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曾凡去北麵探路迴來後,天氣以晴朗的時候居多,地上的積雪慢慢的消融,雪層一點點變薄。


    偶爾也會有一兩天繼續下雪,但是再也沒有之前那麽長時間的大雪紛飛了。


    曾凡知道這意味著冬季最寒冷的時刻已經過去,估計地上的積雪完全消融,春天就該到來了。


    山洞獨居的生活沒有人可以交流,曾凡思考之餘的時間,開始鍛煉感應周邊的能力,嚐試將這種能力應用到山洞以外。


    他開始試著閉著眼睛生活,最常操作就是提水桶去河邊打水,再慢慢的走迴來。


    第一次的時候還有些緊張,實驗過一次後,發現沒有想象中那麽難,這條路他已經走了不知道多少遍,早就格外的熟悉了。


    沒過多久時間,曾凡就對閉著眼睛生活感覺習以為常了,他適應的格外迅速。


    這時候曾凡才發覺,原先對這種感應能力開發的太少,這種能力可以做的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要多。


    他平常在思考怎麽樣讓智能程序獲得視覺和聽覺等感知能力,像人一樣感知世界,對各種複雜情況做出決策,可是日常生活中,卻在訓練自己停用視覺能力,靠更高級的能力感知世界。


    越想越覺得有趣,他相當於嚐試用程序和電子芯片造人,卻在行動上訓練自己更不像人,應該也算是一種向上提升吧。


    從這種情況來對比,就算他真的造出具備人類感知和決策能力的人工智能,也不用擔心他們會造反,因為人類完全可以具備更高級的感知能力。


    人類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很不完整,在曾凡看來,可以說還差的很遠,他當前這種情況,無論是科學,還是各種已知的宗教,都找不到讓他完全信服的解釋。


    科學研究的是可驗證的普遍規律,曾凡的情況他自己都不明白呢,當然無法驗證,人家隻會把他劃入精神病的範疇。


    一神教宣揚的是救贖,每個人都有罪,好好改造獲得神的赦免和認可才能進入天堂。


    佛教講的是個人覺悟,通過修行讓自身認知圓滿,從而實現超脫,進入極樂世界。


    道家是無神論思想,可是道教又衍生出來許許多多的神仙,更強調通過個人修煉,身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飛升進入更高層次的世界。


    曾凡無法判斷他當前所處的是不是更高層次的世界,最起碼和其他宗教描繪的天堂或者極樂世界不相幹。


    他不信仰宗教,即便真有那樣的世界,人家那麽多虔誠信徒呢,也輪不到他進去。


    不過佛教說一粒沙中有三千世界,可能是最早提及平行世界的理論了,盡管很多說法太過籠統,卻也能帶給曾凡不少的啟發。


    書上的各種理論隻能當做參考,曾凡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看到、聽到、和感知到的一切。


    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都和自身的成長經曆、受到的教育有關,他當然也不例外,大多數人獲取外界的信息都來自於自身的五感能力。


    可是人們以視覺為主的五感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親身體驗,曾凡覺得他當前鍛煉的這種特殊感應能力,或許能幫他更真實的認知世界,最起碼也是一個不同的角度。


    現代物理學告訴我們,所有物體都是由無數微觀粒子按照一定規律聚合而成,人眼看到的隻是這些物體宏觀上的一個輪廓,再根據自身的認知給各種物體分門別類取上不同的名稱。


    有生命的可以自行生長,繁衍生息的動物植物,各種肉眼不可見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沒有生命的空氣、水、泥土、石頭,以及這些物質構成的大地、山川、河流、湖海等等。


    關閉視覺後,這一切並不會消失,可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無法感知到了。


    曾凡卻仍然能清晰的感知身邊的一切,剛開始嚐試的時候,依靠的仍然是原先的視覺記憶,山洞裏的一切物件都是他親自打造,他自己使用,自己擺放的,他自然非常熟悉這些東西的位置和狀態。


    出了山洞以後,他對外麵的情況就沒有那麽熟悉了,哪怕是常走的去河邊的道路,包含的空間也比山洞大得多。


    這條路不止他自己要走,還有附近數不清的各種大小動物不時的走過,隻憑過去的視覺記憶並不能感知到很多變化情況,即便是聽覺能力也隻能感知到正在發生的情況,他不在的時候發生的那些變化也無法感知到。


    小心翼翼的嚐試一段時間後,曾凡發現隻憑特殊的感應能力,他也一樣可以清晰的感應到山洞內外的各種情況。


    並且這種神奇的感應能力還不用受到視覺和聽覺的那些限製,可以擴展到很遠的地方,在山洞內可以清晰的感應到山洞外麵,山腳下的情況。


    不需要親眼看見,就能感知到外麵走過的動物,它們的大小、數量、形態,甚至身體情況,情緒狀態等等很多的信息。


    剛開始的時候,曾凡並不確信自己感應到的情況,可是經過多次的驗證過後,發現感應到的就是實際情況。


    動物走過總會有痕跡,它們的身體也不可能瞬間出現,瞬間消失,足夠他有時間走到山洞外麵驗證了。


    他能感應到的不止是這些有生命的動物,那些沒生命的物體也一樣能感應到,冰雪消融,河水流動,風吹樹動這些情況自不必說,很多他就算打開視覺和聽覺都未必能察覺到的情況,竟然也能感應到,這就讓感應能力更神奇了。


    外麵的積雪並沒有完全消融,雪層下麵有什麽東西,正常情況下曾凡當然不知道,可是閉著眼睛走過的時候,他一樣能清晰的感知到,並且幾次在雪層下麵挖出各種果實、各種原因死亡的動物屍體,驗證了他的感應能力。


    有點類似於醫院常用的x光或者超聲波探測,可以穿透表麵的遮擋,觀察物體內部的情況。


    隻是這種感應能力也有局限性,必須他靠近一定範圍才能感應,就算是這樣也很不簡單了。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嚐試,曾凡知道這種感應能力會隨著時間逐步增強,與人類成年後不再有太大變化的五感能力相比,這種特殊的感應能力就太奇妙了,成長空間也更大。


    他不知道迴到外麵的世界後,這種能力還會保留多少,至少應該會保留一部分,畢竟他原先的思維感應能力也帶出去了,或許仍然需要他進行類似的鍛煉才行。


    自從嚐試閉眼生活後,曾凡一直沒有再做木工活兒,發現特殊感應能力可以超越視覺後,他又動了這方麵的心思。


    迴到山洞裏,拿過一塊以前備好的,兩寸見方的長方形木料仔細感應。


    為了方便加工,曾凡存在山洞中的木頭當然都是精選出來的好木料,隻是應對不同用途,木料的材質有所差別。


    他手裏拿的是一塊質地比較堅硬的棗木,棗樹生長緩慢,木料密度較高,質地堅硬,因此比較重,同時也有較好的抗壓強度,缺點就是紋理比較複雜,不像鬆木,杉木那麽直溜。


    加工榫卯的時候,如果對這些紋理走向了解的不清楚,不注意在有瘤子的地方開槽,很可能就做了無用功。


    大多數木料內部的紋理走向從外麵可以推測出來,不過棗木這種就比較難推測,有了這種感應內部的能力後,曾凡就想嚐試一下加工棗木,對他的感應能力也是一種鍛煉。


    山洞裏桌椅板凳各種家具都不缺了,這次他不想做家具,而是準備根據這塊棗木的紋理做一個擺件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腦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心動Z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心動Zzz並收藏腦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