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見客
我在古代考科舉金榜題名了 作者:暄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巧月知道書中女主,也知道女主的大概故事,但要說見女主,這是她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見到女主。
他們交鋒好幾次了,正式相見僅有這次。
兩人相互打量著對方,都想從對方的言行舉止中看透彼此。
謝側妃看著趙巧月,這個人明明是早死的,如今不僅活得好好的,還一飛衝天。
而趙家和她的命運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顛下雲端,成了什麽都不是的平頭百姓。
隻是謝側妃不敢肯定這樣的改變是趙巧月帶來的還是另一個人。
那就是蕭王,這個本該在同北金的戰事後雖然戰勝北金,卻隕身戰場的人,如今活得好好的,還結婚生子了。
謝側妃發現這一世有太多的改變,導致許多事情也在發生改變。
她現在能抓住的先知不多,謝側妃有點害怕自己成為無價值之人,到時候她距離上輩子的人生越走越遠。
謝側妃現在想要抓住一切能加以利用的人和事。
現在趙巧月就是她想要抓住的利用對象。
見趙巧月淡定坐在那裏,本來是來見她的,這會子倒成了她來見趙巧月的。
謝側妃問:
“你找我有何事?”
趙巧月道:
“咱們都認識彼此,沒必要再賣關子,對吧?”
謝側妃沒有意外趙巧月會認出自己,畢竟之前她有見過夏娘,還說了那麽多明顯表示自己身份的話。
隻是令她意外的夏娘對趙巧月會這般看重。
難道她真不是夏娘的親生女兒?
謝側妃試探道:
“既然你什麽都知道了,那你就該清楚你的母親是另一個人吧?”
趙巧月麵不改色道:
“謝側妃你的想象力可真是豐富,也想得真多,我雖然不怎麽會化妝,但我長得像我母親是從未改變過的事實,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就是養育我長大之人的孩子。”
謝側妃正視著趙巧月濃眉大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容顏,她看了許久,並未找到半點同夏娘相似的點,她道:
“你應該還沒有見過趙夫人吧,我覺得你該去見見她,沒準你會收迴你現在說的話。”
趙巧月看了看謝側妃,這女人是不是瘋了?
好好嫡女不願意當,偏要當庶女。
哦不對,她現在都改頭換麵,連個趙家人都不算才是。
趙巧月道:
“謝側妃,我說的實話你不信就算了,我今日前來是想同你談談的。
我娘為人心善又膽小,以後沒有什麽事,還請你不要再同她見麵。
倘若我母親出了什麽事情,不管本官在何處,都不會放過傷害她的人。”
趙巧月可不想自己離開京都後這女人經常去拜訪夏娘,想做夏娘的女兒,同她做姐妹。
她母親有她一個足矣,什麽阿貓阿狗還是靠邊站為好。
謝側妃不悅道:
“本側妃是齊王的妻子,想見一個大臣的母親,可不是趙大人說不許就不許的。”
趙巧月目光深沉地打量著謝側妃,語氣冰冷道:
“側妃不過是個妾罷了,我想齊王不怎麽願意因為你同我交惡,既然側妃不會選擇聽話,那本官就去找齊王談談。
本官的母親不是誰都有資格見的。”
說完,趙巧月起身離開。
這女人是手握著重生的劇本,有著主角光環,但她從不信命。
現在她的命運和夏娘的命運一直都在發生改變就是最好的證明。
趙巧月離開客廳,遇到在附近散步的齊王妃。
齊王妃道:
“趙大人這是要走?”
趙巧月應了一句是,齊王妃道:
“趙大人認識謝側妃?”
趙巧月非常真誠道:
“不認識。”
齊王妃笑著道:
“趙大人這話說得可真是實在,我喜歡,以後有機會請趙大人來王府玩。”
趙巧月應了一聲好,心裏並不把這話當真。
她可不認為一個世家用心培養出來的嫡女,會是一個單純的人。
這時候表現的友好,她可不認為是真友好。
趙巧月想著,便同齊王妃告辭離去。
迴到家裏,趙巧月沒有同夏娘說起她今日去見了誰,依舊同平日那般在家裏有時間就同夏娘多多相處。
因為任命下來了,趙巧月不需要再去上朝,每天的時間變得悠閑自在。
不過這樣的日子,並沒有多少天。
很快就來到了四月十六日,距離她要離開的日子將近。
門外又迎來兩個客人。
趙巧月想著她們曾經是同窗,她在前院客廳見了她們。
如今的兩人已經離開應天書院,也在去年考中了進士,在京都翰林院擔任官職。
趙巧月邀請兩人喝茶,笑著說:
“王姑娘,不對,現在該喊王大人和柳大人,你們近來過得可好?”
兩人在書院就知道趙巧月不簡單,如今離開書院,參加科舉,不過是四五年的時間,她所走到的高度,是她們無所企及的,也是她們仰望的存在。
當初王姑娘想要拉攏趙巧月,現在已經成她需要巴結的存在。
王姑娘許久才接受這樣的落差,也才接受剛開始柳孟春打從趙巧月迴京都她們就該來拜訪的,但是因為她無法接受中這樣的變化,遲遲做不了決定,這才拖到現在。
還是在姑姑的提醒下她才來走動的。
王姑娘聽到柳孟春迴答過得不錯後她才迴答:
“近來下官也過得不錯,除了翰林院有時候忙碌些,其他時候都還挺順心的。”
趙巧月輕嗯一聲。
時過境遷,三人再聚,陡然發現她們已經沒有什麽話題可以說的。
若是在以前,她們可以談談學問。
現在談學問不怎麽合適,談朝政也不怎麽合適。
因為她們都有自己需要追求的,也帶上屬於彼此的麵具,處處說話都帶著試探,不會再像當初在書院那般真誠。
趙巧月沒有選擇談論學問,也沒有談論朝政,免得破壞她們之間還存在的一絲同窗美好情誼,而是同她們說了她在外邊的所見所聞。
柳孟春聽著,有幾分外放的意動。
因為在翰林院當值,她看到了一直在熬資曆卻無法上升的人,也看到了鑽營諂媚他人、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還看到靠著家裏一路高升的人。
柳孟春不想這麽汲汲營營活著,每天按部就班處理著同樣的事情,俸祿不多,還要她額外想法子賺錢養家,要不然在京都她和她的家人都活不下去。
如今聽趙巧月所言,柳孟春是真想外放去闖一闖。
因此,柳孟春詢問趙巧月有關外放的事情……
他們交鋒好幾次了,正式相見僅有這次。
兩人相互打量著對方,都想從對方的言行舉止中看透彼此。
謝側妃看著趙巧月,這個人明明是早死的,如今不僅活得好好的,還一飛衝天。
而趙家和她的命運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顛下雲端,成了什麽都不是的平頭百姓。
隻是謝側妃不敢肯定這樣的改變是趙巧月帶來的還是另一個人。
那就是蕭王,這個本該在同北金的戰事後雖然戰勝北金,卻隕身戰場的人,如今活得好好的,還結婚生子了。
謝側妃發現這一世有太多的改變,導致許多事情也在發生改變。
她現在能抓住的先知不多,謝側妃有點害怕自己成為無價值之人,到時候她距離上輩子的人生越走越遠。
謝側妃現在想要抓住一切能加以利用的人和事。
現在趙巧月就是她想要抓住的利用對象。
見趙巧月淡定坐在那裏,本來是來見她的,這會子倒成了她來見趙巧月的。
謝側妃問:
“你找我有何事?”
趙巧月道:
“咱們都認識彼此,沒必要再賣關子,對吧?”
謝側妃沒有意外趙巧月會認出自己,畢竟之前她有見過夏娘,還說了那麽多明顯表示自己身份的話。
隻是令她意外的夏娘對趙巧月會這般看重。
難道她真不是夏娘的親生女兒?
謝側妃試探道:
“既然你什麽都知道了,那你就該清楚你的母親是另一個人吧?”
趙巧月麵不改色道:
“謝側妃你的想象力可真是豐富,也想得真多,我雖然不怎麽會化妝,但我長得像我母親是從未改變過的事實,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就是養育我長大之人的孩子。”
謝側妃正視著趙巧月濃眉大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容顏,她看了許久,並未找到半點同夏娘相似的點,她道:
“你應該還沒有見過趙夫人吧,我覺得你該去見見她,沒準你會收迴你現在說的話。”
趙巧月看了看謝側妃,這女人是不是瘋了?
好好嫡女不願意當,偏要當庶女。
哦不對,她現在都改頭換麵,連個趙家人都不算才是。
趙巧月道:
“謝側妃,我說的實話你不信就算了,我今日前來是想同你談談的。
我娘為人心善又膽小,以後沒有什麽事,還請你不要再同她見麵。
倘若我母親出了什麽事情,不管本官在何處,都不會放過傷害她的人。”
趙巧月可不想自己離開京都後這女人經常去拜訪夏娘,想做夏娘的女兒,同她做姐妹。
她母親有她一個足矣,什麽阿貓阿狗還是靠邊站為好。
謝側妃不悅道:
“本側妃是齊王的妻子,想見一個大臣的母親,可不是趙大人說不許就不許的。”
趙巧月目光深沉地打量著謝側妃,語氣冰冷道:
“側妃不過是個妾罷了,我想齊王不怎麽願意因為你同我交惡,既然側妃不會選擇聽話,那本官就去找齊王談談。
本官的母親不是誰都有資格見的。”
說完,趙巧月起身離開。
這女人是手握著重生的劇本,有著主角光環,但她從不信命。
現在她的命運和夏娘的命運一直都在發生改變就是最好的證明。
趙巧月離開客廳,遇到在附近散步的齊王妃。
齊王妃道:
“趙大人這是要走?”
趙巧月應了一句是,齊王妃道:
“趙大人認識謝側妃?”
趙巧月非常真誠道:
“不認識。”
齊王妃笑著道:
“趙大人這話說得可真是實在,我喜歡,以後有機會請趙大人來王府玩。”
趙巧月應了一聲好,心裏並不把這話當真。
她可不認為一個世家用心培養出來的嫡女,會是一個單純的人。
這時候表現的友好,她可不認為是真友好。
趙巧月想著,便同齊王妃告辭離去。
迴到家裏,趙巧月沒有同夏娘說起她今日去見了誰,依舊同平日那般在家裏有時間就同夏娘多多相處。
因為任命下來了,趙巧月不需要再去上朝,每天的時間變得悠閑自在。
不過這樣的日子,並沒有多少天。
很快就來到了四月十六日,距離她要離開的日子將近。
門外又迎來兩個客人。
趙巧月想著她們曾經是同窗,她在前院客廳見了她們。
如今的兩人已經離開應天書院,也在去年考中了進士,在京都翰林院擔任官職。
趙巧月邀請兩人喝茶,笑著說:
“王姑娘,不對,現在該喊王大人和柳大人,你們近來過得可好?”
兩人在書院就知道趙巧月不簡單,如今離開書院,參加科舉,不過是四五年的時間,她所走到的高度,是她們無所企及的,也是她們仰望的存在。
當初王姑娘想要拉攏趙巧月,現在已經成她需要巴結的存在。
王姑娘許久才接受這樣的落差,也才接受剛開始柳孟春打從趙巧月迴京都她們就該來拜訪的,但是因為她無法接受中這樣的變化,遲遲做不了決定,這才拖到現在。
還是在姑姑的提醒下她才來走動的。
王姑娘聽到柳孟春迴答過得不錯後她才迴答:
“近來下官也過得不錯,除了翰林院有時候忙碌些,其他時候都還挺順心的。”
趙巧月輕嗯一聲。
時過境遷,三人再聚,陡然發現她們已經沒有什麽話題可以說的。
若是在以前,她們可以談談學問。
現在談學問不怎麽合適,談朝政也不怎麽合適。
因為她們都有自己需要追求的,也帶上屬於彼此的麵具,處處說話都帶著試探,不會再像當初在書院那般真誠。
趙巧月沒有選擇談論學問,也沒有談論朝政,免得破壞她們之間還存在的一絲同窗美好情誼,而是同她們說了她在外邊的所見所聞。
柳孟春聽著,有幾分外放的意動。
因為在翰林院當值,她看到了一直在熬資曆卻無法上升的人,也看到了鑽營諂媚他人、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還看到靠著家裏一路高升的人。
柳孟春不想這麽汲汲營營活著,每天按部就班處理著同樣的事情,俸祿不多,還要她額外想法子賺錢養家,要不然在京都她和她的家人都活不下去。
如今聽趙巧月所言,柳孟春是真想外放去闖一闖。
因此,柳孟春詢問趙巧月有關外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