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敬仁一九四三年出生,那時候他們家也算是頗有家資,祖上還出過舉人進士,到了他父親薛祖平這一輩,長大成人的隻有兄弟三個。


    大伯薛祖奎早年上過軍校,後來在北洋政府當過中層官吏,北伐後,搖身一變,又成了國民政府的官員;二伯薛祖寧從小上的西式學堂,秘密加入了地下組織,抗日時期混入偽政府任職,有了兄弟兩個存在,薛家在當地始終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


    抗日戰爭勝利後,大伯二伯兩家因為立場問題鬧得反目成仇,公開決裂。


    三年解放戰爭過後,薛祖奎舉家南遷香港,薛祖寧成為了烈士,連個後代都沒有留下。


    薛燕的爺爺恪守祖訓,始終堅持耕讀傳家,不參軍也不參與政治,企圖做個鄉紳自保,戰亂年代那當然是一種妄想,幾輩人積累的家業一點點被掏空。


    沒有兩位兄長的庇護,薛祖平也不可能保持超然的地位堅持到解放,薛敬仁小時候過得是衣食無憂的大少爺生活,到了解放後就戛然而止了。


    不但吃穿用度越來越樸素,生活水平直線下降,社會地位也一下子變得連佃農也不如了,從剛開始的低人一等,到後來的地主家狗崽子,住的地方也從寬敞的幾進院子大宅被趕到狹小漏風的土坯房。


    薛祖平的書沒有白讀,社會地位的巨大落差並沒有打垮他,像某些人家那樣舉家自殺,而是坦然麵對現實,帶著全家一起下地勞動,認真學習改造,舊社會兵荒馬亂,那麽多佃戶土裏刨食都能活下來,沒道理新社會太平年月還不給人活路。


    貧窮富貴與好人壞人並不能直接劃等號,與王李鋪鎮王家李家那幾戶地主相比,薛家算是讀書人家,盡管幾輩人都是當地大戶,在地主中算是風評比較好的,薛祖平過往一直奉行與人為善的原則,鄉親中很多人不願意為難他們家,也因此挺過了一次次的清算。


    公社化以後,為了給弟弟妹妹們多掙點口糧,身為長子的薛敬仁從初中輟學,主動迴家務農,每天積極的參加生產隊勞動,那時候他剛滿十五歲,薛燕的老姑才剛五歲。


    他們一家人在薛祖平夫妻的帶領下始終團結一心,熬過了隨後一波又一波的運動,堅持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


    土地開始包產到戶,不再實行生產隊集體勞動,計算工分年底分糧食成為曆史,而是各家各戶自己種地自己收,交完公糧都歸自己,各種糧票也逐漸廢除,人民公社名存實亡,政策上也開始宣傳勤勞致富,鼓勵先富帶動後富,他們一家身上背負的無形枷鎖突然之間消失不見了。


    政策放開了,人們手裏有了閑錢,開始紛紛翻建新房,結婚娶媳婦的家具也開始講究起來,薛敬仁利用自學成才的木匠手藝開始了搞起了副業,他小時候見過的家具樣式不少,現在打造出的家具美觀實用,受到格外的歡迎。


    名聲一旦打響,十裏八鄉甚至更遠地方的人都慕名找上門來,自己忙不過來就拉上父親和兩個弟弟,人再不夠就雇周圍的鄉親,物資緊缺的時代買家主動找上門來,家具根本不愁賣不出去,做出來多少就能賣出去多少。


    十幾裏外的劉家鋪,同一個時代的曾廣海還在土裏刨食的時候,薛敬仁已經開始發家致富了。


    他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而是利用積累的資金購買機器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規模,從一個木工作坊變成一個家具工廠。


    雇傭的鄉親從三五個變成三五十個,再到三五百個,家具工廠也從過去簡單的幾個產品的小作坊,變成多個產品係列,從農村鄉鎮賣進城裏的大商場,雇傭的工人也從本鎮的鄉親到越來越多更遠處慕名前來的打工人。


    每個月給別人發放的工資總數從一開始的幾十元,幾百元到幾千塊,幾萬塊,幾十萬,薛敬仁少年時代從大戶人家的少爺淪落成地主家的狗崽子,中年後,又變成現在名副其實的資本家。


    他的一生也算得上是跌宕起伏了,人民公社時代每天一起勞動的那些鄉親們,大多數還在為地裏的收成發愁的時候,他已經能同時給幾百人發工資了,成了先富帶動後富的典型,甚至被省級媒體當作榜樣宣傳報道。


    那些給他工作的鄉親,比隻靠土裏刨食的鄉親多了一筆固定收入,攢了錢早早的蓋起新房子,生活水平比過去提升一大截。


    至於薛敬仁自己,那掙得就更多了,哪怕將盈利的一半發給工人,剩下的錢一半用於購買機器擴充生產能力,他隻拿四分之一,日積月累下來,仍然是一筆驚人的數目。


    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為了金錢利益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事情屢見不鮮,得益於薛老爺子幾十年言傳身教,薛家兄弟三個始終和睦相處,在當地傳為佳話。


    薛家兄弟從小一起長大,互相之間有足夠信任,他們各自的子女漸漸長大,以後還會不會這樣可就不好說了。


    於是,九十年代初,古稀之年的薛祖平主持了一次分家。


    薛敬仁是開創者,繼續掌管現有的工廠生意,二弟薛敬義,三弟薛敬禮平分這些年積攢的大部分現金,去外麵各自發展,以後親兄弟明算賬,可以互相幫忙,不準互相競爭。


    老二薛敬義去了保城,十年間發展成了知名的地產開發商;老三薛敬禮去了鵬城打拚,後來開辦了一家電子廠,給國外品牌做代工生產,每年收入也是相當可觀。


    薛燕的大哥薛先讓大學畢業後去外企工作了兩年學習經驗,隨後才迴來跟薛敬仁熟悉家裏的生意,他認為以後的家具生產將會供大於求,未來必然走向買方市場,主張在城市周邊建設大型賣場,掌握了銷售渠道才有未來,迴來後常年奔波在外麵,在選定的城市建設自有的家具賣場。


    薛先讓的媳婦是城裏姑娘,不習慣農村的生活,除了過年的時候,薛燕自己都沒見過幾次大嫂,他們的孩子才剛剛幾歲,見得次數更少了。


    至於薛燕的二哥薛先進,小時候沒少因為名字被嘲笑,後來自己改名薛永強,他比薛燕大六歲,到現在還沒結婚,在滬城交大讀曆史學博士,兄妹兩個也已經幾年沒見麵了。


    夫妻倆躺在床上,薛燕將自己家的曆史給曾凡簡單的念叨了一遍,看來她是對曾凡的提議認真了。


    “你大爺爺一家去了香港,後來還有聯係嗎?”


    “我大爺爺去香港沒有幾年就病死了,他的後輩也迴來探過親,兩家知道有這麽一門親戚存在,往來不多了!”薛燕說道。


    “你媽媽這邊的親戚呢?”


    提到這個,薛燕忍不住笑出聲:“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我媽也是地主家出身,可惜她沒有小姐命,從小過得日子連貧農都不如,長大了沒人願意娶,二十五歲才嫁給我爸,我爸也是沒人願意嫁,倆人結婚時候我爸都三十了!”


    “可能因為都有相同的經曆,他們才能彼此更加珍惜,一般人像你爸那麽有錢,哪個不出去花天酒地!”


    “你是在誇你自己嗎?”薛燕忍不住捅他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腦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心動Z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心動Zzz並收藏腦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