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寺經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hen省佛教協會會長釋永信禪師許可申請,由祖庭大少林禪寺永化堂上傳曹洞正宗四十五世、雪庭福裕禪師下傳三十一代嗣祖沙門釋德政禪師駐錫開山籌資重興,於2015年5月8日被zz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準恢複為佛教開放場所。


    中嶽廟是道教勝地,曆代名道士曾在此著書講經。位於太室山東麓的黃蓋峰下,始建於秦,原名“太室祠”。漢武帝時增修“太室祠”,北魏時改名為中嶽廟。唐宋時多次擴建,規模宏大;明崇禎十七年毀於大火,清朝多次重修。今日中嶽廟基本上保留了當時的宏偉規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築規模格局和風格特點。中嶽廟占地十萬平方米,廟院南北長650多米,東西寬160多米。青石板鋪成的大甭道是中嶽廟古建築群的中軸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為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化三門、峻極門、崇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殿、禦書樓,共十一進。天中閣後麵的六角亭,配天作鎮坊與崇聖門之間的六角亭,峻極門和化三門之間的四嶽殿台基等獨立成體的小院落。廟內有330株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鐵人等眾多文物。


    中嶽大殿:又叫峻極殿,是中嶽廟中規模最大的建築。麵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歇山式殿頂,黃琉璃瓦頂,七踩和九踩鬥拱,透花欞子門窗,素有“台閣連雲,甍瓦映日”之稱。大殿內吊遊龍天花板,下鋪磨光青石地麵。殿內正座為五米高的中嶽大帝塑像,即殷朝“聞騁”,經曆代帝王加封為“祟聖大帝天中王”。塑像兩邊有使臣侍者和鎮殿將軍方弼、方相塑像,高七米,執斧荷鉞,威風凜凜。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殿毀於火。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


    嵩陽書院位於太室山南麓,原名為嵩陽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初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改為道教活動場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以後一直是曆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高等學府之一,它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商丘的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明末書院毀於兵火,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


    嵩陽書院建築基本保持了清代的建築布局,南北長128米,東西寬78米,占地麵積9984平方米。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中軸線兩側配房相連,共有古建築106間,多為硬山滾脊灰筒瓦房,古樸大方,與中原地區眾多的紅牆綠瓦,雕梁畫棟的寺廟建築截然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建築特色。


    嵩山觀星台,即告成觀星台,大約建於1276年,設計者是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嵩山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搖籃。唐代僧人一行在會善寺編修了《大衍曆》。當時像登封觀星台這樣的建築在全國有27處,而曆經數百年滄桑,登封觀星台成為碩果僅存的一座。此觀星台距今已有700餘年曆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時曆》:嵩山觀星台的設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據此可以晝測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過實地測驗,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運轉規律,測定出一年二十四節氣、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確時刻,實行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推算出一個迴歸年為365天5時49分12秒,與科學儀器的測定僅相差26秒,與世界上通用的“格裏高利曆”分秒不差。但我們的授時曆比格裏高利曆早300餘年。


    嵩山嵩陽書院內原有古柏三株,西漢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遊嵩嶽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


    大將軍柏樹高12米,圍粗5.4米,樹身斜臥,樹冠濃密寬厚,猶如一柄大傘遮掩晴空。二將軍柏樹高18.2米,圍粗12.54米,雖然樹皮斑駁,老態龍鍾,卻生機旺盛,虯枝挺拔。樹幹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門庭過道,樹洞中可容五、六人。


    將軍柏從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趙樸初老先生留有“嵩陽有周柏,閱世三千歲”的讚美詩句。經林學專家鑒定,將軍柏為原始柏,樹齡有450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


    石碑是嵩山分布較廣的文物。嵩山碑刻,作品多達2000餘件,顏真卿、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等曆代的大書法家,都在山上留有墨寶。


    嵩山最大的碑刻為現存於嵩陽書院西南草坪上高達九米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頌》。此碑為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書;刻於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二月,碑高9米,寬2.04米,厚1.03米。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組成,碑製宏偉,結構緊湊。碑首分三層,上層為雙獅戲珠,不僅美觀大方,而且起著平衡碑頂重心的作用,使碑身牢固穩當。碑首的中層比上、下層和碑身都要寬大,四麵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從上往下逐漸收縮,略帶弧形,上麵是祥雲浮雕;碑首的第三層上下平直,正麵中間篆刻額文,額文兩邊有雙龍飛舞浮雕,兩側是麒麟浮雕。碑身刻《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頌》,隸書25行,每行53字。碑陰刻有宋熙寧辛亥張琬等名家題名,歐陽永叔和遊人的題記則撰於碑的背麵和兩側。碑座為長方形,四麵刻有石,前後各三個,兩側各兩個,共十個。每個內有一尊浮雕武士像,一手高舉揚舞,一手抓住動物,有魚,有蟾,有蛇,各像不一,但都鼓目凸腹,開檔丁字步,或作對陣欲鬥姿勢。這座碑刻石質堅硬細膩,雕工極為精致,是中國唐碑的優秀代表作之一,也是現存最大的唐碑。


    禹王廟遺址在登封老城區東關,為明代登封知縣傅梅所建。傅梅認為登封為“聖王過化之所”,“大禹功在萬世”,即將鄉民為其建的生祠改為禹王廟,並“以益配之”,“每歲添設春秋二祭,每祭用銀三兩”,以“表章前烈崇報功德”。


    大禹神篆在古籍上記載在嵩山玉女峰上,有七個大篆字,人莫能識,傳說為大禹治水成功後在五嶽勒石銘記時留下的,現已無跡可尋。


    啟母塚位於告成鎮冶上村。《帝王世紀》載:“陽城有啟母塚。”今人多稱毛女塚。


    古陽城陳列館位於登封市告成鎮,和觀星台毗鄰。原為hen省文物研究所登封工作站,現歸登封市觀星台文物保護管理所管理。陳列館主要展出禹都陽城王城崗遺址和陽城遺址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夏朝到東周時的石器、陶器、骨器、青銅器等。


    道統祠在嵩陽書院,供有帝堯、大禹、周公半身像。後壁繪有帝堯巡狩、大禹治水、周公測景三幅壁畫,描繪了他們在嵩山地區活動的情況。道統祠和先聖祠一樣同為嵩陽書院祭祀的主要場所,是大禹被列為儒家先聖的有力證據。


    焦河,村名,位於登封市中嶽街道辦事處,相傳大禹治水時,嵩山東溪的蛟龍曾幫助潁河惡龍和大禹交戰,大禹最終殺死了它們。後人就稱這條河為蛟河,現經演變而稱為焦河,焦河沿岸的村莊也就稱為一溜焦河。


    石簸箕位於登封大冶鎮陽城山(馬嶺山)下的東施村,為一石底大坑,形若簸箕,故名。相傳大禹治水時為製服為蛟龍助戰的獨角龍,而獨角龍藏在陽城山下的一個深潭裏,大禹就用神斧將潭壁砍開一個口子,將潭水放出而殺死了獨角龍。


    沁水,村名,位於登封市大冶鎮北部,相傳這一帶原是一個大湖,大禹治水時化為和尚調動民眾積極性,劈開秦五龍,將湖水排出,因此地泉水外翻,當地人稱為“外沁”,故名沁水村,村裏的小河也就稱為沁水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骨刀之九州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祁陌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祁陌魎並收藏百骨刀之九州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