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魏窯村
穿越三國:從黃巾賊到征北將軍 作者:呆小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武接著說道:“明日我會找一個地方建設村子,你們這五百人便居住在那裏,你來任這村中裏正,替我管理這個村子!平日裏你們正常生活,該怎麽樣怎麽樣,但隻要我的命令下來,你們必須執行!”
魏誌行禮道:“將軍放心,在下定不辱使命!”
……
魏武滿意地點了點頭:“好!我接下來就要講這村規!爾等必須遵守!”
眾人聞言齊齊行禮道:“諾!”
魏武目光深邃沉聲道:“我之所以設立此村,意在隱匿鋒芒,出其不意。以下村規,務必銘記於心,嚴守秘密,違者必嚴懲不貸。
一、村莊對外宣稱乃尋常村落,村民需勤耕細作,自給自足,與鄰裏和睦相處,不得顯露絲毫異常。日常言行舉止,皆需符合鄉間習俗,以避人耳目。
二、村中設有暗哨與巡邏隊,負責監視村內外動靜,確保安全無虞。任何外來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村。若有緊急情況,需立即上報,不得擅自行動。
三、村中實行嚴格的物資管理製度,所有進出物資均需登記造冊,由專人負責管理。
四、村民之間,雖以兄弟相稱,但亦需遵守紀律,不得結黨營私,更不得相互猜疑、背叛。若有發現,無論情節輕重,一律嚴懲,絕不姑息。
五、村莊雖為秘密據點,但亦需注重民生,發展農耕,興辦教育,培養子弟。同時,設立醫館,讓外界看來,這裏不過是一個自給自足、和諧安寧的小村莊。
六、全體村民都由我或指派之人傳達指令,部署任務。其餘時間,若無緊急事務,各自安守本分,正常生活。
七、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保密!保密!再保密!爾等身份一旦泄露,不僅個人難逃一死,更可能危及大局。”
言畢,魏武目光如炬,掃視眾人,隻見眾人神色凝重,齊聲應道:“諾!”
……
第二日,魏武便帶領眾人來到了昌平東麵。
魏武看了看周圍,心想:此處靠近昌平縣和軍都縣,如果把村子建設在這裏,定能加大這兩個地方的控製!想到此處他隨即看向朱成問道:“朱成,你看這裏,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不如就把村子安排在這裏吧!”
朱成聞言連忙行禮道:“將軍所言甚是!”
魏武微微笑道:“但這可是五百多人啊,必須要有謀生的手段!你覺得此處做點什麽好?”
朱成環顧周圍,俯下身抓起一把土,看了看,答道:“將軍,此地土為棕黃色,土質細膩聚而不散!定為粘土!
我建議,在此地建設一座磚窯廠,磚瓦需求量大且穩定,村民定能有不菲的收入!而且此地靠近昌平縣與軍都縣,交通便利,也方便運輸!”
魏武聞言笑道:“好!那就在這裏建設磚窯場!這村子就叫魏窯村了!”
於是魏武隨即帶兵與百姓一同建設房屋。
……
很快昌平縣令寇正便得知了此事,他隨即帶領縣內百姓協助魏武建設村莊。魏武得知此事便在帳內與他單獨商議。
魏武說道:“寇縣長,這昌平縣每年稅收是多少?縣內府庫有多少錢?”
寇正行禮道:“啟稟昌平侯,昌平縣每年稅收是四十八萬錢。縣內存錢共有一百一十五萬錢。”
“嗯,不錯,這樣吧。我身為昌平侯,在昌平至少要有一個府邸,這府邸就按漁陽郡府邸的規模建造,用工和原料就從當地供應!需要多少錢直接去漁陽找我要!”
“諾!請問昌平侯,這磚瓦是否用魏窯村產的?”
“你們平時都是從哪裏購買?”
“迴稟昌平侯,都是從涿郡趙家和霍家購入。”
“以後就別從那裏了,年輕人需要機會!沒有機會他們怎麽進步!凡事都要一點點來的。”
“遵命!”
……
十一月中旬,村莊和磚窯廠便建造完畢,魏武隨即帶隊返迴了漁陽城。
……
此時,漁陽城迎來第一場初雪。
雪花起初是細碎的,如同天空中飄灑的糖霜,輕輕拂過屋簷、街巷,以及城牆上斑駁的青磚。漸漸地,雪花變密,積少成多,街道兩旁,光禿禿的樹枝也被雪花點綴得晶瑩剔透,將整個漁陽城打扮的銀裝素裹!
城內的百姓紛紛穿著裘服,戴著毛茸茸的帽子和手套,臉上洋溢著對初雪的驚喜與喜悅;孩童們在雪地中嬉戲打鬧,堆雪人、打雪仗,歡聲笑語在寒冷的空氣中迴蕩。
魏府內,整個府邸都被初雪披上了潔白的紗幔。
隻見曹芙身著華麗的裘衣,頭戴鑲嵌著寶石的絨毛帽,眼中閃爍著孩童般的興奮與好奇。
畢竟在許都很少能看到這樣的雪景。
孩子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穿著色彩斑斕的冬裝,在雪地中奔跑跳躍。曹芙見狀毫不猶豫地加入他們的行列,與孩子們一同堆雪人、滾雪球,偶爾還調皮地參與打雪仗,歡聲笑語在雪花紛飛中此起彼伏。
端氏也身著素雅的冬裝,在一旁溫柔地陪伴著她們。不時地提醒孩子們小心滑倒,又或是加入他們的遊戲。
與此同時,書房內的魏武正靜靜地品著薑湯。他透過半開的窗欞,目光穿過飛舞的雪花,落在了那片歡聲笑語之中。
在這一刻,他的思緒不禁飄迴了過去,想起了劉文君那溫婉賢淑的身影和她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那些記憶如同潮水般湧來,魏武不由自主地輕輕撫摸懷中的玉佩。
這時,曹芙滿臉激動地跑了進來,她猛地拉住魏武的手,微微傾斜,無比撒嬌地說道:“夫君!你在這裏幹什麽?快出來一起玩啊!好大的雪啊!我在許都從來沒見過這麽美的雪景!”
魏武看著曹芙那興奮得臉頰微紅、雙眸閃爍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拍了拍曹芙的手背,柔聲道:“夫人,看你急的,我這不是正準備出去陪你嗎。”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書房之際,管家匆匆快步而來,稟報道:“啟稟家主,尾別駕來了。”
魏誌行禮道:“將軍放心,在下定不辱使命!”
……
魏武滿意地點了點頭:“好!我接下來就要講這村規!爾等必須遵守!”
眾人聞言齊齊行禮道:“諾!”
魏武目光深邃沉聲道:“我之所以設立此村,意在隱匿鋒芒,出其不意。以下村規,務必銘記於心,嚴守秘密,違者必嚴懲不貸。
一、村莊對外宣稱乃尋常村落,村民需勤耕細作,自給自足,與鄰裏和睦相處,不得顯露絲毫異常。日常言行舉止,皆需符合鄉間習俗,以避人耳目。
二、村中設有暗哨與巡邏隊,負責監視村內外動靜,確保安全無虞。任何外來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村。若有緊急情況,需立即上報,不得擅自行動。
三、村中實行嚴格的物資管理製度,所有進出物資均需登記造冊,由專人負責管理。
四、村民之間,雖以兄弟相稱,但亦需遵守紀律,不得結黨營私,更不得相互猜疑、背叛。若有發現,無論情節輕重,一律嚴懲,絕不姑息。
五、村莊雖為秘密據點,但亦需注重民生,發展農耕,興辦教育,培養子弟。同時,設立醫館,讓外界看來,這裏不過是一個自給自足、和諧安寧的小村莊。
六、全體村民都由我或指派之人傳達指令,部署任務。其餘時間,若無緊急事務,各自安守本分,正常生活。
七、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保密!保密!再保密!爾等身份一旦泄露,不僅個人難逃一死,更可能危及大局。”
言畢,魏武目光如炬,掃視眾人,隻見眾人神色凝重,齊聲應道:“諾!”
……
第二日,魏武便帶領眾人來到了昌平東麵。
魏武看了看周圍,心想:此處靠近昌平縣和軍都縣,如果把村子建設在這裏,定能加大這兩個地方的控製!想到此處他隨即看向朱成問道:“朱成,你看這裏,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不如就把村子安排在這裏吧!”
朱成聞言連忙行禮道:“將軍所言甚是!”
魏武微微笑道:“但這可是五百多人啊,必須要有謀生的手段!你覺得此處做點什麽好?”
朱成環顧周圍,俯下身抓起一把土,看了看,答道:“將軍,此地土為棕黃色,土質細膩聚而不散!定為粘土!
我建議,在此地建設一座磚窯廠,磚瓦需求量大且穩定,村民定能有不菲的收入!而且此地靠近昌平縣與軍都縣,交通便利,也方便運輸!”
魏武聞言笑道:“好!那就在這裏建設磚窯場!這村子就叫魏窯村了!”
於是魏武隨即帶兵與百姓一同建設房屋。
……
很快昌平縣令寇正便得知了此事,他隨即帶領縣內百姓協助魏武建設村莊。魏武得知此事便在帳內與他單獨商議。
魏武說道:“寇縣長,這昌平縣每年稅收是多少?縣內府庫有多少錢?”
寇正行禮道:“啟稟昌平侯,昌平縣每年稅收是四十八萬錢。縣內存錢共有一百一十五萬錢。”
“嗯,不錯,這樣吧。我身為昌平侯,在昌平至少要有一個府邸,這府邸就按漁陽郡府邸的規模建造,用工和原料就從當地供應!需要多少錢直接去漁陽找我要!”
“諾!請問昌平侯,這磚瓦是否用魏窯村產的?”
“你們平時都是從哪裏購買?”
“迴稟昌平侯,都是從涿郡趙家和霍家購入。”
“以後就別從那裏了,年輕人需要機會!沒有機會他們怎麽進步!凡事都要一點點來的。”
“遵命!”
……
十一月中旬,村莊和磚窯廠便建造完畢,魏武隨即帶隊返迴了漁陽城。
……
此時,漁陽城迎來第一場初雪。
雪花起初是細碎的,如同天空中飄灑的糖霜,輕輕拂過屋簷、街巷,以及城牆上斑駁的青磚。漸漸地,雪花變密,積少成多,街道兩旁,光禿禿的樹枝也被雪花點綴得晶瑩剔透,將整個漁陽城打扮的銀裝素裹!
城內的百姓紛紛穿著裘服,戴著毛茸茸的帽子和手套,臉上洋溢著對初雪的驚喜與喜悅;孩童們在雪地中嬉戲打鬧,堆雪人、打雪仗,歡聲笑語在寒冷的空氣中迴蕩。
魏府內,整個府邸都被初雪披上了潔白的紗幔。
隻見曹芙身著華麗的裘衣,頭戴鑲嵌著寶石的絨毛帽,眼中閃爍著孩童般的興奮與好奇。
畢竟在許都很少能看到這樣的雪景。
孩子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穿著色彩斑斕的冬裝,在雪地中奔跑跳躍。曹芙見狀毫不猶豫地加入他們的行列,與孩子們一同堆雪人、滾雪球,偶爾還調皮地參與打雪仗,歡聲笑語在雪花紛飛中此起彼伏。
端氏也身著素雅的冬裝,在一旁溫柔地陪伴著她們。不時地提醒孩子們小心滑倒,又或是加入他們的遊戲。
與此同時,書房內的魏武正靜靜地品著薑湯。他透過半開的窗欞,目光穿過飛舞的雪花,落在了那片歡聲笑語之中。
在這一刻,他的思緒不禁飄迴了過去,想起了劉文君那溫婉賢淑的身影和她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那些記憶如同潮水般湧來,魏武不由自主地輕輕撫摸懷中的玉佩。
這時,曹芙滿臉激動地跑了進來,她猛地拉住魏武的手,微微傾斜,無比撒嬌地說道:“夫君!你在這裏幹什麽?快出來一起玩啊!好大的雪啊!我在許都從來沒見過這麽美的雪景!”
魏武看著曹芙那興奮得臉頰微紅、雙眸閃爍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拍了拍曹芙的手背,柔聲道:“夫人,看你急的,我這不是正準備出去陪你嗎。”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書房之際,管家匆匆快步而來,稟報道:“啟稟家主,尾別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