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外星人’艦隊對曾凡來說不難,讓比較他撓頭的是火星的改造問題,需要思考一個完善的方案。
火星的直徑六千七百多公裏,是地球的一半左右,體積當然也小得多了,質量隻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沒有全球性的磁場,空氣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二氧化碳,稀薄的大氣層導致氣壓不足地球百分之一。
大氣稀薄也讓火星晝夜溫差很大,保溫能力不足,地表平均氣溫零下六十多攝氏度,幾乎沒有液態水的存在。
在陽光照射的赤道地區,最高氣溫能達到二十攝氏度左右,但是太陽一落山,溫度會迅速降低到零下。
想要將火星改造成地球這樣溫度變化不大的宜居星球,必須增強大氣層密度,想要增強大氣層密度,就要增強火星磁場,最好形成地球這樣的全球性磁場。
根據現有的信息判斷,火星曾經有過與地球類似的全球磁場,隻是由於整體質量過小,內部液態核心逐漸冷卻,沒有足夠的液態金屬元素流動,導致磁場生成的發電機效應也就隨之停止。
要了解實際情況,最好還是去實地考察,順便做一些實驗,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事情。
時間對曾凡來說當然不是問題,把馮倩送到另一個位麵他當然不能不管不顧,正好順便過去看看,然後再考察火星,如果可行的話,在那邊先做一次改造實驗。
憑借記憶喚醒帶來的超強記憶和學習理解能力,馮倩在加州大學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本科學業,又用了兩年的時間拿到了理論物理博士學位,同時獲得了留校任教的資格。
馮倩博士畢業論文就是《基於時空顆粒的平行時空構想》,這篇論文沒有任何數學公式,卻包含了物質與意念,唯物與唯心,哲學與科學多個方麵的內容論述,盡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她通過長達五個小時的答辯,最終還是通過了論文委員會答辯,授予了她博士學位。
通常博士生的論文審核由三到五名審核成員組成,因為馮倩的論文爭議性太大,除了校內委員外,她的導師勞倫斯教授還親自邀請了愛因斯坦,費米,奧本海默等公認的業內大牛參與論文答辯,此外,在物理學教授外,還有哲學、心理學、神學方麵的多名教授參與答辯。
答辯會有點像是法庭庭審現場,委員們反複輪流提問,二十二歲的馮倩憑借淵博的知識和辯論口才說服了所有參與答辯的委員,扞衛了她的理論,論文獲得了一致通過。
當然,論文通過不等於大家都認同她的論文觀點,隻是對於她這套理論的自洽性表示認可,至少邏輯上說得通,能不能獲得廣泛認同,需要提出假設,經過後續的科學實驗證實才行。
馮倩也因為這次特殊的畢業答辯一下子成為物理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登上了多家報紙的頭條,時空顆粒理論被譽為有望成為繼相對論後,最具顛覆性的物理理論,這是愛因斯坦本人對論文的評價。
為了更詳細的闡述時空顆粒理論,馮倩將論文擴展開來進行詳細的論述,寫了一本書出版,書名就叫做《平行時空》,借助新聞報道的熱度,竟然也成了大賣作品,與諸多暢銷小說一起上了熱銷圖書排行榜。
書中提出的論點:‘認知決定一個人的世界大小!’,‘我們每個人,每秒鍾都在無數次的穿越時空!’,‘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每個人的人生卻是唯心的,對世界的認知和堅定的信念決定你的人生走向!’,‘認知決定人的意念,意念足夠強大,就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所有人的共同認知決定世界的存在方式!’
每一句都有足夠的顛覆性,引發了無數人的熱議,此前還從來沒有一本純理論書籍能達到這樣的熱度。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引發的轟動僅限於物理學界,對現實的影響很小,知道的人多是從事物理研究的專業人員,真正理解的人更少,至於量子理論,更是不為普通人所知,更別說理解了,因為《平行時空》這本書的介紹,這兩大理論也逐漸為人熟知,至於能理解多少,那就看個人的水平了。
書籍的熱議讓年輕的馮倩成為了學術明星,在普通人的心中就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者,成為無數年輕學生的偶像,各所大學爭相邀請她去做學術演講。
一年多的時間,馮倩去了三十多所大學做演講,宣傳時空顆粒理論,每次都是座無虛席,過道上都站滿了人,很多其他院係的學生也跑來聽她的演講,她的容貌、學識和談吐又現場征服了無數觀眾。
很多來現場質疑她觀點的教授、學者都被她的言論折服,心裏可能仍然不服,卻找不到這套理論的明顯漏洞,盡管還無法通過實驗證實,邏輯上卻沒法駁倒。
一年的助教生涯過後,馮倩就晉升為副教授,打破了加州大學的曆史,成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教授,雖然是副教授,卻是終身教職,這也是對她理論的認可。
響應學生們的要求,學校專門設立了《平行時空》課程,由馮倩自己授課,物理學研究生可以選修,結果第一個學期就有一百多人報名,不得不分成三個班,還有很多沒選修到的學生跑過來蹭課。
當然,一周三節課並不耽誤馮倩多少時間,她大部分時間還是用在繼續完善時空顆粒理論上,得益於書籍帶來的轟動效應,還有她一年多的演講宣傳,許多物理學研究人員參與進來共同研究,持續擴大時空顆粒理論涵蓋的邊界。
通過與不同人員合作,馮倩博士畢業後短短兩年時間裏,連續發表了多篇論文,用時空顆粒理論補全了廣義相對論關於奇點論述的不足,同時預言了量子理論未發現的諸多缺陷,並且用時空顆粒理論進行了解釋。
最重要的一篇論文,就是解釋了現有量子理論中波函數塌縮問題,為什麽粒子同時存在多種狀態,一旦觀測,就隻能得到一個結果。
按照時空顆粒理論就很好解釋了,微觀粒子在時空顆粒的海洋中不斷穿梭變化,時空顆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微觀粒子的多種狀態本來就是同時存在,每一種狀態就是一個時空碎片,我們得到哪種結果,取決於我們的時空捕捉到哪一片碎片,目前的技術手段不足以讓我們隻捕捉到選定結果的碎片。
愛因斯坦幾十年來一直試圖解決的問題,用一個理論統一解釋電磁力和引力,這個時候物理學家能確認的基本力隻有電磁力和引力,原子核內部的強力和弱力作為獨立的基本力的概念還沒有得到確認。
馮倩的幾篇論文都有點投機取巧的意思,將後世幾十年間的物理發現融入了時空顆粒理論,在這個實驗儀器和觀測手段還很匱乏的時代,還是很有震撼性的,也確實完美的解釋了許多實驗中已經發現但還無法解釋的現象。
如果說博士論文讓薛燕在物理學界揚名立萬的話,後續的幾篇論文就徹底穩固了她在物理學界的地位,用武俠小說的說法就是,力壓群雄,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盡管還有許多資深物理學家很不以為然,可是這些人的聲量很小,沒有時空顆粒理論的話題度高,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更認可比較通俗易懂的時空顆粒理論。
醉心於學術研究的馮倩越來越適應自己的身份,無暇顧及其他,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穿越過來的,時不時就會有一種恍惚的感覺,覺得記憶中幾十年後的世界更像是一個虛幻的夢。
她的研究反而一直在提醒她,自己穿越過來的事實,就是時空顆粒理論最大的證明,她無法把自身經曆說出來,但是她可以用一篇篇論文更有力的證明這一點。
學校給馮倩安排了一套房子,她把母親王晴接過來同住,每天下班後,她通常都會步行迴家。
這天迴家經過一個室外籃球場邊的時候,馮倩突然看到一個感覺很熟悉,卻又格外陌生的人,頓時停下了腳步,不由的愣在那裏。
火星的直徑六千七百多公裏,是地球的一半左右,體積當然也小得多了,質量隻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沒有全球性的磁場,空氣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二氧化碳,稀薄的大氣層導致氣壓不足地球百分之一。
大氣稀薄也讓火星晝夜溫差很大,保溫能力不足,地表平均氣溫零下六十多攝氏度,幾乎沒有液態水的存在。
在陽光照射的赤道地區,最高氣溫能達到二十攝氏度左右,但是太陽一落山,溫度會迅速降低到零下。
想要將火星改造成地球這樣溫度變化不大的宜居星球,必須增強大氣層密度,想要增強大氣層密度,就要增強火星磁場,最好形成地球這樣的全球性磁場。
根據現有的信息判斷,火星曾經有過與地球類似的全球磁場,隻是由於整體質量過小,內部液態核心逐漸冷卻,沒有足夠的液態金屬元素流動,導致磁場生成的發電機效應也就隨之停止。
要了解實際情況,最好還是去實地考察,順便做一些實驗,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事情。
時間對曾凡來說當然不是問題,把馮倩送到另一個位麵他當然不能不管不顧,正好順便過去看看,然後再考察火星,如果可行的話,在那邊先做一次改造實驗。
憑借記憶喚醒帶來的超強記憶和學習理解能力,馮倩在加州大學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本科學業,又用了兩年的時間拿到了理論物理博士學位,同時獲得了留校任教的資格。
馮倩博士畢業論文就是《基於時空顆粒的平行時空構想》,這篇論文沒有任何數學公式,卻包含了物質與意念,唯物與唯心,哲學與科學多個方麵的內容論述,盡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她通過長達五個小時的答辯,最終還是通過了論文委員會答辯,授予了她博士學位。
通常博士生的論文審核由三到五名審核成員組成,因為馮倩的論文爭議性太大,除了校內委員外,她的導師勞倫斯教授還親自邀請了愛因斯坦,費米,奧本海默等公認的業內大牛參與論文答辯,此外,在物理學教授外,還有哲學、心理學、神學方麵的多名教授參與答辯。
答辯會有點像是法庭庭審現場,委員們反複輪流提問,二十二歲的馮倩憑借淵博的知識和辯論口才說服了所有參與答辯的委員,扞衛了她的理論,論文獲得了一致通過。
當然,論文通過不等於大家都認同她的論文觀點,隻是對於她這套理論的自洽性表示認可,至少邏輯上說得通,能不能獲得廣泛認同,需要提出假設,經過後續的科學實驗證實才行。
馮倩也因為這次特殊的畢業答辯一下子成為物理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登上了多家報紙的頭條,時空顆粒理論被譽為有望成為繼相對論後,最具顛覆性的物理理論,這是愛因斯坦本人對論文的評價。
為了更詳細的闡述時空顆粒理論,馮倩將論文擴展開來進行詳細的論述,寫了一本書出版,書名就叫做《平行時空》,借助新聞報道的熱度,竟然也成了大賣作品,與諸多暢銷小說一起上了熱銷圖書排行榜。
書中提出的論點:‘認知決定一個人的世界大小!’,‘我們每個人,每秒鍾都在無數次的穿越時空!’,‘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每個人的人生卻是唯心的,對世界的認知和堅定的信念決定你的人生走向!’,‘認知決定人的意念,意念足夠強大,就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所有人的共同認知決定世界的存在方式!’
每一句都有足夠的顛覆性,引發了無數人的熱議,此前還從來沒有一本純理論書籍能達到這樣的熱度。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引發的轟動僅限於物理學界,對現實的影響很小,知道的人多是從事物理研究的專業人員,真正理解的人更少,至於量子理論,更是不為普通人所知,更別說理解了,因為《平行時空》這本書的介紹,這兩大理論也逐漸為人熟知,至於能理解多少,那就看個人的水平了。
書籍的熱議讓年輕的馮倩成為了學術明星,在普通人的心中就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者,成為無數年輕學生的偶像,各所大學爭相邀請她去做學術演講。
一年多的時間,馮倩去了三十多所大學做演講,宣傳時空顆粒理論,每次都是座無虛席,過道上都站滿了人,很多其他院係的學生也跑來聽她的演講,她的容貌、學識和談吐又現場征服了無數觀眾。
很多來現場質疑她觀點的教授、學者都被她的言論折服,心裏可能仍然不服,卻找不到這套理論的明顯漏洞,盡管還無法通過實驗證實,邏輯上卻沒法駁倒。
一年的助教生涯過後,馮倩就晉升為副教授,打破了加州大學的曆史,成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教授,雖然是副教授,卻是終身教職,這也是對她理論的認可。
響應學生們的要求,學校專門設立了《平行時空》課程,由馮倩自己授課,物理學研究生可以選修,結果第一個學期就有一百多人報名,不得不分成三個班,還有很多沒選修到的學生跑過來蹭課。
當然,一周三節課並不耽誤馮倩多少時間,她大部分時間還是用在繼續完善時空顆粒理論上,得益於書籍帶來的轟動效應,還有她一年多的演講宣傳,許多物理學研究人員參與進來共同研究,持續擴大時空顆粒理論涵蓋的邊界。
通過與不同人員合作,馮倩博士畢業後短短兩年時間裏,連續發表了多篇論文,用時空顆粒理論補全了廣義相對論關於奇點論述的不足,同時預言了量子理論未發現的諸多缺陷,並且用時空顆粒理論進行了解釋。
最重要的一篇論文,就是解釋了現有量子理論中波函數塌縮問題,為什麽粒子同時存在多種狀態,一旦觀測,就隻能得到一個結果。
按照時空顆粒理論就很好解釋了,微觀粒子在時空顆粒的海洋中不斷穿梭變化,時空顆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微觀粒子的多種狀態本來就是同時存在,每一種狀態就是一個時空碎片,我們得到哪種結果,取決於我們的時空捕捉到哪一片碎片,目前的技術手段不足以讓我們隻捕捉到選定結果的碎片。
愛因斯坦幾十年來一直試圖解決的問題,用一個理論統一解釋電磁力和引力,這個時候物理學家能確認的基本力隻有電磁力和引力,原子核內部的強力和弱力作為獨立的基本力的概念還沒有得到確認。
馮倩的幾篇論文都有點投機取巧的意思,將後世幾十年間的物理發現融入了時空顆粒理論,在這個實驗儀器和觀測手段還很匱乏的時代,還是很有震撼性的,也確實完美的解釋了許多實驗中已經發現但還無法解釋的現象。
如果說博士論文讓薛燕在物理學界揚名立萬的話,後續的幾篇論文就徹底穩固了她在物理學界的地位,用武俠小說的說法就是,力壓群雄,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盡管還有許多資深物理學家很不以為然,可是這些人的聲量很小,沒有時空顆粒理論的話題度高,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更認可比較通俗易懂的時空顆粒理論。
醉心於學術研究的馮倩越來越適應自己的身份,無暇顧及其他,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穿越過來的,時不時就會有一種恍惚的感覺,覺得記憶中幾十年後的世界更像是一個虛幻的夢。
她的研究反而一直在提醒她,自己穿越過來的事實,就是時空顆粒理論最大的證明,她無法把自身經曆說出來,但是她可以用一篇篇論文更有力的證明這一點。
學校給馮倩安排了一套房子,她把母親王晴接過來同住,每天下班後,她通常都會步行迴家。
這天迴家經過一個室外籃球場邊的時候,馮倩突然看到一個感覺很熟悉,卻又格外陌生的人,頓時停下了腳步,不由的愣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