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主要還是為了寧海祈福,不是battle
穿越之養家糊口的方法論徐曉媛春丫徐達裴庭 作者:蝴蝶不願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丫第二站,去了無名小館。
到得小館,她就看到門口煮番薯粥的兩口大鍋已經支棱上了,熬粥的是王尋家門神似的家丁,兩人守著一口鍋,正在給排成兩隊的人施粥,“欸?!你這老伯都來兩迴了,別以為我不知道啊,差不多得了!!走吧走吧!”
那被提溜出來的老伯,還嘟囔呢,“不就喝口粥嘛......”
立刻有情緒不怎麽好的民眾衝他喊:“不就是口粥你還搶?!沒看到小孩兒都餓哭了嗎?”
那老頭兒瞧瞧衝他喊的人,比他還高半個頭呢,也不敢再多說什麽,拿著空碗就走了。
這些小摩擦,也實屬正常,畢竟人都有私心嘛,春丫瞧著王尋家的護衛管的也挺好,便也沒多說什麽,帶著丁香就進了飯館裏頭。
飯館,就有點慘了。
這地方雖然簡單裝修過,但是當時想著也不囤貨,所以屋頂磚瓦都沒怎麽弄,全是舊的,此時瓦片飛掉了不少,時不時的還滴幾滴雨下來,看著就是個半鏤空的飯館子。
可這屋子都這樣了,還怎麽施粥啊!一會兒瓦片再掉下來砸了人可怎麽好?!
春丫忙喊了於掌櫃,“於掌櫃,趕緊把這粥攤挪了吧!挪去仁濟堂門口,也比放這兒強啊!”
於掌櫃很為難的說:“仁濟堂門口支了施藥的鍋,沒地兒放了啊。”
“那就支去海豐閣!”春丫說道。
“海豐閣門口也有兩口鍋。”單姑娘從後院兒走了出來,“王夫人和梅姨娘在那兒看著呢。”
縣衙門口人太多,進進出出也不方便,於是春丫大手一揮,“帶著鍋跟我走,咱們支去觀音廟!”
觀音廟就在老城門那裏,雖然,寧海的老城牆矮的.....但凡金寶努努力,也能爬過去。
不過也不妨礙它是個地標啊。
走過路過的人基本都會在那城牆邊歇個腳,或者說好了在那裏碰頭之類的。
所以如果有避難的鄉村農戶來縣城,肯定會路過那老城牆,施粥的攤子放在那兒,倒也正好。
既然春丫這麽決定了,底下的人哪兒有不從的。
其實於掌櫃本來是挺擔心,萬一掉個瓦片啥的下來,再有來討粥吃的人訛人可怎麽好?
可一想到,自家東家可是郡主啊!!他便也沒有這麽蠢的想法了。所以他才會把施粥的鍋子,支棱在了他們那不怎麽結實的簷廊下頭。
很快,一群人,帶著鍋碗瓢盆,和後頭跟著的更大的一群人,來到了觀音廟門口。
遠遠看著,就像丐幫搞團建似的。
其實這些人裏頭,有人家日子還是可以過的,但是因為有的屋子被昨夜的大風給刮壞了,一時半會兒做不了飯,聽說有施粥的,就來要一碗,這會兒縣城也還沒腳店開著呢!
正蹲在廟門口,心情很煩躁的道玄,看見春丫帶著一大幫子人來了,便幾步上前,抓住徒弟問:“啥意思啊?這是來咱們廟裏化緣啊?這麽有想法的嗎?”
春丫拍掉了大師傅的手,“是送緣到廟!您這兒不還有些臨時安置的難民嗎?都吃了嗎?沒吃咱們番薯粥這不給你們送來了嗎?麻煩您老人家給咱們找個不怕下雨的地兒唄。”
一聽是番薯粥,大師傅心中雖然嫌棄的很,不過這東西是純素,也能進廟,於是大手一揮,“進吧,就搭在偏殿吧。”
於是一大幫子人,帶著鍋灶和食材,唿啦啦全去了偏殿。
而春丫卻隱隱聽到了......“這是道辛師傅在念經?.....不對,怎麽還有洋文?別告訴我兩位在鬥法?!”
“一夜了!!”大師傅想到這個就頭疼,“就歇了兩個時辰!”
兩人都號稱為寧海祈福,可到底祈的哪門子福,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道辛師傅這是準備把這幾年沒說的話,用幾天時間全說完啊?”春丫喃喃自語。
大師傅捂著腦袋說:“求求了,你把那洋人弄走吧!”
“師傅,不瞞您說,四夷館昨夜坍塌了幾乎一半以上,那地方肯定得重建了,最快最快也得兩三個月......”
“啊!要死啊!!還讓不讓和尚活了啊?!菩薩快被他們煩死了啊!”
春丫呆呆的看著道玄,“可是師傅,您不是住海豐閣的嗎?”
大師傅一愣,然後一拍大腿,“對哦!!我都忘了!!走走走,迴去迴去!”
說完,頭也不迴的就跑了。
到得晚間,忙碌了一晚上的眾人陸陸續續的迴來了,單姑娘今日毫不矯情的做了一桌全肉宴,張大夫也沒有表示反對。
因為看著徐達和關慕青兩人的臉色,就覺得的確應該補補。
特別是徐達那炸了毛的頭發,和血紅的眼睛,看著就感覺好像不給吃肉,他就要吃人了。
張大夫先給關慕青夾了個雞腿,然後問他,“寧海縣損失如何?”
“城裏還好,就是些物損,金額也有限。傷者也不算多,就是送去仁濟堂的二三十人。
但是鄉下糧食還是損失起碼三成。不過今年番薯大夥兒種的多,又免了糧稅,過冬應該是沒問題。好在沒出人命,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剛才撫台衙門和布政使司都來人詢問了災情,說會很快發放一批救災糧下來。
我也問了他們,說是此次受災範圍不小,不僅僅是咱們寧海,連帶著明州台州還有江蘇很多地方,鬆江府各縣都有波及。
而且受災各縣幾乎都有死亡人數,現在具體還不知曉,但是聽說昨夜的損失,恐怕不小。”
搖搖欲睡的徐達揉了下眼睛,“他們不是來問災情,是為了問太子而來的吧?”
關慕青點了點頭,算是迴答了。他這嗓子現在幾乎都說不出話來了。
不過徐達問的這話也是多餘,太子殿下萬一在寧海出了點兒什麽事兒,除了關慕青和徐達遭殃,白巡撫和曹大人也會跟著倒黴啊!
要不是今日來匯報災情的人實在太多,白巡撫原本是準備親自來寧海瞧瞧的。
他就納悶了,凡是受災的,全去他那兒哭爹喊娘去了,怎麽關慕青連個人影兒都不見?
總不可能連成一線的海岸,風災就光跳過了寧海縣吧?
其實聽聞沿海鬧了風災的曹大人也很著急,他秉承著官場行走,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主動去找了白巡撫問寧海如何了。
因為在他的觀念裏,關慕青那兒有什麽事兒,肯定第一個會去找白巡撫的。
可一問下來,白巡撫居然兩手一攤,說是啥都不知道。
他就覺得肯定是姓白的騙他,於是喊了布政使司的人跟著撫台的人一起來了寧海。
到得小館,她就看到門口煮番薯粥的兩口大鍋已經支棱上了,熬粥的是王尋家門神似的家丁,兩人守著一口鍋,正在給排成兩隊的人施粥,“欸?!你這老伯都來兩迴了,別以為我不知道啊,差不多得了!!走吧走吧!”
那被提溜出來的老伯,還嘟囔呢,“不就喝口粥嘛......”
立刻有情緒不怎麽好的民眾衝他喊:“不就是口粥你還搶?!沒看到小孩兒都餓哭了嗎?”
那老頭兒瞧瞧衝他喊的人,比他還高半個頭呢,也不敢再多說什麽,拿著空碗就走了。
這些小摩擦,也實屬正常,畢竟人都有私心嘛,春丫瞧著王尋家的護衛管的也挺好,便也沒多說什麽,帶著丁香就進了飯館裏頭。
飯館,就有點慘了。
這地方雖然簡單裝修過,但是當時想著也不囤貨,所以屋頂磚瓦都沒怎麽弄,全是舊的,此時瓦片飛掉了不少,時不時的還滴幾滴雨下來,看著就是個半鏤空的飯館子。
可這屋子都這樣了,還怎麽施粥啊!一會兒瓦片再掉下來砸了人可怎麽好?!
春丫忙喊了於掌櫃,“於掌櫃,趕緊把這粥攤挪了吧!挪去仁濟堂門口,也比放這兒強啊!”
於掌櫃很為難的說:“仁濟堂門口支了施藥的鍋,沒地兒放了啊。”
“那就支去海豐閣!”春丫說道。
“海豐閣門口也有兩口鍋。”單姑娘從後院兒走了出來,“王夫人和梅姨娘在那兒看著呢。”
縣衙門口人太多,進進出出也不方便,於是春丫大手一揮,“帶著鍋跟我走,咱們支去觀音廟!”
觀音廟就在老城門那裏,雖然,寧海的老城牆矮的.....但凡金寶努努力,也能爬過去。
不過也不妨礙它是個地標啊。
走過路過的人基本都會在那城牆邊歇個腳,或者說好了在那裏碰頭之類的。
所以如果有避難的鄉村農戶來縣城,肯定會路過那老城牆,施粥的攤子放在那兒,倒也正好。
既然春丫這麽決定了,底下的人哪兒有不從的。
其實於掌櫃本來是挺擔心,萬一掉個瓦片啥的下來,再有來討粥吃的人訛人可怎麽好?
可一想到,自家東家可是郡主啊!!他便也沒有這麽蠢的想法了。所以他才會把施粥的鍋子,支棱在了他們那不怎麽結實的簷廊下頭。
很快,一群人,帶著鍋碗瓢盆,和後頭跟著的更大的一群人,來到了觀音廟門口。
遠遠看著,就像丐幫搞團建似的。
其實這些人裏頭,有人家日子還是可以過的,但是因為有的屋子被昨夜的大風給刮壞了,一時半會兒做不了飯,聽說有施粥的,就來要一碗,這會兒縣城也還沒腳店開著呢!
正蹲在廟門口,心情很煩躁的道玄,看見春丫帶著一大幫子人來了,便幾步上前,抓住徒弟問:“啥意思啊?這是來咱們廟裏化緣啊?這麽有想法的嗎?”
春丫拍掉了大師傅的手,“是送緣到廟!您這兒不還有些臨時安置的難民嗎?都吃了嗎?沒吃咱們番薯粥這不給你們送來了嗎?麻煩您老人家給咱們找個不怕下雨的地兒唄。”
一聽是番薯粥,大師傅心中雖然嫌棄的很,不過這東西是純素,也能進廟,於是大手一揮,“進吧,就搭在偏殿吧。”
於是一大幫子人,帶著鍋灶和食材,唿啦啦全去了偏殿。
而春丫卻隱隱聽到了......“這是道辛師傅在念經?.....不對,怎麽還有洋文?別告訴我兩位在鬥法?!”
“一夜了!!”大師傅想到這個就頭疼,“就歇了兩個時辰!”
兩人都號稱為寧海祈福,可到底祈的哪門子福,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道辛師傅這是準備把這幾年沒說的話,用幾天時間全說完啊?”春丫喃喃自語。
大師傅捂著腦袋說:“求求了,你把那洋人弄走吧!”
“師傅,不瞞您說,四夷館昨夜坍塌了幾乎一半以上,那地方肯定得重建了,最快最快也得兩三個月......”
“啊!要死啊!!還讓不讓和尚活了啊?!菩薩快被他們煩死了啊!”
春丫呆呆的看著道玄,“可是師傅,您不是住海豐閣的嗎?”
大師傅一愣,然後一拍大腿,“對哦!!我都忘了!!走走走,迴去迴去!”
說完,頭也不迴的就跑了。
到得晚間,忙碌了一晚上的眾人陸陸續續的迴來了,單姑娘今日毫不矯情的做了一桌全肉宴,張大夫也沒有表示反對。
因為看著徐達和關慕青兩人的臉色,就覺得的確應該補補。
特別是徐達那炸了毛的頭發,和血紅的眼睛,看著就感覺好像不給吃肉,他就要吃人了。
張大夫先給關慕青夾了個雞腿,然後問他,“寧海縣損失如何?”
“城裏還好,就是些物損,金額也有限。傷者也不算多,就是送去仁濟堂的二三十人。
但是鄉下糧食還是損失起碼三成。不過今年番薯大夥兒種的多,又免了糧稅,過冬應該是沒問題。好在沒出人命,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剛才撫台衙門和布政使司都來人詢問了災情,說會很快發放一批救災糧下來。
我也問了他們,說是此次受災範圍不小,不僅僅是咱們寧海,連帶著明州台州還有江蘇很多地方,鬆江府各縣都有波及。
而且受災各縣幾乎都有死亡人數,現在具體還不知曉,但是聽說昨夜的損失,恐怕不小。”
搖搖欲睡的徐達揉了下眼睛,“他們不是來問災情,是為了問太子而來的吧?”
關慕青點了點頭,算是迴答了。他這嗓子現在幾乎都說不出話來了。
不過徐達問的這話也是多餘,太子殿下萬一在寧海出了點兒什麽事兒,除了關慕青和徐達遭殃,白巡撫和曹大人也會跟著倒黴啊!
要不是今日來匯報災情的人實在太多,白巡撫原本是準備親自來寧海瞧瞧的。
他就納悶了,凡是受災的,全去他那兒哭爹喊娘去了,怎麽關慕青連個人影兒都不見?
總不可能連成一線的海岸,風災就光跳過了寧海縣吧?
其實聽聞沿海鬧了風災的曹大人也很著急,他秉承著官場行走,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主動去找了白巡撫問寧海如何了。
因為在他的觀念裏,關慕青那兒有什麽事兒,肯定第一個會去找白巡撫的。
可一問下來,白巡撫居然兩手一攤,說是啥都不知道。
他就覺得肯定是姓白的騙他,於是喊了布政使司的人跟著撫台的人一起來了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