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歸化城停留了一日後,劉博源便帶領著楊勃等人,前往了安北城。


    安北城,一座新興矗立在草原之上的城池。


    由於有著勤勞與手巧的漢人百姓修築,安北城修築的規模堪比一座小縣城,城內的各種建築,都是依照著漢人居住的風格建造。


    當劉博源到來時,負責鎮守在安北城的指揮僉事李朝高興萬分,領著城內的軍民百姓出城迎接。


    同樣是一場熱烈的迎接現場,軍民百姓們對於劉博源的到來,無不神情激動。


    因為他們明白,眼前的將軍大人,可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若非不是將軍大人的收容,他們這些逃亡在外的流民,哪裏能有如今的安定生活。


    不僅分得了屬於自己的田地,而且還徹底的告別了忍凍挨餓的生活。


    這樣的日子,簡直就是他們曾經不敢想象的。


    因此,他們十分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更加的感激眼前的將軍大人。


    熱鬧的迎接場麵在劉博源的勸離下,軍民百姓們才逐漸散去。


    隨後,李朝帶著劉博源等人遊覽了一遍安北城,觀摩了城防隊的操練,又到城外的營堡巡視了一遍。


    所看到的一切人與事物,讓劉博源感受到一股朝氣蓬勃的發展景象。


    ......


    十一月十三日。


    劉博源離開了安北城,領著楊勃與李朝等將領,前往了魯博羅部落(如今的包頭市範圍)。


    明朝大將軍的到來,魯博羅等各部落首領自然是熱情歡迎了。


    畢竟,自從臣服於明朝之後,各部落與明朝之間的貿易往來,再也不會受到限製。


    就算每年都要為明朝提供戰馬及牛羊等牲畜,但至少現在的日子,可比以往好過了不少。


    各種所需的鹽茶布瓷器等所需物資,也從來沒有短缺。


    因此,各部落首領對於現在的日子,也是十分的滿意。


    熱情的將劉博源等一行人迎進一座大帳後,魯博羅等首領擺酒設宴,為劉博源等人接風洗塵。


    酒助人興,現場氣氛很是熱烈。


    不過,劉博源並沒有忘記此次前來的目的。


    他向魯博羅等人道:“諸位首領,本督此次前來,主要是來看望一下諸位,關心一下諸位現今的生活狀況,是否會受到其他部落的侵擾。”


    魯博羅等人聞言,當即迴答道:“自我等投靠於將軍大人後,兩族和平交好,貿易往來甚密,各種所需物資也是不再限製。我等在此,感謝將軍大人的仁義,感謝明朝皇帝的寬厚!”


    “至於在前河套平原,有威武軍的震懾,各部落之間相處的很是和諧,沒有出現侵擾的事情。”


    “不過,倒是經常有來自於巴彥淖爾草原的其他部落騎兵,前來侵擾我等。”


    巴彥淖爾,也就是後河套平原。


    “諸位首領,那你們可對巴彥淖爾草原上的各部落有所了解?又有哪些部落實力最為強大?”劉博源追問道。


    魯博羅等人相互對視一眼,思緒急轉,似乎有些明白劉博源話中的意思。


    劉博源詳問巴彥淖爾草原上的各部落情況,又細問哪些部落實力強大,其最終的目的,難道是看中了巴彥淖爾草原,想要將巴彥淖爾草原也重新收複迴來有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他們這些臣服於明朝的韃子部落,豈不是很有可能從中受到巨大的利益。


    那富饒的巴彥淖爾草原,那無數的牛羊牲畜,還有那眾多的人口,都很有可能成為明軍的繳獲。


    不用去懷疑明軍會不會敗在那些部落的手裏,連不可一世、無敵於天下的滿清騎兵都連續敗在將軍大人的手裏,更何況這些實力不如滿清的韃子部落呢。


    於是,魯博羅等人越發想的喜上眉梢,當即迴道:“將軍大人,對於巴彥淖爾草原上的各部落實力,我等倒是知曉一些。”


    “哦?還請速速說來!”劉博源急問道。


    “是,將軍大人!”魯博羅等人應是。


    隨即,由魯博羅一人開口道:“將軍大人,在這巴彥淖爾草原上,大概有大大小小的部落不下於四五十個,人口數量從幾百人到幾萬人都有。”


    “但要說實力最為強大的部落,當屬三個部落。第一個部落是哈喇慎部落,人口數量有三萬人左右,控弦之士不下於五千人。”


    “第二個部落是永謝布部落,人口數量有四萬人左右,控弦之士不下於八千人。”


    “最後一個部落是莊禿賴部落,也是實力最為強大的部落,人口數量有五萬人左右,控弦之士不低於萬人!”


    “至於巴彥淖爾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則是沒有多強的實力。隻要將軍大人隨便出動一個千人隊的騎兵,就足以橫掃他們!”


    魯博羅說完後,還不忘拍了拍劉博源的馬屁。


    劉博源輕笑一聲,並沒有在意魯博羅的所拍的馬屁。


    在他的腦海裏,已經開始在想著,該用什麽辦法來占據巴彥淖爾草原。


    就當前巴彥淖爾草原上的各部落實力,最大的也就是那三大部落。


    其三大部落加起來的兵力,足有兩萬三千人左右。若是算上那些依附於三大部落的小部落,其兵力最多也就三萬人左右。


    嗯!三萬控弦之士,確實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但劉博源相信,隻要出動一萬威武軍,就足以擊潰這三萬韃子騎兵。


    不過,擊潰這三萬韃子騎兵,所付出的傷亡也定然不小。


    因此,在劉博源的腦海預想中,並不想直麵這三萬韃子騎兵。


    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計策——殺雞儆猴。


    就如當初占據前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一樣,在消滅了海德金部落與奈曼部落後,其餘各部落無不望風而降,亦或者舉族遷徙。


    而且,這麽做的好處,不僅不用出動太多的兵力,又能減少自身的傷亡,達到的結果也都是同樣的,何樂而不為呢。


    了解完巴彥淖爾草原上的各部落情況後,劉博源點了點頭,微笑問道:“諸位首領,若是我大明欲要收複巴彥淖爾草原,諸位首領可願相助!”


    魯博羅等人當即麵色大喜,心中暗道,果然如他們猜想的一樣,將軍大人是要收複巴彥淖爾草原。


    “將軍大人旦有吩咐,我等必當聽命!”


    “好!好!諸位首領果然是我大明的好朋友!”劉博源歡喜的誇讚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牛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牛俊並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