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城,知縣衙門內。


    知縣李文光一臉興奮的在大堂內來迴走動。


    就在不久前,他收到手下衙役的匯報,攻城的流賊被擊潰了。


    現在城外,支援的官軍騎兵與城內守軍,正在抓捕俘虜。


    大勝啊!這簡直就是一場大勝啊!


    對於李文光來說,這場大勝使得他不僅能撈到一個守城有功的嘉獎,而且又能憑借著俘獲流賊的功勞,必能加官升職。


    真是天不絕我李文光,列祖列宗佑我命啊!


    李文光在內心暗自歡喜且慶幸。


    想起昨日收到知府張萬山的來信,說是有一股五萬多人的流賊正往安塞縣而來。


    他當時就呆愣住了,連忙迴信請求張萬山派出援兵。


    奈何張萬山以府城安危為由,拒絕派出援兵。


    這讓李文光的心立刻就涼了一半,當夜就把上吊自縊的白綾備好在了書房內。


    可幸福又是來的那麽突然。


    就在流賊大軍距此十裏時,剿賊大軍的八百騎兵先一步抵達安塞城,而後還有四千多官軍正在趕來的路上。


    有了援軍的撐腰,李文光這才敢據城而守,並且硬氣的迴拒了流賊的勒索。


    隨後在接下來的守城戰中,雖然險些被流賊攻占了城頭,但守軍還是頑強的堅持到了援軍趕來。


    這般大悲大喜的落差,李文光好不容易才緩了過來。


    “老爺,老爺,城外來了好幾千官軍!”


    這時,李文光的師爺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啊!剿賊大軍來了?”李文光驚喜道。


    “不僅來了,還俘獲了好多流賊呢!”師爺笑著道。


    李文光神色欣喜的道:“走,隨我一起去城外迎接!”


    “對了,把城中的官紳也一起喊上。”


    對於救他於危難之間的剿賊大軍,李文光的心中充滿了感激。


    ......


    城門口。


    李文光帶著城內的一眾官紳,滿臉笑容的迎接著剿賊大軍。


    不遠處。


    尤世祿與劉博源並排騎馬而行,身後是一隊隊手拿刀盾及肩扛火銃的士兵。


    大軍踏步而進,不見絲毫差錯,隻聽見一片整齊的踏步聲。


    當剿賊大軍行到城門口時,劉博源一聲大喝:“止步!”


    “嘩!”


    原本行進的士兵們立即停下腳步,全都站立不動,身體挺直的猶如一杆長槍。


    刀槍如林,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


    李文光等人哪裏見過這等陣勢,臉色頓時嚇得慘白。


    過了一會兒,李文光才恢複了臉色。


    他邁著有些發軟的步子,來到劉博源與尤世祿二人的馬前,拱手作輯道:“在下安塞知縣李文光,攜城內官紳,前來迎接二位將軍。”


    劉博源與尤世祿連忙翻身下馬,對著李文光抱拳行禮道:“李知縣不必多禮!在下延綏鎮總兵尤世祿(守備劉博源)見過李知縣。”


    “見過尤將軍,劉將軍!”李文光迴禮道。


    身後的官紳也是連忙作輯行禮,口唿見過兩位將軍。


    “尤將軍,劉將軍,還請入城歇息一番,讓我等盡一盡地主之誼。”李文光邀請道。


    尤世祿點點頭,客氣的道:“好!李知縣請!”


    “請!”


    隨後,李文光等人簇擁著二人進城。


    身後的大軍也隨之踏入城內。


    街頭圍觀的百姓看著大軍入城,皆用好奇的目光看著這些士兵們。


    “這些官軍看起來好有氣勢啊!”


    “是啊!這一看就是精銳之師!”


    “怪不得能輕易的擊潰幾萬流賊,當真是威武雄師啊!”


    街頭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口中稱讚不已。


    ......


    崇禎七年閏八月三十日。


    河南府,洛陽。


    知府衙門內。


    洪承疇一臉愁色的看著手中的信件,目光盯著信件上的幾排字眼。


    ‘高迎祥李自成等流賊擁眾三十餘萬,連克河陰、許州、襄城,隨後進入汝州,目前正圍攻寶豐,若不速派援軍,寶豐城破在即。’


    三十餘萬眾,連克三城,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是四城了。


    洪承疇皺眉歎道,誰能想到流賊竟然發展壯大的如此之快,竟已擁眾三十餘萬了。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可比去年流賊渡過黃河後的形勢還要嚴峻。


    那時的流賊從澠池渡過黃河,也就擁眾十餘萬。


    而今單單就這一股流賊,就擁眾如此之多,這還沒算上逃入湖廣的張獻忠等流賊,以及逃入慶陽的羅汝才等流賊。


    要是這些流賊全都匯聚在一起的話,豈不是能達到四五十萬。


    到得那時,還怎麽圍剿流賊,怕是流賊來圍剿官軍吧。


    洪承疇越想越不心安,不能再讓流賊繼續壯大下去了,必須盡快剿滅才行。


    可是,目前洪承疇的麾下沒有一個得力的將領。


    他麾下率領三萬大軍的將領,無不是平庸之輩。


    領軍打仗他們不行,但吃空餉喝兵血倒是十分的拿手。


    雖說有三萬大軍,但真正能上陣殺敵的恐怕不足兩萬人。


    用這點兵馬去圍剿流賊,洪承疇心中也是沒底。


    看來還是要有一個得力的將領才行啊。


    隨即,洪承疇立馬就想到了與有過他合作多次的大同總兵曹文詔。


    隻因曹文詔在山西及陝西剿賊時,表現十分的突出,流賊們隻要聞聽是曹文詔領軍殺來,無不狼狽而逃。


    士紳百姓為他編歌謠稱讚說:‘軍中有一曹,西賊聞之心膽搖。’


    不過,此時的曹文詔已經不再是大同總兵了。


    就在閏八月初,因皇太極率領後金軍攻陷了大同鎮多座城堡,朝廷評定各將的罪過時,曹文詔因禦城守土失責,已被奪去官職,發配邊地戍守。


    想到曹文詔,洪承疇立即書寫奏折,向朝廷陳訴目前的困難,並且請求朝廷將曹文詔調來剿賊。


    洪承疇剛寫好奏折,堂外突然傳來一道急促的腳步聲。


    “總督大人,陝西巡撫練大人送來捷報!”


    一名親衛神色欣喜的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一份文書。


    “捷報?”洪承疇疑惑不解。


    他接過親衛送上的捷報,打開一看,神色立時變得大喜。


    在捷報中,練國事細說他如何的運籌帷幄,兵分三路圍堵流賊,最後在延安府安塞縣堵住了逃竄的羅汝才等流賊。


    麵對數倍於己的流賊大軍,總兵尤世祿與守備劉博源率領官軍,親冒矢石,身先士卒。


    經過一番苦戰,官軍以少勝多,大敗流賊,當場斬殺流賊首領羅汝才、黑煞神,並俘虜流賊近五萬人。


    “好!太好了!逃往慶陽的羅汝才等流賊終於被剿滅了!”


    洪承疇看著手中的捷報,忍不住高興的笑了起來。


    他才剛一接任五省總督,就剿滅了一路流賊,那現在就剩下湖廣的張獻忠與河南的高迎祥及李自成了。


    當即,洪承疇又書寫一封奏折,向崇禎皇帝報捷。


    在奏折中,他還不忘給自己加上一份功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牛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牛俊並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