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你這麽做,未免太過分了吧?”


    朱允炆親自到了肅王府邸,怒氣衝衝的問道。


    “大侄子啊,你十八叔我還有正事,能不能等我辦完正事後,咱們再說?”朱拓瞧著堵門的朱允炆,笑著說道。


    朱允炆側身,讓開了一條路,皺眉問道:“不知十八叔有什麽正事?”


    朱拓振振有詞道:“哦,本王聽說,在城南田地裏,竟然出現了一群野豬和野兔,踐踏百姓田地、啃食百姓莊稼,本王欲帶領手下侍衛,將那些野豬野兔獵殺,保衛百姓的莊稼!”


    朱允炆聽的一臉懵逼,皺眉道:“什麽意思?”


    “本王打算去打獵,有什麽事等本王打獵迴來再說。”朱拓漫不經心的說道。


    朱允炆聽後,頓時大怒,大聲道:“十八叔,你身為皇子,一舉一動代表著皇家顏麵。如今卻整日喝酒打獵,這如何能行?”


    “本王什麽時候隻會喝酒打獵了?”朱拓反駁道。


    “那你平日還幹什麽?”


    朱拓理直氣壯道:“勾欄聽曲!”


    朱允炆更加生氣了,斥責道:“十八叔,你如此任意妄為,倘若皇爺爺知道了,定會責罰你。而且,我還聽說,你進了禮部後,竟然將陶寧隨意派駐到朝鮮,這怎麽能行?”


    朱拓反問道:“這怎麽不行?”


    “身為皇子,要大度,方可成大器。難道就因為陶寧招惹了你,你就要把他派到朝鮮?”


    “你是在教訓本王?”朱拓眯了眯眼,他生平最討厭的就是這種站在道德製高點,隨意斥責別人的人。


    於是冷聲道:“本王打算派出殺手,等陶寧離開京城後,便對他下手,讓他無法活著到達朝鮮,如何?”


    “嘶!”


    朱允炆猛吸一口涼氣,提高了幾個聲調道:“這怎麽能行!陶寧去朝鮮,好歹還有一條命在,可是你怎麽能如此心狠手辣,想要他的命呢?”


    “嗯,所以本王就饒他一命,讓他去朝鮮得了。”


    “可……可這麽做,也不是仁王所為!”


    “朱允炆,你莫不是以為本王為了一己私利,才把陶寧派到朝鮮的吧?本王告訴你,本王還沒有那麽無聊,朝鮮雖然是外邦,但是我大明要派駐使者,借此逐步擴大大明的影響力,讓周圍的鄰邦俯首稱臣!”


    “朝鮮乃苦寒之地,征服這些地方有什麽用呢?”


    “沒用也要征服,沒人會嫌棄國家的領土太大。”


    朱拓看著朱允炆,目光很是平靜的說道:“你身為皇孫,腦子想的應該是如何讓百姓富足,讓軍隊強大,讓經濟繁盛,而不是整天和那些儒生廝混,滿腦子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還輪不到你來教訓,你先管好自己吧,天天被別人彈劾,皇爺爺那案桌上有一半的奏折都是關於你的,哼,皇家顏麵都被你丟光了。”


    “你說什麽?有種再說一遍!”朱拓目光一瞪,閃爍著危險的寒芒,盯著朱允炆。


    被朱拓這樣看著,猶如被一條毒蛇盯住,朱允炆不由的全身一顫,朱拓經曆過戰場的磨礪,那目光遠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


    但是朱允炆梗著脖子,大聲道:“難道你還想揍我嗎?”


    “你再說一遍,看我敢不敢揍你!”朱拓擼起袖子,罵罵咧咧的說道。


    “我就不說,你敢揍我嗎?”


    “你隻要再說一遍,本王揍死你!”


    “不說!”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一旁的呂青看不下去了,提醒道:“大王,咱們再不外出打獵,時間就來不及了。”


    朱拓看了一眼日頭,冷哼一聲,說道:“本王是你的叔叔,揍你也是天經地義的。不過本王還有要緊的事情,這頓打就先留著。”


    “我乃是嫡孫,身份尊貴!”


    聞言,朱拓憐憫的看了一眼朱允炆,不再理會他了。


    其實,從本心上來講,朱拓並不想和朱允炆作對,甚至有時候也蠻欣賞朱允炆的,因為朱允炆生性正直,憎恨貪官汙吏,重視國家社稷,愛惜民生。


    但是朱允炆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像一個溫室的花朵,容易被身邊的人蠱惑,沒有自己的主意。


    就比如說,削藩!


    朱允炆就是聽了黃子澄、方孝孺等這些儒生的話,為了強化中央集權,避免藩鎮割據的局麵,才下定決心削藩的。可是削著削著,朱允炆心又軟了。


    那時候朱棣已經起兵造反了,兩軍兵戎相見,朱允炆卻下了死命令:


    勿使朕負殺叔父之名!


    這道命令,讓將士們無從下手,也讓朱棣多次死裏逃生。


    後來朱棣采用了閃擊戰,一路南下攻到了應天城,對著朱允炆開懷大笑道。


    大侄子,你四叔來了!


    官場上沒有秘密,尤其是涉及到皇孫和皇子的事情,更沒有秘密可言。


    朱允炆前往肅王府,和肅王大吵一架,然後一揮袖子,怒氣衝衝的離開了,


    這一幕,被不少有心人看到,同樣也被一些人不斷解讀。


    朱拓的名聲並不好,雖然打了那麽多勝仗,但是在那些儒生看來,朱拓性格跳脫,囂張跋扈,根本不受人控製。


    他們更欣賞的,是朱允炆這種待人和善、出口成章的皇孫。


    所以,瞧見兩人發生矛盾,一時間,應天府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都打響了自己的算盤。


    “皇孫殿下,如今肅王殿下胡作非為,甚至還對您不敬,您身為皇家嫡孫,理應製止肅王殿下,請殿下前去稟報陛下,給肅王殿下施以懲戒。”


    說出這番話的人,正是都察院的禦史來恭。


    都察院是對天下百官的糾風監察機構,且一直為中央樞要。


    在明朝之前,這類機構被稱作禦史台。


    朱元璋後來改稱都察院,主官稱為禦史大夫,位列公卿,與六部尚書並列,並非冷衙閑差。


    而且在明代的三司衙門會審,指的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如今禦史來恭說出這番話,分量不可謂不重,他迫切的看著朱允炆,表達著自己的忠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戍邊三年,朱元璋請我當皇帝!朱拓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糖炒桂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糖炒桂圓並收藏戍邊三年,朱元璋請我當皇帝!朱拓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