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場能自然覺醒的人太少,尤其是年輕人更少,馮倩希望能用自己的方法挑選人員進行意念場喚醒,即便是挑選的人意念場覺醒後,也需要經受特殊的訓練才有可能控製宇宙石能量輸出,不是誰都有她這樣的穿越體驗的。


    她還沒有曾凡和薛燕夫妻那樣的能力,可以隨意對人進行記憶喚醒,隻能通過挑選天生意念比較強的人,通過特殊的訓練方式進行培養。


    因為是國際合作項目,人員當然也要凸顯國際性,所有參與國家都接到邀請,派遣不多於十名有堅定信仰,強大意誌力,嫻熟駕駛能力,個人綜合素質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到燈塔國接受宇航員培訓選拔。


    隨著噴氣式戰鬥機的日漸普及,戰鬥機飛行員的培養成本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有非常高的理論知識基礎,在哪個國家都是優中選優的人才。


    在全世界的戰鬥機飛行員中進行精挑細選,馮倩覺得應該可以找到幾個能激活意念場的人,再進行一到兩年培訓,到時候飛船造出來,差不多就能派上用場了。


    聽到挑選出來的人選有可能駕駛飛船登陸火星,盡管知道會有很多未知風險,依然有無數飛行員踴躍報名,能被選上當飛行員的人,當然不會膽子小。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自己的人登陸火星,當然也是莫大的榮譽,每個國家都選派最優秀的飛行員,把名額用足,多一個人參與選拔,就多一份希望。


    半年之後,集合到伯克利,參加選拔的各國飛行員人數有五百多人,這麽多人每天都要不少花費,也沒有必要,馮倩通過三輪綜合考核,淘汰了九成人員,隻剩下五十個人。


    這五十個人可以說是精英中的精英,但馮倩知道,要想成功登上火星並安全返迴,還需要經過更加嚴格的訓練和考驗。


    於是,她製定了一套嚴格的訓練計劃,除了體能訓練、模擬飛行、太空環境適應等基本項目外,還要進行烹飪,農作物種植,培育,采收等方麵的培訓。


    所有訓練都是為了方便他們在太空的任務,以及未來到火星後更好的生存。


    按照馮倩的設想,第一艘飛船當然要比阿波羅飛船大得多,但是也不能太大,畢竟是實驗性質,太大成本也會太高,去火星的任務人少了也不行,理想狀態應該有十到二十個人。


    抵達火星後,他們還要在那裏停留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在下個距離地球最近點前乘飛船返迴。


    飛船除了必要的設備外,主要空間都會用來攜帶這些人兩年多的補給物資,水和氧氣可以用循環係統迴收利用,除了一部分可以長期儲存的應急食品外,大部分食物都要他們自己製作,隻攜帶最基本的原材料,可以節省大量空間。


    馮倩負責提出飛船整體構想,以及飛船動力係統設計,其他的部分由各國專家,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具體的詳細設計。


    三年的時間內要完成這艘龐大的載人飛船設計製造,在許多專家看來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馮倩卻很有信心。


    她拿出的飛船整體設計就是曾凡展示過的飛碟外形,畢竟放大了許多倍,內部結構都經過她的重新構思,需要安排人的居住空間,洗浴衛生空間,公共活動空間,飛船通訊控製,物資儲存空間,食物製作,水氧循環係統,垃圾迴收係統,蔬菜種植係統,等等都要考慮周到。


    飛船飛行原理與那個飛碟相同,電離空氣粒子形成反重力磁場,通過控製離子噴射速度和角度調控飛行方向和速度,隻是動力係統采用集中的宇宙石動力源,更便於更換和控製,沒有曾凡那種先進的菌群控製係統,大部分飛行控製都需要靠人力完成。


    在一次內部會議上,來自宇航局的專家們對馮倩設計的飛船提出質疑,直徑超過五十米的飛碟造型是很新穎,也符合這些年媒體炒作很厲害的外星人風潮,肯定足夠吸引人眼球,問題是這麽大的家夥需要多麽龐大的動力源驅動,實在超出他們的想象。


    “大家都知道宇宙石物質可以吸收高能粒子,熱核武器都不能讓它們達到能量飽和,其實不止如此,這種物質也可以反向操作,釋放出比核能更強大的能量,我之所以沒有設計更大的飛船,是因為以我們當前材料水平,太大的飛船強度可能夠不安全!”馮倩解釋道。


    “那這種動力係統經過驗證嗎?”一個謝頂的動力係統專家格魯夫問道。


    “飛船等效的動力係統需要你們去實現並且驗證,我可以提供製作好的動力源,可以源源不斷輸出高能光子!光子轉換成電能和強磁場,通過加速粒子進行噴射驅動!”馮倩從一個黑色提箱中取出一個拳頭大小的鑽石狀晶體,交給他們傳看。


    當然不是真正的鑽石,這隻是宇宙石物質的載體,理論上隻要控製一顆原子就能釋放出所需要的海量光子。


    馮倩的意念場還沒有那麽精細的微觀感應能力,想讓還沒有覺醒意念場的宇航員操控更不可能,她隻能做成比較大的顆粒,毫米級尺度大小的球體,這種物質輸出能量的時候會產生極高的溫度,可以輕易達到上億度高溫,人類已知的以其他物質都沒法隔離,隻有同樣的物質才能隔絕這種高溫,讓光子向指定方向輻射。


    類似圓珠筆筆尖上的圓珠,這顆直徑一毫米的小球被鑲嵌在鑽狀晶體下麵的尖端,就是能量源,按照馮倩的設計,五個這種能量源互相備份,足以驅動飛船從地球表麵進入太空,飛向火星了。


    那些正在訓練中的宇航員還沒人能控製能量源,這種動力實驗每次都要馮倩親自出馬,好在驗證實驗不需要每天做,一個月也不需要幾次,收集了關鍵數據後,在設計製造完成前都不需要她參與實驗了。


    這種能量源可以提供幾乎無窮的能量,受限製的隻是宇宙石物質的量太少,假如球體可以做到拳頭大,不需要太高溫度也能輸出億萬倍的能量,溫度越高對整個動力係統的要求越高,也限製了飛船尺寸的大小。


    可惜這種物質太少,馮倩也隻能精打細算了,曾凡說過的流星雨一年多了也沒下來,馮倩都懷疑他是不是貴人事忙,把這個事情給忘了。


    曾凡答應的事情當然不會忘,他為了準備流星雨的材料,找了一顆臨近的恆星做實驗,恆星內部溫度和壓力當然遠高於木星,產出的宇宙石能量等級肯定會更高,能量等級高對意念場的要求相對更低,也便於馮倩用作飛船動力。


    由於那顆宇宙石小球的存在,他的意念場在改造後的火星上可以實現全麵覆蓋,在地球上基於人群和生物的感應,他可以實現大部分區域覆蓋,在這些區域他可以隨意傳送到達。


    可是到了宇宙的尺度上,他的意念場仍然做不到無視空間和時間的擴展,想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隻能先估算大概位置,再盲目傳送。


    第一次做跨越光年的瞬間傳送,曾凡經驗不足,結果出了點差錯,在宇宙的尺度上,一點點誤差,那就不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了,誤差不知道多少億裏都有可能。


    按照已有的理論,計算出來的恆星距離和方位本來就有很大的誤差。


    曾凡瞄準的是蛇夫座的巴納德星,距離地球六光年左右,是除了南門二係統的三顆恆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體星係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


    根據天文學家多年的觀察和測算,巴納德星很可能擁有兩顆類似木星和土星大小的行星,是一個類似太陽係的恆星係統,曾凡自己也很好奇,正好過去看看,也算一舉兩得。


    結果第一次傳送,就到了一片完全陌生的星域。


    至於他想到達的巴納德星,視野範圍內影子都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腦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心動Z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心動Zzz並收藏腦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