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的同源大腦應該怎麽樣聯係?
無論是語音,還是文字,還在嬰兒認知狀態的大腦都無法真正理解,最後才想到了比較直接的一種,戴上腦波感應設備,通過腦電波進行溝通。
這個設備經過曾凡改進增強,感應電極芯片比原先增加了兩倍,軟件他也針對性的做了調整,可以通過精衛信號中繼與水底實驗室的三顆大腦進行雙向的腦波交流。
原先的設備隻能監控曾凡的腦波信號,現在這個設備不但能將曾凡的腦波信號傳給三個大腦,還能將三個大腦相應區域的生物電信號通過這些感應電極反饋給他。
當然不是直接放電,而是轉換後的電磁波信號,電極芯片隻相當於收發信號用的天線而已,隻是距離他的大腦更近。
為了逐漸增進大腦的思維認知能力,曾凡讓精衛對三個大腦新生神經末梢進行的信號刺激也是從簡單到複雜,從弱到強,一點點的增加。
有了正在進行的基因功能演化模擬積累的數據,再對比這個真實大腦的反應,一點點互相印證調試之下,三個大腦終於有了反應。
三個大腦並沒有生長出五官,四肢以及身體器官,如何感應以及認知這個世界,說起來很容易,操作起來也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曾凡不想像缸中之腦那樣進行培養,那樣有意識的欺騙需要編造一個虛擬的身份,還要模擬這個身份日常遇到的各種感知信號,涉及到很多方麵都要進行偽造,耗費的資源太多,無論能不能騙過去,結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安排的就是讓精衛給三個大腦播放機房的視頻信號,每個機房都有兩顆模擬人眼的仿生光學鏡頭,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在一定範圍裏進行移動,控製信號連接大腦的運動神經元,聲音信號就是機房內實時錄製的音頻信號,收音設備和仿生鏡頭安放在同一個移動設備上麵,這些信號都是簡單處理的模擬信號,和人類大腦接收到的信號大致相同。
要想產生人類相同的認知,當然要有相同的感受才行,剛開始這些大腦可以無意識的操作攝像頭移動,攝像頭一動能接收到的音視頻信號就不一樣,多動幾次慢慢就會產生感知差異,得益於大腦超強的運轉速度,很短的時間,三個大腦就能有意識的控製攝像頭緩慢移動在機房內四處進行觀察,也能‘聽’到攝像頭在水中移動產生的氣泡聲。
然後精衛開通了它們很微弱的觸覺,嗅覺和味覺信號,在恆溫的水下實驗室中,這些信號的變化不大,對於人的認知產生來說,這些卻是必不可少的。
曾凡戴上感應設備的時候,三顆大腦有意識的控製仿生攝像頭移動才剛剛一天的時間,從人類的發育過程來看,大概相當於六七個月的胎兒了。
不過三個大腦不發育其他器官,專門發育大腦和神經係統,也不能一概而論,肯定也不能做簡單對比。
通過顯示大屏幕,可以從機房監控攝像頭看到三顆大腦的視頻畫麵,也可以從另一個屏幕看到它們的腦波信號變化。
在曾凡大腦的裏,就是仿佛同時感知到三個驚奇的感覺,三個機房到他這裏的距離大致相同,但是他就是能清晰的分辨出三個不同的大腦。
從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機房內三個大腦控製的仿生攝像頭在機房內快速的轉動了一圈,最後齊刷刷停在了各自機房的監控攝像頭下方,它們似乎也接收到了曾凡的視覺信號。
每個機房內都不止一個監控攝像頭,曾凡操作鼠標一個個切換眼前的大屏幕上的監控攝像頭畫麵,切換到哪個機房,對應機房內的仿生攝像頭就能快速的移動到相應的監控攝像頭下麵,顯然它們的方位感和視覺分辨能力已經很強了。
它們的成長速度比曾凡預計的快很多,學習能力也很強,當然不能按照普通的孩子來對待,比他們早出生半年的曾水爸爸媽媽還叫不準呢,顯然和它們比不了。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曾凡搜集來的音視頻課件,都是幼兒園到小學要學習的內容,不光有教學課件內容,還有教室裏麵老師講課,孩子們齊聲跟讀的視頻,都是孩子們最早學習的基礎知識。
當然,他選擇的都是內地最優秀的學校,示範性的課程,也添加了很多他認為必要的內容,三個大腦和普通孩子不一樣,它們學習速度,理解能力肯定會更快更強。
原先曾凡的計劃是等它們有了基本的語音和圖形識別能力後,將這些課件和視頻資料轉變成電信號通過感應神經元傳送給三個大腦,讓它們自主學習。
沒想到它們通過腦波設備借助曾凡的大腦就能看到,這樣的能力有點出乎他的意料,於是就把這些課程內容提前拿了出來,看看它們的能不能學。
課件播放的速度就是正常教學速度,當然很慢,視頻的內容曾凡沒時間全看一遍,但是教學的文本內容他都看過,那也不需要多少時間,憑借良好的記憶能力,這些內容簡單的視頻播放的同時,曾凡大腦裏麵也不由自主的迴憶後麵的內容。
他腦袋靠在高靠背椅上,頭上帶著貼滿感應電極的頭套,眼睛盯著前麵的大屏幕,隨著腦海中迴憶內容變多,眼睛聚集的意識越來越少,慢慢不由自主的閉上了眼睛,大腦進入了淺層睡眠的狀態。
前麵的一個大屏幕上,顯示著曾凡和三個大腦腦波頻率迅速提升,波形也逐漸變得更複雜,通常這種波形意味著大腦多個區域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這些複雜的波形是許多區域波形的疊加顯示,頻率越高,意味著大腦的思考速度越快,波形越複雜,意味著活躍的大腦區域越多。
更奇特的一點是:一低三高四條腦波曲線波形幾乎完全一致,高處的三條曲線仿佛老式配鑰匙機器一樣,在同步複製曾凡大腦深處的信息。
顯然,三個出自同源的大腦不僅能感應到他的視覺聽覺神經信號,也能讀取到他大腦中的思考甚至記憶信息,這種方式可比單純的通過視頻學習效率高多了。
在曾凡和三個大腦開啟腦波交流的同時,薛燕帶著剛睡醒午覺的兒子,在張也和一個女安保洪豔的陪同下,離開了擂鼓島。
平時要帶孩子,還要寫作,薛燕過去一年間很少離開擂鼓島,反正她目前也沒有正式的職務,沒有必須要見的人。
當然,除此之外,她也不是沒事情可做,薛敬仁送給她當嫁妝的那套白加道的房子,按照她的心意改造裝修完畢,成了他們夫妻在香港正式的住宅。
曾凡不在意這些,薛燕作為女主人不能不在意,好歹他們夫妻在香港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沒有套像樣的宅子哪行?
總不能一直去父母的院子接待賓客,小樓的麵積有點局促,也不太像樣子,曾凡開始買下的那套公寓也不錯,可是自己住還行,接待來自內地的朋友就有點撐不起場麵了。
買套宅院就是平時不在那裏住,也必須要有,不然以後同時接待的客人多一些,都沒個像樣的地方招待,總不能臨時去找房子,那也太跌份了。
曾凡不擅長也不喜歡社交,薛燕不是愛慕虛榮的女人,她覺得有義務幫他維護好形象,這也是她剛來香港那一年上學的同時,還擠時間出去應酬的原因。
有了那段時間打下人脈的基礎,才有了她現在遊刃有餘的帶娃生活,很多事情不用親自出麵,打幾個電話就能聯係到人解決了。
這次薛燕帶著孩子離開擂鼓島,也是他們那套山頂豪宅,第一次接待來訪的客人。
無論是語音,還是文字,還在嬰兒認知狀態的大腦都無法真正理解,最後才想到了比較直接的一種,戴上腦波感應設備,通過腦電波進行溝通。
這個設備經過曾凡改進增強,感應電極芯片比原先增加了兩倍,軟件他也針對性的做了調整,可以通過精衛信號中繼與水底實驗室的三顆大腦進行雙向的腦波交流。
原先的設備隻能監控曾凡的腦波信號,現在這個設備不但能將曾凡的腦波信號傳給三個大腦,還能將三個大腦相應區域的生物電信號通過這些感應電極反饋給他。
當然不是直接放電,而是轉換後的電磁波信號,電極芯片隻相當於收發信號用的天線而已,隻是距離他的大腦更近。
為了逐漸增進大腦的思維認知能力,曾凡讓精衛對三個大腦新生神經末梢進行的信號刺激也是從簡單到複雜,從弱到強,一點點的增加。
有了正在進行的基因功能演化模擬積累的數據,再對比這個真實大腦的反應,一點點互相印證調試之下,三個大腦終於有了反應。
三個大腦並沒有生長出五官,四肢以及身體器官,如何感應以及認知這個世界,說起來很容易,操作起來也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曾凡不想像缸中之腦那樣進行培養,那樣有意識的欺騙需要編造一個虛擬的身份,還要模擬這個身份日常遇到的各種感知信號,涉及到很多方麵都要進行偽造,耗費的資源太多,無論能不能騙過去,結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安排的就是讓精衛給三個大腦播放機房的視頻信號,每個機房都有兩顆模擬人眼的仿生光學鏡頭,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在一定範圍裏進行移動,控製信號連接大腦的運動神經元,聲音信號就是機房內實時錄製的音頻信號,收音設備和仿生鏡頭安放在同一個移動設備上麵,這些信號都是簡單處理的模擬信號,和人類大腦接收到的信號大致相同。
要想產生人類相同的認知,當然要有相同的感受才行,剛開始這些大腦可以無意識的操作攝像頭移動,攝像頭一動能接收到的音視頻信號就不一樣,多動幾次慢慢就會產生感知差異,得益於大腦超強的運轉速度,很短的時間,三個大腦就能有意識的控製攝像頭緩慢移動在機房內四處進行觀察,也能‘聽’到攝像頭在水中移動產生的氣泡聲。
然後精衛開通了它們很微弱的觸覺,嗅覺和味覺信號,在恆溫的水下實驗室中,這些信號的變化不大,對於人的認知產生來說,這些卻是必不可少的。
曾凡戴上感應設備的時候,三顆大腦有意識的控製仿生攝像頭移動才剛剛一天的時間,從人類的發育過程來看,大概相當於六七個月的胎兒了。
不過三個大腦不發育其他器官,專門發育大腦和神經係統,也不能一概而論,肯定也不能做簡單對比。
通過顯示大屏幕,可以從機房監控攝像頭看到三顆大腦的視頻畫麵,也可以從另一個屏幕看到它們的腦波信號變化。
在曾凡大腦的裏,就是仿佛同時感知到三個驚奇的感覺,三個機房到他這裏的距離大致相同,但是他就是能清晰的分辨出三個不同的大腦。
從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機房內三個大腦控製的仿生攝像頭在機房內快速的轉動了一圈,最後齊刷刷停在了各自機房的監控攝像頭下方,它們似乎也接收到了曾凡的視覺信號。
每個機房內都不止一個監控攝像頭,曾凡操作鼠標一個個切換眼前的大屏幕上的監控攝像頭畫麵,切換到哪個機房,對應機房內的仿生攝像頭就能快速的移動到相應的監控攝像頭下麵,顯然它們的方位感和視覺分辨能力已經很強了。
它們的成長速度比曾凡預計的快很多,學習能力也很強,當然不能按照普通的孩子來對待,比他們早出生半年的曾水爸爸媽媽還叫不準呢,顯然和它們比不了。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曾凡搜集來的音視頻課件,都是幼兒園到小學要學習的內容,不光有教學課件內容,還有教室裏麵老師講課,孩子們齊聲跟讀的視頻,都是孩子們最早學習的基礎知識。
當然,他選擇的都是內地最優秀的學校,示範性的課程,也添加了很多他認為必要的內容,三個大腦和普通孩子不一樣,它們學習速度,理解能力肯定會更快更強。
原先曾凡的計劃是等它們有了基本的語音和圖形識別能力後,將這些課件和視頻資料轉變成電信號通過感應神經元傳送給三個大腦,讓它們自主學習。
沒想到它們通過腦波設備借助曾凡的大腦就能看到,這樣的能力有點出乎他的意料,於是就把這些課程內容提前拿了出來,看看它們的能不能學。
課件播放的速度就是正常教學速度,當然很慢,視頻的內容曾凡沒時間全看一遍,但是教學的文本內容他都看過,那也不需要多少時間,憑借良好的記憶能力,這些內容簡單的視頻播放的同時,曾凡大腦裏麵也不由自主的迴憶後麵的內容。
他腦袋靠在高靠背椅上,頭上帶著貼滿感應電極的頭套,眼睛盯著前麵的大屏幕,隨著腦海中迴憶內容變多,眼睛聚集的意識越來越少,慢慢不由自主的閉上了眼睛,大腦進入了淺層睡眠的狀態。
前麵的一個大屏幕上,顯示著曾凡和三個大腦腦波頻率迅速提升,波形也逐漸變得更複雜,通常這種波形意味著大腦多個區域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這些複雜的波形是許多區域波形的疊加顯示,頻率越高,意味著大腦的思考速度越快,波形越複雜,意味著活躍的大腦區域越多。
更奇特的一點是:一低三高四條腦波曲線波形幾乎完全一致,高處的三條曲線仿佛老式配鑰匙機器一樣,在同步複製曾凡大腦深處的信息。
顯然,三個出自同源的大腦不僅能感應到他的視覺聽覺神經信號,也能讀取到他大腦中的思考甚至記憶信息,這種方式可比單純的通過視頻學習效率高多了。
在曾凡和三個大腦開啟腦波交流的同時,薛燕帶著剛睡醒午覺的兒子,在張也和一個女安保洪豔的陪同下,離開了擂鼓島。
平時要帶孩子,還要寫作,薛燕過去一年間很少離開擂鼓島,反正她目前也沒有正式的職務,沒有必須要見的人。
當然,除此之外,她也不是沒事情可做,薛敬仁送給她當嫁妝的那套白加道的房子,按照她的心意改造裝修完畢,成了他們夫妻在香港正式的住宅。
曾凡不在意這些,薛燕作為女主人不能不在意,好歹他們夫妻在香港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沒有套像樣的宅子哪行?
總不能一直去父母的院子接待賓客,小樓的麵積有點局促,也不太像樣子,曾凡開始買下的那套公寓也不錯,可是自己住還行,接待來自內地的朋友就有點撐不起場麵了。
買套宅院就是平時不在那裏住,也必須要有,不然以後同時接待的客人多一些,都沒個像樣的地方招待,總不能臨時去找房子,那也太跌份了。
曾凡不擅長也不喜歡社交,薛燕不是愛慕虛榮的女人,她覺得有義務幫他維護好形象,這也是她剛來香港那一年上學的同時,還擠時間出去應酬的原因。
有了那段時間打下人脈的基礎,才有了她現在遊刃有餘的帶娃生活,很多事情不用親自出麵,打幾個電話就能聯係到人解決了。
這次薛燕帶著孩子離開擂鼓島,也是他們那套山頂豪宅,第一次接待來訪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