三合鎮上的傻子也有好幾個。解放後,鎮政、府大力宣傳近親結婚的壞處,鎮上的婚姻登記處也明文規定了,三代以內的近親不能結婚。
穀大麥家就在鎮上住,平時和鎮上的幹部也有來往。可穀大麥這樣說可不是為了穀大石,而是想著周苗苗嫁給古大石的三兒子,穀大石倒是賺到了,他們這些人可一分錢都沒見著。
“大哥,小五那孩子不是喜歡鎮上的那個姑娘嗎?他肯娶苗苗?”穀小麥在自家老公暗示下,也想攪和了這件事。穀小麥的原因和穀大麥一樣,也是為了錢。這個年代,三百塊錢還是很多的,一家也能分到四五十。
“不劃算不劃算,除非能收一大筆彩禮錢。”穀小山也搖了搖頭,說。穀小山是穀家老幺,他家孩子還小,最大的兒子才六歲,等到穀小山家孩子結婚,還要等上十幾年呢!
“前些天不是有個桃樹村的光棍要娶婆娘?聽說彩禮錢出到了五百塊哩!”穀小河眼睛一亮,想到前幾天到家裏的那個媒婆說起的事。桃樹村有個光棍想娶個老婆,許下了五百的天價彩禮錢。要知道這個年代,農村姑娘要個一百五十塊錢的彩禮已經頂天了。小五喜歡的那個姑娘家住鎮上,不是很想把女兒嫁到鄉下去,才獅子大開口要了三百塊的彩禮錢。
“五百塊?這麽多啊?”
“有了這五百塊,一家也差不多能分到一百了。”
穀家人越說越興奮,每個人的眼裏都冒出了精光。
說實話,周春平家把周苗苗“送給”穀家,穀家可賺了大便宜了。周苗苗今年十八歲,長的雖說不是什麽大美女,但也是水靈靈的一個大姑娘不是?一次能收五百塊的彩禮錢,好過他們年年來周家鬧這麽個幾十塊。而且最重要的是,周家興看上去很不好惹。以後他們過來要錢,能不能要到還是兩說。
周苗苗在房裏聽到外麵這些人三言兩語就決定了她的命運,不由得又氣又怕。她不要去外婆家,她不要被舅舅們為了彩禮錢“賣”掉,能出的起五百塊錢彩禮的人家,誰知道小夥子有沒有毛病?再說了,她姑姑周誌美前些天說過,會替周苗苗在縣城找個婆家。
縣城啊!家在縣城的小夥子十之八九都在單位裏有工作,到時候她讓婆家幫幫忙,替她也在縣城找一份工作,不就可以過上姑姑那樣的生活了?
趁著外麵這些人還沒有商議好,周苗苗拉開房門衝了出來,衝到了穀滿倉和王銀菊身邊,說:“外公外婆,我姑替我在縣城說了人家,等我嫁了人後,肯定會孝順你們的。”在於源縣,“說了人家”就是找好了婆家的意思。
“什麽?你這個死丫頭,誌美替你說人家這麽重要的事,你都不和我們商量商量?你個白眼狼,天天吃我的喝我的,連婚姻大事也不和我商量,看我不打死你!”吳金鳳聽到周苗苗連這麽大的事都瞞著她,不由得氣得火遮眼,舉起手來“啪”的一聲,打了周苗苗一個大耳光。
“奶奶,我姑給周苗苗說人家,還會不經過你?別是這小丫頭片子在胡吹吧!”周家興斜著眼睛看了周苗苗一眼,見周苗苗的臉上滿是心虛,不由得諷刺了一句。
“那是,誌美不會這麽做的。”吳金鳳被周家興這麽一說,臉上的陰鬱才退開了。
實際上,吳金鳳知道周誌美的性子,那就是個愛占便宜的主,周苗苗說周誌美要替她找婆家的事,多半是真的。隻不過在這中,件事周誌美會收多少好處,吳金鳳就不知道了。
要不然,剛才吳金鳳也不會這麽生氣。吳金鳳是氣周誌美的手伸的太長,竟然沒有經過她的同意,就想從周苗苗身上收好處。要知道,周誌強瘋了之後,周誌強一家三口可都是周春平他們養著的。周誌強一家什麽都沒有,隻有周苗苗身上能收迴一點彩禮錢。
穀滿倉的神色本來有些鬆動了,這個年代,能嫁到縣城去,代表著周苗苗以後的日子過的肯定不差。被周家興這麽一說,穀滿倉他們的臉拉了下來。在穀滿倉看來,周苗苗當著他們的麵撒謊,代表著周苗苗不願意替他們穀家著想。現在周苗苗還沒嫁人,就沒把他們這些外婆家的人看在眼裏,以後想她孝順?未免太天真了吧?
不如······就像周春平說的,把周苗苗帶迴去,能收幾百塊錢的彩禮也不錯。
穀滿倉打定了主意,對周春平說:“親家,你自己說的,苗苗以後就歸我們穀家管了,以後大花的事咱們兩家就一筆勾銷。”
“親家,你們把苗苗帶走吧!以後她就歸你們穀家了。”吳金鳳見周春平同意了,趕緊對王銀菊揮了揮手,說。
“啊?”穀家人集體石化。
把周苗苗帶走?是他們想的這個意思嗎?周苗苗以後就是他們家的人,想讓她嫁給誰就嫁給誰,想收多少彩禮就收多少彩禮?一時間,穀家人心思各出,個個都在心底打著小算盤。
過了一會兒,穀大石先迴過神來,問周春平:“親家公,你的意思是說,周苗苗以後歸我們家所有,嫁人的彩禮錢也歸我們家了?”
“對。”周春平點了點頭,愈發覺得周家興的這個主意妙不可言。穀家一直拿半老徐娘穀大花來說事,現在賠他們一個活生生的大姑娘,他們總沒別的話好說了吧?
見周春平點了頭,穀家人才明白這件事竟然是真的。
“爹,我看這樣也不錯,小五差個媳婦,苗苗嫁給他表哥,咱們家的彩禮也不用掏了。”穀大石心裏盤算了一下,覺得也不虧。
“爹,我看不妥。鎮上的幹部說過,表兄妹不能結婚的。”穀大麥被她老公瞪了一眼,趕緊跳出來反對。解放前,表兄妹結婚在三合鎮上並不少見,因此,三合鎮上的傻子也有好幾個。解放後,鎮政、府大力宣傳近親結婚的壞處,鎮上的婚姻登記處也明文規定了,三代以內的近親不能結婚。
穀大麥家就在鎮上住,平時和鎮上的幹部也有來往。可穀大麥這樣說可不是為了穀大石,而是想著周苗苗嫁給古大石的三兒子,穀大石倒是賺到了,他們這些人可一分錢都沒見著。
“大哥,小五那孩子不是喜歡鎮上的那個姑娘嗎?他肯娶苗苗?”穀小麥在自家老公暗示下,也想攪和了這件事。穀小麥的原因和穀大麥一樣,也是為了錢。這個年代,三百塊錢還是很多的,一家也能分到四五十。
“不劃算不劃算,除非能收一大筆彩禮錢。”穀小山也搖了搖頭,說。穀小山是穀家老幺,他家孩子還小,最大的兒子才六歲,等到穀小山家孩子結婚,還要等上十幾年呢!
“前些天不是有個桃樹村的光棍要娶婆娘?聽說彩禮錢出到了五百塊哩!”穀小河眼睛一亮,想到前幾天到家裏的那個媒婆說起的事。桃樹村有個光棍想娶個老婆,許下了五百的天價彩禮錢。要知道這個年代,農村姑娘要個一百五十塊錢的彩禮已經頂天了。小五喜歡的那個姑娘家住鎮上,不是很想把女兒嫁到鄉下去,才獅子大開口要了三百塊的彩禮錢。
“五百塊?這麽多啊?”
“有了這五百塊,一家也差不多能分到一百了。”
穀家人越說越興奮,每個人的眼裏都冒出了精光。
說實話,周春平家把周苗苗“送給”穀家,穀家可賺了大便宜了。周苗苗今年十八歲,長的雖說不是什麽大美女,但也是水靈靈的一個大姑娘不是?一次能收五百塊的彩禮錢,好過他們年年來周家鬧這麽個幾十塊。而且最重要的是,周家興看上去很不好惹。以後他們過來要錢,能不能要到還是兩說。
周苗苗在房裏聽到外麵這些人三言兩語就決定了她的命運,不由得又氣又怕。她不要去外婆家,她不要被舅舅們為了彩禮錢“賣”掉,能出的起五百塊錢彩禮的人家,誰知道小夥子有沒有毛病?再說了,她姑姑周誌美前些天說過,會替周苗苗在縣城找個婆家。
縣城啊!家在縣城的小夥子十之八九都在單位裏有工作,到時候她讓婆家幫幫忙,替她也在縣城找一份工作,不就可以過上姑姑那樣的生活了?
趁著外麵這些人還沒有商議好,周苗苗拉開房門衝了出來,衝到了穀滿倉和王銀菊身邊,說:“外公外婆,我姑替我在縣城說了人家,等我嫁了人後,肯定會孝順你們的。”在於源縣,“說了人家”就是找好了婆家的意思。
“什麽?你這個死丫頭,誌美替你說人家這麽重要的事,你都不和我們商量商量?你個白眼狼,天天吃我的喝我的,連婚姻大事也不和我商量,看我不打死你!”吳金鳳聽到周苗苗連這麽大的事都瞞著她,不由得氣得火遮眼,舉起手來“啪”的一聲,打了周苗苗一個大耳光。
“奶奶,我姑給周苗苗說人家,還會不經過你?別是這小丫頭片子在胡吹吧!”周家興斜著眼睛看了周苗苗一眼,見周苗苗的臉上滿是心虛,不由得諷刺了一句。
“那是,誌美不會這麽做的。”吳金鳳被周家興這麽一說,臉上的陰鬱才退開了。
實際上,吳金鳳知道周誌美的性子,那就是個愛占便宜的主,周苗苗說周誌美要替她找婆家的事,多半是真的。隻不過在這中,件事周誌美會收多少好處,吳金鳳就不知道了。
要不然,剛才吳金鳳也不會這麽生氣。吳金鳳是氣周誌美的手伸的太長,竟然沒有經過她的同意,就想從周苗苗身上收好處。要知道,周誌強瘋了之後,周誌強一家三口可都是周春平他們養著的。周誌強一家什麽都沒有,隻有周苗苗身上能收迴一點彩禮錢。
穀滿倉的神色本來有些鬆動了,這個年代,能嫁到縣城去,代表著周苗苗以後的日子過的肯定不差。被周家興這麽一說,穀滿倉他們的臉拉了下來。在穀滿倉看來,周苗苗當著他們的麵撒謊,代表著周苗苗不願意替他們穀家著想。現在周苗苗還沒嫁人,就沒把他們這些外婆家的人看在眼裏,以後想她孝順?未免太天真了吧?
不如······就像周春平說的,把周苗苗帶迴去,能收幾百塊錢的彩禮也不錯。
穀滿倉打定了主意,對周春平說:“親家,你自己說的,苗苗以後就歸我們穀家管了,以後大花的事咱們兩家就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