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誌新愧疚的是,這麽些年來,他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時間少屈指可數,家裏裏裏外外都是趙芸香在撐著。
周誌新剛參軍那會兒,心裏雖然有保家衛國的念頭,但是,大部分的原因還是衝著部隊裏的優渥待遇去的。對於爹媽不疼的農村孩子來說,參軍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到了部隊後,周誌新就愛上了部隊的生活。在部隊裏,隻要踏實肯幹,訓練肯吃苦,就會得到周圍夥伴們的肯定。周誌新想,他努力一點,職務高一點,每個月的工資也會高一點,這樣的話,家裏的趙芸香娘兒幾個就能過的輕鬆一點。
靠著這股念頭,周誌新一直很努力,也確實在部隊裏做出了一番成績。但是,他的職務做的越高,越沒什麽時間照看妻子和兩個孩子。
被周將軍認迴去後,周誌新更努力了。他的身上現在背負的,不僅僅是趙芸香和兩個孩子的期望,他要對的起“周將軍的孫子”這個身份,周將軍是華夏著名的“軍神”,做為他的孫子,周誌新不想被人說成他的一切都是靠著周將軍的關係得來的。
周誌新發了狠地學習,學習各種理論知識,也參加各種封閉式的殘酷訓練,僅僅六年時間,周誌新就完成了他的蛻變。隻是這一切,都是靠著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才換來的。
周誌新迴想起和趙芸香結婚的這些年來,他可以說為他們的小家沒有做過貢獻。
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周誌新寄迴家的錢全被吳金鳳吞沒了,孩子們一分都沒花到周誌新的養家錢。等到孩子們長大一點的時候,趙芸香又成了遠近聞名的女企業家,家裏的開銷什麽的,趙芸香直接用自己賺迴來的錢。周誌新雖然一直在升職,但是,他每個月發的那點工資,有時還不夠周誌新捐給戰友們的。
沒辦法,這個年代,總有一些戰士家裏困難,有的是家裏長輩生了病,或者是弟妹沒錢上學之類的。周誌新隻要知道了,就會盡自己的一份力。
因此,周誌新有時候對兩個孩子說話都有些小心翼翼的,沒養家的男人硬氣不起啊!
好在趙芸香是個體貼的,經常安慰周誌新,夫妻本是一家人,兩個人誰賺錢養家都沒分別,周誌新的職業是保家衛國,軍人是非常令人崇敬的職業,是不能拿賺錢多少來衡量的。
趙芸香越是這樣,周誌新心裏越愧疚。難得休息的日子裏,周誌新都在家裏圍著趙芸香轉,不知不覺中周誌新倒是學了一手好廚藝。不過,家裏有外人的時候,趙芸香都不會讓周誌新下廚,周誌新時不時做兩個菜討好一下趙芸香,也算是他們夫妻倆平時相處的情趣之一。
眼見著周誌新這些年來點點滴滴的變化,周園園覺得很欣慰。前世的時候,周園園恨著周誌新,恨了一輩子。這一世,看著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的周誌新,周園園釋然了。人不怕有缺點,最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點在什麽地方卻不肯改正。
周誌新最大的缺點就是心軟,這一世,經過周春平父子的緊逼後,周誌新心軟的毛病改了很多,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要知道慈不掌兵,戰場上,殺伐果斷的將軍才是真正為手下士兵考慮的將軍。周誌新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當年差點命喪周春平父子之手也有很大關係。
周園園看著老爸老媽其樂融融地吃了餐飯,也被塞了一大把狗糧。趙芸香的早餐很簡單,沒人一大碗稀粥配兩個荷包蛋。趙芸香不喜歡吃蛋黃,周誌新仔細地把碟子裏的蛋黃和蛋白分開,蛋黃全進了他的肚子,蛋白全被周誌新夾給了趙芸香。
看著老爸老媽之間的互動,周園園滿意地笑眯了眼。
周家勝沒有迴來,周誌新根本沒有通知他要上戰場的事。在周誌新看來,軍人上戰場是一件平凡的事,弄得一家人心惶惶的,又何苦呢?
周園園想了想,還是沒有告訴周誌新平安扣的真正麵目是塊金剛玉符。周誌新是個軍人,而且還是個軍銜不低的軍人,生在紅旗下,長在新華夏,受到的教育除了科學還是科學,根本沒有聽過修士一說。不像文梓青,跟著周園園連“捉鬼驅邪”這樣的事都做過了,對周園園一些看起來奇奇怪怪的東西接受程度比較高。
說實在的,自己和梓青哥哥的親密程度好像比父母還來的高呢?周園園不由得甩了甩頭,把這個念頭甩出了腦海。
在華夏的一段曆史裏,和尚道士之類的都屬於”四舊“,是被喊打喊殺的存在。所有道家手段都屬於“封建迷信”,周園園如果和周誌新說真話,幾天幾夜也解釋不清楚符籙是怎麽迴事。
幹脆,周園園就不說玉符這麽高大上的功能了。萬一她老爸腦子抽風上來,讓她弄多幾個玉符給別人護身,周園園又到哪兒淘換玉石去?再說了,就算有玉石,也需要小玉來刻畫,小玉為了趕出這兩個玉符已經累的半死,沒有一年半載的恢複不到之前的實力。
有了周誌新的軍團參戰,這場戰爭想來不會像前世一樣拖上七八年吧?說不定一年半載後,周誌新他們已經凱旋而歸了。
周園園完成了自己迴來送玉符的任務,有眼色的提出來先走了。當然,周園園給趙芸香的借口就是要迴學校上課,實際上,周園園準備趁著這難得休息的半天時間裏,去看舅舅家的小表弟小表妹去。
沒錯,於美如前年又生了一對雙胞胎,這一次是龍鳳胎,一男一女,可把趙慶山給樂壞了。他們老趙家這是祖墳上冒青煙了呀!娶了個兒媳婦漂亮不說,還很能幹,最最重要的是肚皮很爭氣,三個孫子一個孫女,夠趙慶山開心的了。
臨走時,周園園偷偷打了個隱身訣在周誌新脖子上的平安扣上,就不負責任地施施然走了。
周誌新剛參軍那會兒,心裏雖然有保家衛國的念頭,但是,大部分的原因還是衝著部隊裏的優渥待遇去的。對於爹媽不疼的農村孩子來說,參軍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到了部隊後,周誌新就愛上了部隊的生活。在部隊裏,隻要踏實肯幹,訓練肯吃苦,就會得到周圍夥伴們的肯定。周誌新想,他努力一點,職務高一點,每個月的工資也會高一點,這樣的話,家裏的趙芸香娘兒幾個就能過的輕鬆一點。
靠著這股念頭,周誌新一直很努力,也確實在部隊裏做出了一番成績。但是,他的職務做的越高,越沒什麽時間照看妻子和兩個孩子。
被周將軍認迴去後,周誌新更努力了。他的身上現在背負的,不僅僅是趙芸香和兩個孩子的期望,他要對的起“周將軍的孫子”這個身份,周將軍是華夏著名的“軍神”,做為他的孫子,周誌新不想被人說成他的一切都是靠著周將軍的關係得來的。
周誌新發了狠地學習,學習各種理論知識,也參加各種封閉式的殘酷訓練,僅僅六年時間,周誌新就完成了他的蛻變。隻是這一切,都是靠著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才換來的。
周誌新迴想起和趙芸香結婚的這些年來,他可以說為他們的小家沒有做過貢獻。
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周誌新寄迴家的錢全被吳金鳳吞沒了,孩子們一分都沒花到周誌新的養家錢。等到孩子們長大一點的時候,趙芸香又成了遠近聞名的女企業家,家裏的開銷什麽的,趙芸香直接用自己賺迴來的錢。周誌新雖然一直在升職,但是,他每個月發的那點工資,有時還不夠周誌新捐給戰友們的。
沒辦法,這個年代,總有一些戰士家裏困難,有的是家裏長輩生了病,或者是弟妹沒錢上學之類的。周誌新隻要知道了,就會盡自己的一份力。
因此,周誌新有時候對兩個孩子說話都有些小心翼翼的,沒養家的男人硬氣不起啊!
好在趙芸香是個體貼的,經常安慰周誌新,夫妻本是一家人,兩個人誰賺錢養家都沒分別,周誌新的職業是保家衛國,軍人是非常令人崇敬的職業,是不能拿賺錢多少來衡量的。
趙芸香越是這樣,周誌新心裏越愧疚。難得休息的日子裏,周誌新都在家裏圍著趙芸香轉,不知不覺中周誌新倒是學了一手好廚藝。不過,家裏有外人的時候,趙芸香都不會讓周誌新下廚,周誌新時不時做兩個菜討好一下趙芸香,也算是他們夫妻倆平時相處的情趣之一。
眼見著周誌新這些年來點點滴滴的變化,周園園覺得很欣慰。前世的時候,周園園恨著周誌新,恨了一輩子。這一世,看著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的周誌新,周園園釋然了。人不怕有缺點,最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點在什麽地方卻不肯改正。
周誌新最大的缺點就是心軟,這一世,經過周春平父子的緊逼後,周誌新心軟的毛病改了很多,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要知道慈不掌兵,戰場上,殺伐果斷的將軍才是真正為手下士兵考慮的將軍。周誌新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當年差點命喪周春平父子之手也有很大關係。
周園園看著老爸老媽其樂融融地吃了餐飯,也被塞了一大把狗糧。趙芸香的早餐很簡單,沒人一大碗稀粥配兩個荷包蛋。趙芸香不喜歡吃蛋黃,周誌新仔細地把碟子裏的蛋黃和蛋白分開,蛋黃全進了他的肚子,蛋白全被周誌新夾給了趙芸香。
看著老爸老媽之間的互動,周園園滿意地笑眯了眼。
周家勝沒有迴來,周誌新根本沒有通知他要上戰場的事。在周誌新看來,軍人上戰場是一件平凡的事,弄得一家人心惶惶的,又何苦呢?
周園園想了想,還是沒有告訴周誌新平安扣的真正麵目是塊金剛玉符。周誌新是個軍人,而且還是個軍銜不低的軍人,生在紅旗下,長在新華夏,受到的教育除了科學還是科學,根本沒有聽過修士一說。不像文梓青,跟著周園園連“捉鬼驅邪”這樣的事都做過了,對周園園一些看起來奇奇怪怪的東西接受程度比較高。
說實在的,自己和梓青哥哥的親密程度好像比父母還來的高呢?周園園不由得甩了甩頭,把這個念頭甩出了腦海。
在華夏的一段曆史裏,和尚道士之類的都屬於”四舊“,是被喊打喊殺的存在。所有道家手段都屬於“封建迷信”,周園園如果和周誌新說真話,幾天幾夜也解釋不清楚符籙是怎麽迴事。
幹脆,周園園就不說玉符這麽高大上的功能了。萬一她老爸腦子抽風上來,讓她弄多幾個玉符給別人護身,周園園又到哪兒淘換玉石去?再說了,就算有玉石,也需要小玉來刻畫,小玉為了趕出這兩個玉符已經累的半死,沒有一年半載的恢複不到之前的實力。
有了周誌新的軍團參戰,這場戰爭想來不會像前世一樣拖上七八年吧?說不定一年半載後,周誌新他們已經凱旋而歸了。
周園園完成了自己迴來送玉符的任務,有眼色的提出來先走了。當然,周園園給趙芸香的借口就是要迴學校上課,實際上,周園園準備趁著這難得休息的半天時間裏,去看舅舅家的小表弟小表妹去。
沒錯,於美如前年又生了一對雙胞胎,這一次是龍鳳胎,一男一女,可把趙慶山給樂壞了。他們老趙家這是祖墳上冒青煙了呀!娶了個兒媳婦漂亮不說,還很能幹,最最重要的是肚皮很爭氣,三個孫子一個孫女,夠趙慶山開心的了。
臨走時,周園園偷偷打了個隱身訣在周誌新脖子上的平安扣上,就不負責任地施施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