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風很頑皮,還真的想跟大老爺一樣試試大小老婆左摟右抱的滋味,私下裏進攻薛雪琴,要親她。薛雪琴不好拒絕,閉著眼睛任由擺布。李宛風得了手,大樂。薛雪琴感覺也還不壞。高飛鳶發現,惱火,把李宛風打了一頓,把臉都給抓破了。不過高飛鳶對薛雪琴還是很好,一口一個姐姐地叫,同情她這麽美麗溫順的人,落得被親人坑害無家可歸的地步,對她關懷備至。李宛風一邊安撫高飛鳶一邊繼續染指薛雪琴,對她倆都關懷備至。三個的關係說不清弄不明,也不用去說清弄明。橫豎不受俗世禮教管轄,自己愛怎樣就怎樣。


    禮教都是人為定的,李宛風素來不屑,認為都是俗世的人作繭自縛的一套。為什麽男人就可以娶幾個妻妾,而女人不可以嫁幾個丈夫呢?為什麽女人都得跟男人結婚,而不能女人跟女人結婚呢?像自己這樣明顯投錯了胎的,不想做女人,但是身為女人身,怎麽辦?也不止自己一個人這樣,像吉哥哥的兄弟優卿那樣的,明顯也是投錯了胎。不知道是什麽神明管投胎這件事的,都是那神明的錯。被投錯了胎的人本來是無辜的不是?既然為俗世所不容,那就想個辦法置身於俗世之外吧。一起上路流浪,挺好的。李宛風感到這是天意,是自己與高飛鳶的宿命。以往就覺得會有這樣的一天。最終要找一個可以安身的地方。是否就在吉哥哥那裏?


    三個女孩要去五龍莊,但這時候義軍聯盟已經幹起了轟轟烈烈的大舉,聽說吉義跟他的未婚妻——江右義軍首領小玉觀音,在義軍聯盟之中,似乎成了義軍其中一路大軍的魁首。那麽這時候去五龍莊,是否合適?他的兄弟應該也都跟他出征了吧?如果去義軍正攻打的地方找他又怎樣?


    三個女孩一時沒拿定主意,但也想不出別的可去的地方,暫且先去五龍莊看看。


    去五龍莊要怎麽走?李宛風對關隴一帶的地理比較熟悉,大致知道要往五龍莊的路線。首先要去漢中,然後坐船順漢水而下,到襄陽府穀城縣一帶再上岸,去房州的荊山深處找五龍莊。


    去漢中有多條路,分別穿過秦嶺的多道山穀。其中小路雖然近但是難走,不如走大路,先向西到鳳翔府,經過陳倉古道,可以去到漢中。那一段路其實也很險,相對而言卻還是容易一些,別的路實在是跑馬都難。


    當下三個女孩乘著兩匹大馬、帶著兩條狗,向西疾走。薛雪琴給高飛鳶、李宛風輪流帶在馬後。她知恩感恩,本性又十分有依賴心,把兩個妹子都當做姐姐一般敬愛。最無助地時候能被她們所救,真是絕處逢生,重見光明。


    高飛鳶、李宛風都很大膽,盡管殺了臧家的嫡子,並不慌張,仗著他家惡仆迴家報告還得一段時間,心想自己馬快,不會被追上。因此隻管沿著大路走,並不落荒走野路。


    從西京長安到鳳翔府的大路,沿著渭水北岸延伸,途經鹹陽、武功、扶風等州縣。三個女孩一路走過去,也沒遇到有追兵追來。


    隻因臧天佐並不在長安,這時正率領大軍趕在前往武昌對付義軍聯盟的路上。臧天佐不在家,所以臧旌善格外胡來;這下子臧旌善被殺了,臧家的人可不敢不請示臧天佐就擅自下達追捕殺人兇手的命令——那不是平常人,那是高、李兩家的大小姐!臧天佐本來正為兩個兒子臧旌忠、臧旌孝,分別向高、李兩家這兩個大小姐求婚,竭力想要辦成此事,把三家勢力合為一家,怎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下子可麻煩了。對於三家都很麻煩。


    臧天佐大軍已發,自家後方空虛,如果跟高、李兩家交惡,互相攻戰起來,臧家可以說是要完蛋了。別的不說,閑著沒事幹的郎繼宗,一定借機攻擊臧家。臧家拿什麽一邊打義軍,一邊打高、李兩家,一邊還要對付郎繼宗?


    高、李兩家分別鎮守河西、西蜀,這時候已經各出主力遠征。高鴻所部從甘州、肅州出兵,西出玉門關,遠征西域地方。李宕所部上溯羌水、西出岷山,遠征吐蕃地方。


    隻因先前高鴻與李宕會談,覺得天下分崩在即,而每當皇朝崩裂,外夷入侵的危險就很大,不如趁早先控製外夷,避免像前朝那般,讓外夷趁著皇朝分裂大舉內侵,劫掠甚至占領關隴地區之事。兩家都是關隴人,心係故鄉安寧。


    當時還沒有義軍聯盟的事情,整個天下貌似還算安寧,無憂天子君臣還在歌舞升平。高鴻與李宕卻感到危險已經迫在眉睫,不能不及早應對。兩人商定要各自出兵,趁著本部兵馬銳氣還在,打平重大的外部威脅。至於將來的事情……


    高鴻道:“皇朝必當傾覆。君無道,小人與腐儒居位,大勢已無可挽迴。到時你我若有力量,便迴兵中土,戡亂定國。至不濟,我二人便在番邦做王,有何不可!至少我二人統治番邦,可以不侵掠父母之邦。待中土平定,我二人亦或後人,尚可獻土納民,歸迴新朝,不失為漢家忠良。”


    李宕道:“柱國之言,正合吾意!”


    兩家遂商定,要分別出兵遠征。


    臧天佐身為大軍閥,也明白皇朝倘若分裂給外夷借機入侵的後果,而且想要與高、李兩家結好,就在朝廷上幫助兩家取得遠征許可。郎繼宗、成山宰也想爭取高、李兩家,心想就算爭取不到的話,讓他們去遠征也好,至少可以讓他們置身局外,免得去幫臧天佐。因此都不反對,還支持。皇帝顧著玩樂根本不理朝政,朝廷在三家大軍閥的一致同意下,以皇帝名義,許可高、李兩家出兵遠征。


    到如今,高、李兩家的精兵強將都已經遠征在外,開弓沒有迴頭箭,即使發生了義軍聯盟的事情,也無法管、不想管。以往已經替皇朝撲滅了許多義軍,也挽迴不了皇朝搖搖欲墜的局麵,如今下定決心,要自行其誌了。因此盡管義軍聯盟之事發生以後,朝廷連續以皇帝名義發書要兩家迴兵,兩家都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謝絕。


    這個關頭發生了高、李兩家嫡女怒殺臧家嫡子的事件。三家家長得知這件事情,都不由得一陣天雷滾滾一般的感覺,都恨自家子女給自家闖大禍了。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義三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義三行並收藏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