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墜落於哥本哈根大學校園一個月後,玻爾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了第一篇研究報告,詳細介紹了隕石各方麵的數據,團隊各項實驗的情況,並根據隕石奇異的特性將其命名為宇宙石。
報告認為宇宙石很大可能來自太陽係以外,由一種不屬於元素周期表內的未知物質構成,這種未知物質密度不高,卻可以持久輻射能量,無論高溫還是低溫環境,都能保持恆定溫度,同時散發出紫色光線。
可以說這種物質的出現顛覆了人類科學家對於物質的認知,能量守恆定律似乎在這種物質麵前失效了,它可以一直輸出能量,似乎也可以無限吞噬能量。
當前人類所有研究物質的方法在這塊隕石麵前,似乎都失去了效用,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粒子散射能量可以全部吸收,自身卻不會發生改變。
除了能把這塊隕石敲碎這種最簡單的物理手段以外,別的方法都不能對它造成改變。
馮倩在物理學期刊上看到這篇報告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哥本哈根大學的邀請,邀請她過去訪問交流。
當然,收到邀請的不止她一個人,全世界眾多物理學領域的知名學者都受到了邀請,這塊神奇的隕石帶來太多信息,整個現代物理學都要為此改寫了。
勞倫斯教授是馮倩的博士生導師,也是迴旋粒子加速器的發明者,他也收到了邀請,但是與他的行程衝突,並不打算去歐洲,讓馮倩幫他給玻爾帶過去一封信。
兩個人通過曼哈頓計劃結識,又都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交往不多,彼此卻經常有書信往來。
“菲歐娜,這塊隕石的出現,可能讓你的理論距離證實又近了一步,這次去歐洲,以你的口才必將再次收獲一大批支持者!”勞倫斯雖然指導她完成論文,當時卻並不太認同她的理論,現在也開始動搖了。
“教授,我能知道信裏的內容嗎?”馮倩好奇道。
“我希望用最新型粒子加速器的建造方法獲得一部分隕石,他們散射實驗的粒子能量太低,我不相信有物質能在加速器的高能粒子轟擊下毫發無損!”勞倫斯能有今天的成就,當然也有自己的堅持,不是親眼見到的事情,不符合自己認知的事情,拒絕相信。
“我會盡量幫你爭取的,我也很想知道用高能粒子轟擊隕石會產生什麽後果!”馮倩笑道。
比起實驗設計,她跟這些前輩們差的太遠了,在這個技術落後的時代,通過原始的設備研究原子核內部的情況,需要極為縝密的設計構思,還有龐大的運算量。
在沒有計算機的時代,任何一個這樣的實驗都艱難無比,哪怕實驗失敗的人,也一樣值得尊敬,因為他們要付出比後輩更多的努力才行。
馮倩的歐洲之行前後要耗時一個多月,先乘飛機到紐約,與一起同行的幾個教授匯合,然後搭乘郵輪橫渡大西洋,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抵達英國,訪問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做演講,與同行們進行交流,然後再乘飛機到哥本哈根,開展正式交流訪問,隨後還要訪問法國、德國、奧地利一些國家並到他們的大學做學術演講。
隨著時空顆粒理論的影響越來越大,她博士畢業還不滿三年,得到的待遇已經與一些頂級學者相當,許多人都認為,她獲得諾貝爾獎隻是時間問題。
可以預見,這次隕石對物理學界帶來的衝擊會持續擴大,而目前隻有時空顆粒理論能解釋這種特殊的物質存在,當初看似荒誕的理論,將會被更多專業學者認可,加入進來持續對理論進行完善補充。
越多的專業學者認可時空顆粒理論,這個理論成為全世界共識的可能性越高,認可這個理論的人越多,對增強人類整體的意識幫助越大。
這個理論可以完整的解釋世界的本質,這是過去的所有科學理論無法做到的,帶來的效果是可以逐漸取代宗教的影響,讓所有人類形成相同的世界觀,這對彌合現有的宗教引起的各種爭端,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然,這些都是曾凡的設想,身在局中的馮倩並不知道,這個時空的其他人當然更無從知曉了。
從馮倩穿越過來那一刻起,這個時空就注定了要走向不同的方向,與他們原先的時空差別會越來越大,無數人、無數國家的命運將從此改變。
此刻的曾凡已經到了火星幾個月,即便後世發射了那麽多探測器,對火星的了解仍然少的可憐。
火星宏觀上的一些基本信息,大致的地形地貌,與實際差別不大,但是微觀上的許多細節就差別很大了。
某些地區給曾凡的感覺比想象中要好的多,並沒有那些探測器得到的信息那麽極端,釋放出一些菌群也能很好的生存。
在這個一片死寂的星球上,他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能力,實驗各種能想象出的技能,不用擔心會造成什麽後果。
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曾凡也找到了一些宇宙石內部能量的用法,在他的意念場控製下,哪怕隻是一點點的能量,在這個星球上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摧毀一座數千米高的山峰了,這也是他想嚐試改造火星的信心所在。
以往的研究,他一直在不斷的深入感應物質的微觀世界,有了宇宙石的能量加持後,感應微觀磨練出的意念場能力,轉到宏觀控製方麵,曾凡發現自己真的具備了某些神話傳說中描述的那些仙人神通,移山倒海隨手就可以做到。
不過,想要將火星改造成地球那樣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光靠移山倒海可不夠,重新激活火星的全球磁場,提高星球表麵大氣的濃度才是關鍵。
沒有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在劇烈變化的溫度環境,強烈的宇宙射線照射下,人類脆弱的身體根本無法在這裏生存,任何大型的生態係統也建立不起來。
激活火星的磁場的關鍵,是增加火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讓鐵鎳等金屬元素流動起來,產生發電機效應,才能形成全球性的磁場。
內部壓力過高也必然會向外釋放,火星的地殼部分相比地球來說,質量小密度低,承載不了太高的壓力,也會導致火山地震頻發,這樣的環境同樣不適宜生存,不符合曾凡的初衷。
曾凡想要改造出一個穩定的地質環境,最好沒有火山地震,氣候適宜,這才是他心中理想的火星。
送到哥本哈根大學的那顆隕石就是他這一設想的試驗品,目前看來效果不錯,曾凡準備用宇宙石造出一顆更高溫度更高輻射量的球體,送進火星地核,能達到一樣效果的同時,也不會增加太多內部壓力。
更主要的是,這種經過他改造出來的宇宙石會與他的意念場產生關聯,他可以時刻感應到狀態並且進行調控,安全性更高。
如果能量輻射無法控製,可能不等改造成宜居環境,不斷輻射的能量就會讓火星真的變成一個著火的行星了。
推演起來感覺很複雜的事情,實際做起來卻很容易,一個乒乓球大小的黑色球體在曾凡的手中成型,隨後又消失不見。
球體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在火星內部核心區域,並且變成耀眼的白色,開始高速旋轉的同時,向外輻射出數億度的高溫,無數高能量光子不斷向外噴湧。
隨著溫度降低逐漸冷卻的內核區域,很多地方已經逐漸凝固,隨著這個宇宙石小球的進入,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
這麽高的溫度,又在一個密封空間內,鐵水都能迅速氣化,輕質元素都可以發生聚變,隻是由於小球體積小,輻射出的能量總數有限,變化隻能緩慢的進行。
報告認為宇宙石很大可能來自太陽係以外,由一種不屬於元素周期表內的未知物質構成,這種未知物質密度不高,卻可以持久輻射能量,無論高溫還是低溫環境,都能保持恆定溫度,同時散發出紫色光線。
可以說這種物質的出現顛覆了人類科學家對於物質的認知,能量守恆定律似乎在這種物質麵前失效了,它可以一直輸出能量,似乎也可以無限吞噬能量。
當前人類所有研究物質的方法在這塊隕石麵前,似乎都失去了效用,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粒子散射能量可以全部吸收,自身卻不會發生改變。
除了能把這塊隕石敲碎這種最簡單的物理手段以外,別的方法都不能對它造成改變。
馮倩在物理學期刊上看到這篇報告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哥本哈根大學的邀請,邀請她過去訪問交流。
當然,收到邀請的不止她一個人,全世界眾多物理學領域的知名學者都受到了邀請,這塊神奇的隕石帶來太多信息,整個現代物理學都要為此改寫了。
勞倫斯教授是馮倩的博士生導師,也是迴旋粒子加速器的發明者,他也收到了邀請,但是與他的行程衝突,並不打算去歐洲,讓馮倩幫他給玻爾帶過去一封信。
兩個人通過曼哈頓計劃結識,又都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交往不多,彼此卻經常有書信往來。
“菲歐娜,這塊隕石的出現,可能讓你的理論距離證實又近了一步,這次去歐洲,以你的口才必將再次收獲一大批支持者!”勞倫斯雖然指導她完成論文,當時卻並不太認同她的理論,現在也開始動搖了。
“教授,我能知道信裏的內容嗎?”馮倩好奇道。
“我希望用最新型粒子加速器的建造方法獲得一部分隕石,他們散射實驗的粒子能量太低,我不相信有物質能在加速器的高能粒子轟擊下毫發無損!”勞倫斯能有今天的成就,當然也有自己的堅持,不是親眼見到的事情,不符合自己認知的事情,拒絕相信。
“我會盡量幫你爭取的,我也很想知道用高能粒子轟擊隕石會產生什麽後果!”馮倩笑道。
比起實驗設計,她跟這些前輩們差的太遠了,在這個技術落後的時代,通過原始的設備研究原子核內部的情況,需要極為縝密的設計構思,還有龐大的運算量。
在沒有計算機的時代,任何一個這樣的實驗都艱難無比,哪怕實驗失敗的人,也一樣值得尊敬,因為他們要付出比後輩更多的努力才行。
馮倩的歐洲之行前後要耗時一個多月,先乘飛機到紐約,與一起同行的幾個教授匯合,然後搭乘郵輪橫渡大西洋,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抵達英國,訪問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做演講,與同行們進行交流,然後再乘飛機到哥本哈根,開展正式交流訪問,隨後還要訪問法國、德國、奧地利一些國家並到他們的大學做學術演講。
隨著時空顆粒理論的影響越來越大,她博士畢業還不滿三年,得到的待遇已經與一些頂級學者相當,許多人都認為,她獲得諾貝爾獎隻是時間問題。
可以預見,這次隕石對物理學界帶來的衝擊會持續擴大,而目前隻有時空顆粒理論能解釋這種特殊的物質存在,當初看似荒誕的理論,將會被更多專業學者認可,加入進來持續對理論進行完善補充。
越多的專業學者認可時空顆粒理論,這個理論成為全世界共識的可能性越高,認可這個理論的人越多,對增強人類整體的意識幫助越大。
這個理論可以完整的解釋世界的本質,這是過去的所有科學理論無法做到的,帶來的效果是可以逐漸取代宗教的影響,讓所有人類形成相同的世界觀,這對彌合現有的宗教引起的各種爭端,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然,這些都是曾凡的設想,身在局中的馮倩並不知道,這個時空的其他人當然更無從知曉了。
從馮倩穿越過來那一刻起,這個時空就注定了要走向不同的方向,與他們原先的時空差別會越來越大,無數人、無數國家的命運將從此改變。
此刻的曾凡已經到了火星幾個月,即便後世發射了那麽多探測器,對火星的了解仍然少的可憐。
火星宏觀上的一些基本信息,大致的地形地貌,與實際差別不大,但是微觀上的許多細節就差別很大了。
某些地區給曾凡的感覺比想象中要好的多,並沒有那些探測器得到的信息那麽極端,釋放出一些菌群也能很好的生存。
在這個一片死寂的星球上,他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能力,實驗各種能想象出的技能,不用擔心會造成什麽後果。
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曾凡也找到了一些宇宙石內部能量的用法,在他的意念場控製下,哪怕隻是一點點的能量,在這個星球上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摧毀一座數千米高的山峰了,這也是他想嚐試改造火星的信心所在。
以往的研究,他一直在不斷的深入感應物質的微觀世界,有了宇宙石的能量加持後,感應微觀磨練出的意念場能力,轉到宏觀控製方麵,曾凡發現自己真的具備了某些神話傳說中描述的那些仙人神通,移山倒海隨手就可以做到。
不過,想要將火星改造成地球那樣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光靠移山倒海可不夠,重新激活火星的全球磁場,提高星球表麵大氣的濃度才是關鍵。
沒有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在劇烈變化的溫度環境,強烈的宇宙射線照射下,人類脆弱的身體根本無法在這裏生存,任何大型的生態係統也建立不起來。
激活火星的磁場的關鍵,是增加火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讓鐵鎳等金屬元素流動起來,產生發電機效應,才能形成全球性的磁場。
內部壓力過高也必然會向外釋放,火星的地殼部分相比地球來說,質量小密度低,承載不了太高的壓力,也會導致火山地震頻發,這樣的環境同樣不適宜生存,不符合曾凡的初衷。
曾凡想要改造出一個穩定的地質環境,最好沒有火山地震,氣候適宜,這才是他心中理想的火星。
送到哥本哈根大學的那顆隕石就是他這一設想的試驗品,目前看來效果不錯,曾凡準備用宇宙石造出一顆更高溫度更高輻射量的球體,送進火星地核,能達到一樣效果的同時,也不會增加太多內部壓力。
更主要的是,這種經過他改造出來的宇宙石會與他的意念場產生關聯,他可以時刻感應到狀態並且進行調控,安全性更高。
如果能量輻射無法控製,可能不等改造成宜居環境,不斷輻射的能量就會讓火星真的變成一個著火的行星了。
推演起來感覺很複雜的事情,實際做起來卻很容易,一個乒乓球大小的黑色球體在曾凡的手中成型,隨後又消失不見。
球體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在火星內部核心區域,並且變成耀眼的白色,開始高速旋轉的同時,向外輻射出數億度的高溫,無數高能量光子不斷向外噴湧。
隨著溫度降低逐漸冷卻的內核區域,很多地方已經逐漸凝固,隨著這個宇宙石小球的進入,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
這麽高的溫度,又在一個密封空間內,鐵水都能迅速氣化,輕質元素都可以發生聚變,隻是由於小球體積小,輻射出的能量總數有限,變化隻能緩慢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