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的草莓飲料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一口幸福,兩口順心,三口年輕……”


    不管大家是不是都覺得自己變年輕,但是生命力的滋養不是假的。


    少量也許隻是感覺喝了以後沒什麽不好的反應。


    比如拉肚子上火頭暈乏力……


    喝多了就能感覺到胃舒服,睡眠改善。所以,每天都有迴頭客產生。


    馬大偉兒子也開發不少新吃法,網上興起的草莓塔他也第一時間模仿。


    火爆的生意讓一位有心人看在眼裏。


    他眼紅得不行,可是許延佑不理他。


    蔡家人本來想趁機搞點好處,可是村長威脅他們敢來搗亂,他就讓村裏老人上他們家說說道理。


    草莓園的便宜沒能占到,那就揩點油。


    蔡家舅舅也學著賣草莓飲品,比馬家的便宜。可他那幾乎都是科技與狠活。


    草莓香精和色素都上陣,除了水是安全,都煮開才用。其餘那是一點草莓dna都不沾。


    但是人家偏偏敢打招牌:純草莓,不加一點水。


    為了預防腹瀉,他和老婆二人參考麻辣燙的秘方。


    把止瀉藥提前磨了摻進去。


    然後他們就開始正式創業。


    畢竟最大的冤大頭提款機已經消失了,他一邊怨恨一邊被迫開始工作。


    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看大門嫌他沒退休。“我們隻招退休人員,你還是找別的工作吧。”


    其他的工作要麽髒累,要麽錢少,要麽兩者都是。好一點的工作門檻他都摸不到。開店沒本錢,就連碰瓷他怕疼。


    啃老,啃姐,啃幼……一路做寄生蟲的他沒能成功入土,隻好做點小本生意。


    眼瞧著草莓沙冰暢銷,他自以為發現了商機,信心膨脹。一開始,他確實有賺錢。


    “嘿,瞧瞧。”蔡家舅舅手指撣著手機屏幕,他得意極了。


    “還是你厲害!”蔡家舅媽也高興。那點東西居然能換了那麽多,辛苦一下子都消失。


    “這做生意有什麽難的,得看個人能力。以前我是不想做,我要想做那不是手到擒來。”


    為了賺錢,夫婦兩個也是勤勞起來。早上天還微亮就把冒牌草莓飲料加工好,再推車去馬大偉家附近的一片空地上。


    “這地方可是我尋摸許久的寶地,我們就等著發財吧!”一大片平坦的田地,一些種著莊稼,更多是丟荒。


    近期因為人流增多,丟荒的地有了被壓過的痕跡,鬆軟一點的土地上,可以看到輪胎印記。


    不同花紋不同粗細,車轍也是橫七豎八。蔡家舅舅瞧著,心裏暗思揣馬家到底能乘這波東風分到多少好處。


    “兔崽子,明明我才是他舅舅。”


    支起的太陽傘,嶄新的冰櫃裏已經擺滿成品半成品。


    蔡美臣把手動刨冰機放到一張方凳上,他老婆已經掛好招牌。


    “看太陽,人差不多來了吧?”


    蔡美臣東張西望,沉思幾秒,把招牌掛在太陽傘上。


    不多時,人來了。


    比村裏少一半的價錢吸引了貪小便宜的人。


    “味道不錯!”


    蔡美臣笑得很開心,今天的本都賺迴來了。


    再有幾個周末,冰櫃錢也夠了。


    他美滋滋地規劃著晚餐買什麽慶祝。


    “孩子媽,好久沒吃牛肉了,咱今晚割點牛肉吧!”


    “這個點,牛肉可不新鮮了,明天我早上我去菜市場逛逛。”


    “好,再買瓶酒!”


    兩人美滋滋合計時,村裏的人發現不對。


    “你這飲料哪裏買的?”五嬸她女兒最先發現。


    馬家的草莓沙冰的包裝她熟悉。這個包裝沒見過。


    沙冰這玩意即使是深秋也撐不了多久,肯定是附近有售。


    再說誰特意從別地凍一杯冰沙拿到這裏吃,瞧不起馬家草莓冰沙嗎?


    半小時後,沉浸在發財大夢的蔡家舅舅,感受到了地麵震動。


    “地震?”


    煙塵滾滾,地什麽震,村長帶著一幫老夥計現身了。


    蔡美臣動作猶如點了倍速,飛快拉去家當跑路。


    徒留一個半滿的垃圾桶和一把9層9新的太陽傘在原地。


    “這孫子跑得夠快!”


    即使被一群老人攆,蔡家舅舅還是繼續出攤,隻不過換了個地方。


    他的太陽傘和垃圾桶的錢不得都算上?


    然後出攤——逃跑——出攤這樣循環持續一個星期。


    村裏留守老人分成幾個部分,第一批隊是作坊大隊,基本上身體健康,手腳麻利,50-70歲的老人都選擇去作坊打工。


    60-70歲階段的老人,子女正是用錢之際,自己又體力不夠,無法繼續高強度的建築類工作。而作坊裏平均工資可觀,沒有像其他作坊那樣。當他們熟練後工資高,也沒有暗戳戳降價。


    他們的工資從1200-1700升到2600-4000時,作坊的空調,點心和飲料還是一如既往。


    一開始確實有老人偷偷摸摸拿走,迴家吃,摸魚蹭空調的也不少。


    時間一長,大家都慢慢少拿點心飲料。都是村裏的人,你拿了別人想吃時沒有,或者你拿多了我拿少了,有矛盾。


    串門時看到你家裏有作坊點心飲料,當場人家不說。可是背後人家怎麽說,都能猜得出來。


    大家幾乎都在作坊裏工作,隨吃隨拿不好嗎?


    吃不了壞了,扔了還是喂家畜家禽大家都知道。一次兩次沒看到,次數一多……


    作坊裏包吃不包住,賺的錢都差不多能存下來。有老人合計了一下,覺得比外頭子女還好著,甚至比種菜養雞鴨出去賣也比不過。


    “你家要叫孩子迴來?”


    “可不是,我問過了,他們的計件比我們這裏還低。”


    “那迴來也好。”


    第二部分是種地大隊,從村裏四大菜農帶領下的成品菜和菜秧以及草莓園。他們的工作都差不多,主要是工作內容。


    依托土地,他們拾迴當初的歲月記憶。


    富足的經濟條件讓美麗的鄉村風貌展露無遺。因為缺錢產生短視行為,坑己坑人的舉動沒有出現。


    部分大有潛力的鄉村景點恰恰是因為這些小問題而黃了。


    比如最普遍的停車問題。


    辛辛苦苦花錢修的停車場免費給遊人用,還時不時遭壓壞,需要維修。一開始還能忍,隨著時間流逝,景點沒有獲得足夠經濟收入時,大家開始不滿。


    這時如果是獨資或者幾個合夥人的還能堅持。


    然而村裏人都有份時,就很容易出現意見不統一。


    停車場收費與否便是矛盾橫生的環節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家後院有一個小人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珠夜繪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珠夜繪夢並收藏我家後院有一個小人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