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恐怖王朝


    薑星火輕輕咳嗽了兩聲,緩慢清晰地說道。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八個字,你應當是聽說過的。”


    “這是當然,俺又不是傻子。”朱高煦理所應當地答道。


    薑星火欣慰地點了點頭,不是傻子就好。


    薑星火繼續問道:“那你知道‘祀’和‘戎’,為什麽是唯二的兩件國家大事嗎?”


    唯二?朱高煦覺得這個用詞極不妥當,但又不好意思指出來,便忽略了過去,思考起了薑星火提出的問題。


    這次思考,倒真給他整個出答案來。


    朱高煦理所應當地說道。


    “因為砍了敵人使者或俘將的腦袋祭天,就可以發兵打仗了啊!”


    “.”


    薑星火被如此直白但合理的答案弄得沉默了幾息,隨後才說道。


    “你說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根由上不是這個意思,這個隻是表象。”


    薑星火合上折扇,認真地講解道:“本質是,軍隊和巫師,這兩種專業化的社會分工形成的階層,是一個王朝形成所必須的統治階層,一個統治肉體,一個統治靈魂,如此而已。而貴族其實並不是必須的,軍隊和巫師同樣可以承擔統治職能,形成軍事國家或教政國家。”


    牆外,道衍手中轉動的念珠停了下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原來是這個意思嗎?”


    道衍的口中喃喃自語:“有趣,這個薑星火竟然有如此角度新穎,偏偏又直指問題本質的解讀方式。”


    朱棣看著道衍的反應,輕笑一聲,產生了些許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這就被驚到了?


    朱棣可以肯定的是,按照他所了解的薑星火的習慣,更大震驚肯定還在後頭呢。


    朱棣非常期待,向來以智謀自傲的道衍,今天到底會被震驚成什麽樣子。


    “而王朝的本質,就來自於這八個字,以及其隨著製造力發展而產生的各種形態變革。”


    “首先,我們要講王朝的早期形態——奴隸製王朝。”


    “伱應該知道,最初的王朝,是夏王朝和商王朝。那麽這兩個王朝,在你心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麽?想到他們,你脫口而出的東西是什麽?”


    在朱高煦的認知裏,就是夏桀和商紂非常殘暴,夏桀釋放野獸獵殺百姓取樂,商紂則發明了炮烙之刑。


    於是他想也沒想,直接把自己的全部認知拋了出來。


    “夏桀商紂,古之暴君。”


    “你迴答的很好。”


    見薑星火沒繼續問,朱高煦暗暗鬆了口氣,再問下去,他就啥都不知道了。


    什麽兩個王朝傳了多少代持續多少年,都城在哪,有什麽曆史,朱高煦是一概不知。


    薑星火沒有問這些,而是問了一個聽起來很奇怪的問題。


    “那他們為什麽這麽殘暴呢?”


    朱高煦想都沒想就答道:“俺覺得,他們生性便是殘暴之人,也沒有什麽為什麽殘暴吧。”


    “不。”


    薑星火搖了搖折扇:“如果你認真讀讀史記,你就會發現,夏王朝和商王朝的殘暴,不是最後一任君王的殘暴,而是所有統治階層的殘暴。”


    “帝中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為帝甲,帝甲淫亂,殷複衰;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薑星火的記憶力極好,曾經在大學當講師時備課過的內容幾乎是脫口而出,隻字不錯。


    “夏商殘暴到什麽程度?挑選嬰孩和處女稱作‘人牲’來進行活人祭祀,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更不要說大規模地屠殺奴隸,甚至以暴虐為樂的事情,就比如紂王把姬昌的兒子伯邑考做成肉丸子”


    “這種自上而下的殘暴,甚至被稱為恐怖王朝,根源上是因為他們是奴隸製王朝,他們根本就不把奴隸當人。”


    “但是我想問個問題。”


    薑星火抬頭看著大胡子。


    “所以,為什麽不把奴隸當人的商王朝滅亡後,周王朝成為了第一個封建製王朝,而不是繼續殘暴的奴隸製王朝呢?”


    “是因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全都生性仁慈嗎?周公為什麽要製定了在某種程度上保護奴隸的《周禮》呢?”


    “大師,這是為什麽?”


    隔壁,朱棣好奇地扭頭向道衍問道。


    道衍藏在黑色袈裟大袖中的手指,捏著念珠沉吟了片刻,方才不確定地答道。


    “《禮記·明堂位》曾記載: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製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想來是商紂的統治過於殘暴,而導致百姓怨望,諸侯叛離,天下人對‘天子’的合法性產生了懷疑,因此需要用禮樂來明確秩序,用寬仁來治理天下,所以周公製定了《周禮》,由此讓秩序重迴正軌。”


    朱棣點了點頭,道衍說的很有道理,就如同靖難之亂後他想編撰《永樂大典》來昭示文治之心,讓天下民心安穩下來一樣。


    但隔壁的薑星火,卻給出了明顯不同的答案。


    “奴隸製王朝到封建製王朝,是一個逐步演化的過程,就《周禮》所反映的社會經國濟民製度來看,即具有領主封建社會的特點,明顯處於封建社會的初期,也有原始社會製度的殘餘,以及部分奴隸製度的殘餘,但總地來說,是以封建所有製的製造關係為主。”


    “製造關係,你可以理解為三個方麵,即生產糧食的全部資料歸誰所有;生產糧食與擁有糧食的人相互間處於什麽地位;糧食最終歸誰分配。”


    “而統治者對奴隸從殘暴到不殘暴,王朝性質從奴隸製王朝向封建製王朝過度,這兩個問題都要以此為出發點來講。”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