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從外藩弄過來的麽?


    怎麽說要就有?


    蘇笙婉不知道他的想法,也沒留意到他晦暗的目光,她正低頭撥著手中的雞蛋,頭也不抬迴道:


    “對啊,那苗就是從番薯長的,都已經發芽了,你們要種隨時都可以送過去啊。”


    李錚低應一聲,心中的懷疑已經消散。


    兩人用過朝食後,蘇笙婉帶著護衛找了幾輛牛車去別苑把番薯運到地裏去。


    一個個長滿芽的番薯斜在地裏,這些番薯都是她喜歡吃的黃心薯。


    特別是這種冷冷的天氣,烤個番薯,一口咬下去,口感綿密清甜,又流汁。


    大冷天一個番薯下去,暖胃暖身,簡直不要太幸福。


    “番薯很好種的,你們種的時候,隻需把芽連肉切下一塊種進土裏就好了,後續也不用追肥,隻需記得澆水除草即可……”


    蘇笙婉正拿著番薯教士兵們如何種植,李錚就在一旁拿著番薯研究。


    這農作物還真是神奇,味道好吃還頂飽,連長苗的方式都很奇特。


    “等它長出菜葉的時候,菜葉是可以摘來吃。”


    “那這個番薯它是長在土裏的嗎?”有好學的士兵指著番薯問蘇笙婉。


    蘇笙婉點頭迴道:“是的,番薯是長在地裏,待四個月、五個月之後就可以挖出番薯,這些番薯葉摘了還是會長的。”


    “哇,那這番薯可真是個寶,葉子可以吃,根也可以吃……”


    “那可不,不然我怎麽會花大價錢特意從藩外運來呢……”


    番薯對生長的土壤要求不高,這批番薯又是空間裏收成出來的,蘇笙婉以為怎麽著它們也會比外麵的普通農作物好種。


    可她愣是沒想到這些番薯抵不過幹旱。


    土地幹硬結塊沒有水分,河裏的水愈發淺,飲水都要成為難題,自然沒有那麽多水去灌溉土地。


    加上天氣愈發寒冷,番薯種在地裏沒有水又冷,苗幾乎都死掉了。


    天氣愈發寒冷,就在蘇笙婉與將士們都在惋惜番薯苗時,魏德迎來更大的難題——災民。


    因為蘇笙婉等人的防蝗措施,魏德除了那幾個縣發生蝗災外,其他州縣都沒有發生蝗災。


    防蝗得當加上沈暠這個節度使免除部分賦稅,雖然旱災損失了部分糧食,但魏博的老百姓日子除了過得苦了些,家家還有糧吃的。


    目前他們魏博是沒有災民的。


    可他們沒有,不代表其他藩鎮沒有啊。


    河北道附近幾道都有旱災,他們比魏博藩鎮更不幸的是有蝗災。


    別的道就不說,光是河北的其餘兩大藩鎮,成德、盧龍。


    防蝗期間,這兩藩鎮彼時都在參與迴鶻、突厥的戰爭。


    迴來後又忙於處理軍事機務根本就顧不上防蝗,因此他們藩鎮好多州縣都發生了大規模的蝗災。


    蝗災讓很多老百性顆粒無收,加上各藩鎮的賦稅政策不一樣,很多老百姓家裏幾乎無餘糧。


    他們硬抗了幾個月,眼下終於抗不住了。


    一些州縣官員無所為,不管百姓的死活。


    河北附近幾道處處鬧饑荒,他們隻能背井離鄉去其他地方尋找出路。


    比起其他地方,魏博是距離災民最近的目前還有“餘糧”的藩鎮,這不,魏德其他湧現出許多災民。


    沈暠等人目前就要解決魏州城外數萬災民的去處。


    如今冰天雪地,城外的災民個個衣衫襤褸,瘦骨嶙峋,饑腸轆轆。


    若是將他們阻擋在城外置之不理,他們定熬不過這個冬天。


    可問題是他們的存糧不多,若是拿出存糧救濟這些災民,老天再旱個大半年,他們魏德不知道要死上多少老百姓。


    如今全國各地的糧價已漲至一百八十文錢一鬥米,是天災前的十幾倍價格。


    他們就算要從全國各地買米養活這麽多老百姓與十餘萬將士,也沒有這個財力!


    書房內,沈暠領著一眾心腹幕僚商議此事,蘇笙婉也被沈暠喚來一同商議。


    不管是她給火器提出的改造意見,還是她洞察先機實施的備糧、防蝗政策都是造福魏德的舉動。


    此處不比朝廷,沈暠也沒有女子不得參與朝廷之事的迂腐想法,如今形勢緊張,當然是能者居上。


    “諸位可有好的法子?”坐在書案後的沈暠,冷凝著臉沉聲發問。


    “王爺,屬下以為我等該出手,此次是難得收攏人心的機會。”


    在場的都是信得過的人,趙士通也沒藏著掖著,“若是我等能妥善安置這些災民,即可為王爺、世子將來鋪路。”


    在普通人眼裏,救濟災民就是救與不救兩個字。


    他們雖然也想救濟這些災民,可他們是上位者。


    上位者想事情就不能太片麵,救與不救,該如何救,都要先權衡利弊。


    上次他們時皇帝已經趁火打劫,要錢要糧,上個月他們又進奉了不少金銀財寶,如今運送的隊伍估計還沒走出河北道。


    朝廷奸臣當道,宦官當權,李錚早就不爽朝廷,今歲外敵入侵天災發生,朝廷不僅無所為,還要他們按時進奉,李錚更加不滿朝廷。


    李錚是有大誌的,他與沈暠一合計,父子兩想要推翻朝廷,謀大事。


    不過想謀大事須得安排妥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如今,災民就是上天送給他們的人和。


    若是能抓住這個機會,定能為他們將來謀大事時鋪路。


    蘇笙婉也同意救濟災民,可城外要救濟這麽多災民靠他們手上餘糧根本不夠。


    再者,此事若是處理不好,他們救濟了這麽災民,他們的名聲傳了出去,就會有更多的災民湧來魏德,屆時又是個無底洞。


    她思襯片刻,提議道:“不若,我們先將城外的老弱幼者接進城,再將他們安置在各縣的慈幼局、寺廟、道觀,諸位以為如何?”


    不管能不能救濟這些災民,城外的老弱幼必須先救。


    李錚點點頭,開口道:“父王,我們的餘糧可以救濟這些老弱幼。”


    其餘人都點頭認同蘇笙婉的提議,別管糧食夠不夠,這些老弱幼必須接進城妥善安置。


    李錚繼續道:“至於其他人,我們可以先在城外安置帳篷安頓他們,若他們有親戚投靠,我們可以派人護送他們前去投靠親戚。”


    “至於無依無靠的,我們先給他們派粥吧。”


    薑靖城沉聲接過話,“我再去信母親,看看她有沒有法子幫我們再運些糧過來。”


    如今旱災未過,他們寧願再花高價從其他地方買糧,也是萬萬不能動他們的儲備糧的。


    “那我也再打聽有沒有別的門路能找到糧。”蘇笙霆亦跟著附和。


    沈暠看向蘇笙婉,“大娘子,你也去問問你認識的牙郎,看看能不能再弄點番薯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給泥腿子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Vincy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Vincyx並收藏嫁給泥腿子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