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朱拓的優點
戍邊三年,朱元璋請我當皇帝!朱拓朱元璋 作者:糖炒桂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從前是一名俠客……”呂青開局就將朱元璋鎮住了。
主要是這年代,俠客挺不受待見的,不光官府不待見,就連民間也不待見。
因為俠客通常有反叛精神,喜歡鬧事。
不過看呂青這性格,挺穩重的啊。
呂青緩緩道:“大王來嶺南後,我曾進王府偷過東西,行蹤暴露了,然後被一大群侍衛抓住交給大王了。大王樂嗬嗬的詢問了我一些事情,然後就把我放了。”
“我性格頑劣,又愛賭博,後來欠下無數的債,全家幾乎淪落到家破人亡,賣房賣地的地步……是大王替我擺平了債務,又分給了我田地,甚至還收納了我。”
“大王之恩,可以效死!”
朱元璋神色動容,又是一個誓死效忠朱拓的人啊。
真不知道朱拓身上有什麽魔力,竟然能讓這麽多人追隨。
呂青看著兩人,說道:“大王的性子雖然頑劣,但是心底善良,昨天他賣給你們鏡子,雖然價格高了點,但是你們迴到京城轉手一賣,還是能掙點銀子的。”
朱元璋笑著搖搖頭:“我不是因為這件事來找他的。”
“哦?那是有什麽事?”呂青疑惑的問道。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其實我們是受朝廷管轄的官商,不光是販賣各地的貨物,同時還要收集各地的情報,所以來找大王商量一些事情。”
“原來是這樣啊。”呂青恍然大悟。
明朝的監察機關很完善。
朝廷有都察院和禦史台,負責監察各地的官員,監察的手段很多,不光是靠各地的政績,還有行走在各地的官商。
對於朝廷來說,官商對各個地方的評價很重要。
呂青連忙將兩人迎了進去。
朱拓斜坐在椅子上,大口的吃著肉,看到呂青帶著二人進來,不滿的叫道:“呂青,你怎麽迴事啊,我不是讓你……”
還沒等朱拓說完,呂青快步來到朱拓身邊,小聲說了幾句。
朱拓的臉色由不滿到恍然大悟,再到興奮,最後變成了激動。
“哎呀,原來二位是官商啊,抱歉啊,怠慢了二位,來來來,請坐請坐。”朱拓熱情的招待兩人,又吩咐道:“快通知後廚宰個羊,款待兩位大人。”
看著前倨後恭的朱拓,朱元璋又深深地懷疑,這家夥,真是一個賢明之君嗎?
怎麽看也不像啊。
朱拓笑眯眯的問道:“二位啊,你們來嶺南除了做生意,還有什麽事啊?”
朱元璋說道:“我二人順便來探查嶺南的真實情況,稟報朝廷。”
一聽這話,朱拓頓時急了。
他好不容易治理好嶺南,要是朝廷知道嶺南這麽富足,那不就引起其他人覬覦了嗎?
他一個十八皇子,在朝廷沒什麽幫手,萬一有人來摘桃子怎麽辦?
就算不摘桃子,要是他被召迴朝廷怎麽辦?
他還怎麽做自由自在的王爺?
“不可啊!”朱拓趕緊一把攥住朱元璋的手,道:“我嶺南百姓過得苦啊,雖然我治理的不錯,但這點成績不值一提,二位不必向朝廷稟報……”
朱元璋一臉欣慰。
看來傳言沒錯,朱拓是擔心朝廷增加稅賦,所以才故意隱瞞嶺南的真實情況。
用心良苦啊。
朱元璋說道:“現在朝廷憂慮啊,大明帝國幅員遼闊,有些地方距離太遠,往往不不知道朝廷的政令。再說,大明剛立國十幾年,還有些元廷餘孽做害,又該怎麽清除?”
一旁的李文忠聽到這個問題,心中一動,明白這是朱元璋在考校朱拓。
要知道,大明雖然恢複了漢族正統,但是國內也有不少元朝餘孽,這些人心係蒙古,暗地裏沒少給大明添亂。
這些人一時也清理不幹淨。
再說,北方的蒙古虎視眈眈,妄想著卷土重來占領中原。
所以,就算是朱元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朱拓哦了一聲,得意洋洋道:“這有什麽難的,設立嚴苛的刑罰,例如什麽挖眼、斬舌、銅烙,逮到一個元朝餘孽,嚴刑逼供出其他人,然後誅族。”
“再設立文字獄,誰敢公然表達對大明的不滿,一律入獄!”
朱元璋的臉色立馬黑了下來。
這個混賬玩意!
要真這麽幹,那和元廷有什麽區別?
恐怕用不了幾年,全國就有百姓揭竿起義了!
在朱元璋暴怒的邊緣,悠悠的聲音再度說道:“不過呢,這樣弊端太大,不建議朝廷推廣。我還有個更好的辦法,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緩了一口氣,不由的問道:“詳細說說。”
朱拓笑著說道:“很簡單嘛,就是設立邸報,也就是我們嶺南流傳的報紙,你們應該見過吧?”
“報紙?”剛來嶺南的時候,朱元璋見過報紙,當時他驚歎報紙的紙張材質,並沒有注意到報紙和元朝餘孽聯係到一塊。
莫非朱拓又在胡謅?
朱拓搖頭道:“政令無法傳達到地方,國內還有元朝餘孽肆虐,說到底,還是因為大明建國時間太短,影響力太小,那就想辦法增強大明的影響力。”
朱元璋不禁問道:“該怎麽增強呢?”
“設立邸報,也可以叫做報紙,算得上是朝廷之口舌。要讓邸報充斥在大明每一個角落,要讓各地的百姓都能通過邸報來了解廟堂的政令。”
“當然,其中的內容也不隻是政令,還有一些戰役情況,人事調動,乃至於咱們皇帝的功德,長此以往,百姓們就知道了大明之主!”
朱元璋心中一震,不可思議的問道:“這小小報紙真有這麽大威力?”
朱拓嘿嘿一笑,現在是古代,不懂得輿論的威力。
於是詳細解釋道:“本王來嶺南之前,嶺南很混亂,甚至有的百姓還以為活在元朝。於是,為了加強官府的影響力,我創立了報紙。”
“百姓能夠從報紙上知道我帶兵討伐敵人,知道我減免了田稅,推廣新作物,發明了新的器械,甚至還設立了醫館,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
“隨之而來的,官府的影響力也在節節攀升。”
“百姓們會想,原來官府做的一切都是好事啊。”
“慢慢的,那些百姓們開始服從廟堂的政令,甚至是主動配合。再後來,隨著生活越過越好,百姓們逐漸對官府深信不疑。”
“現在的嶺南,別說有元朝餘孽,就連南方的那些土司百姓,都有偷渡到嶺南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嶺南官民一心。”
聽著朱拓的解釋。
朱元璋心中大為震動。
震動之後,便是狂喜。
沒想到啊,一個小小的報紙,竟然能收攏人心!
迴到朝廷後,隻要按照這個法子發行報紙,當家家戶戶都看報紙的時候,那就說明成功了!
“報紙的好處不光如此。”朱拓接著說道。
“還有其他好處?”朱元璋問道。
朱拓笑著道:“那是自然,現在大明還有很多不識字的百姓,等報紙發行後,可以教寫一些簡單的文字,提高百姓們的文化水平。”
“說不定過幾年後,人人都能識字,大明再無文盲,天下大治!”
“人人都成了讀書人?!”
朱元璋此時心裏被朱拓所說的情景給震撼到了。
他此刻迫不及待的想要迴到朝廷,推行這個政令。
“你是如何想到這個法子的?”朱元璋狂喜之後,忍不住問道。
一聽這話,朱拓頓時樂了,傲然道:“家父明太祖……呸,家父洪武大帝,我乃是正兒八經的皇子,論聰明才智自然比普通人高一大截!”
也不知道為什麽,朱拓突然看到剛才還高興的朱元璋,臉猛地黑了下去。
黑臉的朱元璋沒想到,他還沒死呢,朱拓竟然給他考慮諡號,雖然這個諡號取的不錯。
他差點脫鞋揍朱拓。
幸好理智重新占領了高地,心想朱拓也算是想出了好辦法,這頓打就先記下來,等以後有機會了,再想辦法揍朱拓一頓。
等朱元璋走後,呂青心驚膽戰的說道:“大王啊,您怎麽考慮當今天子的諡號了?這要是傳到朝廷,恐怕咱們就要被砍頭了。”
朱拓也是一時嘴快,但他冷哼道:“咱嶺南離朝廷十萬八千裏,怎麽可能傳到朝廷?你想的太多了。”
呂青想了想也是,但他依舊告誡道:“幸好當今天子不知道,要不然就完蛋了。”
朱元璋離開王宮後,李學忠誇讚道:“十八皇子性情坦率,率性而為,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那是率性而為?”朱元璋黑著臉,憤怒的罵道:“老子還沒死呢,兒子就想著起諡號。我看這小子心裏,巴不得朕現在就去死呢。”
“陛下說笑了。”
然後朱元璋撫摸著下巴,思索道:“朕的孩子中,朱棣善戰,朱柏善政,朱棡善勇,可這個朱拓,性情乖張,行事毫無章法,卻又有些才智,不知道該怎麽評價。”
李學忠想了想道:“十八皇子善謀,謀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決勝於千裏之外!”
主要是這年代,俠客挺不受待見的,不光官府不待見,就連民間也不待見。
因為俠客通常有反叛精神,喜歡鬧事。
不過看呂青這性格,挺穩重的啊。
呂青緩緩道:“大王來嶺南後,我曾進王府偷過東西,行蹤暴露了,然後被一大群侍衛抓住交給大王了。大王樂嗬嗬的詢問了我一些事情,然後就把我放了。”
“我性格頑劣,又愛賭博,後來欠下無數的債,全家幾乎淪落到家破人亡,賣房賣地的地步……是大王替我擺平了債務,又分給了我田地,甚至還收納了我。”
“大王之恩,可以效死!”
朱元璋神色動容,又是一個誓死效忠朱拓的人啊。
真不知道朱拓身上有什麽魔力,竟然能讓這麽多人追隨。
呂青看著兩人,說道:“大王的性子雖然頑劣,但是心底善良,昨天他賣給你們鏡子,雖然價格高了點,但是你們迴到京城轉手一賣,還是能掙點銀子的。”
朱元璋笑著搖搖頭:“我不是因為這件事來找他的。”
“哦?那是有什麽事?”呂青疑惑的問道。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其實我們是受朝廷管轄的官商,不光是販賣各地的貨物,同時還要收集各地的情報,所以來找大王商量一些事情。”
“原來是這樣啊。”呂青恍然大悟。
明朝的監察機關很完善。
朝廷有都察院和禦史台,負責監察各地的官員,監察的手段很多,不光是靠各地的政績,還有行走在各地的官商。
對於朝廷來說,官商對各個地方的評價很重要。
呂青連忙將兩人迎了進去。
朱拓斜坐在椅子上,大口的吃著肉,看到呂青帶著二人進來,不滿的叫道:“呂青,你怎麽迴事啊,我不是讓你……”
還沒等朱拓說完,呂青快步來到朱拓身邊,小聲說了幾句。
朱拓的臉色由不滿到恍然大悟,再到興奮,最後變成了激動。
“哎呀,原來二位是官商啊,抱歉啊,怠慢了二位,來來來,請坐請坐。”朱拓熱情的招待兩人,又吩咐道:“快通知後廚宰個羊,款待兩位大人。”
看著前倨後恭的朱拓,朱元璋又深深地懷疑,這家夥,真是一個賢明之君嗎?
怎麽看也不像啊。
朱拓笑眯眯的問道:“二位啊,你們來嶺南除了做生意,還有什麽事啊?”
朱元璋說道:“我二人順便來探查嶺南的真實情況,稟報朝廷。”
一聽這話,朱拓頓時急了。
他好不容易治理好嶺南,要是朝廷知道嶺南這麽富足,那不就引起其他人覬覦了嗎?
他一個十八皇子,在朝廷沒什麽幫手,萬一有人來摘桃子怎麽辦?
就算不摘桃子,要是他被召迴朝廷怎麽辦?
他還怎麽做自由自在的王爺?
“不可啊!”朱拓趕緊一把攥住朱元璋的手,道:“我嶺南百姓過得苦啊,雖然我治理的不錯,但這點成績不值一提,二位不必向朝廷稟報……”
朱元璋一臉欣慰。
看來傳言沒錯,朱拓是擔心朝廷增加稅賦,所以才故意隱瞞嶺南的真實情況。
用心良苦啊。
朱元璋說道:“現在朝廷憂慮啊,大明帝國幅員遼闊,有些地方距離太遠,往往不不知道朝廷的政令。再說,大明剛立國十幾年,還有些元廷餘孽做害,又該怎麽清除?”
一旁的李文忠聽到這個問題,心中一動,明白這是朱元璋在考校朱拓。
要知道,大明雖然恢複了漢族正統,但是國內也有不少元朝餘孽,這些人心係蒙古,暗地裏沒少給大明添亂。
這些人一時也清理不幹淨。
再說,北方的蒙古虎視眈眈,妄想著卷土重來占領中原。
所以,就算是朱元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朱拓哦了一聲,得意洋洋道:“這有什麽難的,設立嚴苛的刑罰,例如什麽挖眼、斬舌、銅烙,逮到一個元朝餘孽,嚴刑逼供出其他人,然後誅族。”
“再設立文字獄,誰敢公然表達對大明的不滿,一律入獄!”
朱元璋的臉色立馬黑了下來。
這個混賬玩意!
要真這麽幹,那和元廷有什麽區別?
恐怕用不了幾年,全國就有百姓揭竿起義了!
在朱元璋暴怒的邊緣,悠悠的聲音再度說道:“不過呢,這樣弊端太大,不建議朝廷推廣。我還有個更好的辦法,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緩了一口氣,不由的問道:“詳細說說。”
朱拓笑著說道:“很簡單嘛,就是設立邸報,也就是我們嶺南流傳的報紙,你們應該見過吧?”
“報紙?”剛來嶺南的時候,朱元璋見過報紙,當時他驚歎報紙的紙張材質,並沒有注意到報紙和元朝餘孽聯係到一塊。
莫非朱拓又在胡謅?
朱拓搖頭道:“政令無法傳達到地方,國內還有元朝餘孽肆虐,說到底,還是因為大明建國時間太短,影響力太小,那就想辦法增強大明的影響力。”
朱元璋不禁問道:“該怎麽增強呢?”
“設立邸報,也可以叫做報紙,算得上是朝廷之口舌。要讓邸報充斥在大明每一個角落,要讓各地的百姓都能通過邸報來了解廟堂的政令。”
“當然,其中的內容也不隻是政令,還有一些戰役情況,人事調動,乃至於咱們皇帝的功德,長此以往,百姓們就知道了大明之主!”
朱元璋心中一震,不可思議的問道:“這小小報紙真有這麽大威力?”
朱拓嘿嘿一笑,現在是古代,不懂得輿論的威力。
於是詳細解釋道:“本王來嶺南之前,嶺南很混亂,甚至有的百姓還以為活在元朝。於是,為了加強官府的影響力,我創立了報紙。”
“百姓能夠從報紙上知道我帶兵討伐敵人,知道我減免了田稅,推廣新作物,發明了新的器械,甚至還設立了醫館,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
“隨之而來的,官府的影響力也在節節攀升。”
“百姓們會想,原來官府做的一切都是好事啊。”
“慢慢的,那些百姓們開始服從廟堂的政令,甚至是主動配合。再後來,隨著生活越過越好,百姓們逐漸對官府深信不疑。”
“現在的嶺南,別說有元朝餘孽,就連南方的那些土司百姓,都有偷渡到嶺南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嶺南官民一心。”
聽著朱拓的解釋。
朱元璋心中大為震動。
震動之後,便是狂喜。
沒想到啊,一個小小的報紙,竟然能收攏人心!
迴到朝廷後,隻要按照這個法子發行報紙,當家家戶戶都看報紙的時候,那就說明成功了!
“報紙的好處不光如此。”朱拓接著說道。
“還有其他好處?”朱元璋問道。
朱拓笑著道:“那是自然,現在大明還有很多不識字的百姓,等報紙發行後,可以教寫一些簡單的文字,提高百姓們的文化水平。”
“說不定過幾年後,人人都能識字,大明再無文盲,天下大治!”
“人人都成了讀書人?!”
朱元璋此時心裏被朱拓所說的情景給震撼到了。
他此刻迫不及待的想要迴到朝廷,推行這個政令。
“你是如何想到這個法子的?”朱元璋狂喜之後,忍不住問道。
一聽這話,朱拓頓時樂了,傲然道:“家父明太祖……呸,家父洪武大帝,我乃是正兒八經的皇子,論聰明才智自然比普通人高一大截!”
也不知道為什麽,朱拓突然看到剛才還高興的朱元璋,臉猛地黑了下去。
黑臉的朱元璋沒想到,他還沒死呢,朱拓竟然給他考慮諡號,雖然這個諡號取的不錯。
他差點脫鞋揍朱拓。
幸好理智重新占領了高地,心想朱拓也算是想出了好辦法,這頓打就先記下來,等以後有機會了,再想辦法揍朱拓一頓。
等朱元璋走後,呂青心驚膽戰的說道:“大王啊,您怎麽考慮當今天子的諡號了?這要是傳到朝廷,恐怕咱們就要被砍頭了。”
朱拓也是一時嘴快,但他冷哼道:“咱嶺南離朝廷十萬八千裏,怎麽可能傳到朝廷?你想的太多了。”
呂青想了想也是,但他依舊告誡道:“幸好當今天子不知道,要不然就完蛋了。”
朱元璋離開王宮後,李學忠誇讚道:“十八皇子性情坦率,率性而為,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那是率性而為?”朱元璋黑著臉,憤怒的罵道:“老子還沒死呢,兒子就想著起諡號。我看這小子心裏,巴不得朕現在就去死呢。”
“陛下說笑了。”
然後朱元璋撫摸著下巴,思索道:“朕的孩子中,朱棣善戰,朱柏善政,朱棡善勇,可這個朱拓,性情乖張,行事毫無章法,卻又有些才智,不知道該怎麽評價。”
李學忠想了想道:“十八皇子善謀,謀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決勝於千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