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夏帶著小家寶在榕樹頭下待了有半個多小時,韓霖錚才迴來,推了輛自行車,把手的位置上還提了東西。


    見人上前,她連忙喊了聲,“韓大哥?”


    “走吧,上車。”


    “啊?去哪兒?”


    “不是請我吃飯?”


    傻愣住的沈子夏這才反應過來,“哦,好。”


    看著自行車,小家寶興奮不已,跳著腳叫,“是自行車,是自行車。”


    沈子夏無奈笑笑,威脅道:“是自行車,家寶咱們趕緊上吧,不然大哥哥不載你哦。”


    家寶以為這是真的,滿臉緊張,“那趕緊把我抱上去。”


    韓霖錚:“……”他可沒說過這樣的話。


    家寶不小了,過了年現在已經四歲,長的雖然不算太胖太壯,但是對於一個看著估計十歲不到的小姑娘來說,這抱起一個孩子上後座很高的自行車,簡直是一項艱巨的人物。


    於是,韓霖錚就這麽看著被抱了半天沒能上後座的小家寶。


    沈子夏一張臉都憋紅了,她以為小家寶不重的,至少她經常抱著他玩也是有力氣,哪曾想這稍微高一些的後座怎麽也抱不上去。


    她努力了好一會,最後,是一隻大手直接將家寶提了起來,放在後座上。


    她抬頭,剛好對上韓霖錚那雙明顯帶著鄙夷的眼神,而她隻能說上一句,“謝謝韓大哥。”


    “不客氣,趕緊上車吧。”


    “哦。”


    “下次抱不了,直接說,不要硬撐著。”


    沈子夏上後座的腳突然一滯,最後又答了聲好。


    力氣大了不起啊,她就是以為自己能抱上去,不好麻煩他而已。


    哼,她遲早能長高長大,到時候吃香的喝辣的,隨便也能一米七。


    這夢想是美好的,不過多年後沈子夏發現,這基因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她再怎麽長,在眼前的人眼裏,也不過是個矮小的小不點。


    迴家還有半個多小時候的路程,為了不讓路途無聊,沈子夏難得話嘮起來。


    “韓大哥,你剛才是在忙什麽?”


    “韓大哥,你不是在軍校讀書嗎?軍校能隨便讓人出來嗎?”


    “韓大哥,你家裏不是這個縣城的,怎麽經常在這裏出現啊?”


    一連好幾個問題砸向韓霖錚,他第一次發現,這小姑娘原來話還挺多的。


    而他,隻簡短概括了三個問題,“我是出來出任務,剛好在這邊。”


    “那是出什麽任務?軍校裏頭,學的是什麽?”


    “訓練。”


    “……”這麽簡單的迴答,搞的沈子夏都不好再問什麽了?


    韓霖錚這腿長,有力,本來應該騎自行車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他硬生生縮短了不少。


    別問沈子夏是怎麽算出來的,她是感覺耳邊的風吹的都比平時急的多。


    車子穩穩聽在大門口,韓霖錚自個兒先下車,一手扶著車把,一手準備攙扶沈子夏。


    他的手剛伸過去,沈子夏卻說道:“我自己能下,你扶著車頭就行了。”


    她話還沒說完,那準備放在地上的腳突然一扭,還是韓霖錚眼尖扶住她的手臂,才沒讓她給摔了。


    “自己能下?”頭頂幽幽的聲音傳來,沈子夏不敢再托大,連忙說了聲謝謝,又幫著人把昏昏欲睡的小家寶抱下車。


    這個點人們還在農忙,雖然有人看見她家有自行車駛過來,卻沒有人有時間多張望。


    她努力的抱著昏昏欲睡的小家寶,整張小臉憋的有些紅,“韓大哥,你先進來坐會吧。”


    韓霖錚沒說話,把自行車打了腳架,直接上前,朝她伸手,“我抱著他。”聲音不容置喙。


    沈子夏乖乖點頭,把懷裏的小家寶抱過去。


    把小家寶放好睡覺,沈子夏連忙出來泡茶。


    沈子夏不確定韓霖錚喜不喜歡喝茶,問道:“韓大哥,你想喝茶還是白開水?”


    “什麽茶?”


    沈子夏手捏著自製的竹筒罐子,搖頭,“我也不知道,就我們自己生產隊山裏產的茶葉,有綠色葉子的,也有待點紫紅色的葉子,都是自己炒的。”


    沈子夏不是茶道高手,對茶也是胡亂喝,鐵觀音帶著玉蘭花的香味,她喜歡,淡淡的綠茶香,她也喜歡。


    村子地少山多,生產隊想多收益,就在山裏也種植茶葉換取收益。


    每次采茶的時候,自家家裏也會自炒了一些,大家累了迴家就泡點茶葉提提神,而不是索然無味的白開水。


    見她不知道,韓霖錚“嗯”了聲,也沒細問,“那就喝茶吧,味道怎麽樣?”


    沈子夏繼續搖頭,“不知道,應該還行吧,我喝著挺香的,挺醇的,這些茶葉種了幾十年了,也算老茶了,比新茶香。”


    茶有新茶老茶古茶,新茶是三五年十來年的茶樹生長出來的茶葉,老茶少數也要幾十年才能叫老茶,摘葉炒製後的茶味要比新茶更濃厚,更醇香。


    至於古茶,這得上百年的老茶樹才能叫古茶,這年頭古茶不常有。


    沈子夏對茶說的頭頭是道,倒讓韓霖錚另眼相看。


    “看來,你對茶了解還挺多的。”


    沈子夏失笑,“我哪懂怎麽喝茶?就聽我爸他們喝茶的時候說起。”


    對方沒有再往下問,這次屋裏沒其他人,他整個人也顯得輕鬆多了,出於職業的警惕,視線掃向四周,目光幽深,像在審視什麽?


    等看了一圈,沈子夏的茶水也泡好了。


    “韓大哥,你嚐嚐吧,我不會泡茶,你隨便嚐嚐。”


    “謝謝。”


    沈子夏也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著,十分悠哉。


    韓霖錚視線從四周收迴,品了一口醇香的茶,這才抬頭看向小雞啄米喝茶的沈子夏,眼光多了絲笑意。


    “你家這屋子,是剛建好的?”韓霖錚突然開口問道。


    沈子夏一愣,隨後連忙點頭,“是啊,去年剛建好,沒半年呢。”


    “看房梁是新的。”


    雖然屋子很簡單,還是黃泥磚建的屋子,連地都沒鋪上水泥,但是卻很幹淨,整理的有條不紊。


    時間還早,兩人就這麽傻坐著,聊這聊那,倒是不拘泥了。


    沈子夏本來就是個健談的人,雖然模樣變成小孩子,可心理年齡擺在那裏,語氣方麵,總是很難隱藏。


    為了不讓人發現這芯兒換了,沈子夏要學著小孩子說話,和小孩子玩在一塊,有時候和孩子待一起待的多了,她都覺得自己的心智迴到了十多歲。


    難得遇到韓霖錚這種能聊到一起的人,兩人又熟悉了不少,她倒是沒有再刻意隱藏自己的成熟屬性。


    索性韓霖錚心裏雖然有疑惑,但是並沒有細問。


    他自己自己平時說話也一副大人的模樣,眼前的小姑娘有這樣的語氣也不奇怪的。


    兩人說著說著,不知道怎麽說到了沈子夏販賣投機倒把的事情。


    這話題說出來,韓霖錚難得揶揄了幾句。


    末了,他又認真問道:“你就不怕,會有人把你抓起來,投機倒把不是小事,抓了可是要開批鬥大會,你一個小姑娘,就不怕?”


    “怕啊!”


    “怕你還做?”


    “可是韓大哥,你看看我家……”


    沈子夏指了指四周,韓霖錚的視線隨著她的手指看向四周,“韓大哥,你看我家,就那麽小塊地方,廚房還是和我二叔家共用的,房間我們四姐妹共同睡一間,又小又黑。”


    韓霖錚順著她說的話,目光落在客廳正對著的臥室方向。


    雖然看不到裏頭大小情況,但是的確如沈子夏所說的那樣,黑乎乎的,什麽都看不見,要知道,現在才三四點,太陽還沒下山。


    見他相信了,沈子夏繼續說道:“我家是去年才分家的,之前我們和爺爺後奶還有三個叔叔擠在大房子裏頭,我家的錢都被我後奶管著,家裏沒錢,我看病的時候都沒有錢,那時候我差點死了。”


    應該說她早就死了,隻是靈魂換了人而已。


    當然,這些事情韓霖錚卻步知道的。


    他隻是聽到別人家這種事情,眉頭蹙了蹙,問道:“看病也沒錢?我聽說你們村子的生產效益還不錯的。”


    韓霖錚這些也是在大窯村的時候,聽舅舅那些說起過。


    大窯村和大鷹村兩個村是附近村莊裏頭,難得效益好的,大窯村比大鷹村的生產效益更好一些,他們那地方適合種藕,而且效益高。


    可大鷹村也不窮,除了每年砍柴禾送到磚瓦廠去賣能換不少錢,這山上還能種茶收成,一路走過來,這土地也能看的見還算肥沃的。


    像這樣的村子,一個勞動力每個月掙的錢雖然不能和工廠裏頭的工人相比,但是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知道韓霖錚話裏的意思,沈子夏失笑,“我們村的效益是不錯,不過我們家沒分家,錢都不是我們管著的。我爸我媽手裏頭的錢不多。”


    她聳聳肩,語氣輕鬆,“不過現在好了,我們分家了,日子會比以前好些。不過,誰會嫌棄日子太好的呢?韓大哥,你說是吧?”


    “所以你想多掙點錢。”


    沈子夏認真的點頭,“對,沒有人會嫌錢少的,我沒別的能力,隻能幫家裏一點小忙,多賺點錢。所以,韓大哥,你不會揭發我的,對麽?”


    說到最後,沈子夏賣起了萌,整個人看著乖巧的不行。


    當然,這並不是她本意要賣萌,隻是這張臉看著太過稚嫩,雙眼又大,隨便說句什麽話,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像是寫滿了委屈。


    韓霖錚看著她好半晌,微抬下巴,問道:“我要是想舉報你,你還能在這裏給我泡茶?”


    見他語態輕鬆,沈子夏又笑著加了句,“那韓大哥如果需要買東西,可以來找我買的,咱們認識,你反正要出去買東西,我這有就在我這裏買吧,我可以給你優惠,這樣我也能掙錢,你也不需要拿票去買東西。”


    韓霖錚沒應她的話,笑道:“你這是掉錢眼去了。”


    “嘿嘿,韓大哥你別這麽說,我這也是為了養家糊口啊,你看我家這樣,急需要改善。”


    沈子夏這兩句話,讓韓霖錚懷疑她就是裝可憐的,故意騙取他的同情心。


    不過再看這屋子,小小的兩間屋子,逼仄狹小,看著都覺得不舒服,更別說一天到晚在裏頭待著的人。


    蓋這兩間小屋子,兄弟倆為了省錢,所以什麽都是用的最便宜最方便的,那時候隻想盡快脫離那個家,誰也沒有考慮太多。


    不過現在沈賢國其實也有些慶幸自己沒有蓋的太大,畢竟他們家也要搬走,不會在這裏住長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七零發家做軍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敘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敘年並收藏迴到七零發家做軍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