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線接觸到周喬臉孔的時候,小夥子的瞳孔一縮。


    很顯然,他也把周喬給認出來了。


    不過他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語氣平靜地繼續點餐,“那就來兩斤鹵味,和兩碗米飯吧。”


    周喬點頭應下,轉身去準備食物,她的動作麻利,很快就將鹵味和米飯端上了桌,小夥子們對周喬的手藝讚不絕口,一邊吃一邊聊起了天。


    “你們聽說了嗎?最近鎮上好像不太太平。”一個小夥子壓低了聲音說。


    “是啊,我聽說了,好像是有外地人來咱們鎮上鬧事。”另一個小夥子迴應道。


    “可不是嘛,我聽我爹說,昨天還有人在村口看見幾個可疑的人呢。”第三個小夥子也加入了討論。


    周喬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警惕,她知道這個年代的治安並不好,尤其是他們這種小地方,更容易受到外來勢力的侵擾,她決定等陸征迴來後,好好和他商量一下對策。


    就在這時,門外又走進來一個人,這人穿著一身黑色的風衣,戴著墨鏡,看起來頗有幾分神秘。他環視了一圈店內,最後將目光落在了李勝身上。


    “李老先生,久仰大名。”黑衣人開口道,聲音低沉而有力。


    李勝抬起頭,微微一笑:“年輕人,你找我有什麽事?”


    黑衣人摘下墨鏡,露出一雙銳利的眼睛:“我是來談生意的,聽說您手裏有一批珍貴的藥材,我想高價收購。”


    李勝微微皺眉:“藥材?我手裏可沒有這種東西。”


    黑衣人冷笑一聲:“您就別裝了,整個鎮上誰不知道您是醫藥世家的傳人?我出的價格絕對讓您滿意。”


    李勝搖了搖頭:“年輕人,你找錯人了,我隻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子,不懂什麽藥材生意。”


    黑衣人似乎並不相信,還想繼續說些什麽,卻被陸征打斷了。


    “這位先生,我們這裏是小本生意,恐怕幫不了您。”陸征走上前,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黑衣人看了陸征一眼,似乎意識到了什麽,沒有再堅持,轉身離開了店鋪。


    周喬看著黑衣人的背影,心中有些不安,她走到陸征身邊,輕聲問道:“這個人是誰?他為什麽要找李大爺買藥材?”


    陸征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不過看他的樣子,不像是什麽好人,咱們還是小心點好。”


    周喬點了點頭,心中暗自記下了這件事,她知道在這個年代,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周喬坐在店裏,心中有些感慨。她沒想到,自己重生後竟然會有這麽多的奇遇。她知道,這個時代充滿了機遇和挑戰,隻有不斷努力,才能在這個年代立足。


    陸征走到周喬身邊,握住了她的手:“喬喬,你做得很好。我相信,隻要咱們夫妻同心,一定能在這個年代闖出一片天地。”


    周喬迴握住陸征的手,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放心吧,征哥。我一定會努力的。”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在接下來的日子,鹵味店漸漸地打開了市場,收益也超乎了周喬的預期,不過她沒有因此就驕傲,而是本著為民著想的態度,一直改良,盡量讓大眾滿足。


    鹵肉店忙著的同時,周喬而已沒有忘記縫紉店,縫紉衣服的自從讓夢萍打理後,自己就很少去過問了。


    晚上的時候,周喬關了店門,迴到家,發現夢萍不過就一個下午的時間就縫製了一大堆的衣服。


    周喬感歎了一聲,最近夢萍也是家裏一堆事,因為老公王建斌外麵有人了,現在兩人正在鬧離婚呢,所以,她們母女都搬來跟周喬一起住。


    於是,周喬走上前說道:“歇一會兒吧,小心累壞眼睛。”


    “撩上幾針就行,不累。”說話間,夢萍剛好又縫完一件。


    按照布貼的顏色,夢萍再次開始穿針引線,並示意周喬看一下已經縫好的那些。


    “周喬,衣服中間的橫條印都是昨晚晾在鐵絲上硌的,用電熨鬥一熨就平。隻可惜我不會用,挺貴的我也不敢試,就怕給你弄壞了。”


    這話倒不假。


    現在的村裏,縫補還都是全憑一根繡花針,像縫紉機這種常見生活大件,一個村子能找出一兩台就已經相當難得了,更何況電熨鬥在農村的作用本就不大,有不少人甚至從來都沒見過。


    周喬痛快答應下來,“熨燙的活就交給我,你隻管縫就行,咱們今天爭取弄完一麻袋。”


    夢萍也是這麽想的,“那咱們晚飯提前吃,吃飽的你再去夜市。”


    想不到,她卻搖了搖頭。


    “得了吧,夜市的客流量大部分靠的是少年宮,能把孩子送到那上課外班的家庭,條件都不會太差,誰會買這些三不包穿?


    更何況還是反季的夏裝居多,我都計劃好了,把這批貨拿到農村去賣,也不指望能掙多少錢,夠跑一趟秋裝的就行!”


    分析市場,是一個外貿高管的職業習慣。


    其實,像三不包這種殘次品不光在夜市沒市場,就是在整個縣城消化起來也都有些難。


    因為縣城是一個工業型的小城市,麵積雖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各種工廠卻星羅棋布。


    生活在這裏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是職工家庭,到日子就領工資,工人之間又愛攀比,買件打補丁的衣服穿在身上,還不招人笑掉大牙?


    夢萍聽完也覺得十分在理,還反笑自己進城沒幾天,就把農村大事給忘到腦後去了。


    她對著日曆思考了好半天,“我想起來了,明天是農曆的七月十一,是日河村鎮上的集,相比別處,它離縣城還算是近的呢,可你知道怎麽走嗎?要不我還是和你一起去吧。”


    話是這麽說,可她要去了,夢萍的三個孩子又該怎麽辦?


    再說明天是日河村鎮,後天又是郭翟村,大家一天一個村鎮,總不能天天叫人陪跑。


    周喬好像很無所謂,“鼻子底下一張嘴,邊走邊問唄,有你在後方坐鎮,我心裏也踏實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人伊瓜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人伊瓜蘇並收藏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