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肅王大婚
戍邊三年,朱元璋請我當皇帝!朱拓朱元璋 作者:糖炒桂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年七月,肅王大婚。
而這場婚事,早已經定親了兩年,甚至朱拓還先納了一個妾室,氣的湯和吹胡子瞪眼,拿他沒什麽辦法。
如今終於要操辦了。
朱拓的婚禮,這在應天城可是大事。
在婚事進行的前一天淩晨,朱拓就被幾個人圍起來開始打扮,朱拓本來就喜歡穿一些豪華的衣服,所以不僅沒有厭煩,反而是穿著新衣服走來走去。
朱元璋很是高興,一向冷峻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眉宇間的憂愁似乎也少了很多,或許在他心中,朱拓成了親,就成長為一個大人了。
或許就不再那麽胡鬧了,就能擔起大明的重擔了。
整個應天城已經也成了熱鬧的海洋了,連綿不絕的鞭炮聲,吹徹天地的嗩呐,道路上人山人海的,各個商販胳膊上都係著紅絲帶。
肅王大婚,是在肅王府操辦的。這一天,前來拜見恭賀的人非常多,或許是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也來了,所以群臣們也變得勇敢起來。
若是在平常,如此大搖大擺的拜訪,可能會被扣上私通的帽子。
可如今肅王大婚,倒是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從朝中官員,到各地武將,還有應天城的一些進士,尤其是燕王朱棣也派人前來恭賀,還有藍玉,也獻上了一份薄禮,恭賀肅王大婚。
至於戶部尚書卓敬、禮部尚書張智、大宗師劉三吾都是親自前來參加。
劉三吾見到一身盛裝打扮的朱拓,立刻大拜道:“老臣劉三吾,拜見肅王殿下,肅王殿下今日大婚,真是可喜可賀啊!”
“來來來,您請上座。”朱拓笑眯眯的,攙扶著劉三吾的胳膊往府中走。
“殿下,您不必多禮。”劉三吾笑了笑,說道:“老朽年齡大了,明日便向皇帝乞骸骨,打算迴鄉養老,順便教教族中的子弟。”
“啊?您要迴鄉了?”朱拓皺眉問道。
“是啊,這朝堂上的事情啊,老臣也不是很懂。老臣最擅長的,也就是教書育人,講講那些經史子集,對了,還有肅王殿下研究的科學。”
朱拓點頭,然後麵向劉三吾大拜,敬仰道:“大宗師學貫古今,萬人敬仰,如今要棄官還鄉,實乃我大明的一大損失啊!”
劉三吾幽幽一歎,道:“老朽年事已高……”
朱拓搖頭道:“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您是一位真正的大賢,我之前向父皇上奏,想在咱們大明大興學府,教化百姓,本想讓您負責這件事呢。”
“您也知道,本王身邊的人才,沒幾個是可靠的。本來想把嶺南的張渭調來負責此事,但是他那人遇事推諉、能不做就不做,不像您……”
劉三吾無奈的搖搖頭,說道:“恐怕要讓殿下失望了,老臣力不從心啊。”
朱拓勸道:“大宗師,能不能做和想不想做是兩碼事,我知道您是一位胸懷天下的儒者,如今有一個教化天下的機會擺在麵前,您難道要放棄嗎?”
“可……”
“沒什麽可是的,大宗師,農桑乃衣食之本,學校是風化之源,如今大明百姓的識字率還是太低,有些百姓的孩童,想要讀書識字卻沒有辦法,您難道不痛心嗎?”
“呃,老臣有時候也痛心……”
朱拓立刻大聲道:“您既然痛心,就不想改變這種局麵嗎?身為儒者,應該模範其誌,竭胸中所有,教化天下學子……”
劉三吾被朱拓說動了,猶豫的問道:“可老臣應該怎麽做呢?”
“您名聲在外,如果負責興建學府這種事,必然會事半功倍。您不必事事躬行,隻要把握住大方向即可,把事情交給手下人來做。”
“如果是這樣,老臣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這可是大好事,您還有什麽可考慮的呢?”
“呃,那好吧,那老臣就答應了。”
朱拓在眾人的簇擁下,迎接了前來拜見的賓客。賓客們坐在兩旁,看著那步履矯健、麵帶笑容的朱拓,眼中滿是好奇,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大明的執牛耳者,就是此人啊。
等到了良辰,朱拓便騎著高頭大馬,領著眾人前往信國公府迎接湯欣。
湯欣出嫁的規格非常高,直接震驚了應天城內的百姓,他們不敢置信的看著從信國公府出來的嫁妝,響起一陣陣的倒吸冷氣聲。
一般人家嫁姑娘都會給嫁妝,但是給的並不多,也都是麵子上意思意思。
女子嫁妝六十四台為一整數,稱為全抬,更多的是不足這個數,就陪送三十二台,當然了,這也是大戶人家才能出得起的。
可是湯和還是非常大氣的,直接來了一波全抬。
十裏紅妝啊!
真的是十裏紅妝啊,一共六十四抬嫁妝,穿著整齊批紅衣服的人抬著嫁妝,從信國公府一直綿延到肅王府,簡直一眼望不到頭。
朱拓笑歪了嘴,大聲叫道:“嶽父大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嗯。”湯和麵無表情,心中五味雜陳,良久後歎道:“朱拓啊,我把女兒交給你了,今後你要善待她,不要讓她受委屈,知道嗎?”
“小婿明白!”朱拓應了一聲,又詢問道:“嶽父大人,這些嫁妝都是給我的?”
“準確來說,是給你們兩個的。”
“沒區別。”
聞言,朱拓更是高興,笑道:“嶽父大人,您的恩德我一直記在心中,從來不敢忘記。等您百年之後,我一定為您親自披麻戴孝……”
聽到這話,湯和一時間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婚禮進行的十分順利,在肅王府也很熱鬧,朱拓大笑著,帶著湯欣與各位官員飲酒作樂。
眾人紛紛恭賀。
到了拜天地的時間,朱元璋親自前來。眾多官員想要行禮,不過朱元璋沒有準許,而是笑嗬嗬與官員們嘮起了家常,詢問家中情況。
眾多官員心中恍惚。
這一幕有多久沒有發生過了?
似乎自從馬皇後去世後,朱元璋便與眾官員有了隔閡,從來不怎麽親近。
而這場婚事,早已經定親了兩年,甚至朱拓還先納了一個妾室,氣的湯和吹胡子瞪眼,拿他沒什麽辦法。
如今終於要操辦了。
朱拓的婚禮,這在應天城可是大事。
在婚事進行的前一天淩晨,朱拓就被幾個人圍起來開始打扮,朱拓本來就喜歡穿一些豪華的衣服,所以不僅沒有厭煩,反而是穿著新衣服走來走去。
朱元璋很是高興,一向冷峻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眉宇間的憂愁似乎也少了很多,或許在他心中,朱拓成了親,就成長為一個大人了。
或許就不再那麽胡鬧了,就能擔起大明的重擔了。
整個應天城已經也成了熱鬧的海洋了,連綿不絕的鞭炮聲,吹徹天地的嗩呐,道路上人山人海的,各個商販胳膊上都係著紅絲帶。
肅王大婚,是在肅王府操辦的。這一天,前來拜見恭賀的人非常多,或許是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也來了,所以群臣們也變得勇敢起來。
若是在平常,如此大搖大擺的拜訪,可能會被扣上私通的帽子。
可如今肅王大婚,倒是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從朝中官員,到各地武將,還有應天城的一些進士,尤其是燕王朱棣也派人前來恭賀,還有藍玉,也獻上了一份薄禮,恭賀肅王大婚。
至於戶部尚書卓敬、禮部尚書張智、大宗師劉三吾都是親自前來參加。
劉三吾見到一身盛裝打扮的朱拓,立刻大拜道:“老臣劉三吾,拜見肅王殿下,肅王殿下今日大婚,真是可喜可賀啊!”
“來來來,您請上座。”朱拓笑眯眯的,攙扶著劉三吾的胳膊往府中走。
“殿下,您不必多禮。”劉三吾笑了笑,說道:“老朽年齡大了,明日便向皇帝乞骸骨,打算迴鄉養老,順便教教族中的子弟。”
“啊?您要迴鄉了?”朱拓皺眉問道。
“是啊,這朝堂上的事情啊,老臣也不是很懂。老臣最擅長的,也就是教書育人,講講那些經史子集,對了,還有肅王殿下研究的科學。”
朱拓點頭,然後麵向劉三吾大拜,敬仰道:“大宗師學貫古今,萬人敬仰,如今要棄官還鄉,實乃我大明的一大損失啊!”
劉三吾幽幽一歎,道:“老朽年事已高……”
朱拓搖頭道:“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您是一位真正的大賢,我之前向父皇上奏,想在咱們大明大興學府,教化百姓,本想讓您負責這件事呢。”
“您也知道,本王身邊的人才,沒幾個是可靠的。本來想把嶺南的張渭調來負責此事,但是他那人遇事推諉、能不做就不做,不像您……”
劉三吾無奈的搖搖頭,說道:“恐怕要讓殿下失望了,老臣力不從心啊。”
朱拓勸道:“大宗師,能不能做和想不想做是兩碼事,我知道您是一位胸懷天下的儒者,如今有一個教化天下的機會擺在麵前,您難道要放棄嗎?”
“可……”
“沒什麽可是的,大宗師,農桑乃衣食之本,學校是風化之源,如今大明百姓的識字率還是太低,有些百姓的孩童,想要讀書識字卻沒有辦法,您難道不痛心嗎?”
“呃,老臣有時候也痛心……”
朱拓立刻大聲道:“您既然痛心,就不想改變這種局麵嗎?身為儒者,應該模範其誌,竭胸中所有,教化天下學子……”
劉三吾被朱拓說動了,猶豫的問道:“可老臣應該怎麽做呢?”
“您名聲在外,如果負責興建學府這種事,必然會事半功倍。您不必事事躬行,隻要把握住大方向即可,把事情交給手下人來做。”
“如果是這樣,老臣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這可是大好事,您還有什麽可考慮的呢?”
“呃,那好吧,那老臣就答應了。”
朱拓在眾人的簇擁下,迎接了前來拜見的賓客。賓客們坐在兩旁,看著那步履矯健、麵帶笑容的朱拓,眼中滿是好奇,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大明的執牛耳者,就是此人啊。
等到了良辰,朱拓便騎著高頭大馬,領著眾人前往信國公府迎接湯欣。
湯欣出嫁的規格非常高,直接震驚了應天城內的百姓,他們不敢置信的看著從信國公府出來的嫁妝,響起一陣陣的倒吸冷氣聲。
一般人家嫁姑娘都會給嫁妝,但是給的並不多,也都是麵子上意思意思。
女子嫁妝六十四台為一整數,稱為全抬,更多的是不足這個數,就陪送三十二台,當然了,這也是大戶人家才能出得起的。
可是湯和還是非常大氣的,直接來了一波全抬。
十裏紅妝啊!
真的是十裏紅妝啊,一共六十四抬嫁妝,穿著整齊批紅衣服的人抬著嫁妝,從信國公府一直綿延到肅王府,簡直一眼望不到頭。
朱拓笑歪了嘴,大聲叫道:“嶽父大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嗯。”湯和麵無表情,心中五味雜陳,良久後歎道:“朱拓啊,我把女兒交給你了,今後你要善待她,不要讓她受委屈,知道嗎?”
“小婿明白!”朱拓應了一聲,又詢問道:“嶽父大人,這些嫁妝都是給我的?”
“準確來說,是給你們兩個的。”
“沒區別。”
聞言,朱拓更是高興,笑道:“嶽父大人,您的恩德我一直記在心中,從來不敢忘記。等您百年之後,我一定為您親自披麻戴孝……”
聽到這話,湯和一時間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婚禮進行的十分順利,在肅王府也很熱鬧,朱拓大笑著,帶著湯欣與各位官員飲酒作樂。
眾人紛紛恭賀。
到了拜天地的時間,朱元璋親自前來。眾多官員想要行禮,不過朱元璋沒有準許,而是笑嗬嗬與官員們嘮起了家常,詢問家中情況。
眾多官員心中恍惚。
這一幕有多久沒有發生過了?
似乎自從馬皇後去世後,朱元璋便與眾官員有了隔閡,從來不怎麽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