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靈氣複蘇,不論種植任何糧食產量皆是大幅度提升。


    浮遊界的人口比起七十餘年前翻了五倍之多。


    這還是大多數人醉心修行之緣故。


    與天地碑降臨之前可謂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顧元清站在山巔,望著界中眾多生靈,忽然緩緩開口:“吾乃北泉山顧元清,十日之後,辰時三刻,吾將為此界中人講修行之道,凡有心修行之人,皆可靜心聆聽。”


    此話是那借助北泉山之力,與浮遊界之天地相合,聲音一出,界內生靈皆可聽到。


    億萬生靈聽聞聲音,紛紛抬頭。


    片刻的沉寂之後,世界各處,無數人驚唿出聲。


    “誰?剛才是誰在我耳邊說話?”


    “我也聽到了,北泉山顧元清,是顧仙人?”


    “十日之後他要講述修行之道?”


    “在哪裏?北泉山嗎?相隔這麽遠,我們怎麽趕得過去?”有人捶胸頓足大唿可惜


    “是啊,太遠了,別說十日,就是一年也趕不過去。”


    整個浮遊界中,皆是沸騰起來。


    顧元清一直是浮遊界中第一人,浮遊界內能有今日之造化,大半皆是他的緣由。


    無數修士想拜入他的門下,但讓人失望的是,他卻從未有收徒的打算。


    這一次突然說要講道,立馬就有數不清的修士啟程向著北泉山,但立馬便有大乾朝廷發來信令,此次聽道隻需在各自宗門和住處便可。


    此言論一出,一眾人半信半疑。


    隨後三大道場也傳來同樣的話,信的人才多了起來。


    有些停下了趕路,可有的卻依舊馬不停蹄的趕向北泉山所在。


    那些距離遠的地方,本來就來不及,隻有姑且信之,至少有了希望。


    北泉山下,熱鬧非凡,這裏本就常駐著無數修行中人。


    雖然此時的浮遊界中到處皆有靈氣遍布,不少地方都已凝煉出上等的靈脈,可與北泉山周圍相比,卻依舊算不得什麽。


    那數百裏遠處,曾經的小鎮,早已化為了大乾王朝另外一個中心。


    可以說北泉山周圍幾乎聚集了整個浮遊界中一半的神台修士。


    各大修行門派在這裏皆有駐地,而且唯有宗門內資質非凡之輩才有資格來到這裏。


    大乾王朝維持著這裏秩序。


    數十年過去,大乾王朝之強大更是無可爭議,沒有哪個宗門敢於挑戰大乾王朝的權威。


    畢竟,在眾人眼中,李程頤不但是顧元清唯一的徒弟,更是天梯榜上排名的第一人!


    十日時間轉眼而過。


    北泉山周圍的人得命令,各自盤坐在自己修行之地。


    王朝各地的修士,乃至許多普通人都早早起來準備妥當,盤膝坐下。


    他們心中有些忐忑,也有著好奇。


    忐忑是怕期望落空。


    而好奇的是這裏距離北泉山至少也是數萬裏之遙,又是如何講道,難道皆如之前那般每一聲都入此界所有人之耳?


    整個浮遊界中,除了十萬火急之事,不論是宗門還是朝廷中人皆靜神以待。


    辰時三刻至。


    顧元清的聲音忽然響起,整個浮遊界,隻要靜神聆聽者無一不覺得清晰入耳。


    沒有任何廢話,顧元清便直接開始講述修行之道。


    首先講是元士之道,並非具體之功法,而是功法運行理,這是他站在一個已悟得陰陽的天變巔峰修士位置俯瞰元士境界而談。


    句句淺顯入耳,並無故弄玄虛。


    一些修為較高的修士,聽聞之後覺得有些失望,可按捺下心來聽得一二後,又醉心其中,印證自身之修行,竟是發現自己也有錯漏之處。


    元氣是培元納氣,如同大廈之根基,一切之源頭。


    而且顧元清看似隻是聲音入耳,可若是心神完全沉入其中,便會在顧元清聲音牽引之下,自然而然的運轉自身之功法。


    千人千法,因人而異,可每一人之功法皆無錯漏。


    往日運轉晦澀之處,今日竟是順暢無比,整個人仿佛陷入悟道之中,諸多不明之處,皆了然於心。


    仿佛眨眼之間,一日便是過去,腦海中隻留下一個聲音。


    “兩日之後,講真武修行之法。”


    諸多修行者並未起身,而是依舊運轉功法,天地元氣在某種力量驅使之下緩緩渡入他們之軀體,增長著其體內之元氣。


    ……


    時間就這麽一天天飛速過去,顧元清從元士、真武、道胎、道火、神台各個層次修煉之法一一講來,最後又淺談了虛天之路。


    這整個下來足足一月之久。


    無數修士卡在境界邊緣的修士,因此心有所悟,突破境界。


    到最後,顧元清淡淡說道:“十年之後,吾將再次講道,界爭將至,諸位好好修行吧!”


    顧元清乃是天人,又因觀山之故,萬道皆通,在修行之道的感悟上,即便是真正的陰陽大修也都不及他。


    得他講道之助,此後一段時日,修為境界突破者如雨後春筍一般,接連出現。


    短短數月,整個浮遊界之實力,直接提升了一個層次。


    有人歎道:“若是能早得顧仙人傳道,隻怕我等此時修為,或已再上一個大境界。”


    旁邊之人哈哈大笑:“有此境遇已是大幸!怎敢期盼更多?”


    又過一年,北泉山上忽然熱鬧非凡。


    李程頤攜子孫後代恭賀北泉山。


    因為此日,正是顧元清百歲之壽辰。


    這一日,天下大赦,普天同慶。


    顧元清雖然也不怎麽在意這個事情,但看著一眾子孫跪拜堂下子,還是相當高興的。


    此時的他也算兒孫滿堂了!


    李程頤膝下李觀榮和顧思源外,又誕下了三子一女,隻是皆非陳冰蘭所生,而是出自妃嬪。


    但顧元清也皆一視同仁,每一個子嗣皆是他親為其洗精伐髓,即便有些資質稍有不如,但有諸般天材地寶和靈泉根基之水的服用下,每一個看起來皆是修行之天才。


    出生便是元士,十歲成就真武,在這皇家之中已是平常之事。


    李觀榮也已成親,並誕下六子,顧思源倒未成親,隻是身邊卻不缺紅顏知己。


    李程頤是顧元清之子之事,大家多少都知道的,唯一的也隻是未曾直接公之於世罷了。


    北泉山中其樂融融。


    可當眾人散去,院落中安靜下來,顧元清看了一眼掛在牆上的畫像,思緒萬千。


    李妙萱雖然與他隻見過數麵,可身邊的一切皆充斥著她的痕跡。


    “也不知道你可還安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楓並收藏我在山中立地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