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鄭和開航母薑星火又恢複了懶散的鹹魚狀態,躺下拍了拍西瓜,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
“強漢盛唐,不惜窮兵黷武也要控製西域,莫不是為了那條自東方通向西方的絲綢之路。”
“誰掌握了絲綢之路,誰就可以與遙遠的西方進行陸上貿易,國家財政收入就會有了新的來源,就會擁有數不盡的財富,而有了財富,君王就不用受困於那點可憐的,從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身上扣出來的田賦。”
“當然,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最終都失敗了.這裏麵還涉及到《國運論》的核心,以後再講。”
給人講課不屬於【主動求死】,臨死了,薑星火想怎麽講就怎麽講,想怎麽指點江山就怎麽指點江山。
《國運論》?朱棣暗暗皺眉,在心底記下了這個名詞。
“總之,陸上絲綢之路所途徑的地帶,太過荒涼,也太過遙遠。”
“有多遠?”朱高煦好奇地問道。
薑星火想了想,解釋道:“從路程上來算你可能難以理解,從時間上來算你就知道了就比如元朝有一個名叫馬可波羅的西洋人,在陸地上走了整整四年才到達元大都,受到了元世祖的接見,還在中國待了十幾年。”
隔壁朱棣聞言吩咐道:“紀綱,去查一下,馬可波羅此人是否存在,若是存在,經曆是否屬實?”
而這邊的朱高煦則沉吟道:“薑先生,現在北元未滅,更西麵篡奪西察合台汗國起家的帖木兒汗國雄踞西域,絲綢之路,怕是走不通了。”
“可以走海路。”薑星火很肯定,“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從宋朝開始,就可以由海路代替陸路,抵達絲綢之路的終點了。”
“宋元兩朝,明州、泉州、廣州等造船業中心均製造大型海船,水密隔艙、多層舷板、龍骨結構這些技術都已成熟.甚至不誇張的說,如果朝廷願意,批量製造容納上百人生活的遠洋船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鄭和開萬噸航母當然隻是調侃,事實上來看,就如紅衣大炮實心彈糜爛數十裏一樣,明代的筆記多有誇張成分。
但無論如何,哪怕僅是以停滯的眼光來參考宋末到元末的造船技術,大明具有批量製造五百到一千噸級的遠洋風帆船隻的技術儲備,是完全沒有任何爭議的。
“事實上,未來永樂帝(年號非廟號或諡號,可直接稱唿)一定意識到,想要完成‘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蓋世功業,隻有擴大財富來源這一條路可走永樂帝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需要的財富也太多了,他一定會派規模巨大的船隊下西洋。”
“當然,永樂帝下西洋,隻是為了給自己要做的功業提供必需的財富,不可能願意與其他階層共享,如此驚人的財富被皇帝獨吞,這種模式也注定不能長久,必定是人亡政息的事情。”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當薑星火的這八個字在朱棣耳邊響起時,朱棣仿佛感覺到了他久違的熱血又沸騰了起來。
打贏了堪稱“逆天翻盤”的靖難之役,登上皇位的朱棣,人生在某一個瞬間,失去了目標。
這種失去目標,不是朱棣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麽.恰恰相反,作為皇帝,他想做的事情,他應該做的事情,他不得不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
計劃中的遷都、消滅北元,當下的平定政局、殺光建文餘黨,未來的治理國家、永樂大典等等。
但越是做事,越是忙碌,朱棣反而有些茫然。
自古以來,英雄豪傑無不想要建功立業,封侯拜相!
而他朱棣已是人間帝王,更是唯一在大一統王朝造反成功的藩王,他還有什麽目標呢?
朱棣曾經想過,如果說自己有一個可供參考的人物,那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同樣是開國皇帝的非嫡長子,同樣是軍事能力當世第一,同樣是得位不正背負了汙名。
而朱棣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區別,也就是李世民證明了自己執政的能力,而朱棣還沒有。
而今天,在詔獄裏,薑星火的八個字點醒了他。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他朱棣要做的,不是追平李世民,而是文治勝過唐宋,疆域遠超漢唐!這才是他的目標啊!
“男兒當如是!”
朱棣拍案叫絕:“紀綱,斟酒來,這八個字,便當浮一大白!”
由於隔牆有耳的密室設計,聲音隻能【單向傳導】,所以密室裏的動靜,薑星火和朱高煦並不能聽見。
幾杯烈酒下肚,朱棣的思緒也完全沉浸在剛才的話語中。
他似乎隱隱約約地抓住了些什麽.想要完成“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功業,靠唐太宗時那樣自然恢複休養生息,或者是漢武帝時那樣壓榨百姓窮兵黷武,肯定是不行的。
壓榨飽經戰亂的百姓沒有任何意義,扣田賦能扣多少銀子出來?百姓早就成窮鬼了。
朱棣當然清楚絲綢之路的意義,但自唐朝以後,陸上絲綢之路就漸漸落寞,海洋貿易也確實成為了獲取額外巨量財富的唯一途徑。
所以,想要完成蓋世功業,就要下海!英雄所見略同!如今北元和蒙古帝國分裂出的其他汗國,依舊占據著絲綢之路,而朱棣為了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正打算派人效仿宋朝與元朝,走海路向西,進行規模巨大的官方貿易。
薑星火,跟自己想到一塊去了!可聽薑星火的說法是,自己獨吞下海的財富,注定不能長久?
朱棣不悅地咧了咧嘴角,在酒精的作用下,他隱藏的情緒開始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牆外,朱高煦忍不住問道。
“薑先生,不是講‘如何解決供養宗室’嗎?為何轉移到了‘大明的海洋貿易’上去了?”
薑星火不急不緩地解釋道。
“因為這兩個問題是息息相關的,供養宗室的核心問題在於‘在俸祿不變的情況下,持續增長的宗室人口數量導致國家財政產生巨大壓力’。”
“而這個核心問題,光靠第一條解決辦法裏的減少俸祿、縮減等級、製度調節等等,是無法完美解決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做增量計算而不是存量計算。”
什麽增量計算、存量計算,這種高深術語朱高煦沒聽懂,但是覺得自己大受震撼,不知道為什麽,就是覺得很厲害。
“想要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就要進行海洋貿易,明白了嗎?”
“但大明疆域廣闊,農耕文化已經深入到了百姓的骨髓裏,即便是沿海地區在宋元兩朝嚐到了海外貿易的甜頭,可作為華夏作為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從沒有丟掉過耕耘的習慣。”
“所以,從本質上講,大明其實依然保持著農耕文明的保守性。”
“而海洋貿易最大的敵人,就是根植於農耕文明產生的士紳階層。”
“反過來講,供養宗室要擴大財政收入進行海洋貿易,進行海洋貿易又何嚐不需要宗室階層的力量?”
在隔壁聽課的朱棣,舉起酒杯的手,愣在了半空中。
(本章完)
“強漢盛唐,不惜窮兵黷武也要控製西域,莫不是為了那條自東方通向西方的絲綢之路。”
“誰掌握了絲綢之路,誰就可以與遙遠的西方進行陸上貿易,國家財政收入就會有了新的來源,就會擁有數不盡的財富,而有了財富,君王就不用受困於那點可憐的,從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身上扣出來的田賦。”
“當然,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最終都失敗了.這裏麵還涉及到《國運論》的核心,以後再講。”
給人講課不屬於【主動求死】,臨死了,薑星火想怎麽講就怎麽講,想怎麽指點江山就怎麽指點江山。
《國運論》?朱棣暗暗皺眉,在心底記下了這個名詞。
“總之,陸上絲綢之路所途徑的地帶,太過荒涼,也太過遙遠。”
“有多遠?”朱高煦好奇地問道。
薑星火想了想,解釋道:“從路程上來算你可能難以理解,從時間上來算你就知道了就比如元朝有一個名叫馬可波羅的西洋人,在陸地上走了整整四年才到達元大都,受到了元世祖的接見,還在中國待了十幾年。”
隔壁朱棣聞言吩咐道:“紀綱,去查一下,馬可波羅此人是否存在,若是存在,經曆是否屬實?”
而這邊的朱高煦則沉吟道:“薑先生,現在北元未滅,更西麵篡奪西察合台汗國起家的帖木兒汗國雄踞西域,絲綢之路,怕是走不通了。”
“可以走海路。”薑星火很肯定,“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從宋朝開始,就可以由海路代替陸路,抵達絲綢之路的終點了。”
“宋元兩朝,明州、泉州、廣州等造船業中心均製造大型海船,水密隔艙、多層舷板、龍骨結構這些技術都已成熟.甚至不誇張的說,如果朝廷願意,批量製造容納上百人生活的遠洋船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鄭和開萬噸航母當然隻是調侃,事實上來看,就如紅衣大炮實心彈糜爛數十裏一樣,明代的筆記多有誇張成分。
但無論如何,哪怕僅是以停滯的眼光來參考宋末到元末的造船技術,大明具有批量製造五百到一千噸級的遠洋風帆船隻的技術儲備,是完全沒有任何爭議的。
“事實上,未來永樂帝(年號非廟號或諡號,可直接稱唿)一定意識到,想要完成‘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蓋世功業,隻有擴大財富來源這一條路可走永樂帝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需要的財富也太多了,他一定會派規模巨大的船隊下西洋。”
“當然,永樂帝下西洋,隻是為了給自己要做的功業提供必需的財富,不可能願意與其他階層共享,如此驚人的財富被皇帝獨吞,這種模式也注定不能長久,必定是人亡政息的事情。”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當薑星火的這八個字在朱棣耳邊響起時,朱棣仿佛感覺到了他久違的熱血又沸騰了起來。
打贏了堪稱“逆天翻盤”的靖難之役,登上皇位的朱棣,人生在某一個瞬間,失去了目標。
這種失去目標,不是朱棣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麽.恰恰相反,作為皇帝,他想做的事情,他應該做的事情,他不得不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
計劃中的遷都、消滅北元,當下的平定政局、殺光建文餘黨,未來的治理國家、永樂大典等等。
但越是做事,越是忙碌,朱棣反而有些茫然。
自古以來,英雄豪傑無不想要建功立業,封侯拜相!
而他朱棣已是人間帝王,更是唯一在大一統王朝造反成功的藩王,他還有什麽目標呢?
朱棣曾經想過,如果說自己有一個可供參考的人物,那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同樣是開國皇帝的非嫡長子,同樣是軍事能力當世第一,同樣是得位不正背負了汙名。
而朱棣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區別,也就是李世民證明了自己執政的能力,而朱棣還沒有。
而今天,在詔獄裏,薑星火的八個字點醒了他。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他朱棣要做的,不是追平李世民,而是文治勝過唐宋,疆域遠超漢唐!這才是他的目標啊!
“男兒當如是!”
朱棣拍案叫絕:“紀綱,斟酒來,這八個字,便當浮一大白!”
由於隔牆有耳的密室設計,聲音隻能【單向傳導】,所以密室裏的動靜,薑星火和朱高煦並不能聽見。
幾杯烈酒下肚,朱棣的思緒也完全沉浸在剛才的話語中。
他似乎隱隱約約地抓住了些什麽.想要完成“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功業,靠唐太宗時那樣自然恢複休養生息,或者是漢武帝時那樣壓榨百姓窮兵黷武,肯定是不行的。
壓榨飽經戰亂的百姓沒有任何意義,扣田賦能扣多少銀子出來?百姓早就成窮鬼了。
朱棣當然清楚絲綢之路的意義,但自唐朝以後,陸上絲綢之路就漸漸落寞,海洋貿易也確實成為了獲取額外巨量財富的唯一途徑。
所以,想要完成蓋世功業,就要下海!英雄所見略同!如今北元和蒙古帝國分裂出的其他汗國,依舊占據著絲綢之路,而朱棣為了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正打算派人效仿宋朝與元朝,走海路向西,進行規模巨大的官方貿易。
薑星火,跟自己想到一塊去了!可聽薑星火的說法是,自己獨吞下海的財富,注定不能長久?
朱棣不悅地咧了咧嘴角,在酒精的作用下,他隱藏的情緒開始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牆外,朱高煦忍不住問道。
“薑先生,不是講‘如何解決供養宗室’嗎?為何轉移到了‘大明的海洋貿易’上去了?”
薑星火不急不緩地解釋道。
“因為這兩個問題是息息相關的,供養宗室的核心問題在於‘在俸祿不變的情況下,持續增長的宗室人口數量導致國家財政產生巨大壓力’。”
“而這個核心問題,光靠第一條解決辦法裏的減少俸祿、縮減等級、製度調節等等,是無法完美解決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做增量計算而不是存量計算。”
什麽增量計算、存量計算,這種高深術語朱高煦沒聽懂,但是覺得自己大受震撼,不知道為什麽,就是覺得很厲害。
“想要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就要進行海洋貿易,明白了嗎?”
“但大明疆域廣闊,農耕文化已經深入到了百姓的骨髓裏,即便是沿海地區在宋元兩朝嚐到了海外貿易的甜頭,可作為華夏作為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從沒有丟掉過耕耘的習慣。”
“所以,從本質上講,大明其實依然保持著農耕文明的保守性。”
“而海洋貿易最大的敵人,就是根植於農耕文明產生的士紳階層。”
“反過來講,供養宗室要擴大財政收入進行海洋貿易,進行海洋貿易又何嚐不需要宗室階層的力量?”
在隔壁聽課的朱棣,舉起酒杯的手,愣在了半空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