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熟悉的廣場。


    文臣武將濟濟一堂。


    不過,相較於昨日的歡快,今天新順國臣僚彼此目光交錯,都多了幾分計較。


    今天好幾場大事。


    首先是樞密院這邊的冊封,也是幹係了整個軍隊中樞的調整。


    樞密院雖然是唐宋的名頭,但其實權責和明代的大都督府差不多,隻是樞密院的樞密使,仍然是跟內閣一樣,按照規矩連任的。


    但樞密院有一個類似於軍機處的機構,也就是樞機房,樞機房不常設,隻在有需要的時候,從地方挑選迴來講武堂修習的武將充任,相當於給樞密院上了一個備胎。


    一旦出現中央樞密使被架空的問題,那麽講武堂抽調出來的武將們,就能第一時間平替掉樞密院。


    相當於,樞密院坐老登,穩重一點,樞機房坐小子,激進一些。


    當然,樞機房是可以隨時撤換和解散的,也就是說不需要的時候直接丟掉就成。


    畢竟講武堂的武將早晚要迴到地方統兵,讓他們離開,或者調任,也是名正言順。


    這也是王三加強對軍隊控製力道的工具。


    掌軍,還是王三最在意的事情。


    這些內容,所有文武都知道,畢竟去年年末就全部羅列完了,什麽機構負責什麽衙門的事情,又有哪些機構是相互交叉調整的,但現在大家更惴惴不安的還是王三的名單會怎麽羅列。


    雖然王三設置這些衙門的時候,並不會立刻將主官丟出來,他寧願寧缺毋濫,也不會一口氣封賞太過。


    大家一開始還有點怨念,但伴隨著王三的威勢越發的強悍,上下也就熄了這些心思。


    但現在呢?


    新順二年元旦的調任升遷,可以說真正關係了接下來各方利益,尤其是種光道這些原始股東的利益。


    不過好在,種光道打法不算難,畢竟他的軍功一直不夠充足,雖然每次都蹭了一層戰役功,但這都是大部分人都有的,真要單論,還是不太夠看。


    因此,相較於武將這邊相對輕鬆,文臣的表情就顯得更加凝重。


    “宣,群臣上朝!”


    黃門推開宮門,眾人齊齊下拜:“臣等參見陛下千歲!”


    王三依舊是那一套黑綢金線龍袍,緩緩出現在新順王府前的女牆上。


    他的冕旒滾動一二,看著天邊初升的朝陽,深吸一口氣道:“免禮。”


    “王若曰:諸卿平身!”


    “謝陛下!”


    群臣起身,恭敬站著。


    看著下方黑壓壓的一群文武,王三看向左邊的一個老太監頷首。


    “王詔曰:自前明嘉靖元年起,小冰河期降臨人間,非是天人感應之過,誠乃八百年一次氣溫降低。


    小冰期禍患連連,昭天下而亂天下,本天時哉!然自明運伊始,明太祖高皇帝起於微末,號稱正統,得國之正,天下無出其右。


    於孤看來,明太祖雖終前元之世,開辟明朝,但其人做事了無章法。


    行事憨莽,定製草草。


    先是尊儒教而廢儒家,又號稱定立祖訓,終皇帝不可改製之患,延成至今,明際皇帝,內外無著,百官與皇帝相如仇讎,一言不合便是哭告,左右所行亦不過一己之私。


    更遑論前明以來,非馳儒家,重用儒教。


    使得文臣所學皆邪,窮經皓首,不知所雲,乃至臣宦更是一朝不如一朝。


    前明養世兩百餘年,有能者寥寥無幾,更多劣紳。


    臣僚、劣紳掠田,勳貴空餉,皇帝隻能依靠閹臣以礦監而劫民財。


    以致於天下百姓,食無就,衣無著,寢無屋,葬無地,稅齊天高,賣兒鬻女,苦不堪言。


    可見明太祖亦如孤從流民而困苦,但其立政無根,殆禍後人。


    皇族、宗藩、臣僚、士紳,更是以儒教而迫害百姓。


    百姓申訴無門,求活無路,餓殍盈野。


    孤與兄長起於關中,非孤與兄長為造反而造反,誠乃求活而舉事。


    若明際皇帝、朝臣、勳貴等肉食者愛民,願將糧囤內數年積腐之粥米賑濟災民,有我等一口吃食,又豈有今日新順國割據關中之能。


    今日再明詔,我等文武,當舉大同,定新順,誌小康,安天下。


    哪怕如今仍然是八百年一運的小冰期,旱澇往複無常,百姓困頓凍餒。


    但並非無法避免,也非無法拯救。


    如若同明廷上下,皇帝昏聵,百官昏庸,小吏昏暗,駭然縱容,使天下不寧,神器不定,那必然百姓死亡無數,一片亡國之相。


    但孤舉事以來,興兵討賊官,均土地,安民生,三歲之功而定關隴諸地,雖時今小冰期危害仍在,但也盡可能保障民生所需。


    凍餒死者仍在,卻將三年來可能出現的數十萬數,減至三千餘人。


    可見,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今予天下知,安民即天德。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然此非全孤之功也,亦是本朝文武官吏上下協力盡可能減輕災荒。


    諸卿不論此來何地,目的幾何,為天下而來,便是立功立德。


    自去歲有蝗災、大雪、大旱、大澇,明廷於山西、河南逃奔本朝百姓,亦不下十萬數,而本朝無一人逃亡殘明故地。


    有此可見,百姓心之所向,中國之所在,天下之所向。


    夫前明官僚若聞此詔,須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何為天下?中國即天下。


    何為匹夫?凡中國百姓黎庶黔首者,即為匹夫。


    不論諸般戶冊,止非罪籍之人,哪怕賤籍之列,同語中國,行我華夏衣裳,皆為中國天下之匹夫!


    大明中國上下肉食者不愛民,不為民,那麽就該滅亡之。


    換我等大順中國上下一切百姓共襄盛舉,救天下之萬民於倒懸,吊民伐罪,奉天應民,清掃天下之不忿。


    今民生如煮,百姓如沐水火,奉天昌義,時不我待!


    新順雖延成曆代之法統,但以《大同論》而鑄就根基,不似曆朝曆代之中國朝廷。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孤非完人,隻因大旱時差時淪為餓殍肉幹,不忍再看易子而食,天下混沌。


    匹夫如孤,亦可有一清天下之宏願,拜望天下萬萬百姓,共襄舉助。


    稱帝非我願,但願天下安!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孤不管未來如何,今日之後,凡我新順之詔前,皆著名曰:奉天應民之位格。


    時時警醒,安民即安天下。


    此詔,布告遐邇,鹹使知聞。


    欽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落舊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落舊林並收藏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