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念場的作用下,微觀尺度上的操作,曾凡可以將一秒鍾分成一百萬份,進行幾萬次的重複切削實驗。


    到了微米以下的尺度,這些材料幾乎等於無窮無盡,芝麻粒大的一塊單晶矽、金剛石或者鉑金,足夠他切削上百萬次,並且這些切割失敗的材料並不會消失,經過加工後仍然可以繼續使用。


    因為是動手嚐試的第一個探針,他並沒有選太難的材料,使用的是對他來說操作更容易的多晶矽進行實驗。


    多晶矽,是單質矽的一種形態。熔融的單質矽在過冷條件下凝固時,矽原子以金剛石晶格形態排列成許多晶核,如這些晶核長成晶麵取向不同的晶粒,則這些晶粒結合起來,就結晶成多晶矽。


    大量晶核好像混凝土中的石子一樣,讓多晶矽內部不像單晶矽那樣均勻,室溫下很脆,切割時很容易碎裂,也讓他可以用這種取巧的方法獲得想要的單原子探針。


    一個下午五六個小時的時間,曾凡進行了數十億次的切削實驗,才終於完成了一根符合他要求的探針。


    探針的最尖端隻有一個矽原子突出表麵,可以對物體表麵進行納米尺度的掃描觀察,並不是能直接看到原子的形狀,而是在最高清的成像圖上,比較大的原子可以成為最小的像素點存在,算是首次感應到了納米以下的尺度。


    可惜的是,這根花費了曾凡一整個下午才製成的探針,僅僅使用了不到一秒鍾就報廢了。


    不過,曾凡的功夫沒有白費,這一下午的收獲對他來說,頂的上過去半年時間,一次次切削的操作也是對他意念場的磨煉,有了這一次的成功,後續他可以在意念場作用下,快速的大批量製作。


    在意念場中的微觀世界,隻要他形成了固定的認知,幾乎是想到就能做到,意念場中他可以同時對萬億級的單位進行感應操作,時間顆粒可以細分到微秒、納秒甚至更小的皮秒進行計算。


    一納秒等於一億分之一秒,微觀世界操作花費的時間相對於現實宏觀世界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哪怕隻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他一次隻操作一個單位,也可以一秒鍾製作出幾百個幾千個同樣的探針,幾乎等同於無窮無盡。


    這也意味著曾凡對現實物質世界的感知能力,直接從微米級別跨越到了納米級別,盡管隻是剛剛跨過門檻,還隻能對物質表麵進行探測,對現在的他來說,也已經是無比巨大的進步了。


    用這種感知能力再去盤他那一串珠子,原先被他花費大量時間盤的光滑無比的珠子,表麵變得坑坑窪窪,哪怕是那些金屬珠子也是一樣,表麵給他的感覺顆粒感十足。


    曾凡發現他的增加的感知能力比預想的還要強,並不是隻能感知珠子的表麵,那些玻璃珠、水晶珠、各種木珠在他現在的感知下不僅坑坑窪窪,原先感覺很緊密的材質忽然發現竟然稀鬆無比。


    他的感知能力可以輕鬆滲透到材質內部,裏裏外外了解個通透,原先盤著費勁,想要變成水晶的玻璃珠,在他揉捏下發現竟然可以很簡單隨意的改變內部分子結構。


    短短幾秒鍾時間,一個多月都沒做到的事情,竟然輕易的完成了。


    將兩隻珠子拿到一起進行對比,他改造過的玻璃珠晶瑩剔透,比原先的水晶珠更像水晶。


    事實也確實如此,玻璃珠內部的結晶比原先的水晶珠更整齊,天然的水晶珠加工的過程中,晶體邊緣分子結構都被打碎,內部出現很多裂痕,微觀狀態下遠不如他改造出來的珠子渾然一體。


    盡管在納米尺度仍然是滿身棱角的模樣,在肉眼可見的尺度,那就變得璀璨奪目,透光率比原先高了幾倍。


    可以改變玻璃的分子結構,不知道能不能改變金剛石的結構呢?


    本來準備休息的曾凡又來了興趣,金屬珠子因為內部結構太密他的感應不能完全透進去,金剛石就是碳原子集合體,自然界的金剛石含有大量雜質,理論上那些雜質能提供很多空隙,如果清除內部的雜質,達到一定純淨度,金剛石就身價倍增,變成了鑽石。


    為了方便做研究,曾凡也準備了一些金剛石顆粒,工業用途的金剛石顆粒價格並不貴,因為雜質很多,顆粒也很小,顆粒大純度高的加工成鑽石價格不菲,完全是兩種用途。


    拉開抽屜取出放金剛石的盒子,曾凡用手指捏出幾顆仔細感應,跟他想的差不多,微觀形態下確實有大量縫隙存在,這些金剛石顆粒隻有兩三毫米的尺度,他可以輕易感應到內部結構。


    感應滲透到的地方他就可以改變,幾粒金剛石很快就變得晶瑩剔透起來。


    金剛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原子,因為碳原子之間組合形態不同,可以成為極為堅硬的金剛石,也可以成為極為柔軟的石墨,外觀和導電性也是天壤之別。


    金剛石做成的原子力探頭針尖,效果比剛開始的多晶矽好了太多,使用壽命也提高了上百倍,讓曾凡有種鳥槍換炮的感覺。


    計算機高級語言的第一個編譯器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就好像工業化的第一台機床母機一樣,有了開始,後續的進展就完全不是一個速度了,可以成批的快速生產出來,精度還可以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強大。


    曾凡的微觀感應能力也是如此,有了第一個多晶矽探針的突破後,更多不同材質的探頭被他快速製作出來,對不同物質的微觀感應能力也飛快提升。


    有了可以改變形態的碳原子探針後,他製作出了第一個鉑金探針,可以利用電子隧穿效應對金屬物質進行探測。


    並且這種探測不止局限於金屬表層原子,提高探針電流可以深入內部,獲得更多內部信息,改變金屬物體內部形態。


    金屬單質中的原子主要是通過金屬鍵相互連接,金屬鍵是一種特殊的化學鍵,其中金屬原子之間的價電子在整個晶格中自由流動,形成“電子海”。這種電子分布特性使得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


    過去曾凡對這些理論的認知和大多數人一樣,並沒有太多其他的感覺。


    現在有了感應金屬內部的能力後,曾凡發現金屬內部這些自由電子簡直是個無窮無盡的寶藏。


    盡管他在微觀感應上仍然不能識別單個的電子,可是並不妨礙他通過意念場調動這些似乎無窮無盡的電子,這些電子攜帶的能量是他改變微觀世界物質形態的力量來源。


    有了這些數量近乎無窮,他可以隨便調動的電子,發射x射線、伽馬射線,似乎不再是那麽遙不可及的事情了。


    通過高能電子的刹車效應,電子的能級迅速從極高降到極低,可以瞬間釋放出大量高能光子,根據能級的不同,就是x射線、伽瑪射線。


    這些射線蘊含強大的能量,具有極短的波長,也因此有很高的穿透力,x射線可以穿透大部分物質內部,伽瑪射線可以穿透原子核,探測原子核內部更微觀的世界。


    過去曾凡一直考慮在體內建設電子加速通道,來實現這種射線釋放,可是如何提高電子能量,他一直沒有太好的辦法,並不是加速通道越長,就可以獲得越高的能量。


    現在有了意念場的直接參與,他發現不需要那麽麻煩,隻需要一小塊金屬,在意念場的激發之下,就可以讓自由電子在內部不斷旋轉加速,提高到他需要的極高能級。


    然後,利用刹車效應產生的韌致輻射,獲得他想要的各種能級的射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腦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心動Z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心動Zzz並收藏腦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