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成長軌跡,還原一個不為人知的運動員生涯》


    一期綠藤市電視台特別報道,紀錄片於今晚上線。


    曾經在洪霞大姐一事上對林宇起到了正麵作用的幫辦節目就歸屬於綠藤電視台。


    人要學會承情,於是林宇就配合著電視台拍攝了這樣一期節目。


    節目裏再次梳理了林宇的成長過程,這樣一位從小沒有在體製運動隊訓練過的田徑天才吸引了無數人的興趣。


    而配合了一天節目製作的林宇也是感覺身心俱疲。


    當然身體的疲憊是由心理帶來的,以林宇的身體根本就不知道什麽叫疲憊。


    這種不斷配合電視台製作方的過程中,饒是林宇也感覺到心累。


    但是又沒有辦法,誰讓自己不是專業的呢。人家說什麽自己就得配合什麽。


    這一期節目可以說是把林宇的底褲都扒幹淨了,從小到大的經曆凡是值得關注的,都事無巨細的被采集。


    而最讓林宇佩服的還得是這群采編人員的腦洞,太會聯想了,合該這群人吃這碗飯。


    事情要迴溯到有關小學的采訪。


    采訪中林宇的班主任提到了林宇在小學第一次參加運動會時的趣事。


    那是林宇小朋友第一次站上體育場運動賽道的經曆。


    比賽項目是50米趣味跑,賽道中還設有兩個障礙,一個是爬網,一個是穿衣服。


    其實小時候的林宇作為一個普通的小朋友時跑的也不慢,經常在和其他小朋友玩“抓人”遊戲時獲得勝利。


    可這場比賽小林宇最終卻失敗了,甚至連名次都沒有獲得。


    當時懵懂的林宇小朋友看到其他小朋友衝過了終點線,下意識就停了下來,後來在同班同學和老師的叫喊中才反應過來,比賽不隻有第一名。


    就這麽一小段趣事到了采編人員的筆下就成為了“林宇從小就是一名極負競技精神的同學,在每一次比賽中力爭第一成為了林宇的人生信條。正是這樣的人生信條才支撐著林宇在日後的訓練,比賽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精神,良好的競技狀態為大運會奪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林宇也為這小小的橋段感到尷尬,一度心想看來太出風頭也不好,什麽糗事都會被人翻出來念叨


    電視台的采訪走了林宇的學校,家庭,每一個成長的環節都不願意錯過。


    相比之下紙媒的采訪就簡單了許多。


    記者在和林宇溝通過後定下了在報社對林宇做出采訪,這是林宇自己的要求。


    林宇如約來到《人文報》報社。


    人文報對於綠藤市人民來說是記憶裏不可或缺的一抹黃色。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的樓道裏,房門前都被釘著這樣一個黃色的寶箱。


    每天家裏人都排著隊等待著閱讀送上門的報紙。


    無論是時事板塊,體育板塊,文娛板塊,還是學生們喜歡的小說連載板塊,人文報都能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其實早些時候林宇就想著來人文報走一趟。


    那是林宇在規劃團購業務時的想法,林宇深知僅憑自己的能力,信任度根本做不成這件事,曾經就想過找這家報社合作。


    之所以能夠有這個想法,完全是因為人文報作為一家在千禧年改革中率先實行全員聘任製、人事代理製、廣告代理製以及自辦發行、上門征訂等管理製度和經營模式,實現了辦報經營兩分開,真正做到了按新聞規律辦事,按市場規律辦事。


    這樣一家有思想,有態度的媒體後來停刊時,林宇還深表惋惜。


    這次采訪很輕鬆,畢竟紙媒的版麵有限,負責采訪林宇的編輯選擇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問題後就結束了本次采訪。


    而林宇也在編輯的帶領下參觀了人文報報社,算是滿足了小時候的一個小心願。


    迴到家的林宇久違地吃到了家常菜,自己做的,沒辦法,誰讓林母她老人家不善庖廚呢。


    唯一不同的是這家常菜的味道稍稍微微地美味了那麽億點,誰讓林宇有些特級廚師技能做支撐呢。


    看著林宇的樣子,林母比誰都高興,最高興的不是林宇的金牌,冠軍身份,而是看著林宇能夠做的一桌好飯菜,自知未來不用再為兒子的衣食住行擔憂。


    兒行千裏母擔憂,母行千裏兒不愁。


    吃完飯,林建國也來到了家裏。


    林宇父母分居多年,唯一能夠讓他們坐在一起的便隻有林宇的事。


    “兒子,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找到我這兒的企業,都是想和你談商業合作的。”


    林宇對此的興致並不高。


    自從拿了體育局的獎金,林家現在也不缺錢,所謂的商業合作自然可以先放到一邊。


    因為再過兩個月就是全運會召開的日子。


    自己在出國前已經答應過李福生院長,哦,對了,這時候應該叫李福生局長了。


    李福生在前不久正式離開體育學院,走馬上任接過了省體育局局長的職位。


    在林宇出國前曾經承過李福生局長的情,答應了要在全運會上代表黃龍省出戰。


    全運會,雖然說起來隻是全國範圍內的賽事,相比於大運會這種世界級賽事範圍小。


    但是全運會作為國內最專業的賽事,更注重專業競技水平。


    而大運會雖然素有“小奧運”之稱,但這個別號卻是因為大運會在貫徹奧林匹克人文精神上更勝一籌,而非競技水平達到了其他賽事無法匹敵的程度。


    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林宇願意接受廣告,代言之類的商業合作。


    那麽起碼對於國內品牌來說,全運會的成績是要大於大運會的成績的。


    所以林宇才有了把目前找上門合作的企業暫時擱置的想法。


    “行,都聽你的,兒子大了,我這個做老子的就不幹涉那麽多了。對了錯了的,我起碼不能招我兒子煩!”


    感謝林建國的開明吧,這讓林宇少了和父母溝通上的煩惱。


    而此時的林宇不知道的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即將要找到自己身上,需要自己替林建國決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99次為他人而活,我全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三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三光並收藏99次為他人而活,我全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