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李大哥,我這就去。牛二的話語中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他的目光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豫城官紳一體納糧政策順利推行的景象。他的雙拳微微緊握,透露出內心那股不屈不撓的勁頭,仿佛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他前行的腳步。


    有了這次救災的事情,相信豫城的官紳們會更加明白民間疾苦,更加願意響應朝廷的號召,一體納糧以助國難。牛二心中暗自思量著,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當前局勢的深刻洞察。


    他抬頭望向李宇,眼神中充滿了感激與敬意。李宇作為他的兄長兼引路人,一直以來都給予了他莫大的支持與鼓勵。此時,李宇也正用那雙深邃的眼眸注視著他,眼中滿是讚許與期待。


    “李大哥,你放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不負所望。”牛二再次開口,聲音中多了幾分堅定與決絕。他轉身欲行,卻又似想起了什麽,停下腳步,迴頭望向李宇,補充道,“這次救災,也是我們向豫城百姓展示我們決心與能力的絕佳機會。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讓豫城重新煥發生機。”


    說完,牛二大步流星地離去,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漸行漸遠,卻留下一股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在空氣中久久迴蕩。而李宇則站在原地,目送著他的背影,眼中滿是欣慰與期待。周圍的環境中,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牛二的壯舉加油鼓勁。


    “希望牛二這次能夠成功吧。”李宇低聲自語,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相比於牛二的自信滿滿,李宇卻像是被一層陰霾籠罩,他的眼神深邃而複雜,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那波濤洶湧的局勢。


    牛二在豫城確實已經樹立起了威望,他的英勇事跡和為民請命的決心贏得了百姓們的尊敬與愛戴。然而,這次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卻是實實在在地觸動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官紳們的利益。他們向來是習慣於剝削百姓、享受特權,如今卻要被要求與普通百姓一樣承擔納糧的責任,這無疑是對他們權力與地位的巨大挑戰。


    李宇深知,這些官紳們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或許會暗中勾結,或許會利用手中的權勢進行反擊,甚至可能會采取一些極端手段來阻撓政策的推行。牛二雖然勇猛無畏,但在這些老謀深算的官紳麵前,他能否抵擋住他們的攻勢,李宇心中並無十足的把握。


    他抬頭望向天空,隻見烏雲密布,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周圍的空氣也變得沉悶壓抑,讓人喘不過氣來。李宇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複自己內心的波瀾。他知道,自己不能過於悲觀,要相信牛二的能力,也要相信正義的力量。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全力支持牛二。”李宇在心中暗暗發誓,他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而果決。他轉身準備離去,腳步卻異常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千斤重擔。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腳步,因為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去麵對。


    在那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朝堂之上,陽光透過精雕細琢的窗欞,斑駁地灑在青石地板上,為這莊嚴之地添上一抹柔和。李宇,這位年輕而果敢的帝王,身著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諸位愛卿,朕今日有一重大決策,需與爾等共商。”李宇的聲音渾厚有力,迴蕩在空曠的大殿之中,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眾臣的心上。


    朝堂之下,百官林立,神色各異。有的麵露憂色,有的則暗自竊喜,但更多的是對這位新帝舉措的好奇與揣測。李宇的目光掃過全場,最終停留在了幾位老臣身上,那是些在朝中根深蒂固、影響力深遠的官紳。


    “朕意已決,自今日起,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李宇的話語擲地有聲,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朝堂瞬間沸騰起來。官員們麵麵相覷,心中雖有不滿,卻礙於皇威,無人敢出聲反對。他們深知,這位新帝的手段與決心,絕非前任可比。


    “此舉意在公平稅負,減輕百姓負擔,讓天下子民共享盛世之果。朕知此策推行不易,但為國為民,勢在必行。”李宇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霸氣,也蘊含著對國家的深切關懷。


    接著,李宇話鋒一轉,提及了豫城:“朕決定,將豫城作為此策的首個試點。豫城地處中原腹地,民風淳樸,且近來在牛二大人的治理下,政績斐然,實為推行此策的最佳之地。”


    牛二,這位豫城的知府,為人正直,敢於擔當,是李宇一手提拔的能臣。聽聞自己的名字被提及,牛二心中湧起一股責任感與使命感,他深知,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信任,更是對整個國家的期許。


    “牛二,你需盡心盡力,確保此策在豫城順利實施。若有阻撓,無論是誰,一律嚴懲不貸!”李宇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牛二的信任與支持,同時也透露出對改革阻力的決絕態度。


    牛二跪拜領命,心中暗自發誓,定要不負聖恩,將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在豫城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朝堂之上,雖然仍有官員心懷不滿,但在李宇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下,也隻能默默接受,暗自思量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裏,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變革。


    在朝堂之外,一座幽靜的茶館內,幾位官員身著官服,麵色凝重地圍坐一桌。茶香嫋嫋,卻難以掩蓋他們心中的憤懣與不滿。


    “李宇怎麽能夠這麽做,大明俸祿本來就低。如果再交稅,那麽大家怎麽過的下去。”一位年歲稍長的官員,手執茶杯,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憤怒。他的臉上溝壑縱橫,仿佛每一道皺紋都承載著歲月的風霜與對現實的不滿。


    “就是,他奪取了天下,就開始拿我們開刀。他這是往絕路上走。”另一位年輕些的官員,眉頭緊鎖,語氣中充滿了對李宇決策的不解與憤怒。他的眼神裏閃爍著不安與迷茫,似乎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隨著話題的深入,茶館內的氣氛變得愈發沉重。大部分的官員開始心裏麵咒罵李宇,他們覺得自己的利益被嚴重損害,對這位新帝的信任與尊重也在逐漸消散。


    “可話說迴來,陛下此舉也是為了國家大局。”這時,一位聲音溫和卻堅定的官員插話道。他年紀不大,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乎常人的冷靜與智慧。然而,盡管他試圖從大局出發,為李宇的政策辯護,但在這群憤怒的同僚麵前,他的聲音顯得如此微弱。


    “哼,大局?那我們的利益又算什麽?”有人反駁道,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與諷刺。


    “是啊,陛下此舉確實讓我們感到寒心。”另一位官員也附和道,臉上寫滿了失望與無奈。


    茶館內的討論愈發激烈,但無論如何,大部分官員都無法接受李宇的這一決策。他們覺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對李宇的怨恨與不滿也在逐漸加深。


    然而,在這群憤怒與失望交織的人群中,也有少數幾位官員保持著冷靜與理智。他們明白,李宇的決策雖然短期內可能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有利於國家的穩定與發展的。隻是,在這股強大的反對浪潮中,他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不替李宇說話。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替李宇辯護的聲音都可能被視為異類,遭到群起而攻之。


    隨著夜幕降臨,茶館內的討論也漸漸平息。但這場關於李宇決策的爭論,卻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在未來的日子裏,這股力量將會如何影響國家的命運與走向,或許隻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在紫禁城的一隅,崇禎皇帝眉頭緊鎖,坐在龍椅之上,麵前擺放著一份份奏折,其中不乏對李宇推行“官紳一體納糧”政策的非議與質疑。此時,魏藻德,這位在朝中頗具影響力的老臣,帶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緩緩步入大殿。


    “陛下,李宇這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啊。”魏藻德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過的利劍,直指李宇的決策。


    崇禎抬頭,目光銳利地望向魏藻德,似乎在等待他繼續往下說。魏藻德見狀,心中暗自得意,繼續道:“官紳一體納糧,虧他想的出來。這樣一來,全天下官員和士紳都成了李宇的敵人了。我就看他打下來的天下能不能坐穩。”


    魏藻德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李宇決策的不屑與嘲諷,他深知,在朝中,官員與士紳的力量不容小覷。李宇的這一決策,無疑是在挑戰他們的利益,必然會引發強烈的反彈。


    崇禎聞言,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深知,魏藻德所言並非無的放矢,李宇的這一決策確實存在巨大的風險。但另一方麵,他也看到了李宇的決心與勇氣,這是一位真正想要為國家、為人民做點實事的帝王。


    “魏卿,你此言差矣。”崇禎終於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李宇此舉,雖看似冒險,實則乃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官員與士紳,作為國家的中堅力量,理應與國家同舟共濟,共克時艱。若他們隻知享受特權,不顧國家與百姓的死活,那麽這樣的國家,又怎能長久?”


    崇禎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國家的憂慮與對未來的期許。他深知,改革之路必然充滿荊棘,但隻要心中有信念,有決心,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魏藻德聞言,臉色微變,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他明白,崇禎皇帝雖然表麵上對他的話表示了不滿,但心中或許也在權衡利弊,思考著李宇這一決策的可行性。


    “陛下聖明,臣隻是擔心……”魏藻德欲言又止,似乎還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他深知,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過多的言辭都可能引起崇禎的反感。


    大殿內再次陷入了沉默,隻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崇禎皇帝的目光深邃而堅定,他似乎在思考著更加深遠的問題,而魏藻德則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著皇帝的下一步指示。


    這場關於李宇決策的爭論,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未來的路還很長,誰也無法預料這場改革最終會走向何方。但無論如何,曆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每一個決策,每一個選擇,都將成為推動國家前進的力量。


    在魏藻德的心中,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正在悄然成形。他深信,李宇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正是他們擁護崇禎複辟的天賜良機。


    “隻要李宇堅持這一政策,官紳們必然會與我們站在一起。”魏藻德在密室中對同黨們低聲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那些底層的百姓,不過是螻蟻之輩,他們的死活與我們何幹?重要的是要得到這些官紳的支持,有了他們的力量,我們才能夠重新奪迴失去的權力。”


    魏藻德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權力的渴望和對底層百姓的漠視。他深知,在朝廷中,官紳階層的力量不容小覷,他們的支持對於複辟崇禎至關重要。而李宇的這一政策,正好給了他一個拉攏官紳、削弱李宇勢力的機會。


    為了這個目標,魏藻德開始暗中聯絡那些對李宇政策不滿的官紳,試圖將他們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反對派。他深知,隻有團結一致,才能夠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取得勝利。


    “隻要我們能夠團結起來,李宇的皇位就坐不穩。”魏藻德在密謀中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李宇是一個不顧百姓死活、隻知剝削官員的暴君。隻有這樣,才能夠激起更多的反抗,讓我們的複辟之路更加順暢。”


    在魏藻德的策劃下,一場針對李宇的陰謀正在悄然展開。他們開始在朝廷內外散布謠言,詆毀李宇的聲譽,試圖動搖他的統治基礎。同時,他們也積極聯絡那些對李宇政策不滿的官員和士紳,試圖將他們拉入自己的陣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最強走私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浮小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浮小沉並收藏明末最強走私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