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軍製改動,榮譽勳章製度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 作者:老牛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月十八日。
威武堡三裏外,戰軍軍營內。
由於威武堡內的軍營已經逐漸容納不了士兵們日常的居住與訓練,劉博源索性就重新在堡外修建了一座軍營,以滿足五千戰軍的居住與訓練。
而堡內的軍營,則留給了駐軍使用。
今日。
劉博源領著三個營堡的主要官員,檢閱了一番這兩千士兵半年來的訓練成果。
看著台下的士兵們鬥誌昂揚、從容不迫的操練出各種軍陣,劉博源的臉上不由的露出滿意的微笑。
看來經過這半年的訓練與實戰練兵,這兩千士兵已是足以稱得上精兵了。
如此,劉博源的麾下又能再添兩千精兵。
兵力的增多,也使得劉博源心下安穩了不少。
麵對越來越糟糕的明末,這些兵馬可都是他安身立命的保障。
不過,這也隨之出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現在的軍製,又需要再次做出適當的改動了。
原本威武軍的軍製在劉博源升任操守官之時,又重新恢複了衛所軍軍製(見一百五十五章)。
但現在看來,衛所軍軍製已經適應不了這越發增多的兵力了。
因此,經過劉博源的一番考慮後,他又對五千大軍重新進行了改編。
改編仍是參照戰兵的編製,以五名士兵為一伍,兩名刀盾兵,三名火銃兵,設立伍長一名,伍長兼任火銃手。
兩伍為一什,外加什長一名,共十一人,什長以小旗官充任。
五什為一甲,設甲長一名,以總旗官充任,另設旗手一名,共五十七人。其中三什為步兵,一什為騎兵,一伍為炮兵,配製一門虎蹲炮,一伍為輜重兵。
兩甲為一隊,設隊長一人,以試百戶或百戶充任,另設有護衛兩名,旗手一名,傳令兵兼號手一名,共一百一十九人。
五隊為一哨,設哨長一人,以試千戶或副千戶充任,另設有護衛四名,旗手兩名,傳令兵一名,號令手一名,共六百零四人。
兩哨為一總,設千總一名,以千戶官充任,另設有護衛八名,旗手四名,傳令兵兩名,號令手兩名,共一千二百一十四人。其中步兵七百二十人,騎兵二百二十人,炮兵五十人,配製兩門佛郎機炮,八門虎蹲炮,輜重兵五十人,救治隊五十人。
另在每一甲中,配有夜不收兩名;每一隊中,配有夜不收八名,每一哨中,配有夜不收二十名;每一總中,配有夜不收五十名。
並且在每一哨中,設有一名鎮撫官及五名軍紀兵士,專司士兵們的風紀。
做出軍製改動後,劉博源又重新對各兵種的人數進行分配。
五千大軍中,劉博源單獨設立一個總為騎兵。
雖然一名騎兵足以養活五名步兵,但經曆過這場剿賊後,劉博源也更加重視騎兵的重要性。
其機動能力之強,日行兩三百裏都沒問題;衝陣能力之猛,流賊聞之喪膽;戰後尾隨追擊,流賊更是無路可逃。
因此,盡管在大明軍隊中,步騎是按七三或八二配比,但劉博源仍是設立了一個總的騎兵,將近占據總兵力的四分之一。
騎兵總的統帥者依舊由王良擔任。
之後,高威、楊勃及趙通各領一個總的兵力。
剩餘的人馬則是劉博源的親衛隊。
至於組建炮兵隊,劉博源暫時還沒有這想法。
因為在他看來,目前的兵力人數,已是足以應付當下的戰爭。
況且他也沒有充足的錢糧來繼續擴軍了。
以目前每個總的兵力,都可以拿出來單獨在外作戰,不需要依靠其他兵種的輔助,其生存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高了。
……
軍製改動完後,劉博源又突發奇想,想要在威武堡中實行榮譽勳章製度。
這榮譽勳章製度,可是有著莫大的好處。
它不僅可以聚攏軍民之心,讓所有人團結一心,而且還能激勵著後來人,讓後來人更加熱愛擁護主政者。
想到就做,劉博源立馬召來三個營堡的主官及威武軍將領,一起商議功榮譽勳章製度的可行性。
“大人,這什麽是榮譽勳章製度?”李鳳嬌有些困惑的問道。
劉博源笑了笑,解釋道:“所謂榮譽勳章製度,就是指凡是對我威武堡做出巨大貢獻人員的一種獎勵製度。”
在場的眾官員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說的簡單一點,隻要是對我威武堡做出巨大貢獻的所有人員,就會給予獎勵,不管你是軍戶也好,匠戶也罷,就連在座的各位也是一樣。”劉博源再次解釋道。
簡單直白的解釋,眾官員這才明白了。
這與立功賞賜也沒什麽兩樣,隻不過是擴大了人員範疇,不再限製匠戶等一些底層百姓。
不過,既然守備大人要實行這樣的製度,眾官員也不好怎麽反對。
畢竟他們也包含在製度裏麵,說不定他們也能拿到一個賞賜。
“大人,那這又該怎麽實行呢?”眾官員又問道。
劉博源微微一笑,道:“我打算以鐵銅銀金四種金屬,打造四枚等級不同的五角星勳章,再以貢獻的大小,獎勵給做出貢獻的人員。”
“大人,那貢獻的大小又該如何評定呢?”眾官員接著問道。
“貢獻的大小確實不大好評定,就暫時以貢獻的影響力吧!”劉博源思量了一會兒後才道。
“而且,不管任何等級的五角星勳章的發放,需要有千戶以上官員提名,報由我這裏審核確定。”
劉博源又補充了一點。
眾官員點點頭,表示再無問題。
“既然如此,本官再說說這四種勳章的優待吧。”
“無論是獲得哪種勳章的人員,皆可見官不拜,而且勳章獲得者,每月可領取一定的錢糧補貼,且還可以減免一些賦稅。”
“特別是金質五角星勳章獲得者,文官見之要下轎,武官見之要下馬,我威武堡養他一輩子。”
眾官員聽完後,心中很是震驚。
這勳章獲得者的待遇,可堪比讀書人了。
這要是如此的話,以後豈不是文武皆平等。
不過,在場的眾官員都是武官出身,也不在乎這些,隻是心中頗為感歎,看來守備大人很是重視這個榮譽勳章製度。
確定了榮譽勳章製度後,劉博源又要求三個營堡的主官及威武軍將領,盡快提名一些人員名單上來,他將要實行一次榮譽勳章的頒發,以聚攏和激勵三個營堡的民心與軍心。
威武堡三裏外,戰軍軍營內。
由於威武堡內的軍營已經逐漸容納不了士兵們日常的居住與訓練,劉博源索性就重新在堡外修建了一座軍營,以滿足五千戰軍的居住與訓練。
而堡內的軍營,則留給了駐軍使用。
今日。
劉博源領著三個營堡的主要官員,檢閱了一番這兩千士兵半年來的訓練成果。
看著台下的士兵們鬥誌昂揚、從容不迫的操練出各種軍陣,劉博源的臉上不由的露出滿意的微笑。
看來經過這半年的訓練與實戰練兵,這兩千士兵已是足以稱得上精兵了。
如此,劉博源的麾下又能再添兩千精兵。
兵力的增多,也使得劉博源心下安穩了不少。
麵對越來越糟糕的明末,這些兵馬可都是他安身立命的保障。
不過,這也隨之出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現在的軍製,又需要再次做出適當的改動了。
原本威武軍的軍製在劉博源升任操守官之時,又重新恢複了衛所軍軍製(見一百五十五章)。
但現在看來,衛所軍軍製已經適應不了這越發增多的兵力了。
因此,經過劉博源的一番考慮後,他又對五千大軍重新進行了改編。
改編仍是參照戰兵的編製,以五名士兵為一伍,兩名刀盾兵,三名火銃兵,設立伍長一名,伍長兼任火銃手。
兩伍為一什,外加什長一名,共十一人,什長以小旗官充任。
五什為一甲,設甲長一名,以總旗官充任,另設旗手一名,共五十七人。其中三什為步兵,一什為騎兵,一伍為炮兵,配製一門虎蹲炮,一伍為輜重兵。
兩甲為一隊,設隊長一人,以試百戶或百戶充任,另設有護衛兩名,旗手一名,傳令兵兼號手一名,共一百一十九人。
五隊為一哨,設哨長一人,以試千戶或副千戶充任,另設有護衛四名,旗手兩名,傳令兵一名,號令手一名,共六百零四人。
兩哨為一總,設千總一名,以千戶官充任,另設有護衛八名,旗手四名,傳令兵兩名,號令手兩名,共一千二百一十四人。其中步兵七百二十人,騎兵二百二十人,炮兵五十人,配製兩門佛郎機炮,八門虎蹲炮,輜重兵五十人,救治隊五十人。
另在每一甲中,配有夜不收兩名;每一隊中,配有夜不收八名,每一哨中,配有夜不收二十名;每一總中,配有夜不收五十名。
並且在每一哨中,設有一名鎮撫官及五名軍紀兵士,專司士兵們的風紀。
做出軍製改動後,劉博源又重新對各兵種的人數進行分配。
五千大軍中,劉博源單獨設立一個總為騎兵。
雖然一名騎兵足以養活五名步兵,但經曆過這場剿賊後,劉博源也更加重視騎兵的重要性。
其機動能力之強,日行兩三百裏都沒問題;衝陣能力之猛,流賊聞之喪膽;戰後尾隨追擊,流賊更是無路可逃。
因此,盡管在大明軍隊中,步騎是按七三或八二配比,但劉博源仍是設立了一個總的騎兵,將近占據總兵力的四分之一。
騎兵總的統帥者依舊由王良擔任。
之後,高威、楊勃及趙通各領一個總的兵力。
剩餘的人馬則是劉博源的親衛隊。
至於組建炮兵隊,劉博源暫時還沒有這想法。
因為在他看來,目前的兵力人數,已是足以應付當下的戰爭。
況且他也沒有充足的錢糧來繼續擴軍了。
以目前每個總的兵力,都可以拿出來單獨在外作戰,不需要依靠其他兵種的輔助,其生存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高了。
……
軍製改動完後,劉博源又突發奇想,想要在威武堡中實行榮譽勳章製度。
這榮譽勳章製度,可是有著莫大的好處。
它不僅可以聚攏軍民之心,讓所有人團結一心,而且還能激勵著後來人,讓後來人更加熱愛擁護主政者。
想到就做,劉博源立馬召來三個營堡的主官及威武軍將領,一起商議功榮譽勳章製度的可行性。
“大人,這什麽是榮譽勳章製度?”李鳳嬌有些困惑的問道。
劉博源笑了笑,解釋道:“所謂榮譽勳章製度,就是指凡是對我威武堡做出巨大貢獻人員的一種獎勵製度。”
在場的眾官員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說的簡單一點,隻要是對我威武堡做出巨大貢獻的所有人員,就會給予獎勵,不管你是軍戶也好,匠戶也罷,就連在座的各位也是一樣。”劉博源再次解釋道。
簡單直白的解釋,眾官員這才明白了。
這與立功賞賜也沒什麽兩樣,隻不過是擴大了人員範疇,不再限製匠戶等一些底層百姓。
不過,既然守備大人要實行這樣的製度,眾官員也不好怎麽反對。
畢竟他們也包含在製度裏麵,說不定他們也能拿到一個賞賜。
“大人,那這又該怎麽實行呢?”眾官員又問道。
劉博源微微一笑,道:“我打算以鐵銅銀金四種金屬,打造四枚等級不同的五角星勳章,再以貢獻的大小,獎勵給做出貢獻的人員。”
“大人,那貢獻的大小又該如何評定呢?”眾官員接著問道。
“貢獻的大小確實不大好評定,就暫時以貢獻的影響力吧!”劉博源思量了一會兒後才道。
“而且,不管任何等級的五角星勳章的發放,需要有千戶以上官員提名,報由我這裏審核確定。”
劉博源又補充了一點。
眾官員點點頭,表示再無問題。
“既然如此,本官再說說這四種勳章的優待吧。”
“無論是獲得哪種勳章的人員,皆可見官不拜,而且勳章獲得者,每月可領取一定的錢糧補貼,且還可以減免一些賦稅。”
“特別是金質五角星勳章獲得者,文官見之要下轎,武官見之要下馬,我威武堡養他一輩子。”
眾官員聽完後,心中很是震驚。
這勳章獲得者的待遇,可堪比讀書人了。
這要是如此的話,以後豈不是文武皆平等。
不過,在場的眾官員都是武官出身,也不在乎這些,隻是心中頗為感歎,看來守備大人很是重視這個榮譽勳章製度。
確定了榮譽勳章製度後,劉博源又要求三個營堡的主官及威武軍將領,盡快提名一些人員名單上來,他將要實行一次榮譽勳章的頒發,以聚攏和激勵三個營堡的民心與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