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美味之食,百姓喜聞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 作者:老牛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刻多鍾後。
店家將烤好的紅薯端了上來。
一名小太監連忙接過,用早已備好的銀針試了試毒。
在確認沒有下毒後,小太監剝開了紅薯外皮,露出了裏麵深橙色的果肉。
而後,小太監掰下了一塊紅薯果肉,放進嘴裏嚐了嚐。
軟糯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使得小太監頓時雙眼一亮,露出了一副享受的表情。
吃完了一塊後,小太監又掰下了一塊,再次放進嘴裏嚐了嚐。
依舊是軟糯香甜的味道,使得小太監有些迴味無窮。
過了好一會兒後,小太監才將試毒過的紅薯,端到了崇禎皇帝的麵前。
崇禎皇帝早已是迫不及待,連忙拿起了一個紅薯,掰下一小塊嚐了起來。
軟糯香甜的味道經過味蕾傳來,頓時使得崇禎皇帝雙眼一亮,臉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好!好!這味道真是不錯。”
“軟糯香甜,口齒留香,實在太好吃了。”崇禎皇帝大讚道。
“王大伴,你也來嚐一嚐。”
崇禎皇帝將手中的烤紅薯遞給了王承恩。
“奴婢多謝皇上!”
王承恩低首謝恩,急忙接過了烤紅薯。
掰下烤紅薯的灰色外皮,王承恩吃下了一小塊。
頓時間,王承恩也露出了一副驚喜且享受的表情。
“皇上,這烤紅薯真是太好吃了,果肉豔澤亮麗,味道軟糯香甜,真是一道美食啊!”王承恩也是大讚道。
“嗯!確實如此。”
崇禎皇帝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真是沒有想到,這外表看似平常的烤紅薯,味道竟如此美味,確實是一道美食啊!”
“得以擁有此物,真是我大明之幸啊!”
........
在品嚐完烤紅薯後,店家又端上來蒸、煮紅薯。
崇禎皇帝在吃過後,也是大讚不絕。
隨後,又是烤、蒸、煮土豆端上來,崇禎皇帝在吃完後,同樣是神色驚喜,滿臉享受。
還有炒酸辣土豆絲、油炸土豆片等各種佳肴,都是得到了崇禎皇帝的滿意稱讚。
“店家,目前你還有多少紅薯與土豆?可否全部售賣於朕?”崇禎皇帝問道。
“迴皇上的話,草民那裏還有五萬多斤紅薯,四萬多斤土豆。”
“皇上既是想要,草民願全部獻於皇上。”店家恭敬的迴道。
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說道:“這不可,朕豈能白受子民之物。”
“王大伴,你去內帑支取三百兩銀子,將店家的紅薯與土豆全部買下。”
“奴婢遵旨!”
王承恩連忙應是。
“對了,店家,知道這紅薯與土豆如何培養種植嗎?”崇禎皇帝突然問道。
店家點頭迴道:“自是知曉。”
隨後,店家便將種植紅薯與土豆的方法,詳細的講了出來。
伺候的小太監連忙用筆記下。
“好!有了這培養種植之法,明年便可在皇莊內試種,隻要畝產能達五石以上,那將推廣全國。”
“屆時,我大明境內將再無饑民,徹底擺脫饑餓。”
崇禎皇帝滿臉激動之色,眼中仿佛看到了大明中興。
........
正所謂上行下效。
在崇禎皇帝接觸到了大明時報後,朝廷上下的文武百官們,也都紛紛主動接觸了解大明時報。
因此,這也使得大明時報很快在京城內傳開,軍民百姓們皆知。
而軍民百姓們對於大明時報的內容,也都是非常的感興趣,這也就使得現在的茶樓酒肆中,多出了一個念報的項目。
說書先生會將大明時報上的內容,以獨特的說書方式,念給客人們聽。
這也是茶樓酒肆招攬客人的手段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生意來源之一。
每當拿到新一期的大明時報,各家茶樓酒肆都是生意火爆,高朋滿座。
當然了,這些店家掌櫃能拿到大明時報,也都是通過各種手段才弄來的。
畢竟,劉博源所創建的大明時報,也隻是在延綏鎮與陝西鎮發行而已。
北門街,一家茶樓之內。
此時的茶樓中已是生意爆滿,虛無空座。
茶客們認真的聽著說書先生念報。
“啪!”
驚堂木拍在桌上。
說書先生坐在台上,抑揚頓挫的念著報紙內容。
“好教諸位看官知曉,這寧夏鎮都指揮使黨謹進、寧夏中衛指揮使丁明誌、寧夏後衛指揮使馬天材等人,因不滿寧夏巡撫李大人與寧夏總兵官將軍的整頓行為,竟暗中策動官軍鬧餉作亂,妄圖要謀害李巡撫與官將軍。”
“幸得一名有良知的小兵得知後,當即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官將軍。”
“官將軍在聞知消息後,臉上那是大變......”
“......這眼看著亂軍就要攻破總兵府衙門,突然一陣陣馬蹄聲傳來,竟是陝西鎮平涼府的官軍來援......”
“亂軍被及時鎮壓了下去後,那黨謹進等人見陰謀敗露,竟然還頑抗到底,李巡撫與官將軍自然不能放過,雙方在經過......”
“......最後,黨謹進等人被亂銃打死,軍民百姓也死傷......”
“好!打死的好!”
“沒錯!這等亂臣賊子,就當斬殺當場。”
“實在是可惡,黨謹進等人竟為了一己私利,竟敢謀害李巡撫與官將軍。”
“這等亂臣賊子,就該當抄家滅族。”
“......”
茶客們皆是大拍桌子,痛罵黨謹進等人,群情鼎沸。
在念完第一版塊上的內容後,說書先生又念起了第二版塊上的內容。
“漢中府官府組織軍民大開荒,將五萬多畝荒地變為良田......免除兩年糧稅......”
“這漢中知府真是一名好官啊!”
“確實!開荒屯田,廣種糧食,免除糧稅,這皆是利民之策啊!”
“如此好官,真是我大明之福。”
茶客們滿臉稱讚,神色甚是敬佩。
說書先生繼續念道:“洮州衛今年迎來了大豐收......紅薯與土豆的畝產達到五石之多......”
“嘶!畝產五石之多,這怎麽可能?”有茶客難以置信。
“這紅薯與土豆是何物,竟能有如此高的產量?”有不知情的茶客問道。
“陽明街那裏就有一家店鋪,就是賣這紅薯與土豆,聽說隻需兩文錢一斤。”有知情的茶客說道。
“我吃過那烤紅薯,味道軟糯香甜,甚是不錯,還有那土豆做的菜,也是非常的好吃。”
店家將烤好的紅薯端了上來。
一名小太監連忙接過,用早已備好的銀針試了試毒。
在確認沒有下毒後,小太監剝開了紅薯外皮,露出了裏麵深橙色的果肉。
而後,小太監掰下了一塊紅薯果肉,放進嘴裏嚐了嚐。
軟糯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使得小太監頓時雙眼一亮,露出了一副享受的表情。
吃完了一塊後,小太監又掰下了一塊,再次放進嘴裏嚐了嚐。
依舊是軟糯香甜的味道,使得小太監有些迴味無窮。
過了好一會兒後,小太監才將試毒過的紅薯,端到了崇禎皇帝的麵前。
崇禎皇帝早已是迫不及待,連忙拿起了一個紅薯,掰下一小塊嚐了起來。
軟糯香甜的味道經過味蕾傳來,頓時使得崇禎皇帝雙眼一亮,臉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好!好!這味道真是不錯。”
“軟糯香甜,口齒留香,實在太好吃了。”崇禎皇帝大讚道。
“王大伴,你也來嚐一嚐。”
崇禎皇帝將手中的烤紅薯遞給了王承恩。
“奴婢多謝皇上!”
王承恩低首謝恩,急忙接過了烤紅薯。
掰下烤紅薯的灰色外皮,王承恩吃下了一小塊。
頓時間,王承恩也露出了一副驚喜且享受的表情。
“皇上,這烤紅薯真是太好吃了,果肉豔澤亮麗,味道軟糯香甜,真是一道美食啊!”王承恩也是大讚道。
“嗯!確實如此。”
崇禎皇帝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真是沒有想到,這外表看似平常的烤紅薯,味道竟如此美味,確實是一道美食啊!”
“得以擁有此物,真是我大明之幸啊!”
........
在品嚐完烤紅薯後,店家又端上來蒸、煮紅薯。
崇禎皇帝在吃過後,也是大讚不絕。
隨後,又是烤、蒸、煮土豆端上來,崇禎皇帝在吃完後,同樣是神色驚喜,滿臉享受。
還有炒酸辣土豆絲、油炸土豆片等各種佳肴,都是得到了崇禎皇帝的滿意稱讚。
“店家,目前你還有多少紅薯與土豆?可否全部售賣於朕?”崇禎皇帝問道。
“迴皇上的話,草民那裏還有五萬多斤紅薯,四萬多斤土豆。”
“皇上既是想要,草民願全部獻於皇上。”店家恭敬的迴道。
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說道:“這不可,朕豈能白受子民之物。”
“王大伴,你去內帑支取三百兩銀子,將店家的紅薯與土豆全部買下。”
“奴婢遵旨!”
王承恩連忙應是。
“對了,店家,知道這紅薯與土豆如何培養種植嗎?”崇禎皇帝突然問道。
店家點頭迴道:“自是知曉。”
隨後,店家便將種植紅薯與土豆的方法,詳細的講了出來。
伺候的小太監連忙用筆記下。
“好!有了這培養種植之法,明年便可在皇莊內試種,隻要畝產能達五石以上,那將推廣全國。”
“屆時,我大明境內將再無饑民,徹底擺脫饑餓。”
崇禎皇帝滿臉激動之色,眼中仿佛看到了大明中興。
........
正所謂上行下效。
在崇禎皇帝接觸到了大明時報後,朝廷上下的文武百官們,也都紛紛主動接觸了解大明時報。
因此,這也使得大明時報很快在京城內傳開,軍民百姓們皆知。
而軍民百姓們對於大明時報的內容,也都是非常的感興趣,這也就使得現在的茶樓酒肆中,多出了一個念報的項目。
說書先生會將大明時報上的內容,以獨特的說書方式,念給客人們聽。
這也是茶樓酒肆招攬客人的手段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生意來源之一。
每當拿到新一期的大明時報,各家茶樓酒肆都是生意火爆,高朋滿座。
當然了,這些店家掌櫃能拿到大明時報,也都是通過各種手段才弄來的。
畢竟,劉博源所創建的大明時報,也隻是在延綏鎮與陝西鎮發行而已。
北門街,一家茶樓之內。
此時的茶樓中已是生意爆滿,虛無空座。
茶客們認真的聽著說書先生念報。
“啪!”
驚堂木拍在桌上。
說書先生坐在台上,抑揚頓挫的念著報紙內容。
“好教諸位看官知曉,這寧夏鎮都指揮使黨謹進、寧夏中衛指揮使丁明誌、寧夏後衛指揮使馬天材等人,因不滿寧夏巡撫李大人與寧夏總兵官將軍的整頓行為,竟暗中策動官軍鬧餉作亂,妄圖要謀害李巡撫與官將軍。”
“幸得一名有良知的小兵得知後,當即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官將軍。”
“官將軍在聞知消息後,臉上那是大變......”
“......這眼看著亂軍就要攻破總兵府衙門,突然一陣陣馬蹄聲傳來,竟是陝西鎮平涼府的官軍來援......”
“亂軍被及時鎮壓了下去後,那黨謹進等人見陰謀敗露,竟然還頑抗到底,李巡撫與官將軍自然不能放過,雙方在經過......”
“......最後,黨謹進等人被亂銃打死,軍民百姓也死傷......”
“好!打死的好!”
“沒錯!這等亂臣賊子,就當斬殺當場。”
“實在是可惡,黨謹進等人竟為了一己私利,竟敢謀害李巡撫與官將軍。”
“這等亂臣賊子,就該當抄家滅族。”
“......”
茶客們皆是大拍桌子,痛罵黨謹進等人,群情鼎沸。
在念完第一版塊上的內容後,說書先生又念起了第二版塊上的內容。
“漢中府官府組織軍民大開荒,將五萬多畝荒地變為良田......免除兩年糧稅......”
“這漢中知府真是一名好官啊!”
“確實!開荒屯田,廣種糧食,免除糧稅,這皆是利民之策啊!”
“如此好官,真是我大明之福。”
茶客們滿臉稱讚,神色甚是敬佩。
說書先生繼續念道:“洮州衛今年迎來了大豐收......紅薯與土豆的畝產達到五石之多......”
“嘶!畝產五石之多,這怎麽可能?”有茶客難以置信。
“這紅薯與土豆是何物,竟能有如此高的產量?”有不知情的茶客問道。
“陽明街那裏就有一家店鋪,就是賣這紅薯與土豆,聽說隻需兩文錢一斤。”有知情的茶客說道。
“我吃過那烤紅薯,味道軟糯香甜,甚是不錯,還有那土豆做的菜,也是非常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