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七月五日。


    由於河南府的各項軍政事宜都已經交代完畢,劉博源因此並沒有急著趕迴榆林,而是準備到陝西各州府巡視一遍。


    首先第一站,自然是先去西安府。


    得益於渭水河的便利,以及修建的各種水利設施,西安府種植的各種農作物,並沒有受到幹旱的影響。


    田地裏種植的水稻,綠油油一片,長勢十分的良好,預計再有個把月的時間,便能大獲豐收。


    還有種植的春小麥,也是逐漸變成一片金黃。


    風吹麥浪,一股清香之味撲鼻而來。


    田間勞作的百姓們頂著烈日的照耀,早已是汗流浹背,臉上也露出了疲憊之色。


    可當看到這些長勢良好的農作物時,百姓們皆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百姓們就是這麽淳樸,要求的也並不高,隻要能吃飽穿暖,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苦點累點,又算得了什麽呢!


    當然了,百姓們也十分清楚,若是沒有榆國公實施的這些仁政,他們怕是依舊處在饑寒交迫的日子裏,不知下一頓在何處。


    對於榆國公的恩德,百姓們自是記在心裏,也表現在了行動上。


    幾乎家家戶戶都立有榆國公的長生牌位。


    一些村子當中,甚至還將榆國公的長生牌位請進了宗祠裏,供以香火。


    還有的一些村鎮中,都為榆國公建廟立像,以供保佑。


    榆國公的恩德,比之皇恩都要大。


    也許榆國公起兵造反的話,百姓們都會毫不猶豫的支持與跟從。


    足以可見,榆國公在百姓們的心裏,是有多麽重的份量。


    ........


    巡視完西安府後,劉博源第二站便來到了漢中府。


    漢中古稱南鄭、梁州、興元,是大漢王朝的發源地。


    在漢中府境內,也同樣有一條貫穿漢中府的河流——漢水河。


    漢水河接連長江,水資源自然十分豐富,這也使得漢中府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漢中盆地,更是著名的糧倉之地。


    正是因為有了漢中糧倉的支持,當初的先秦才能逐漸壯大,而後伐滅六國。


    同時,漢中府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的重要。


    順漢水而上,可以直抵湖廣;往南而下,可以攻占四川,當得是戰略位置。


    漢中府夏種水稻,冬種小麥。


    這個時節,田間的水稻已經逐漸成熟。


    望著稻尖上掛滿的稻穗,百姓們露出了歡喜的笑容。


    今年,終於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而且,刨除上交的兩成租子粒後,百姓們終於能過上一個豐收年了。


    這一切的來源,皆是榆國公所帶來的。


    待豐收了之後,定要去廟裏好好拜一拜榆國公,保佑榆國公長命百歲。


    ........


    巡視完漢中府,劉博源又前往了鳳翔府、鞏昌府、平涼府等地。


    田中所見的一切,皆是一片豐收,百姓們皆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就算在臨洮府、洮州衛等貧苦之地,也種植了大量的紅薯與土豆,產量也是不低。


    可以說,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陝西境內的百姓們已是逐漸的擺脫了饑餓,再也不用擔心受餓的日子了。


    七月十五日。


    劉博源從平涼府北上,進入到了寧夏鎮境內。


    時任寧夏巡撫李虞夔、寧夏總兵官撫民在聞聽榆國公到來,連忙率領著寧夏鎮官員將領,急急的趕往石溝城迎接。


    七月十七日。


    劉博源率領高威、劉三更等人,抵達了石溝城。


    李虞夔與官撫民等官員將領們,早已站在了城門口迎接。


    見到劉博源的儀仗到來,李虞夔、官撫民等人連忙主動上前,恭敬的行禮道:“下官寧夏巡撫李虞夔(寧夏總兵官撫民......)拜見榆國公!”


    劉博源端坐戰馬之上,掃視了一遍眼前的李虞夔、官撫民等人,隨即揮手道:“諸位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起身吧!”


    “多謝榆國公!”


    李虞夔、官撫民等人再次行禮道謝。


    隨後,李虞夔邀請道:“榆國公,下官等已在城內備好酒宴,還請榆國公賞臉赴宴。”


    “既是諸位大人盛情相邀,那本公爺豈能不近人意,還請前麵引路。”劉博源笑了笑,接受了李虞夔等人的宴請。


    這時,一旁的官撫民突然上前道:“下官請為榆國公牽馬執韁!”


    劉博源細看了一眼官撫民,隨即點頭道:“官總兵有心了。”


    官撫民滿臉喜色,連忙走到劉博源的馬前,接過了馬韁。


    在場的將官們看到這一幕後,都不由得臉露羨慕之色,同時心中也暗自懊惱,自責自己為何反應慢了一步。


    李虞夔暗看了官撫民一眼,臉上並沒有露出什麽神色,也沒有說什麽。


    隨著李虞夔在前引路,劉博源等一行人一起進城。


    一進入城內,入眼便是破舊低矮的房屋。


    街道之上也是破舊不堪,雖然不見有各種汙穢之物,但各種酸臭味卻是撲鼻而來。


    顯然,在迎接劉博源到來之前,盡管城內已是經過了衛生大清掃,但長久以來的酸臭味依舊是揮之不去。


    街道兩旁,還站著一些衣衫破爛、麵黃肌瘦的軍戶們。


    在他們的臉上,滿是麻木之色,似乎是被貧窮的生活,壓的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劉博源甚至還看到,一些孩童衣不蔽體的到處亂跑。


    看著這些軍戶們,劉博源的心情略感沉重。


    對比延綏鎮與陝西鎮,寧夏鎮也是急需進行整頓。


    劉博源等一行人一路走過,見到的軍戶們皆是吃驚又畏懼的站立當場,不敢有任何的舉動。


    一些商戶推門觀看,也都是神色驚駭。


    劉博源看的搖頭歎息。


    若是對比延綏鎮與陝西鎮的軍民們,在看到劉博源的車駕時,那都是一臉的激動與歡迎,何曾有畏懼之色。


    看來,是時候將寧夏鎮也納入到轄管之中了。


    還有甘肅鎮,也是一樣,都不能放過。


    很快的,在李虞夔的引路下,劉博源等一行人來到了千戶官廳。


    在千戶官廳的門口,還特意鋪上了一條紅毯,左右兩邊的石獅子上,戴上了一朵紅花,頗為喜慶。


    官廳的大門早已敞開著。


    “榆國公,請!”李虞夔伸手道。


    “嗯!”


    劉博源點了點頭,隨即翻身下馬,步入了官廳之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牛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牛俊並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