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月初一到元宵十五,劉博源一直都在忙著拜年,除了要給榆林城中的各位上官拜年,之後又要接受下屬們的登門拜年,忙的可謂是不可開交。


    直到元宵十五這天,劉博源才空得時間,迴家與母親羅氏一番相聚。


    羅氏也是識得大體的婦人,沒有責怪劉博源的不孝,隻是叮囑他要以朝廷公務為重,好好為百姓謀得生存。


    就在劉博源感動萬分的時候,羅氏始終不忘催婚的念頭從未打消,一直在劉博源的耳邊叨嘮著。


    直到劉博源保證在今年內一定完婚,羅氏這才停止了‘念咒’。


    ......


    時間進入到崇禎七年正月十八日。


    這一日,劉博源再次將三個營堡的主要官員召集而來,商談今年三個營堡的發展路線。


    依舊是在威武堡的千戶官署內,不對,應該是指揮同知府邸了。


    本著節省錢財的想法,劉博源沒有興建自己的府邸,而是將千戶官署改為了指揮同知府邸。


    官廳內。


    劉博源望著濟濟一堂的官員,笑道:“難得諸位今日聚在一起,本官先給諸位拜個晚年了!”


    說著,劉博源朝眾官員拱拱手,並送上一些祝賀的詞句。


    眾官員也連忙起身,滿臉笑容的拱手作輯迴禮。


    一番禮節性的祝賀過後,劉博源虛空按掌,讓眾官員先坐下。


    隨後,他朗聲開口道:“此次召集諸位,主要是商談一下關於三個營堡的各項事宜。”


    劉博源頓了頓語氣,又道:“從年前的總結中,諸位也知曉,三個營堡的人口基數與屯田數還是有著很大的增加,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特別是懷遠堡與清平堡,更是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所以,現在困於我們的還是人口不足的原因。”


    “為此,本官決定從明日起,將所有的主戰官軍全都派出去,一是為了清剿延綏鎮內的賊匪流寇,奪取他們的錢糧物資,二是主動外境去收容逃荒的百姓,增加堡內的人口。”


    “高威、楊勃、王良、趙通,你等四人可明白?”


    “屬下得令!”四人連忙起身,大聲的迴道。


    “嗯!”劉博源點點頭,繼續道:“這是說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則是募兵擴軍!”


    “以三個營堡現在的兵力,已是難以滿足保境安民的需求。所以,本官決定再招募兩千士兵!”


    “諸位覺得如何?”


    “一切聽憑大人做主!”眾官員抱拳道。


    劉博源微微一笑,道:“好!如此便就這麽決定了。”


    最重要的兩件事商談完,劉博源又與眾官員商討了一番關於田地征收糧稅的事宜。


    之前劉博源在擔任海子山墩的百戶之時,就規定了隻征收田畝收成的三成糧稅。


    這種規定,也一直延續到了威武堡。


    而如今,劉博源逐漸靠著各種繳獲與賣香皂等掙來的錢財,已經足以滿足麾下官軍的糧餉支出。


    因此,在與眾官員商議過後,劉博源便將征收的糧稅降為田畝收成的二成。


    雖然征收的糧稅比例降低了,但三個營堡的屯田數一直在增加著,所收上來的糧食一點也不會少。


    糧稅之事商談完後,劉博源又與眾官員商討了三個營堡的各項事宜,並對三個營堡的官員進行調動。


    當然,要調動三個營堡的官員,還需向上官張伯鯨及陳奇瑜匯報請示才行。


    不過,劉博源一點也不會擔心張伯鯨及陳奇瑜會拒絕他的請示。


    畢竟他可是深受二人的器重。


    ......


    第二日。


    指揮同知府邸張貼出了降低征收糧稅與招募士兵的告示。


    兩張告示一出,三個營堡的軍戶們頓時轟動起來。


    家中分有屯田的軍戶們紛紛奔走相告,分享著這一刻的喜悅心情。


    一成的糧稅雖說不多,但這也足以救活多少困苦的百姓,讓他們不再挨餓。


    而招募士兵的告示,更是引得年輕的軍戶們心動不已。


    因為在所有軍戶們的心裏,能進入到威武軍,那可是一種自豪與榮譽。


    這不僅是能報效指揮同知大人的恩德,而且威武軍的待遇也是十分的優厚。


    每當威武軍征戰迴來,都是能分得不少的錢財,軍戶們早已是羨慕得很。


    在招募告示貼出的第二天,威武堡城南外的校場上,已是排滿了前來應征的軍戶。


    為此,劉博源親自主持了此次的士兵招募。


    看著校場上排著長長的隊伍,劉博源的內心很是高興,自己在威武堡還是很得民心啊。


    軍戶們要進入到威武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博源為此設置了兩關考驗,第一關便是圍著校場跑五公裏,之後是高舉五十斤的大石鎖十下。


    單單就這兩關,直接刷去了一半的軍戶。


    望著那些被刷下去的軍戶垂頭喪氣的離去,劉博源也是無奈的搖搖頭。


    不是他不想招募更多的士兵,而是以他現在的養兵能力,五千之兵已是達到極限了。


    所以,他才設置這兩關考驗,從軍戶中挑選出更加優良的軍士。


    熱熱鬧鬧的士兵招募隻持續了五天的時間,兩千士兵就已全部到位。


    之後,便是要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新兵訓練。


    新兵的訓練模式,劉博源稍作改動了一點。


    除了每天的日常訓練外,夜間還組織學習文化知識,並時不時的召開憶苦思甜大會,由新兵們講述自己以往的困苦生活,再對比現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日子。


    不得不說,每每召開憶苦思甜大會,新兵們對劉博源的忠誠更加的堅定了一分。


    他們知道,是劉博源給他們帶去了現在的日子。


    ......


    崇禎七年二月二日,龍抬頭。


    今日是劉博源的生辰,過了今日之後,他便已是十八虛歲了。


    生辰之日,劉博源沒有大辦酒席之類的。


    他迴到家中,母親羅氏已經為他煮好了一份加蛋的麵條。


    享受著母親為他煮好的麵條,劉博源的內心不由的升起一股滿足感。


    這就是家的味道。


    此刻,在劉博源的心中已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守護好這個家,守護好千千萬萬的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牛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牛俊並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