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十月四日。


    就在清軍兵分八路、四處劫掠之時,京師內的崇禎皇帝也在做著相應的措施應對。


    他征調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領兵入援,命已經抵達京師的總兵楊國柱、虎大威進駐易州作為左翼,調登萊、天津的兵馬作為右翼,檄調山東總兵劉澤清扼清軍前鋒,又以高起潛為應援。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又命盧象升為總督天下援兵,賜尚方寶劍,保衛京師。


    原本這個時候的盧象升正處於服喪期間,且已是連上五道奏折乞求奔喪。


    但是,崇禎皇帝皆以國事為由,拒絕了盧象升的請求。


    盧象升無奈,隻好率軍誓師,趕往京師。


    十月六日,盧象升抵達京師。


    隨後,崇禎皇帝在武英殿召見文武大臣及盧象升,並詢問盧象升有何禦敵之策。


    盧象升則是坦言迴道:“皇上既然命臣督師,臣自當一力主戰!”


    這樣的迴答結果,讓崇禎皇帝大不高興。


    但盧象升依舊繼續道:“敵之所忌,著著宜防。逼陵寢以震人心,可慮也;趨神京以撼根本,可慮也;分兵畿南,剽掠旁郡,扼我糧道,可慮也;厚集我兵備之,則寡發而多失;分兵四應,則出而無功。兵少則不備,食少則生亂,此禦之難也。”


    之後,盧象升再度表示:臣枕戈待戰,請勿掣臣肘。


    這番話一出,更是惹得崇禎皇帝心情不爽。


    崇禎皇帝在稍稍勉勵了盧象升幾句後,便將其打發到昌平去了。


    待盧象升到了昌平之後,清軍大部已是繞過了京師,從京西向南挺進。


    盧象升見狀,遂挑選各營勁卒,準備發動夜襲,襲擊敵營。


    但是,這個計劃卻遭到了監軍高起潛的百般阻擾,且高起潛還將夜襲的總兵官陳國威調往東路。


    為了避免再次遭到掣肘,盧象升向崇禎皇帝上奏,要求分兵應敵,自己駐守在昌平,高起潛駐守通州。


    崇禎皇帝二話沒說,直接同意了盧象升的上奏,將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的兩萬多兵馬,劃歸到盧象升的麾下。


    而關寧入衛的四萬兵馬,則劃歸高起潛統轄。


    ......


    十月十日,山西太原府代州。


    “大人,從代州往東再行七百裏左右,就能抵達京師了!”


    “剛剛有夜不收小隊來報,他們在前方五十裏的繁峙城,發現有清軍的哨騎!”


    王良統領著兩個千總的騎兵與夜不收,一直在為大軍張目,時刻打探清軍的蹤跡。


    “哦?這麽快就發現了清軍的蹤跡!”


    “看來這清軍的爪子,伸的夠長啊!”


    劉博源臉露意外之色,隨即又是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


    “估計這些清軍,都是散出來劫掠的!他們的大部,應該還在京畿之地!”王良猜測的道。


    “不管這些清軍是來劫掠還是做哨騎的,隻要是碰到了我威武軍,那就一個也別想逃走。”


    “通知下去,凡是碰到散出來劫掠的清軍或者哨騎,全部都給我留下來,一個也不能放走!”劉博源神色堅定的說道。


    “請大人放心,能在我威武軍騎兵手下逃脫的清軍,還沒有出生呢!”王良大聲抱拳應道。


    隨後,王良親領著一個千總的騎兵,向著五十裏外的繁峙城奔去。


    ......


    繁峙縣,一個被稱為小房村的村子。


    一個小隊的夜不收停在村口的位置,小心翼翼的向著村內張望。


    “文頭,看村內沒有半點動靜,怕是村內的村民都遭了清軍的毒手吧!”一名夜不收見村內沒有半點動靜,便猜測的道。


    “先進村內看看再說!”被稱為文頭的小旗官謹慎的說道。


    “留下三個人看守戰馬,其他人都跟我進去!”


    在文頭的指揮下,三名夜不收留下來看守戰馬,其餘七人則跟著文頭,慢慢的向村內走去。


    他們雙手持著手銃,眼神警惕的掃視著四周的動靜。


    越是進入村內,文頭等人就越加神色憤怒。


    隻見在村內的各處地方,到處是百姓的屍首。


    一具具屍首的臉上,滿是不甘的神色,似乎在控訴著清軍的殘暴。


    就連一些弱小的孩童,也難逃清軍的毒手,被斬殺或開膛,畫麵血腥至極。


    “這些該死的建虜韃子,真是一群畜生,竟然連這麽小的孩童都不放過!”


    “千萬不要讓我王大牙碰到,不然定叫這些建虜生不如死!”


    “哎!這些可憐的百姓!”


    幾名夜不收又是悲歎又是憤怒,心中更是對建虜充滿了仇恨。


    在村內搜尋了一大半後,文頭等夜不收小隊都沒有發現什麽情況。


    可就當眾人開始鬆懈下來時,突然從村尾處傳來一陣馬嘶聲與大笑聲。


    文頭等八人立即神色微變,在相互對視一眼後,便小心的向著村尾摸去。


    在經過一陣躡手躡腳的前進後,文頭等八人這才摸到了村尾的一處房屋後。


    文頭小心的探出腦袋,看向村尾百步遠的一處空地上。


    隻見在那塊空地之上,正有六名清軍在那裏聊天吃喝。


    不時的,那六名清軍還傳來一陣狂笑聲。


    對於清軍旗號盔甲的辨識,是每一名夜不收必須學習的知識。


    因此,文頭一眼就辨別出這些清軍的身份。


    “六名正藍旗清軍,四個馬甲兵,一個白甲兵,一個專達!完全能吃的下他們!”


    專達,類似於隊長、什長之類的小頭目。


    “文頭,該怎麽吃下這六名清軍?”幾名夜不收士卒問道。


    文頭先是稍稍考慮了一下,隨後又四顧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當即道:“先埋伏在房屋周圍,再引誘清軍過來!”


    其餘七人毫不猶豫的點點頭,立即開始做好埋伏。


    一番簡單的埋伏後,文頭便偷偷的探出腦袋,朝著遠處的清軍丟了一塊石頭。


    “啪!”


    石頭的動靜果然吸引住了正在吃喝聊天的清軍。


    在那專達的示意下,一名白甲兵帶著兩名馬甲兵,小心謹慎的朝著文頭所在的地方走來。


    文頭等人所埋伏的位置,是一處隻有低矮圍牆的土屋。


    文頭與另外三名夜不收正躲在圍牆之後,另外四名夜不收則是躲藏在土屋裏麵,幾杆黑洞洞的手銃銃管正從窗戶伸出。


    聽著三名清軍的腳步聲越來越重,文頭等人不禁握緊了手中的手銃。


    “吱呀!”


    院門推開,一個頭戴頭盔的腦袋伸了進來。


    “砰!砰!”


    文頭抓緊時機,對著那個腦袋連開兩銃。


    頓時,那顆帶著頭盔的腦袋猶如爆裂的西瓜般,紅的白的灑滿一地。


    跟在身後的另外兩名清軍連聲大吼,似乎是受到了驚嚇,又似乎是在唿叫同伴。


    與此同時,另外三名夜不收也是連忙起身,衝到了院門口,對著已經逃跑的兩名清軍連放數銃。


    數銃過後,兩名清軍也含恨倒了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牛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牛俊並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