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凡收集的眾多記述道家修煉內容的書集中,《樂育堂語錄》是成書年代最近的一本,清代晚期才刊刻發行。
黃裳,字元吉,江西豐城人,有傳說他是元代生人,如果屬實,那到清末至少五六百歲的年紀了,感覺太不可思議。
宋元時期道教史錄確實有黃元吉的記載,同樣也是江西豐城人,不過那個黃元吉是本名,字希文,淨明道傳人,元廷賜號“淨明崇德弘道法師”。
至於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那就無從考究了,曾凡覺得可能性不大。
黃裳於清鹹豐年間在四川富順設“樂育堂”講課傳授道學十餘年,這個事跡有很多傳人弟子,還有同時代其他人的見證,多種書籍中都有記錄,應該可以確定。
關於黃裳的辭世,台灣的丹道名家李樂俅的《訪道語錄》有一段記錄:黃元吉祖師清光緒十年丙戌,在四川自流井講道,最後解館,弟子恭送館外,黃當下飛升,徒眾見之,皆痛哭流涕,始後悔往日蹉跎,未嚐從師勇猛學道也。
另外,根據黃裳的門人流傳,他是在眾弟子簇擁中,將肉身化為清風而去。
黃裳飛升後,他的二代弟子三代弟子整理其授課的記錄,編纂成《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書留傳於世。
曾凡手上的這本書不是最初的版本,但是距離最初版本也不過三四十年,增加了一些名人序言,講述了書籍來龍去脈,當時的影響力等等,原版的內容全部保存了下來。
書中講述黃裳傳授的是隱仙派正宗法門,隱仙派又稱文始派、尹喜派或樓觀道,開派祖師為春秋末年的尹喜。
據說尹喜當年為函穀關令,見紫氣東來,每日在關前恭候,等到了老子騎青牛而來,得受道德經五千言,辭官職而跟隨老子,後創立文始派,寫有《關尹子》一書,呂氏春秋和漢書都有收錄,道藏收錄為《文始真經》。
尹喜以後的傳人有麻衣道人李和,陳希夷(就是據說活了八百歲的陳摶老祖),終南山火龍真人,武當山開宗立派的張三豐。
黃裳的師承書裏並沒有言明,如果確實活了五六百歲,倒是有可能師承張三豐,既然沒明確記錄,那應該沒有直接關係。
《樂育堂語錄》闡述的思想與張三豐傳下的諸多著述差別不大,書裏經常出現‘三豐雲’的記錄,引述張三豐口訣,更像是以張三豐定下的教學大綱細化的教案,內容更加口語化,更便於悟性不高的人去理解。
書裏的內容有理論講述,有凝神打坐的法門,有修煉層次和狀態的詳細描述,還有對學生疑惑的解答。
原先曾凡對這本書不以為意,雖然看過背下來,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其中的道理,更別說去打坐修煉,進行驗證了。
現在心裏動了念頭,逐句的思考琢磨,感覺和他最近一直想辦法驗證的時空顆粒的理論隱隱有某些契合的地方。
其實也不算奇怪,曾凡過去對佛道的功法不以為然,但是對其理念蘊含的哲學思想還是有很高的認同,尤其是《道德經》對他的言行影響很深。
他從來沒有刻意去修煉過,也沒想著成仙成佛,但是他的一言一行無不受到道德經的影響。
對名利不看重,對權勢也不在乎,哪怕他最在意的科學研究,認知拓展,他也隻是順勢而為,並沒有想過不擇手段去爭取。
這也正符合老子主張的清靜無為,無為無不為,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順其自然,摸索其中的規律,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
書中講述的修煉方式和他前幾天研究的養生氣功,或者那些奇經八脈運行的法門很多差別,更講究感悟玄妙的先天真一之氣。
“從寂然不動之中忽見其大無內,其小無外,入無積聚,出無分散,氤氳蓬勃,廣大宏通之狀,故是天機發動,可采可煉,可為服食長生之大藥。”
“天地間至無之內至有存焉,至實之內至虛寓焉。”
“人能於虛無中尋出真實色相,所謂長生不老之藥在是,神仙不死之丹亦在是。”
書中的這些話感覺就是在描述他設想的時空顆粒,以現在的科學手段無法測量觀察,極其微小卻又無處不在,無始無終亙古存在,最微觀的基本粒子可能都是由這些顆粒組成。
他的意念場也是由這些無處不在的時空顆粒構成,它們以另一種規律運行,不受現有物理規律的約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假如能悟透時空顆粒與物質世界的作用規律,按曾凡的理解就能超脫現有世界,可以同時存在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任意時刻,任意地點,一切都在他的意念場之中。
“人能虛極靜篤,始能會得本原,而後知形形色色皆後天有生有死之屍氣,虛虛無無乃先天不生不滅之元神。”
書中反複描繪的先天真一之氣,虛無之氣等等,和他意念場的實質感覺很像,盡管不能確定是不是同一種物質,給他的研究感悟也帶來了不少的啟發。
這本書已經是他看過的道書裏麵比較詳細具體的書籍了,仍然免不了有太多主觀描述,這些內容很多和前人很多表述大同小異,沒有達到那樣的境界,很難去驗證真假,就算是達到那樣的境界,也很難證明不是產生的幻覺。
他們的腦波遊戲中現在完全可以模擬書中的描繪,讓裏麵的任何一個人練成內丹,元嬰,直接表演白日飛升,完全是真實無比的體驗,但那也隻是大腦中的虛擬景象。
假如這個世界也是類似腦波遊戲那樣的虛擬世界,這些傳說中已經得道飛升的前輩,他們去了哪裏呢?
從夢裏醒過來,洗把臉照常去上班掙工資?
還是真的像曾凡設想的那樣,變成純由時空顆粒組成的意識體,無我、無他、與天地融為一體,成為不死不滅的存在?
即便是與天地同在,沒有了自我的意識,那麽修煉的意義又是什麽呢?或許是一種自己還無法理解的境界吧!
書裏描述的仙界一樣分為人仙、地仙、天仙、大羅金仙,等級權限分明,那樣的世界和人間有多大的區別呢?
曾凡有點惡趣味的想到,黃裳是不是也看過《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受到了裏麵內容的影響呢?
畢竟黃裳在蜀中授課的時候,還沒有飛升,應該沒有去過仙界,他對於仙界的表述很大可能也是二手信息。
曾凡期望達到的境界,是真正搞清楚世界的本源道理,可以自主的超脫這個世界,也可以通過意念投射之類的方式隨時迴來。
可以迴到過去任意時間,也可以去未來任何時間,他可以同時存在於無數個平行時空,這些時空存在於他的意念場中,就像現在的腦波遊戲世界一樣,可以包容上百萬人同時體驗無比真實的遊戲世界。
曾凡不能完全否認書中的內容,其中很多理念他還是很認同的,但是這種修煉方式對心態、意念狀態的要求太高,他這次不想貿然嚐試,萬一真陷入裏麵,坐上幾年醒不過來,那可就麻煩大了。
他覺得暫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先把紫外線、x射線在身上實現出來更有用處,可以切實觀察到原子世界的麵貌。
他可以通過自身的能力用無線方式連接打印機,將腦中觀察到的景象打印出來,這些觀察到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在他看來更加靠譜一些。
黃裳,字元吉,江西豐城人,有傳說他是元代生人,如果屬實,那到清末至少五六百歲的年紀了,感覺太不可思議。
宋元時期道教史錄確實有黃元吉的記載,同樣也是江西豐城人,不過那個黃元吉是本名,字希文,淨明道傳人,元廷賜號“淨明崇德弘道法師”。
至於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那就無從考究了,曾凡覺得可能性不大。
黃裳於清鹹豐年間在四川富順設“樂育堂”講課傳授道學十餘年,這個事跡有很多傳人弟子,還有同時代其他人的見證,多種書籍中都有記錄,應該可以確定。
關於黃裳的辭世,台灣的丹道名家李樂俅的《訪道語錄》有一段記錄:黃元吉祖師清光緒十年丙戌,在四川自流井講道,最後解館,弟子恭送館外,黃當下飛升,徒眾見之,皆痛哭流涕,始後悔往日蹉跎,未嚐從師勇猛學道也。
另外,根據黃裳的門人流傳,他是在眾弟子簇擁中,將肉身化為清風而去。
黃裳飛升後,他的二代弟子三代弟子整理其授課的記錄,編纂成《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書留傳於世。
曾凡手上的這本書不是最初的版本,但是距離最初版本也不過三四十年,增加了一些名人序言,講述了書籍來龍去脈,當時的影響力等等,原版的內容全部保存了下來。
書中講述黃裳傳授的是隱仙派正宗法門,隱仙派又稱文始派、尹喜派或樓觀道,開派祖師為春秋末年的尹喜。
據說尹喜當年為函穀關令,見紫氣東來,每日在關前恭候,等到了老子騎青牛而來,得受道德經五千言,辭官職而跟隨老子,後創立文始派,寫有《關尹子》一書,呂氏春秋和漢書都有收錄,道藏收錄為《文始真經》。
尹喜以後的傳人有麻衣道人李和,陳希夷(就是據說活了八百歲的陳摶老祖),終南山火龍真人,武當山開宗立派的張三豐。
黃裳的師承書裏並沒有言明,如果確實活了五六百歲,倒是有可能師承張三豐,既然沒明確記錄,那應該沒有直接關係。
《樂育堂語錄》闡述的思想與張三豐傳下的諸多著述差別不大,書裏經常出現‘三豐雲’的記錄,引述張三豐口訣,更像是以張三豐定下的教學大綱細化的教案,內容更加口語化,更便於悟性不高的人去理解。
書裏的內容有理論講述,有凝神打坐的法門,有修煉層次和狀態的詳細描述,還有對學生疑惑的解答。
原先曾凡對這本書不以為意,雖然看過背下來,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其中的道理,更別說去打坐修煉,進行驗證了。
現在心裏動了念頭,逐句的思考琢磨,感覺和他最近一直想辦法驗證的時空顆粒的理論隱隱有某些契合的地方。
其實也不算奇怪,曾凡過去對佛道的功法不以為然,但是對其理念蘊含的哲學思想還是有很高的認同,尤其是《道德經》對他的言行影響很深。
他從來沒有刻意去修煉過,也沒想著成仙成佛,但是他的一言一行無不受到道德經的影響。
對名利不看重,對權勢也不在乎,哪怕他最在意的科學研究,認知拓展,他也隻是順勢而為,並沒有想過不擇手段去爭取。
這也正符合老子主張的清靜無為,無為無不為,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順其自然,摸索其中的規律,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
書中講述的修煉方式和他前幾天研究的養生氣功,或者那些奇經八脈運行的法門很多差別,更講究感悟玄妙的先天真一之氣。
“從寂然不動之中忽見其大無內,其小無外,入無積聚,出無分散,氤氳蓬勃,廣大宏通之狀,故是天機發動,可采可煉,可為服食長生之大藥。”
“天地間至無之內至有存焉,至實之內至虛寓焉。”
“人能於虛無中尋出真實色相,所謂長生不老之藥在是,神仙不死之丹亦在是。”
書中的這些話感覺就是在描述他設想的時空顆粒,以現在的科學手段無法測量觀察,極其微小卻又無處不在,無始無終亙古存在,最微觀的基本粒子可能都是由這些顆粒組成。
他的意念場也是由這些無處不在的時空顆粒構成,它們以另一種規律運行,不受現有物理規律的約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假如能悟透時空顆粒與物質世界的作用規律,按曾凡的理解就能超脫現有世界,可以同時存在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任意時刻,任意地點,一切都在他的意念場之中。
“人能虛極靜篤,始能會得本原,而後知形形色色皆後天有生有死之屍氣,虛虛無無乃先天不生不滅之元神。”
書中反複描繪的先天真一之氣,虛無之氣等等,和他意念場的實質感覺很像,盡管不能確定是不是同一種物質,給他的研究感悟也帶來了不少的啟發。
這本書已經是他看過的道書裏麵比較詳細具體的書籍了,仍然免不了有太多主觀描述,這些內容很多和前人很多表述大同小異,沒有達到那樣的境界,很難去驗證真假,就算是達到那樣的境界,也很難證明不是產生的幻覺。
他們的腦波遊戲中現在完全可以模擬書中的描繪,讓裏麵的任何一個人練成內丹,元嬰,直接表演白日飛升,完全是真實無比的體驗,但那也隻是大腦中的虛擬景象。
假如這個世界也是類似腦波遊戲那樣的虛擬世界,這些傳說中已經得道飛升的前輩,他們去了哪裏呢?
從夢裏醒過來,洗把臉照常去上班掙工資?
還是真的像曾凡設想的那樣,變成純由時空顆粒組成的意識體,無我、無他、與天地融為一體,成為不死不滅的存在?
即便是與天地同在,沒有了自我的意識,那麽修煉的意義又是什麽呢?或許是一種自己還無法理解的境界吧!
書裏描述的仙界一樣分為人仙、地仙、天仙、大羅金仙,等級權限分明,那樣的世界和人間有多大的區別呢?
曾凡有點惡趣味的想到,黃裳是不是也看過《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受到了裏麵內容的影響呢?
畢竟黃裳在蜀中授課的時候,還沒有飛升,應該沒有去過仙界,他對於仙界的表述很大可能也是二手信息。
曾凡期望達到的境界,是真正搞清楚世界的本源道理,可以自主的超脫這個世界,也可以通過意念投射之類的方式隨時迴來。
可以迴到過去任意時間,也可以去未來任何時間,他可以同時存在於無數個平行時空,這些時空存在於他的意念場中,就像現在的腦波遊戲世界一樣,可以包容上百萬人同時體驗無比真實的遊戲世界。
曾凡不能完全否認書中的內容,其中很多理念他還是很認同的,但是這種修煉方式對心態、意念狀態的要求太高,他這次不想貿然嚐試,萬一真陷入裏麵,坐上幾年醒不過來,那可就麻煩大了。
他覺得暫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先把紫外線、x射線在身上實現出來更有用處,可以切實觀察到原子世界的麵貌。
他可以通過自身的能力用無線方式連接打印機,將腦中觀察到的景象打印出來,這些觀察到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在他看來更加靠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