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溫馨時光,眾官拜訪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 作者:老牛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榆林城,永昌伯府。
當劉博源被賜封永昌伯後,朝廷工部與禮部便有官員前來,將原本的總兵府,擴建成永昌伯府。
按照公、侯、伯三級勳貴的府邸擴建,永昌伯府有前廳七間,中室七間,後堂也是七間七架。
擴建如此之大,才顯得一個伯爵府的大氣。
後堂主臥,廂房中。
劉博源在蕭怡與彩雲的伺候下穿衣洗漱,三人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在不知不覺間,劉博源也已經習慣了有人伺候的日子。
但也不得不說,這樣的生活才過得滋潤。
萬惡的舊時代,還是有些讓人遐想的優點。
洗漱完畢後,劉博源感覺格外神清氣爽,昨日喝酒過多造成的頭疼,也消失不見。
這不到三十歲的年輕體質,是真的好啊!
隨後,三人一起來到後堂的廳中用飯。
此時的廳中,母親羅氏已經坐在餐桌上等待著。
一旁,還有劉元夕、劉長樂、劉長平、劉長安四個兒女。
見到劉博源等三人到來,大女兒劉元夕邁著小腿跑了過來,同時還張開雙手。
“爹爹,女兒好想你呀!我要抱抱!”
稚嫩的童聲中,帶著撒嬌的味道。
“哈哈哈!爹爹也想我的寶貝女兒啊!”
劉博源蹲下身子,將劉元夕抱了起來,親了一口小臉蛋。
“那爹爹有多想元夕呢?”劉元夕歪著小腦袋,撅著嘴問道。
“元夕有多想爹爹,那爹爹就有多想元夕。”劉博源笑哄著說道。
“那我就跟娘親一樣,想爹爹想的睡不著覺!”劉元夕童真的說道。
劉博源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那可不能這樣,元夕要睡好覺,這樣才能長得快哦!”
“哦!我知道了!我要好好睡覺,我要快快長大!”劉元夕咬著手指,似懂非懂的點頭迴道。
“好了!不要再說了,趕緊坐下來吃飯吧!”一旁的羅氏開口說話。
劉博源應了一聲,將劉元夕放了下來。
劉長樂、劉長平、劉長安三人急忙上前,對著劉博源道:“孩兒見過爹爹!”
瞧著三人拱手行禮的樣子,儼然像是一個小大人般。
劉博源微微一笑,和藹的道:“你們三人這才多大年紀,就學的一副大人模樣。”
劉長樂一本正經的迴道:“娘親告訴了孩兒,爹爹如今貴為伯爺,我們就要有勳貴子弟的模樣,不可隨意失禮!”
劉博源莞爾一笑,擺了擺手說道:“我是你們爹爹,又是在自己家裏,不要如此多禮,快上桌吃飯吧!”
“嗯!”
劉長樂點了點頭,臉上露出笑臉。
待劉博源入座後,眾人便開始用餐。
......
用完早餐之後,劉博源陪同著四個兒女在後堂院中玩耍,享受著難得的溫馨時光。
自擁有了四個兒女之後,劉博源幾乎很少陪在他們的身邊,每日都在忙碌著軍政之事,根本沒有半點的空閑。
雖然劉博源也很想多抽出時間來陪同家人,但在如今的明末動蕩時代,肩膀上的責任不允許劉博源鬆懈。
也正是有了這份重擔在身,才使得劉博源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才稍稍改變了一些曆史的車輪,讓車輪向著另一個方向前進。
溫馨的時光總是眨眼間即過,正當劉博源陪同著四個兒女玩耍時,一名警衛跑了進來。
“伯爺,府外有多位官員求見!”
劉博源眉頭微皺,被打擾了陪家人的心情有些不悅。
不過,劉博源也知道,這個時候前來拜訪的官員,定是過來攀附關係的。
畢竟,能與一名伯爺攀上關係,那是何等的榮耀。
連巡撫大人對永昌伯都是一副極其親熱的態度,根本不敢拿永昌伯當一名武將看待。
巡撫大人都是如此態度,他們這些位低言輕的官員,怎能不趕緊前來拜訪呢。
“讓他們先去前廳候著,本伯稍後就來!”劉博源揮了揮手道。
“是,伯爺!”
警衛低首應了一聲,隨即轉身快步離去。
“你們先自己在院中玩耍,爹爹要去處理事情了!”劉博源招唿了一聲,讓四個兒女自己玩耍。
“爹爹,您去忙吧!孩兒知道爹爹公務為重!”劉長樂假裝明事理道。
但從劉長樂的眼神中,還是看出了他的失落。
一個孩子,怎麽會不希望自己父親時常陪在自己身邊呢。
“好了!待爹爹處理完公務,再來陪你們玩耍!”劉博源摸著劉長樂的小腦袋,安慰著道。
“那爹爹你可要說話算數,不能騙小孩子。”劉元夕搶先說道。
“哈哈哈!好!爹爹說話算數!”劉博源大笑著點點頭。
“那行,我們來拉鉤!”劉元夕伸出了小拇指。
“好!拉鉤!”
劉博源也伸出小拇指,與劉元夕拉鉤。
“拉鉤上釣一百年不許變,誰變誰就是小狗狗!”劉元夕一本正經的唱道。
“好!不許變!”劉博源輕聲點頭。
拉鉤約定好後,劉元夕這才放開小拇指,歡喜道:“爹爹,那您快去處理公務,我與弟弟們自己在院中玩耍。”
劉博源笑了一聲,隨即迴到廂房中,換上蟒袍玉帶,收拾一番後,這才前去前廳見客。
在之後的幾天日子裏,每日都有延綏鎮的官員前來上門拜訪,以此攀附永昌伯的關係。
其中甚至有一些官員,對劉博源大表忠心,想要投靠於永昌伯。
對於這些官員的投靠,劉博源一律是既不答應,也沒有拒絕。
而是先命人詳查這些官員的底細與名聲,若是名聲較好的,則是熱情的答應投靠。
若是名聲不大好的,則是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命他們廣施仁政,善待百姓,交出以往侵占百姓們的田地,整頓軍中的不良作風,一改之前的貪汙腐敗行徑。
當然了,若是這些官員敷衍了事,拒不改過自新的,那劉博源可就是直接暴力而為,抓住這些官員的犯罪行徑,交予宋一鶴上奏朝廷處置。
這一番行為下來,使得延綏鎮內的官員們心驚膽顫,無不暗中祈禱自身安危。
不過,也有一些腦子轉得快、大有魄力的官員,主動的依照永昌伯所定的整頓之策,改過自新,向永昌伯主動靠攏。
因為這些官員們知道,如今的永昌伯正得皇上器重,處於如日中天之時。
隻要永昌伯安穩的過下去,亦或者再立下大功,那或許很有可能就是一個世襲的永昌伯了。
世襲永昌伯,那妥妥的就是高級勳貴了,其中的種種特權,是多少官員們奮鬥不來的。
當劉博源被賜封永昌伯後,朝廷工部與禮部便有官員前來,將原本的總兵府,擴建成永昌伯府。
按照公、侯、伯三級勳貴的府邸擴建,永昌伯府有前廳七間,中室七間,後堂也是七間七架。
擴建如此之大,才顯得一個伯爵府的大氣。
後堂主臥,廂房中。
劉博源在蕭怡與彩雲的伺候下穿衣洗漱,三人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在不知不覺間,劉博源也已經習慣了有人伺候的日子。
但也不得不說,這樣的生活才過得滋潤。
萬惡的舊時代,還是有些讓人遐想的優點。
洗漱完畢後,劉博源感覺格外神清氣爽,昨日喝酒過多造成的頭疼,也消失不見。
這不到三十歲的年輕體質,是真的好啊!
隨後,三人一起來到後堂的廳中用飯。
此時的廳中,母親羅氏已經坐在餐桌上等待著。
一旁,還有劉元夕、劉長樂、劉長平、劉長安四個兒女。
見到劉博源等三人到來,大女兒劉元夕邁著小腿跑了過來,同時還張開雙手。
“爹爹,女兒好想你呀!我要抱抱!”
稚嫩的童聲中,帶著撒嬌的味道。
“哈哈哈!爹爹也想我的寶貝女兒啊!”
劉博源蹲下身子,將劉元夕抱了起來,親了一口小臉蛋。
“那爹爹有多想元夕呢?”劉元夕歪著小腦袋,撅著嘴問道。
“元夕有多想爹爹,那爹爹就有多想元夕。”劉博源笑哄著說道。
“那我就跟娘親一樣,想爹爹想的睡不著覺!”劉元夕童真的說道。
劉博源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那可不能這樣,元夕要睡好覺,這樣才能長得快哦!”
“哦!我知道了!我要好好睡覺,我要快快長大!”劉元夕咬著手指,似懂非懂的點頭迴道。
“好了!不要再說了,趕緊坐下來吃飯吧!”一旁的羅氏開口說話。
劉博源應了一聲,將劉元夕放了下來。
劉長樂、劉長平、劉長安三人急忙上前,對著劉博源道:“孩兒見過爹爹!”
瞧著三人拱手行禮的樣子,儼然像是一個小大人般。
劉博源微微一笑,和藹的道:“你們三人這才多大年紀,就學的一副大人模樣。”
劉長樂一本正經的迴道:“娘親告訴了孩兒,爹爹如今貴為伯爺,我們就要有勳貴子弟的模樣,不可隨意失禮!”
劉博源莞爾一笑,擺了擺手說道:“我是你們爹爹,又是在自己家裏,不要如此多禮,快上桌吃飯吧!”
“嗯!”
劉長樂點了點頭,臉上露出笑臉。
待劉博源入座後,眾人便開始用餐。
......
用完早餐之後,劉博源陪同著四個兒女在後堂院中玩耍,享受著難得的溫馨時光。
自擁有了四個兒女之後,劉博源幾乎很少陪在他們的身邊,每日都在忙碌著軍政之事,根本沒有半點的空閑。
雖然劉博源也很想多抽出時間來陪同家人,但在如今的明末動蕩時代,肩膀上的責任不允許劉博源鬆懈。
也正是有了這份重擔在身,才使得劉博源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才稍稍改變了一些曆史的車輪,讓車輪向著另一個方向前進。
溫馨的時光總是眨眼間即過,正當劉博源陪同著四個兒女玩耍時,一名警衛跑了進來。
“伯爺,府外有多位官員求見!”
劉博源眉頭微皺,被打擾了陪家人的心情有些不悅。
不過,劉博源也知道,這個時候前來拜訪的官員,定是過來攀附關係的。
畢竟,能與一名伯爺攀上關係,那是何等的榮耀。
連巡撫大人對永昌伯都是一副極其親熱的態度,根本不敢拿永昌伯當一名武將看待。
巡撫大人都是如此態度,他們這些位低言輕的官員,怎能不趕緊前來拜訪呢。
“讓他們先去前廳候著,本伯稍後就來!”劉博源揮了揮手道。
“是,伯爺!”
警衛低首應了一聲,隨即轉身快步離去。
“你們先自己在院中玩耍,爹爹要去處理事情了!”劉博源招唿了一聲,讓四個兒女自己玩耍。
“爹爹,您去忙吧!孩兒知道爹爹公務為重!”劉長樂假裝明事理道。
但從劉長樂的眼神中,還是看出了他的失落。
一個孩子,怎麽會不希望自己父親時常陪在自己身邊呢。
“好了!待爹爹處理完公務,再來陪你們玩耍!”劉博源摸著劉長樂的小腦袋,安慰著道。
“那爹爹你可要說話算數,不能騙小孩子。”劉元夕搶先說道。
“哈哈哈!好!爹爹說話算數!”劉博源大笑著點點頭。
“那行,我們來拉鉤!”劉元夕伸出了小拇指。
“好!拉鉤!”
劉博源也伸出小拇指,與劉元夕拉鉤。
“拉鉤上釣一百年不許變,誰變誰就是小狗狗!”劉元夕一本正經的唱道。
“好!不許變!”劉博源輕聲點頭。
拉鉤約定好後,劉元夕這才放開小拇指,歡喜道:“爹爹,那您快去處理公務,我與弟弟們自己在院中玩耍。”
劉博源笑了一聲,隨即迴到廂房中,換上蟒袍玉帶,收拾一番後,這才前去前廳見客。
在之後的幾天日子裏,每日都有延綏鎮的官員前來上門拜訪,以此攀附永昌伯的關係。
其中甚至有一些官員,對劉博源大表忠心,想要投靠於永昌伯。
對於這些官員的投靠,劉博源一律是既不答應,也沒有拒絕。
而是先命人詳查這些官員的底細與名聲,若是名聲較好的,則是熱情的答應投靠。
若是名聲不大好的,則是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命他們廣施仁政,善待百姓,交出以往侵占百姓們的田地,整頓軍中的不良作風,一改之前的貪汙腐敗行徑。
當然了,若是這些官員敷衍了事,拒不改過自新的,那劉博源可就是直接暴力而為,抓住這些官員的犯罪行徑,交予宋一鶴上奏朝廷處置。
這一番行為下來,使得延綏鎮內的官員們心驚膽顫,無不暗中祈禱自身安危。
不過,也有一些腦子轉得快、大有魄力的官員,主動的依照永昌伯所定的整頓之策,改過自新,向永昌伯主動靠攏。
因為這些官員們知道,如今的永昌伯正得皇上器重,處於如日中天之時。
隻要永昌伯安穩的過下去,亦或者再立下大功,那或許很有可能就是一個世襲的永昌伯了。
世襲永昌伯,那妥妥的就是高級勳貴了,其中的種種特權,是多少官員們奮鬥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