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得找我爸出馬了。”
許恪摸著下巴思考了一會兒說:“其實‘飛豹’的事兒,我早和我爸討論過。你還記得當初去西京見陳總師那次嗎?”
蘇晨點頭,心知若不是有許恪陪同並以其父親的身份做擔保,陳總師未必願意與自己商討這麽敏感的合作。
“迴來後,我把這次會麵告訴了我爸。”
蘇晨追問道:“那許將軍怎麽看?”
“我爸認為,軍隊自然希望武器越先進越好,但後勤保障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之一。所有消耗品的供應鏈絕不能依賴於敵方或潛在敵方。”
“這麽說來,許將軍的意思是可以允許其他國家參與我們新武器的研發,但最終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蘇晨總結道。
許恪想了想迴答:“大致如此。我爸清楚我們裝備水平在國際上的位置,常講‘落後就要挨打’。
因此,他對引進先進技術一直很重視,尤其是希望能把這些技術為華夏所用。
還記得你的四旋翼無人機還是原型階段就得到了他的支持吧?”
蘇晨點頭,迴憶起第一次隨許恪拜訪老將軍的情景,心中感慨萬千。
許恪接著說:“我覺得我爸應該會支持這個聯合研究的計劃。
不過,這事牽扯太多,即便他出麵也不一定能成,最終還得總參、總裝和海軍都點頭。”
“海軍方麵陳總師會去溝通。”
蘇晨說:“但總參和總裝那邊我夠不著,得看許老將軍能幫到什麽程度。”蘇晨有些猶豫。
許恪斜眼看了他一眼:“蘇小子,別在這兒裝蒜。我會讓我爸盡量幫忙,畢竟這對華夏的技術進步很重要。
但我可不信沒他們的同意你就不動手。哼,我看你早就打算先斬後奏了吧?”
“被你看穿了。”
蘇晨尷尬地笑答,但他並不顯得不好意思:
“我是這麽想的:作為‘飛豹’的投資人之一,擁有這款戰機的一半股份和獨家出口權,我可以要求設計製造方按我的標準來設計飛機。
比如,我打算規定出口型‘飛豹’必須在指定時間內達到某技術狀態,而陳總師要趕上進度,不采取特殊手段就完不成——像聯合iai一起研發飛控係統。”
“這是赤裸裸的脅迫!”許恪直接指出。
唐建軍則溫和地說:“蘇晨,這有點像是逼陳總師啊?”
蘇晨坦率承認:“是的,唐老師,不這樣不行。我覺得我們的時間窗口正在變窄。”
“哦?怎麽說?”唐建軍追問。
蘇晨沒有立刻迴答,而是轉向另一個話題:“先談談為什麽我們要盡快解決‘多餘度電傳操控係統’的問題吧。”
“多餘度電傳操控係統的原理就是用電信號代替機械結構傳遞飛行員的動作指令到飛機舵麵,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飛行員的壓力。這些內容上次已經跟你解釋過,許哥,對吧?”
許恪輕輕點頭,蘇晨之前確實給他講解過電傳飛控係統的原理和優勢。
在許恪看來,這就好比是將老式的機械駕駛變成了現代的自動駕駛。
他自己就是一名飛行員,能駕駛“運五”和“直五”兩種飛機,深知這兩種機型複雜的操縱係統帶來的不便。
那些連杆、齒輪和絞索組成的傳統機構讓飛行變得既複雜又勞累。
蘇晨繼續說:“采用電傳操控後,飛機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都大大提升,這意味著戰鬥機可以更敏捷地執行動作。
而且,它還能自動化許多標準操作流程,比如保持水平飛行或維持高度,這樣飛行員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使用雷達、武器係統和其他電子設備上。”
“更重要的是。”
他停頓了一下:“電傳操控依賴電信號和電子技術,為了確保安全,我們還需要安裝多套冗餘係統。
例如,四套獨立的電傳係統就構成了‘四重冗餘’,以保障飛行的安全性。”
接著,蘇晨深吸一口氣說道:“老師,關於您提到的時間窗口問題,我必須加快腳步,否則差距會越來越大,甚至讓我們失去追趕的信心。
在老美留學期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半導體和電子學的進步速度驚人。”
許恪和唐建軍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異口同聲地問道:“什麽讓你感觸最深?”
“老美在計算機聯網方麵的進展。”
蘇晨迴答道:“比如史丹福大學正在實施的一個項目,旨在連接數千台不同架構的電腦,實現跨區域通信。
如果這項技術應用於軍事,將會極大地提高戰場信息管理和實時通訊的能力。”
唐建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臉色變得凝重。
“不僅如此。”
蘇晨補充道:“z80 cpu已經被新一代32位處理器所取代,這些新處理器的運算能力遠超前者。而強大的cpu對於數據處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還有德州儀器推出的dsp芯片tms,專為快速計算設計,在一個指令周期內可完成乘法和加法,非常適合數字信號處理,比通用cpu效率高出數倍。
這意味著雷達係統的性能也能隨之飛躍,刷新率和分辨率都會顯著提升。”
“老師,這隻是我在老美不到一年看到的一小部分變化,但已經是我們需要努力追趕的技術高峰。
如果我們繼續閉門造車,差距隻會越拉越大。”蘇晨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緊迫感。
蘇晨沉思著,許恪卻忍不住插話:“蘇晨,我們知道我們有不足。但我們過去在艱苦條件下也能成就和彈雙星。”
蘇晨正色道:“沒錯,和彈雙星是偉大的成就,但別忘了,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沒有基礎科學的進步,如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或元素周期表,這些成就是不可能的。
我們必須承認,在這些基礎研究方麵,我們的貢獻有限。”
唐建軍抬起頭來,望著蘇晨:“你是說我們應該怎麽做?”
蘇晨堅定地說:“我的意思是學習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不再是選擇,而是必須。
許恪摸著下巴思考了一會兒說:“其實‘飛豹’的事兒,我早和我爸討論過。你還記得當初去西京見陳總師那次嗎?”
蘇晨點頭,心知若不是有許恪陪同並以其父親的身份做擔保,陳總師未必願意與自己商討這麽敏感的合作。
“迴來後,我把這次會麵告訴了我爸。”
蘇晨追問道:“那許將軍怎麽看?”
“我爸認為,軍隊自然希望武器越先進越好,但後勤保障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之一。所有消耗品的供應鏈絕不能依賴於敵方或潛在敵方。”
“這麽說來,許將軍的意思是可以允許其他國家參與我們新武器的研發,但最終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蘇晨總結道。
許恪想了想迴答:“大致如此。我爸清楚我們裝備水平在國際上的位置,常講‘落後就要挨打’。
因此,他對引進先進技術一直很重視,尤其是希望能把這些技術為華夏所用。
還記得你的四旋翼無人機還是原型階段就得到了他的支持吧?”
蘇晨點頭,迴憶起第一次隨許恪拜訪老將軍的情景,心中感慨萬千。
許恪接著說:“我覺得我爸應該會支持這個聯合研究的計劃。
不過,這事牽扯太多,即便他出麵也不一定能成,最終還得總參、總裝和海軍都點頭。”
“海軍方麵陳總師會去溝通。”
蘇晨說:“但總參和總裝那邊我夠不著,得看許老將軍能幫到什麽程度。”蘇晨有些猶豫。
許恪斜眼看了他一眼:“蘇小子,別在這兒裝蒜。我會讓我爸盡量幫忙,畢竟這對華夏的技術進步很重要。
但我可不信沒他們的同意你就不動手。哼,我看你早就打算先斬後奏了吧?”
“被你看穿了。”
蘇晨尷尬地笑答,但他並不顯得不好意思:
“我是這麽想的:作為‘飛豹’的投資人之一,擁有這款戰機的一半股份和獨家出口權,我可以要求設計製造方按我的標準來設計飛機。
比如,我打算規定出口型‘飛豹’必須在指定時間內達到某技術狀態,而陳總師要趕上進度,不采取特殊手段就完不成——像聯合iai一起研發飛控係統。”
“這是赤裸裸的脅迫!”許恪直接指出。
唐建軍則溫和地說:“蘇晨,這有點像是逼陳總師啊?”
蘇晨坦率承認:“是的,唐老師,不這樣不行。我覺得我們的時間窗口正在變窄。”
“哦?怎麽說?”唐建軍追問。
蘇晨沒有立刻迴答,而是轉向另一個話題:“先談談為什麽我們要盡快解決‘多餘度電傳操控係統’的問題吧。”
“多餘度電傳操控係統的原理就是用電信號代替機械結構傳遞飛行員的動作指令到飛機舵麵,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飛行員的壓力。這些內容上次已經跟你解釋過,許哥,對吧?”
許恪輕輕點頭,蘇晨之前確實給他講解過電傳飛控係統的原理和優勢。
在許恪看來,這就好比是將老式的機械駕駛變成了現代的自動駕駛。
他自己就是一名飛行員,能駕駛“運五”和“直五”兩種飛機,深知這兩種機型複雜的操縱係統帶來的不便。
那些連杆、齒輪和絞索組成的傳統機構讓飛行變得既複雜又勞累。
蘇晨繼續說:“采用電傳操控後,飛機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都大大提升,這意味著戰鬥機可以更敏捷地執行動作。
而且,它還能自動化許多標準操作流程,比如保持水平飛行或維持高度,這樣飛行員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使用雷達、武器係統和其他電子設備上。”
“更重要的是。”
他停頓了一下:“電傳操控依賴電信號和電子技術,為了確保安全,我們還需要安裝多套冗餘係統。
例如,四套獨立的電傳係統就構成了‘四重冗餘’,以保障飛行的安全性。”
接著,蘇晨深吸一口氣說道:“老師,關於您提到的時間窗口問題,我必須加快腳步,否則差距會越來越大,甚至讓我們失去追趕的信心。
在老美留學期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半導體和電子學的進步速度驚人。”
許恪和唐建軍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異口同聲地問道:“什麽讓你感觸最深?”
“老美在計算機聯網方麵的進展。”
蘇晨迴答道:“比如史丹福大學正在實施的一個項目,旨在連接數千台不同架構的電腦,實現跨區域通信。
如果這項技術應用於軍事,將會極大地提高戰場信息管理和實時通訊的能力。”
唐建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臉色變得凝重。
“不僅如此。”
蘇晨補充道:“z80 cpu已經被新一代32位處理器所取代,這些新處理器的運算能力遠超前者。而強大的cpu對於數據處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還有德州儀器推出的dsp芯片tms,專為快速計算設計,在一個指令周期內可完成乘法和加法,非常適合數字信號處理,比通用cpu效率高出數倍。
這意味著雷達係統的性能也能隨之飛躍,刷新率和分辨率都會顯著提升。”
“老師,這隻是我在老美不到一年看到的一小部分變化,但已經是我們需要努力追趕的技術高峰。
如果我們繼續閉門造車,差距隻會越拉越大。”蘇晨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緊迫感。
蘇晨沉思著,許恪卻忍不住插話:“蘇晨,我們知道我們有不足。但我們過去在艱苦條件下也能成就和彈雙星。”
蘇晨正色道:“沒錯,和彈雙星是偉大的成就,但別忘了,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沒有基礎科學的進步,如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或元素周期表,這些成就是不可能的。
我們必須承認,在這些基礎研究方麵,我們的貢獻有限。”
唐建軍抬起頭來,望著蘇晨:“你是說我們應該怎麽做?”
蘇晨堅定地說:“我的意思是學習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不再是選擇,而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