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這樣的聲音也隻有邊關急報才會有!
景徽帝神情一肅, 立即從禦案後站起來。
這時候,沈無咎也顧不上再糾結私人恩怨, 迴身看向殿門, 仿佛在等一場宣判。
為了不耽誤軍情,邊關急報不需要層層查驗身份,可以直達禦前。
“報!”
那聲音的主人衝進殿內, 頭盔下的臉已經瘦得脫相, 嘴唇幹裂,渾身上下沾滿灰塵。
他跪在禦前, 呈上一封急報, 聲音有些嘶啞, “陛下, 雍和關八百裏急報!”
都不用劉正呈遞, 景徽帝親自上前過來看。雍和關這時候來的急報八成是越國宣戰, 早前就聽說越國似在蠢蠢欲動。
沈無咎和楚攸寧站在一塊,擰眉等景徽帝看完急報。
“欺人太甚!”景徽帝看完這封急報,臉色鐵青。
他將折子遞給沈無咎, “你看看吧。”
沈無咎接過來, 越看神色越冷。上麵寫的是越國五萬大軍壓境, 以他們慶國殺了越國使臣和兩個世子, 事先違背條約為由, 用火藥武器開戰。
當初在鬼山之外的不遠處發現越國使臣和越國世子的屍體的時候,所有人都猜到那豫王迴去會這麽說。越國一直仗著火藥武器稱霸天下, 慶國壓根不需要花時間去證明人不是他們殺的, 反正隻要死在慶國地界, 越國都把賬算在慶國頭上。
當時朝臣們不知道他們慶國已經做出火藥,早朝的時候還問要不要去國書將事情來龍去脈說清楚。
沈無咎仿佛能從這信上看到越國囂張得意的嘴臉, 看到被慶國將士被火藥武器支配的恐懼。
這時候,在家國大義麵前,再大的個人恩怨也隻能放下。
同時,他也知道這是唯一可以請命去雍和關的機會。
沈無咎看了眼楚攸寧,毅然跪地,“臣自請前往雍和關退敵!”
景徽帝一怔,看著他無比堅定的表情,與當年來請命去鎮守邊關的畫麵重疊。
他伸手拿迴急報的折子,手指在上頭摩挲,“非去不可?”
這話問的好似含有另一層深意。沈無咎沒有往深了想,他的神情和語氣都更加堅定。
“非去不可,還請陛下恩準!”
景徽帝沉默半響,歎息一聲,背過身去,擺手,“那就去吧,那裏也許有你要找的答案。”
沈無咎愕然抬頭,陛下這是何意?
所以,陛下昨日無論如何也不讓他去雍和關,是怕他知道什麽?結果出了奚音這事,發現藏不住了隻能讓他自己去找答案?
楚攸寧皺眉,“父皇,您知道什麽就直說,又不是玩闖關遊戲。”
“朕什麽也不知道,你們想知道就自己去找答案!”景徽帝憤而迴頭,破罐破摔。
楚攸寧還想再懟,沈無咎拉住她,肯定地看向景徽帝,“公主,陛下許是有難言之隱。”
至於是什麽讓一個皇帝都無法宣之於口的真相,他相信很快就會知道了。
“行,他不說,我們就自己去找!要是真跟他有關,他這個皇帝也別做了。”楚攸寧一腳踹在一旁的柱子上,在上麵留下一個凹進去的腳印。
景徽帝:……還當麵威脅上了,瞧把她能的!
“朕已經召朝臣前來議事,你們也一起。”景徽帝整個人好像變了一個人,大有破釜沉舟的氣勢。
……
越國要攻打慶國的消息像長了翅膀般,很快傳遍整個京城大街小巷,一時人心惶惶。
時隔幾十年,越國再次攻打慶國,這次看來不像是割讓城池就能善了的樣子,隨時有麵臨滅國的危險,一旦越國打進來,直搗京師是肯定的,到時候在京城的人還能好嗎?
於是,大家開始奔走相告準備尋找出路。
金鑾大殿上,大臣們被緊急召見,他們到的時候看到沈無咎和楚攸寧也在都愣了下。
有人想說公主不適合站在這裏參與議事,但是看看四周,大家都低著頭假裝看不見的樣子,隻能忍了。
能在官場上混的,誰不是人精。陛下都能賜公主監察百官之權了,讓她參與議政不是正常嗎?隻是公主,咱能尊重一下這個金鑾殿嗎?別再往您那荷包掏零嘴了。
人到齊了,楚攸寧也剛好吃完一塊果脯解饞。
“越國已經調動五萬兵馬壓境,要求慶國要麽簽署附庸條約,要麽割讓五座城池,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景徽帝讓劉正把邊關急報傳閱下去。
大臣們原本還想著四國有言在先,在非他國自主挑起戰端的情況下,越國不得使用火藥武器,等看完急報,一個個臉色都變得很難看,麵麵相覷,誰也不敢隨意開口。
“陛下,臣以為應當慎重考慮,越國有火藥武器,哪怕隻有五萬兵馬,我慶國三十萬大軍也不是他們的對手。”一內閣大臣道。
“臣附議!”
“陛下,莫要讓當年元康之戰重演。”
景徽帝看著這些一聽到火藥武器就聞風喪膽的臣子,心裏感到悲哀,怒其不爭。
“敵軍五萬兵馬,我軍三十萬,再從各地調兵遣將,兩方兵力相差懸殊,你們甚至連猶豫一下都不曾,就想著投降苟且偷生?這些年來受越國壓迫也把你們的骨氣給壓沒了!”
楚攸寧挑挑眉,悄悄對沈無咎說,“我父皇這麽看來挺像那麽迴事。”
沈無咎點頭,景徽帝要是沒這魄力,他做的那個夢裏也不會是亡國的結局了。隻是前世為個美人,這一世是越國逼到頭上,逼出血性來了,看著倒不單單隻是因為有了火藥武器有底氣。
“陛下息怒!”
大臣們齊刷刷跪下,如此,站在最前頭的楚攸寧兩個就顯得格外突出了。
“沈將軍,你對此事有何看法?”景徽帝也不叫起,直接點名沈無咎。
沈無咎往中間一站,連聲音都帶出一絲殺氣,“迴陛下,臣隻有一個字——打!當年越國來勢兇猛,慶國無力招架,逼不得已,隻能割讓城池得以保全。所謂,一步退,步步退,從割讓城池到任其挑選公主,再退,便是等於打開國門任越越國人進來燒殺擄掠!”
楚攸寧點頭讚同,“才五萬,看不起誰呢!”
眾臣聽了齊齊抬頭看向楚攸寧,就好像原本嚴肅正經的氣氛被她這話給衝散了。
這口吻當真是大言不慚!
攸寧公主仗著一身力氣及陛下的縱容在京城橫著走,讓文武百官皆懼,但力氣再大還能打得過五萬兵馬不成?還能把對方扔過來的火藥武器扔迴去?
“瞧瞧沈將軍,再瞧瞧你們!連公主一個弱女子都比你們有骨氣!”景徽帝指著地上跪著的一個個縮得跟烏龜似的臣子罵。
臣子們:……有骨氣他們認,但是說公主是弱女子他們是萬萬不敢認的。
景徽帝罵了一通,把之前在他閨女那受的窩囊氣也給出了,這才正色下令,“兵部和戶部立即迴去調動糧草兵器支援,其餘人誰願意前往邊關退敵?”
“臣願前往!”一個老將軍站出來。
“還有臣!”這次還是武將。
景徽帝心裏總算欣慰了不少,他們都還不知道慶國已經做出火藥武器,在他們看來,此去必死無疑,卻依然義無反顧,雖然都是從戰場上退下來了的老將,但是敢英勇就義就已經難能可貴。
“還有臣!”沈無咎也站出來。
眾臣又是一驚,怎麽也沒料到沈無咎會站出來請命。
沈家一直鎮守的是雁迴關,如今雁迴關還在和綏軍打呢,沈無咎竟然拋下雁迴關不管,要去守雍和關?不過,最近傳迴來的戰報好像說綏軍打得也越來越疲乏了,已有退兵之意。
可是,不是說沈無咎之前的傷再也不能上戰場了嗎?
“還有我!”楚攸寧也站到沈無咎身邊,清脆的聲音在大殿裏迴響,震得大臣們久久迴不了神。
沈無咎也就算了,他們可以理解他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可是公主一個婦道人家居然也有勇氣去戰場。
這一刻,大家心裏皆是慚愧。就算他們之前如何想把公主弄出京城,但不代表他們願意把公主推上戰場。
而且,連公主都需要親上戰場殺敵了,顯得他們這些朝臣更無能,至少,他們是沒有那個魄力站出來英勇就義的。
“瞧瞧你們一個個,連一個姑娘家都不如。”景徽帝心中莫名自豪,瞧他閨女把這些人給震驚的。
“臣願前往盡綿薄之力!”這次是站在最後頭的一個文官站出來。
“臣也願前往!”
有聰明的趕緊道,“臣年事已高,經不了長途跋涉,就不去給邊關將士們添亂了,臣願拿出大半家財三百兩助邊關將士退敵。”
其餘人也趕緊紛紛附和,能出錢的出錢,能出糧的出糧。
“臣亦出三百兩。”
“臣出三百兩。”
“臣出兩百石糧食。”
……
楚攸寧見這些大臣都在紛紛捐款,滿意地點點頭,還好不是自私得無可救藥。不管是不是做麵子,起碼真金白銀是真的。
景徽帝心裏也很滿意,這些大臣們難得揣度對了一次聖意,這下糧草也不用愁了。
“朕加封鎮國將軍沈無咎為兵馬大元帥,統率雍和關三十萬大軍禦敵!”
沈無咎鄭重地跪下,“臣,領命!”
“我呢?”楚攸寧舉手。
景徽帝:……
眾臣:……
一旦公主加入,總覺得畫風開始不對。
“你聽沈無咎的。”景徽帝很聰明地將她扔給沈無咎管,也隻有沈無咎才壓得住她。
楚攸寧眨眨眼,她是隊長呢,沈無咎才是軍師。
“公主,有了頭銜就有了責任,要考慮得也多。”沈無咎深知她媳婦不喜歡動腦操心,可以說是很輕易就把人說服了。
楚攸寧一聽,覺得有道理,要是給她封個官,她還得自個頭疼如何安排,沈無咎這個軍師到時候又不在身邊。
……
結束議事,景徽帝踏入他許多年沒再踏入過的地方——永壽宮
在成為太後前,他母後就是個小官之女,經由選秀入宮,一開始,曾得到先皇曇花一現的寵愛,幸運生了個皇子,可惜沒立住,受盡冷眼,最後又生下他,升至嬪位。
在拜高踩低的深宮裏,母子倆都不好過,但那段相依為命的日子卻是最彌足珍貴的,如果不是後來發生的事……
永壽宮因為太後常年禮佛,屋裏都有股子檀香。
太後早早坐在殿裏等他到來,穿著一身特製的緇衣,走出去都沒人知道她是太後。
“你來了。”太後停下轉動佛珠的動作,睜開眼看向景徽帝,聲音平和。
曾經相依為命的母子,如今早已生疏得對麵無言。
景徽帝在一旁的位子上坐下,等上茶的嬤嬤退出去,他才看向太後,“難怪您一直禮佛不曾踏出後宮半步也能對外界了若指掌,原來是在朕的身邊安插了人,還是他留給您的人。”
太後麵無悲喜,“哀家這是以大局為重。”
景徽帝放下剛拿起的茶盞,“大局為重?朕該慶幸朕這些年不愛管朝政,才沒讓我慶國的一舉一動全都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您想讓朕雙手把江山送人,大可直說。”
“暗二從來隻聽哀家的命令,別的作為暗衛該遵守的他都會遵守。”
“所以您就命他但凡發現不對就將人滅口?那是攸寧的人。”
“她就一個公主,你是皇帝!哀家倒要問問你為何這般縱著她,連大皇子都說貶就貶!”太後平和的聲音終於有了起伏。
“大抵因為朕羨慕她吧。一旦放開一切,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誰不服就揍,多好。”景徽帝看向太後,“曾幾何時,朕最想要的也不過是想保護母後您不受欺負。”
太後轉著佛珠的動作頓了頓,又飛快轉起來,仿佛這樣就能掩飾她內心的不平靜。
景徽帝的目光掠過那佛珠,嘴角冷勾,“說起大皇子,或許不久之後,他會慶幸朕將他貶為庶民。”
太後的佛珠再也轉不下去,“你欲與越國撕破臉?”
“撕破臉又如何?就算不撕破臉,對方也照樣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走慶國。”
太後臉色微變,“難道你就想亡國了?當初費盡心思坐上的位子,如今你都做了些什麽?”
景徽帝看向太後,目光裏帶著諷刺,“您知道嗎?朕曾經有多渴望登上這個位子,後來就有多後悔。”
“你一直都在怨哀家。”太後垂眸呢喃。
景徽帝不語,過了會,他起身,“從今日起,朕的身邊除了劉正誰也不留,暗衛全派去保護攸寧,那裏麵若是還有您的人,那就自求多福吧。”
“你是在拿自己的安危懲罰哀家!”太後跟著站起來,在他身後喊。
景徽帝腳步一頓,餘光往後看,“若真有刺客,朕反而要感謝那刺客了,最好是在攸寧從邊關迴來之前。”
太後祥和的麵容帶出幾分陰狠,“你就能篤定她還迴得來嗎?”
景徽帝聽了臉色一沉,隨後嗤笑,“母後,朕奉勸您別想著犧牲攸寧,就算沒有朕派去的暗衛,也沒人傷得了她。相反,您的出手可能會讓事情往不可思議的方向發展。”
景徽帝已經從昭貴妃等人身上發生的事看出來了,以他閨女那不同尋常的腦子,誰也料不到事情的下一步會怎麽發展,反正最後和她做對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雖然篤定他閨女不會有事,但景徽帝還是加了一句,“不管她迴不迴得來,朕都打算結束這荒唐的一切了。”
太後瞠大雙目,聲音有些顫抖,“你想要做什麽?”
“做朕早就該做的事。”景徽帝轉身往外走,快要走出殿門時又停下來,餘光往後看,“母後,您禮了這麽多年的佛,您確定佛祖他收嗎?”
太後身子微微一晃,手上的佛珠轉得飛快,想要以此來平複內心的慌亂,臉上的祥和也漸漸消失。
終於,啪的一聲,珠串斷了,珠子叮咚落了一地。
*
楚攸寧迴到鬼山的時候,鬼山的氣氛還很低迷,大家都在等著她歸來,鬼山外頭來買雞的人早就被打發走了。
“公主,您不該為一個婢女衝進宮去逼問陛下。”張嬤嬤上前沉著臉訓斥。
不是她有偏見,而是為一個婢女惹惱陛下實在不明智。哪怕今日死的是她自己,她也不願看到公主為她衝撞陛下。
人的感情是相互的,陛下如今是還覺得公主這性子新鮮,鬧多了就覺得煩了。她跟在皇後身邊多年,還能不知道陛下的幾分性子?就算陛下對皇後算不上隆寵,但是該有的體麵都會給,可說翻臉的時候也翻臉無情。
“我的人不能不明不白被殺,就算奚音隻是一個婢女。”楚攸寧聲音堅定。
張嬤嬤知道她的想法與他們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譬如在尊卑這件事情上就永遠說不通。
“那公主可有結果了?”
楚攸寧鼓嘴,“我父皇不願意說,我覺得就跟沈無咎看小黃書不敢讓我知道一樣。”
張嬤嬤:……這是什麽比方。
“公主不像是就這麽算了的性子。”
“沈無咎懷疑奚音的死跟他爹和哥哥們的死有關,奚音被父皇的暗衛滅口,也就是等於跟父皇有關,不過他沒承認。”
張嬤嬤臉色驟變,她趕緊低下頭,不叫公主看到。
娘娘臨終前之所以會選擇沈家讓公主下嫁,好像就是因為知道了些什麽,知道隻要陛下在位一日就不會動沈家,因為陛下於沈家有愧!
原來,這愧是因為陛下和駙馬父兄的死有關嗎?
張嬤嬤渾身打了個激靈,這事得捂住,捂得一時是一時,她不敢想像駙馬和公主反目成仇的樣子。
不對!以公主的性子,她該擔心的是公主提刀跟陛下決裂。
“既然陛下不承認那定然不是陛下做的,都說君無戲言,陛下為天下表率總不能敢做不敢當。”張嬤嬤急忙安撫。
“君無戲言不都說著玩的嗎?誰信誰傻。”楚攸寧嗤笑一聲,“他說不是他,我暫且相信,他說答案就在越國,我和沈無咎就去尋找真相。”
張嬤嬤被這消息震得頭昏眼花。
“公主,您去邊關,那四殿下呢?”張嬤嬤試圖用可愛的四殿下留住她家公主。
楚攸寧皺眉,“要不,帶上小四?”
張嬤嬤:……您當這是去遊玩的嗎?!
見張嬤嬤神情不對,楚攸寧就知道這事行不通,趕緊說,“您帶小四迴將軍府住。”
“您不在,四殿下住在將軍府名不正言不順。”張嬤嬤已經對留下她家公主不抱希望了。
“那到時候我帶小四進宮找他爹。“楚攸寧果斷決定。
“也隻能如此了,好在如今宮裏經公主您那麽一鬧,都清淨得很。隻是,您非去不可?”張嬤嬤帶著最後一絲希望問。
楚攸寧看出了她眼裏的不舍,“要不,您也跟我一塊去?”
張嬤嬤:……
在公主心裏,是真的當去遊玩的吧?以公主的本事,這麽想似乎也沒什麽好稀奇的。
“奴婢還要照顧四殿下,就不去添亂了。”張嬤嬤趕緊擺手。
“那好吧,我會很快就迴來的。”楚攸寧說。
張嬤嬤肅起臉,“公主,不可輕敵!四殿下隻有你這個姐姐能依靠了,萬不能出什麽事。”
楚攸寧乖巧聽話,“我聽嬤嬤的。”
張嬤嬤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每次她說公主的時候公主從來都是應得比誰都乖,讓人不忍心再說下去。
“我先去看看奚音。”楚攸寧肅起臉往停放奚音屍體的地方走去。
……
奚音已經讓人換上幹淨的衣裳入殮妥當,就等著下葬。
楚攸寧站在棺材前,看著躺在棺材裏的女人,想起當初在街上看到她為了活命努力迎合越國人的樣子,想起被她帶迴將軍府後努力重新生活的樣子。這一刻,她仿佛迴到了末世送走隊員時的那種無力感。
“我帶你迴來卻沒護好你,是我的錯。你說想看越國被收拾的那一天,這個很快就實現了。越國誰欺負過你,我會幫你欺負迴去。等查到誰殺了你,隻要你是無辜的,我也會為你報仇,哪怕那個人是我父皇。”
楚攸寧的話動人心魄,尤其是站在邊上的其他人。
天底下有哪個主子會這樣仁慈寬厚,還為自己的下人出頭。像奚音這樣的,放在任何一家,死了也就是死了,何況是公主這裏。
可是公主不單單為了奚音闖皇宮逼問當今,還答應為她曾經受過的欺辱出頭,奚音要是知道,也算是沒有遺憾了吧。
而跟著楚攸寧的風兒她們尤其感動,原來她們這些做婢女的在公主心裏是這樣的存在,隻要是公主的人就不容許別人欺負,哪怕那個人是當今聖上。
這一刻,她們無比慶幸當初被張嬤嬤選中來伺候公主,不然她們一生隻能在宮裏熬,謹小慎微度日,一個不慎就會被打死,那時候,別說主子幫忙出頭了,要她們命的可能就是她們的主子。
沈無咎對奚音還是很感恩的,他不知道如果讓奚音在前世夢境裏的結局和現在的結局之間選,會選哪一個,但是事情會如此發展誰也預料不到。
不管她是不是有意隱瞞了什麽,看在前世她幫沈家收屍立碑,給了沈家人最後一個體麵的份上,他願為她做最後一件事。
那便是讓人扶棺迴雁迴關的庸城,讓她落葉歸根,迴到她一直想要迴去的那片土地,與她家人埋葬在一塊。
二夫人得知這消息的時候,想去邊關的心再次蠢蠢欲動。
她直接來找上沈無咎說這事,沈無咎隻能想著法子拒絕。
“二嫂,我此行是去雍和關,與雁迴關是相反方向,您……”
二夫人擺手,“無妨。我自個去,不會有事的,多帶幾個家兵就行。也正好順路將那個奚音送至邊關安葬。”
“二嫂,這不妥,京城離邊關路途遙遠……”
“老四……”二夫人忽然打斷他的話,“你老實告訴我,你二哥……可是找到了?”
這樣的聲音也隻有邊關急報才會有!
景徽帝神情一肅, 立即從禦案後站起來。
這時候,沈無咎也顧不上再糾結私人恩怨, 迴身看向殿門, 仿佛在等一場宣判。
為了不耽誤軍情,邊關急報不需要層層查驗身份,可以直達禦前。
“報!”
那聲音的主人衝進殿內, 頭盔下的臉已經瘦得脫相, 嘴唇幹裂,渾身上下沾滿灰塵。
他跪在禦前, 呈上一封急報, 聲音有些嘶啞, “陛下, 雍和關八百裏急報!”
都不用劉正呈遞, 景徽帝親自上前過來看。雍和關這時候來的急報八成是越國宣戰, 早前就聽說越國似在蠢蠢欲動。
沈無咎和楚攸寧站在一塊,擰眉等景徽帝看完急報。
“欺人太甚!”景徽帝看完這封急報,臉色鐵青。
他將折子遞給沈無咎, “你看看吧。”
沈無咎接過來, 越看神色越冷。上麵寫的是越國五萬大軍壓境, 以他們慶國殺了越國使臣和兩個世子, 事先違背條約為由, 用火藥武器開戰。
當初在鬼山之外的不遠處發現越國使臣和越國世子的屍體的時候,所有人都猜到那豫王迴去會這麽說。越國一直仗著火藥武器稱霸天下, 慶國壓根不需要花時間去證明人不是他們殺的, 反正隻要死在慶國地界, 越國都把賬算在慶國頭上。
當時朝臣們不知道他們慶國已經做出火藥,早朝的時候還問要不要去國書將事情來龍去脈說清楚。
沈無咎仿佛能從這信上看到越國囂張得意的嘴臉, 看到被慶國將士被火藥武器支配的恐懼。
這時候,在家國大義麵前,再大的個人恩怨也隻能放下。
同時,他也知道這是唯一可以請命去雍和關的機會。
沈無咎看了眼楚攸寧,毅然跪地,“臣自請前往雍和關退敵!”
景徽帝一怔,看著他無比堅定的表情,與當年來請命去鎮守邊關的畫麵重疊。
他伸手拿迴急報的折子,手指在上頭摩挲,“非去不可?”
這話問的好似含有另一層深意。沈無咎沒有往深了想,他的神情和語氣都更加堅定。
“非去不可,還請陛下恩準!”
景徽帝沉默半響,歎息一聲,背過身去,擺手,“那就去吧,那裏也許有你要找的答案。”
沈無咎愕然抬頭,陛下這是何意?
所以,陛下昨日無論如何也不讓他去雍和關,是怕他知道什麽?結果出了奚音這事,發現藏不住了隻能讓他自己去找答案?
楚攸寧皺眉,“父皇,您知道什麽就直說,又不是玩闖關遊戲。”
“朕什麽也不知道,你們想知道就自己去找答案!”景徽帝憤而迴頭,破罐破摔。
楚攸寧還想再懟,沈無咎拉住她,肯定地看向景徽帝,“公主,陛下許是有難言之隱。”
至於是什麽讓一個皇帝都無法宣之於口的真相,他相信很快就會知道了。
“行,他不說,我們就自己去找!要是真跟他有關,他這個皇帝也別做了。”楚攸寧一腳踹在一旁的柱子上,在上麵留下一個凹進去的腳印。
景徽帝:……還當麵威脅上了,瞧把她能的!
“朕已經召朝臣前來議事,你們也一起。”景徽帝整個人好像變了一個人,大有破釜沉舟的氣勢。
……
越國要攻打慶國的消息像長了翅膀般,很快傳遍整個京城大街小巷,一時人心惶惶。
時隔幾十年,越國再次攻打慶國,這次看來不像是割讓城池就能善了的樣子,隨時有麵臨滅國的危險,一旦越國打進來,直搗京師是肯定的,到時候在京城的人還能好嗎?
於是,大家開始奔走相告準備尋找出路。
金鑾大殿上,大臣們被緊急召見,他們到的時候看到沈無咎和楚攸寧也在都愣了下。
有人想說公主不適合站在這裏參與議事,但是看看四周,大家都低著頭假裝看不見的樣子,隻能忍了。
能在官場上混的,誰不是人精。陛下都能賜公主監察百官之權了,讓她參與議政不是正常嗎?隻是公主,咱能尊重一下這個金鑾殿嗎?別再往您那荷包掏零嘴了。
人到齊了,楚攸寧也剛好吃完一塊果脯解饞。
“越國已經調動五萬兵馬壓境,要求慶國要麽簽署附庸條約,要麽割讓五座城池,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景徽帝讓劉正把邊關急報傳閱下去。
大臣們原本還想著四國有言在先,在非他國自主挑起戰端的情況下,越國不得使用火藥武器,等看完急報,一個個臉色都變得很難看,麵麵相覷,誰也不敢隨意開口。
“陛下,臣以為應當慎重考慮,越國有火藥武器,哪怕隻有五萬兵馬,我慶國三十萬大軍也不是他們的對手。”一內閣大臣道。
“臣附議!”
“陛下,莫要讓當年元康之戰重演。”
景徽帝看著這些一聽到火藥武器就聞風喪膽的臣子,心裏感到悲哀,怒其不爭。
“敵軍五萬兵馬,我軍三十萬,再從各地調兵遣將,兩方兵力相差懸殊,你們甚至連猶豫一下都不曾,就想著投降苟且偷生?這些年來受越國壓迫也把你們的骨氣給壓沒了!”
楚攸寧挑挑眉,悄悄對沈無咎說,“我父皇這麽看來挺像那麽迴事。”
沈無咎點頭,景徽帝要是沒這魄力,他做的那個夢裏也不會是亡國的結局了。隻是前世為個美人,這一世是越國逼到頭上,逼出血性來了,看著倒不單單隻是因為有了火藥武器有底氣。
“陛下息怒!”
大臣們齊刷刷跪下,如此,站在最前頭的楚攸寧兩個就顯得格外突出了。
“沈將軍,你對此事有何看法?”景徽帝也不叫起,直接點名沈無咎。
沈無咎往中間一站,連聲音都帶出一絲殺氣,“迴陛下,臣隻有一個字——打!當年越國來勢兇猛,慶國無力招架,逼不得已,隻能割讓城池得以保全。所謂,一步退,步步退,從割讓城池到任其挑選公主,再退,便是等於打開國門任越越國人進來燒殺擄掠!”
楚攸寧點頭讚同,“才五萬,看不起誰呢!”
眾臣聽了齊齊抬頭看向楚攸寧,就好像原本嚴肅正經的氣氛被她這話給衝散了。
這口吻當真是大言不慚!
攸寧公主仗著一身力氣及陛下的縱容在京城橫著走,讓文武百官皆懼,但力氣再大還能打得過五萬兵馬不成?還能把對方扔過來的火藥武器扔迴去?
“瞧瞧沈將軍,再瞧瞧你們!連公主一個弱女子都比你們有骨氣!”景徽帝指著地上跪著的一個個縮得跟烏龜似的臣子罵。
臣子們:……有骨氣他們認,但是說公主是弱女子他們是萬萬不敢認的。
景徽帝罵了一通,把之前在他閨女那受的窩囊氣也給出了,這才正色下令,“兵部和戶部立即迴去調動糧草兵器支援,其餘人誰願意前往邊關退敵?”
“臣願前往!”一個老將軍站出來。
“還有臣!”這次還是武將。
景徽帝心裏總算欣慰了不少,他們都還不知道慶國已經做出火藥武器,在他們看來,此去必死無疑,卻依然義無反顧,雖然都是從戰場上退下來了的老將,但是敢英勇就義就已經難能可貴。
“還有臣!”沈無咎也站出來。
眾臣又是一驚,怎麽也沒料到沈無咎會站出來請命。
沈家一直鎮守的是雁迴關,如今雁迴關還在和綏軍打呢,沈無咎竟然拋下雁迴關不管,要去守雍和關?不過,最近傳迴來的戰報好像說綏軍打得也越來越疲乏了,已有退兵之意。
可是,不是說沈無咎之前的傷再也不能上戰場了嗎?
“還有我!”楚攸寧也站到沈無咎身邊,清脆的聲音在大殿裏迴響,震得大臣們久久迴不了神。
沈無咎也就算了,他們可以理解他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可是公主一個婦道人家居然也有勇氣去戰場。
這一刻,大家心裏皆是慚愧。就算他們之前如何想把公主弄出京城,但不代表他們願意把公主推上戰場。
而且,連公主都需要親上戰場殺敵了,顯得他們這些朝臣更無能,至少,他們是沒有那個魄力站出來英勇就義的。
“瞧瞧你們一個個,連一個姑娘家都不如。”景徽帝心中莫名自豪,瞧他閨女把這些人給震驚的。
“臣願前往盡綿薄之力!”這次是站在最後頭的一個文官站出來。
“臣也願前往!”
有聰明的趕緊道,“臣年事已高,經不了長途跋涉,就不去給邊關將士們添亂了,臣願拿出大半家財三百兩助邊關將士退敵。”
其餘人也趕緊紛紛附和,能出錢的出錢,能出糧的出糧。
“臣亦出三百兩。”
“臣出三百兩。”
“臣出兩百石糧食。”
……
楚攸寧見這些大臣都在紛紛捐款,滿意地點點頭,還好不是自私得無可救藥。不管是不是做麵子,起碼真金白銀是真的。
景徽帝心裏也很滿意,這些大臣們難得揣度對了一次聖意,這下糧草也不用愁了。
“朕加封鎮國將軍沈無咎為兵馬大元帥,統率雍和關三十萬大軍禦敵!”
沈無咎鄭重地跪下,“臣,領命!”
“我呢?”楚攸寧舉手。
景徽帝:……
眾臣:……
一旦公主加入,總覺得畫風開始不對。
“你聽沈無咎的。”景徽帝很聰明地將她扔給沈無咎管,也隻有沈無咎才壓得住她。
楚攸寧眨眨眼,她是隊長呢,沈無咎才是軍師。
“公主,有了頭銜就有了責任,要考慮得也多。”沈無咎深知她媳婦不喜歡動腦操心,可以說是很輕易就把人說服了。
楚攸寧一聽,覺得有道理,要是給她封個官,她還得自個頭疼如何安排,沈無咎這個軍師到時候又不在身邊。
……
結束議事,景徽帝踏入他許多年沒再踏入過的地方——永壽宮
在成為太後前,他母後就是個小官之女,經由選秀入宮,一開始,曾得到先皇曇花一現的寵愛,幸運生了個皇子,可惜沒立住,受盡冷眼,最後又生下他,升至嬪位。
在拜高踩低的深宮裏,母子倆都不好過,但那段相依為命的日子卻是最彌足珍貴的,如果不是後來發生的事……
永壽宮因為太後常年禮佛,屋裏都有股子檀香。
太後早早坐在殿裏等他到來,穿著一身特製的緇衣,走出去都沒人知道她是太後。
“你來了。”太後停下轉動佛珠的動作,睜開眼看向景徽帝,聲音平和。
曾經相依為命的母子,如今早已生疏得對麵無言。
景徽帝在一旁的位子上坐下,等上茶的嬤嬤退出去,他才看向太後,“難怪您一直禮佛不曾踏出後宮半步也能對外界了若指掌,原來是在朕的身邊安插了人,還是他留給您的人。”
太後麵無悲喜,“哀家這是以大局為重。”
景徽帝放下剛拿起的茶盞,“大局為重?朕該慶幸朕這些年不愛管朝政,才沒讓我慶國的一舉一動全都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您想讓朕雙手把江山送人,大可直說。”
“暗二從來隻聽哀家的命令,別的作為暗衛該遵守的他都會遵守。”
“所以您就命他但凡發現不對就將人滅口?那是攸寧的人。”
“她就一個公主,你是皇帝!哀家倒要問問你為何這般縱著她,連大皇子都說貶就貶!”太後平和的聲音終於有了起伏。
“大抵因為朕羨慕她吧。一旦放開一切,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誰不服就揍,多好。”景徽帝看向太後,“曾幾何時,朕最想要的也不過是想保護母後您不受欺負。”
太後轉著佛珠的動作頓了頓,又飛快轉起來,仿佛這樣就能掩飾她內心的不平靜。
景徽帝的目光掠過那佛珠,嘴角冷勾,“說起大皇子,或許不久之後,他會慶幸朕將他貶為庶民。”
太後的佛珠再也轉不下去,“你欲與越國撕破臉?”
“撕破臉又如何?就算不撕破臉,對方也照樣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走慶國。”
太後臉色微變,“難道你就想亡國了?當初費盡心思坐上的位子,如今你都做了些什麽?”
景徽帝看向太後,目光裏帶著諷刺,“您知道嗎?朕曾經有多渴望登上這個位子,後來就有多後悔。”
“你一直都在怨哀家。”太後垂眸呢喃。
景徽帝不語,過了會,他起身,“從今日起,朕的身邊除了劉正誰也不留,暗衛全派去保護攸寧,那裏麵若是還有您的人,那就自求多福吧。”
“你是在拿自己的安危懲罰哀家!”太後跟著站起來,在他身後喊。
景徽帝腳步一頓,餘光往後看,“若真有刺客,朕反而要感謝那刺客了,最好是在攸寧從邊關迴來之前。”
太後祥和的麵容帶出幾分陰狠,“你就能篤定她還迴得來嗎?”
景徽帝聽了臉色一沉,隨後嗤笑,“母後,朕奉勸您別想著犧牲攸寧,就算沒有朕派去的暗衛,也沒人傷得了她。相反,您的出手可能會讓事情往不可思議的方向發展。”
景徽帝已經從昭貴妃等人身上發生的事看出來了,以他閨女那不同尋常的腦子,誰也料不到事情的下一步會怎麽發展,反正最後和她做對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雖然篤定他閨女不會有事,但景徽帝還是加了一句,“不管她迴不迴得來,朕都打算結束這荒唐的一切了。”
太後瞠大雙目,聲音有些顫抖,“你想要做什麽?”
“做朕早就該做的事。”景徽帝轉身往外走,快要走出殿門時又停下來,餘光往後看,“母後,您禮了這麽多年的佛,您確定佛祖他收嗎?”
太後身子微微一晃,手上的佛珠轉得飛快,想要以此來平複內心的慌亂,臉上的祥和也漸漸消失。
終於,啪的一聲,珠串斷了,珠子叮咚落了一地。
*
楚攸寧迴到鬼山的時候,鬼山的氣氛還很低迷,大家都在等著她歸來,鬼山外頭來買雞的人早就被打發走了。
“公主,您不該為一個婢女衝進宮去逼問陛下。”張嬤嬤上前沉著臉訓斥。
不是她有偏見,而是為一個婢女惹惱陛下實在不明智。哪怕今日死的是她自己,她也不願看到公主為她衝撞陛下。
人的感情是相互的,陛下如今是還覺得公主這性子新鮮,鬧多了就覺得煩了。她跟在皇後身邊多年,還能不知道陛下的幾分性子?就算陛下對皇後算不上隆寵,但是該有的體麵都會給,可說翻臉的時候也翻臉無情。
“我的人不能不明不白被殺,就算奚音隻是一個婢女。”楚攸寧聲音堅定。
張嬤嬤知道她的想法與他們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譬如在尊卑這件事情上就永遠說不通。
“那公主可有結果了?”
楚攸寧鼓嘴,“我父皇不願意說,我覺得就跟沈無咎看小黃書不敢讓我知道一樣。”
張嬤嬤:……這是什麽比方。
“公主不像是就這麽算了的性子。”
“沈無咎懷疑奚音的死跟他爹和哥哥們的死有關,奚音被父皇的暗衛滅口,也就是等於跟父皇有關,不過他沒承認。”
張嬤嬤臉色驟變,她趕緊低下頭,不叫公主看到。
娘娘臨終前之所以會選擇沈家讓公主下嫁,好像就是因為知道了些什麽,知道隻要陛下在位一日就不會動沈家,因為陛下於沈家有愧!
原來,這愧是因為陛下和駙馬父兄的死有關嗎?
張嬤嬤渾身打了個激靈,這事得捂住,捂得一時是一時,她不敢想像駙馬和公主反目成仇的樣子。
不對!以公主的性子,她該擔心的是公主提刀跟陛下決裂。
“既然陛下不承認那定然不是陛下做的,都說君無戲言,陛下為天下表率總不能敢做不敢當。”張嬤嬤急忙安撫。
“君無戲言不都說著玩的嗎?誰信誰傻。”楚攸寧嗤笑一聲,“他說不是他,我暫且相信,他說答案就在越國,我和沈無咎就去尋找真相。”
張嬤嬤被這消息震得頭昏眼花。
“公主,您去邊關,那四殿下呢?”張嬤嬤試圖用可愛的四殿下留住她家公主。
楚攸寧皺眉,“要不,帶上小四?”
張嬤嬤:……您當這是去遊玩的嗎?!
見張嬤嬤神情不對,楚攸寧就知道這事行不通,趕緊說,“您帶小四迴將軍府住。”
“您不在,四殿下住在將軍府名不正言不順。”張嬤嬤已經對留下她家公主不抱希望了。
“那到時候我帶小四進宮找他爹。“楚攸寧果斷決定。
“也隻能如此了,好在如今宮裏經公主您那麽一鬧,都清淨得很。隻是,您非去不可?”張嬤嬤帶著最後一絲希望問。
楚攸寧看出了她眼裏的不舍,“要不,您也跟我一塊去?”
張嬤嬤:……
在公主心裏,是真的當去遊玩的吧?以公主的本事,這麽想似乎也沒什麽好稀奇的。
“奴婢還要照顧四殿下,就不去添亂了。”張嬤嬤趕緊擺手。
“那好吧,我會很快就迴來的。”楚攸寧說。
張嬤嬤肅起臉,“公主,不可輕敵!四殿下隻有你這個姐姐能依靠了,萬不能出什麽事。”
楚攸寧乖巧聽話,“我聽嬤嬤的。”
張嬤嬤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每次她說公主的時候公主從來都是應得比誰都乖,讓人不忍心再說下去。
“我先去看看奚音。”楚攸寧肅起臉往停放奚音屍體的地方走去。
……
奚音已經讓人換上幹淨的衣裳入殮妥當,就等著下葬。
楚攸寧站在棺材前,看著躺在棺材裏的女人,想起當初在街上看到她為了活命努力迎合越國人的樣子,想起被她帶迴將軍府後努力重新生活的樣子。這一刻,她仿佛迴到了末世送走隊員時的那種無力感。
“我帶你迴來卻沒護好你,是我的錯。你說想看越國被收拾的那一天,這個很快就實現了。越國誰欺負過你,我會幫你欺負迴去。等查到誰殺了你,隻要你是無辜的,我也會為你報仇,哪怕那個人是我父皇。”
楚攸寧的話動人心魄,尤其是站在邊上的其他人。
天底下有哪個主子會這樣仁慈寬厚,還為自己的下人出頭。像奚音這樣的,放在任何一家,死了也就是死了,何況是公主這裏。
可是公主不單單為了奚音闖皇宮逼問當今,還答應為她曾經受過的欺辱出頭,奚音要是知道,也算是沒有遺憾了吧。
而跟著楚攸寧的風兒她們尤其感動,原來她們這些做婢女的在公主心裏是這樣的存在,隻要是公主的人就不容許別人欺負,哪怕那個人是當今聖上。
這一刻,她們無比慶幸當初被張嬤嬤選中來伺候公主,不然她們一生隻能在宮裏熬,謹小慎微度日,一個不慎就會被打死,那時候,別說主子幫忙出頭了,要她們命的可能就是她們的主子。
沈無咎對奚音還是很感恩的,他不知道如果讓奚音在前世夢境裏的結局和現在的結局之間選,會選哪一個,但是事情會如此發展誰也預料不到。
不管她是不是有意隱瞞了什麽,看在前世她幫沈家收屍立碑,給了沈家人最後一個體麵的份上,他願為她做最後一件事。
那便是讓人扶棺迴雁迴關的庸城,讓她落葉歸根,迴到她一直想要迴去的那片土地,與她家人埋葬在一塊。
二夫人得知這消息的時候,想去邊關的心再次蠢蠢欲動。
她直接來找上沈無咎說這事,沈無咎隻能想著法子拒絕。
“二嫂,我此行是去雍和關,與雁迴關是相反方向,您……”
二夫人擺手,“無妨。我自個去,不會有事的,多帶幾個家兵就行。也正好順路將那個奚音送至邊關安葬。”
“二嫂,這不妥,京城離邊關路途遙遠……”
“老四……”二夫人忽然打斷他的話,“你老實告訴我,你二哥……可是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