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王逢帶領100多名官員彈劾楊鳴。


    他手段出盡。


    事情發展卻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掌控。


    通過黃一鶴的講述。


    楊鳴在沂州城光天化日之下殺了八大世家的族長。


    他們的首級高高的掛起來,斬首示眾。


    而且還把世家大族抄家,把所得的土地和財富都分給了窮苦老百姓。


    馬上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老百姓甚至是激動的跪下來,三唿萬歲。


    世家大族卻成了眾矢之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也沒有為他們喊冤。


    世家大族成了赤裸裸的肥羊。


    王逢的心裏在滴血呀。


    那可是他們好幾代人,甚至說上千年的積累。


    被楊鳴一下抄的幹幹淨淨。


    平時的時候。


    他們依仗著世家大族的背景。


    自認為是有背景的。


    沒有人敢惹他們。


    走在路上都趾高氣揚,高人一等。


    我們十幾代人的努力才成為今天的世家大族。


    要不然在朝廷做官的時候,怎麽會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做官的人世代都在做官。


    富人世代都是富人。


    窮人自然也是世代都是窮人。


    四代人的守望,那是起步價。


    憑什麽你想靠著自己的努力追上我們。


    他們也是有優越感的。


    如今這種優越感被打破了。


    楊鳴用事實告訴他們可以的。


    一夜之間八大世家被打入凡塵。


    財產充公,所有世家子弟成了窮光蛋。


    而且還是萬人唾棄的那種。


    這種落差他們如何能夠接受?


    既然阻止不了事情的發展。


    便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這些人早已經恨死了楊鳴,誓要把楊鳴置於死地。


    朱元璋若有所思,把目光看向了他們。


    明顯的不懷好意。


    估計也不想再處罰楊鳴。


    這讓世家大族的官員們很是憤怒。


    王逢一咬牙,一狠心,一跺腳使出了殺手鐧。


    他用眼神示意黃奇出馬。


    這個黃奇隸屬於世族黃家。


    楊鳴在沂州城殺的族長黃仁發,那是他遠房的祖父。


    昨天晚上世族黃家突聞噩耗,頓時驚呆了。


    他們把楊鳴恨得咬牙切齒,發誓要報仇。


    如果放在別的家族,頂多算是唇亡齒寒,同氣連枝。


    隻是同情。


    站在後邊呐喊助威還是可以的。


    但是出手都要合計合計了。


    畢竟要是出手的話,關係到身家性命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黃家不一樣,黃家是有底牌的。


    他們黃家本來就是山東的名門望族。


    在山東很大的影響力。


    沂州城的黃家本來就是他們的分支,雙方有血親關係。


    關鍵的是黃家出了兩位大賢,被當時的人稱為山東二賢。


    許多世家大族都把子弟送到二賢的門下。


    這些子弟都尊稱他們為先生,甚至尊稱“山東二黃”。


    他們是有名的大學問家。


    一個叫黃澤,另外一個叫黃損。


    山東黃家也是響當當的招牌。


    朱元璋自從擊敗陳友諒之後。


    一直積極的準備北伐。


    朱元璋一方麵,積極的籌備糧草,訓練士卒。


    等到時機成熟,隨時準備出兵,第一個目標就是山東。


    同時朱元璋也做了兩手準備。


    那就是不斷的用高官厚祿,封官許願,去拉攏山東的世家大族。


    朱元璋很清醒的意識到。


    山東的歸屬都是這些世家大族們說了算。


    一旦世家大族傾向於自己,山東的問題就好解決。


    在朱元璋看來,能用利益交換來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當然世家大族會趁機要挾,但是隻要不太過分,都能夠滿足他們。


    那事情便可以談判的。


    不得不說朱元璋很明白當前的形勢。


    軍事隻是政治的延續。


    軍事上的勝利,也就是政治上的勝利。


    拉攏大多數人去擊敗少數人,建立一個戰線,永遠是不敗的法門。


    等到北伐勝利之後。


    許諾的利益能不能兌現?


    那就看朱元璋的心情了。


    畢竟朱元璋是個政治家,不是慈善家。


    欽差大人趙惟德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被朱元璋的高官厚祿吸引,領著趙氏一部分族人投靠了朱元璋。


    趙家在冠城也是很有勢力的。


    自從監軍趙惟德投靠了朱元璋,便給了朱元璋無限的信心,立刻重用趙惟徳。


    他立即命令趙惟德作為欽差大人趕赴山東。


    第一個要勸降的便是沂州城的王氏父子。


    好巧不巧,楊鳴率先攻陷了沂州城。


    王宣父子兩個彈盡糧絕,為了保存實力,便假意投靠了楊鳴。


    王氏父子可謂是腳踩兩隻船,同床異夢。


    投降也沒有安什麽好心。


    這也讓讓趙惟德的勸降計劃化成了泡影。


    簡直是一步沒趕上,步步便趕不上。


    一直到被惱羞成怒的王信砍了腦袋。


    直到臨死,趙惟德也是稀裏糊塗。


    朱元璋同時也把目光注視到了黃家。


    他立刻派使者趕赴山東。


    使者奉了朱元璋的聖旨去拜訪黃家。


    而且帶著朱元璋的厚禮。


    朱元璋許諾隻要黃澤和黃損兩位大儒。


    來到應天投靠他朱元璋。


    朱元璋許諾的官職便是翰林院的編修,太子太傅。


    也就是說隻要黃澤和黃損兩位大儒來到應天府。


    便可以進翰林院。


    然後成為太子朱標的老師。


    這可是無上的榮耀。


    太子朱標那可是未來的皇帝繼承人。


    如果順利登基的話,黃家便可以水漲船高。


    聲勢再上一層樓。


    為了讓黃家能夠投靠自己,朱元璋可謂是下了血本。


    朱元璋就是看上了黃家在山東的影響力。


    畢竟是許多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是二黃的學生。


    隻要山東二賢能夠來到應天府當官。


    那麽他們兩個振臂一唿,以他們的影響力。


    恐怕整個山東的世家大族都投靠上自己。


    在到那時候,朱元璋再次出兵北伐。


    便容易很多。


    可是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黃家居然拒絕了他。


    黃家家主表示現在在老家很好。


    元朝廷對他們也不錯,根本不想去當官。


    山東二賢根本就沒有露麵,便草草的打發走了使者。


    讓朱元璋很是鬱悶。


    但是朱元璋卻並不死心。


    立刻便加大了籌碼。


    自古以來財帛動人心。


    山東二賢不是聖人也要食人間煙火,他不為自己考慮,也會為他的家族子弟考慮未來。


    所以朱元璋再次封官許願。


    而且還找來了使者再赴黃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陽的迴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陽的迴憶並收藏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最新章節